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03.03 KB
- 文档页数:7
工程经济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605Z10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适用专业:工程管理教材: 《工程经济学》,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教学参考书:1 .《工程经济学》(第五版),邵颖红、黄渝祥、邢爱芳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3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黄有亮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刘晓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学科。
它是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土木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培养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工程经济学是工程技术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交融的综合科学一门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
知识: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在投资、成本和利税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掌握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多项目方案经济性的比较与优选方法;掌握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掌握多方案评价;了解项目融资方案;熟悉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评价;掌握包含风险因素的不确定分析;熟悉设备的更新与选择;熟悉价值工程。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它是专业课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投资决策、项目管理在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介绍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等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掌握有关技术、经济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课程属于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并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因此要求同学们运用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工程经济学绪论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要素了解投资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工程经济分析中的要素。
掌握工程经济学经济分析要素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了解现金流量的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重点: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难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第四章工程项目单方案的经济评价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内容。
掌握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静动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效率和外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并能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方案的比选。
重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将来值、净年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程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程经济学科,主要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成本控制、收益评估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和探讨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工程经济学中常用的计量和计算方法;3. 掌握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方法和技巧;4. 能够评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5. 培养学生的工程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1. 工程经济学导论(2学时)1.1 工程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1.2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2. 时点分析方法(4学时)2.1 时点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2 等值比较法;2.3 资本收益率法;2.4 内部收益率法;2.5 时点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
3. 基准法(4学时)3.1 基准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等值成本法;3.3 均衡投资法;3.4 敏感性分析法;3.5 基准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4. 利率与费率(4学时)4.1 利率和费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4.2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4.3 收益率和风险;4.4 利率和费率的应用案例分析。
5. 投资风险分析(4学时)5.1 投资风险的概念和分类;5.2 风险评估和风险价值分析;5.3 投资中的风险管理;5.4 投资风险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
6.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4学时)6.1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和指标;6.2 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6.3 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6.4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案例分析。
7.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4学时)7.1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概念;7.2 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技术;7.3 成本控制和成本削减技巧;7.4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旨在帮助工程师和决策者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经济决策。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经济原理和工具。
二、课程目标1.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和原理,包括供求关系、成本与收益、效率和效用等。
2.了解不同的经济评估方法和技术,例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3.能够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评估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效益。
4.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
三、教学内容1.基本经济概念和原理的介绍1.1 供求关系的理解和分析1.2 成本与收益的概念和计算1.3 效率和效用的相关理论1.4 宏观经济环境对工程项目的影响2.经济评估方法和技术的讲解2.1 净现值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2.2 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和计算2.3 投资回收期的应用和分析2.4 敏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3.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3.1 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2 成本估算和效益评估的方法3.3 不同项目类型的经济分析技巧3.4 项目评估报告的书写和展示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案例分析:选取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决策。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见解和经济分析方法。
4.实践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评估,提供实践机会来巩固所学的经济学理论。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主教材:《工程经济学导论》2.参考书目:- 米尔斯,弗兰克·J.等,《现代工程经济学原理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 塞利克曼,《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六、评估方法1.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30%2.课堂练习和作业:占总成绩的40%3.项目报告和演示:占总成绩的30%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引言和基本经济概念2.第二周:供求关系和成本与收益分析3.第三周:效率和效用理论4.第四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5.第五周:投资回收期和敏感性分析6.第六周:项目投资决策和成本估算7.第七周:效益评估和经济可行性分析8.第八周: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9.第九周:项目报告和总结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济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双重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进行教学和指导。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最新)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与意义《工程经济》是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它结合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化,工程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1.2 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了解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评价和决策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融资与财务分析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1.4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与案例分析12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2.1 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6学时)2.1.1 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与发展工程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经济学基本概念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成本与收益机会成本与边际分析3. 时间价值原理资金的时间价值复利与现值计算年值与终值计算2.1.2 教学要求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熟练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2.2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6学时)2.2.1 教学内容1. 投资估算概述投资估算的定义与作用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和程序2. 投资估算方法单位指标估算法比例估算法类似项目对比估算法3. 投资估算的审核与调整投资估算的审核内容投资估算的调整方法2.2.2 教学要求理解投资估算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掌握常用的投资估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能够对投资估算进行初步的审核与调整。
2.3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2学时) 2.3.1 教学内容1. 经济评价概述经济评价的定义与目的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2. 静态评价方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利润率法3. 动态评价方法净现值法(NPV)内部收益率法(IRR)敏感性分析与盈亏平衡分析4. 多方案比较与选择方案比较的原则与方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2.3.2 教学要求理解经济评价在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作用。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工程项目决策的学科,旨在通过经济分析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工程项目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 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估;3. 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合理资源分配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概述-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 工程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工程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和分析- 资金折现和利率计算3. 等价比较和评估方法- 等价比较原则- 等价比较的方法:等值年金法、平均年收益率法等 - 评估方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财务指标法等4. 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项目评估的目标和指标- 静态投资评价指标- 动态投资评价指标5. 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概念- 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风险管理策略6. 敏感性分析和决策树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决策树分析的原理和应用7. 工程经济学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案例- 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和决策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4. 知识检测: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 《工程经济学导论》参考书目:- 《工程经济学原理》- 《工程经济学案例与实例分析》六、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工程经济学概述第二周:资金时间价值第三周:等价比较和评估方法第四周:投资决策分析第五周: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第六周:敏感性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第七周:工程经济学案例分析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类)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64 学分:2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较全面的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清楚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
(二)基本要求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析方法及由这些理论组成的各种基本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
二、教学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教学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认知工程经济学第二节: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原则第四节:本课程的目标与学习方法项目一经济评价要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投资、成本、收入、折旧与利润的相关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与固定资产的分类;2、掌握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固定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的含义及区别,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工程项目的投资及构成第二节:工程项目的成本第三节:税金及收入第四节:利润第五节:固定资产项目二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意义,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单利、复利的区别,以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2、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的计算,以及资金等值的应用。
教学重点:资金等值的计算,资金等值的应用教学难点: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现金流量第二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三节:资金的等值计算项目三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3、掌握比选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010305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Economics学时:24学分:1.5合用专业:工业工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运筹学、高等数学、市场营销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1. 对专业人材培养目标支撑本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决策方法,对从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中的投融资管理、项目后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工程经济学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工业工程等人材的需要而设置的。
工程经济学是经济与工程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一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
工程经济学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研究各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如何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有利于工程造 价员用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入。
所以,工程经济学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课 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图 1 工程经济学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 2 工程经济学与工业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毕业要求 3 中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工业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 有系统的生产过程的实践学习经历,了解工业工程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毕业设计要求 5 中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 识,能够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生产或者服务系统综合设产品的实现生产经济的合理性 生产管理 技术的可行性机械创造技术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等机械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数学计算 可行性分析 投资估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运筹学、高等数学 市场营销学计,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Economics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及其他经管
类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
学分数:3学分
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上机)学
时:0学时
考核方式:院考
执笔者:编写日期: 2011年
3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
它
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
心内容是一套工程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工程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
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
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
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公益性项目
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
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达到能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评价的
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
(2)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5)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1)熟悉现金流量及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2)熟悉成本费用的概念及构成;
(3)掌握工程项目的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
(4)掌握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
(5)熟悉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沉入成本的概念;
(6)熟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7)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8)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9)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
第三章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资本成本
(1)熟悉建设项目资金总额的构成;
(2)熟悉项目资本金融通和项目债务筹资;
(3)了解项目融资及其主要模式;
(4)掌握不同来源渠道资金的资金成本计算;
(5)掌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1)理解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
(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五章不确定性分析
(1)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3)掌握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步骤;
(4)熟悉概率分析方法。
第六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1)熟悉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工作程序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和编制依据;
(2)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3)了解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
第七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1)熟悉财务评价的概念、目的、内容、程序;
(2)掌握财务评价的内容、基本财务报表与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3)掌握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4)熟悉建设项目经济分析中的计算期;
(5)熟悉负债比例与财务杠杆;
(6)掌握生产经营期利息的计算;
(7)了解财务评价中的税前和税后分析以及评价报表中的价格;
(8)了解通货膨胀对财务评价的影响和考虑通货膨胀的财务评价方法;
(9)掌握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
(10)了解既有法人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第八章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1)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和必要性;
(2)熟悉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熟悉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4)了解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计量;
(5)熟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6)掌握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第九章公益性项目评价
(1)熟悉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及其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2)掌握效益费用分析;
(3)了解效果费用分析;
(4)了解效用成本分析。
第十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
本章视具体情况粗讲或由学生自学。
第十一章设备更新分析
(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第十二章价值工程
(1)熟悉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2)熟悉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和信息资料收集;
(3)掌握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的方法;
(4)了解方案创造与评价;
(5)了解价值工程的应用。
第十三章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
(1)掌握风险决策准则及其应用;
(2)掌握决策树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3)熟悉不确定型决策的准则和应用;
(4)了解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三、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等,后续课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等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经济评价方法和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是学习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实务等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工程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
参考书:
[1]《工程经济学》,刘新梅等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7;
[2]《工程经济学》,黄有亮等编着,,2006.01
[3]《工程经济学》,宋伟等编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2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