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共价键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41
空间运动,所以电子云要发生重叠,它们又是通过怎样方式重叠,形成共价键的呢? [板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随堂练习]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 2、HCl 、C12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投影]HCl的形成过程:[讲]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 3。
、H 2Cl 和Cl 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我们学过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如何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呢用电子云描述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过程如图2-l 所示。
[探究]两个成键原子为什么能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呢?[板书]一、共价键[投影][板书]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 两原子电负性相同或相近 (2) 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教师提出疑问,学生思考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式学习(3)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重叠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讲]两个1s1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H-H。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地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投影]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s—sσ)[板书]3、共价键的类型(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如H-H键。
[设问]H2分子里的σ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σ键”。
s电子和p电子,p电子和p电子重叠是否也能形成σ键呢?[讲]我们看一看HCl和C12中的共价键,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ls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而C1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土个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
第三章探索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3.3 共价键(共3课时)第1课时共价键的形成(B)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理解共价键概念,以及非金属元素间形成化学键的规律性,并学会用化学用语表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共价键形成的学习,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2)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关注专题信息收集、加工、输出和分析能力的培养;(3)通过小组分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课堂探究、讨论,感触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化学科学的内在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辩正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巩固共价键的概念;(2)共价键的形成过程;(3)学会用电子式书写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难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
三.教学用品“班班通”电脑、投影仪,集气瓶等。
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通过食盐、氯化氢形成过程的动画引入,并通过师生课堂的互动由探究⇔讨论⇔概念层层深入、步步为营,解决本课题。
2.流程图3.流程图说明[情景引入]幻灯片:食盐形成的示意图,氯化氢分子形成的示意图,引入课题。
[探究1]稳定结构和不稳定结构。
[实验1]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实验。
[学生讨论1]共价键(1)概念、共价键实质(2)成键粒子(3)成键性质(4)成键条件(5)成键原因(6)存在(7)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8)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化合物(9)电子式的书写方法(10)重要物质电子式的书写。
[探究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的比较(1)定义(2)成键条件(3)成键粒子(4)表示方法(5)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6)存在。
[探究3]化学键强弱的比较(1)离子键强弱的影响因素(2)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学生讨论2]离子键和共价键通常是在哪些元素原子之间形成,举例,表达他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点: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三、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四、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观察,练习五、教师具备课件六、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键?物质的所有原子间都存在化学键吗?【生】1.分子中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不是,像稀有气体之间没有化学键。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填写下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表示方法电子式:(以NaCl为例)离子化合物的结构:NaCl的形成过程:以HCl为例:结构式:H—C1电子式::HCl的形成过程:【过渡】举例说明: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分子是原子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提出问题】回忆H、Cl原子的原子轨道,思考它们在形成分子时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
1.两个H在形成H2时,电子云如何重叠?2.在HCl、Cl2中电子云如何重叠?(三种分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学生活动】制作模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泡沫塑料、彩泥、牙签等材料制作s 轨道和p轨道的模型。
根据制作的模型,以H2、HCl、Cl2为例,研究它们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即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
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感悟H2、HCl、Cl2的成键特点,然后教师利用模型和图像进行分析。
【教师分析】利用动画描述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体会σ键可以旋转而π键不能旋转。
1.σ键图像分析:①H2分子里的“s—sσ键”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②HCl分子的s—pσ键的形成③C1一C1的p—pσ键的形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互相靠拢电子云互相重叠形成的共价单键的电子云图像理论分析:1.σ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σ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附件1 共价键(第一课时)学案
共价键学案(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能通过阅读课本理解氯气的形成。
2.理解共价键的含义;知道结构式的含义。
二预习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含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结构式的含义
三提出疑惑: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含义,知道结构式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共价键的含义、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根据H 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元素:
④成键原因:
⑤共价化合物: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Cl Cl2 H2 H2O
N2 H2S CH4 H2O2 NH3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O:
HCl:
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共价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2、通过对HCl形成的化学本质探讨,理解共价键的概念。
3、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
4、初步学会常见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5、初步认识共价键的极性和共价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方法与过程:1、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发现问题,寻找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稳定物质的途径,从而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
2、通过对氯化氢形成过程的讨论,让学生用抽象思维去感受微观世界中物质的变化,在科学研究中敢于质疑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借助多媒体工具,运用对比发现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共价键的概念及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三、教学难点:共价键的形成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结论-延伸;多媒体演示五、教学过程辨析:1.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
2.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3.只有非金属原子才能形成共价键4.请写出NaOH 、Na 2O 2、NH 4Cl 的电子式5.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丢失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B .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C . 共价键也存在电子得失;D .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6.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是A .BaCl 2B .NaOHC .(NH 4)2SO 4D .H 2SO 4。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基础讲解(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结论1、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是指其本质是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发生重叠,————方向相反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2形成条件⑴——————————————————⑵————————————————⑶————————————————3成键原因:4类型;㈠根据电子云重叠情况分类1、δ键:(以“”重叠形式)a、特征: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2、π键[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π键: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成键电子:δ键s-s、、π键δ键成键π键成键或键4、判断δ键和π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个δ键,共价三键中有个δ键,其余为π键。
㈡根据电子云是否偏移分类5.共价键的特征:性、性6 共价键的存在7 共价化合物[小结]【案例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NaCl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乙烯分子中C-C之间有个σ键,个π键。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中C-C之间的一个键易断裂。
【课后作业】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 B.Cl2 C.N2 D.H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B.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C.N2分子中有两个个σ键、一个π键D.N2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一个π键3、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A.H2 B.CO2 C.H2O D.C2H44、在HCl分子中,由H原子的一个轨道与Cl原子的一个轨道形成一个键;在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以轨道形成一个键。
篇一: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学习目标】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学习重点】1、δ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学习难点】1、δ键和π键的特征;2、键角【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nacl、hcl的形成过程2.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3.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4.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二、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h2hcl cl2思考:为什么h2、cl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两原子都有单电子讨论(第一组回答):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是否有h3、h2cl、cl3的分子存在?4、共价键的特性:饱和性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内层电子一般都成对,单电子在最外层。
如:h 1s1 、cl 1s22s22p63s23p5h、cl最外层各缺一个电子,于是两原子各拿一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共用,由于cl 吸引电子对能力稍强,电子对偏向cl(并非完全占有),cl略带部分负电荷,h略带部分正电荷。
讨论(第二组回答):共用电子对中h、cl的两单电子自旋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1s1 相互靠拢 1s1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h-h)由此可见,共价键可看成是电子云重叠的结果。
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h2里的共价键称为δ键。
形成δ键的电子称为δ电子。
5、共价键的种类(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3.3共价键第一课时共价键的形成(A)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通过对具体物质的拟人描述,理解共价键形成的原理。
(2)理解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间按一定数目比互相结合,学会一些常见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式书写。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氯化氢的生成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氯化氢形成过程的讨论,让学生用抽象思维去感受微观世界中物质的变化,在科学研究中敢于质疑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2)在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学习中让学生体验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概念。
2.难点常见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配比及电子式书写。
三.教学用品漂粉精、锌粒、浓盐酸、集气瓶、薄塑料片、闪光灯氯原子与氢原子成键的微观动画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这节课的内容并不难,但要让抽象问题具体化,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要一点一点引出,而且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慢慢体会,所以采用了先直观后拟人化再动画引出知识点,这样后面知识就容易理解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在知识点上得以互补,构建出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2.流程图3.流程图说明(1)回忆氯气在氢气中安静燃烧的现象,再看氢、氯气混合气体光照爆炸的实验,用强烈的反差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学生描述现象,揭示反应方程式。
(3)教师简单讲述反应不同现象的原因后提出问题:通过分析氢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特点,讨论氢原子与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氢分子的?[突破重点方法]:以氢原子与氯原子为例,分析这两个原子如何达到稳定结构,通过一段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拟人的对话,请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共用电子对”,接着想象它如何作用于氢原子与氯原子使这两原子同时达到稳定结构。
给出一段氢与氯的对话。
氢:我的第一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氯老哥,你如果给我1个电子,就成为稳定结构了。
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一课时共价键的形成延安中学2014届化学教研组编写人:路秀芳审核人:张艳飞时间:第周星期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相距很远的两个H(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相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小 D.逐渐增大2.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3.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键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4.共价键是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下列关于共价键的两个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决定的B.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分子内部原子的数量关系C.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D.硫化氢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与硫原子的两对未成对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的夹角有关二、填空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子中含有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2)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4)所有的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5)共价分子中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不确定的(6)基态C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最多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7)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所决定的(8)所有的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因此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6.(1)结构式,如H2N2 CO2(2)电子式,如H2 HCl H2O NH3 CH4(3)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上述元素d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请写出j的单质与a、h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