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2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5.21 KB
- 文档页数:3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及注释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离*》:“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诗歌主旨】
本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重点问题整理】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
1。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水火、只顾自己一路奔逃,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
这种遭遇,让词人渴望关怀,渴望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
因此,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以前,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去给在变电所上班的妈妈送饭。
可是,今天,到送饭的时候了,爸爸却在看他喜爱的《神探狄仁杰》。
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看来老爸不去了。
”我就提着饭盒,向变电所走去。
半路上,一只大黑狗睡在路中央。
可把我吓坏了。
但勇敢的我,还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了……到了变电所,我大声说:“妈妈,我是一个人给你送饭来的。
20.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宋·李清照)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下第21课;◎苏教八下第22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错误!【主旨: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典故信手拈来,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上阕写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谩”字则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C.“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是神话中三座海上的仙山,词人在此交代海中仙山为自己的归宿,与上阕结尾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相呼应。
D. 这首词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2.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炼字:“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既形象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传神地写出了词人气魄的昂扬飞动,又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画面: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
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开篇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景象极为壮丽。
内容:词人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归”字在无形中缩短了仙凡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就好像词人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
2019年黑龙江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词人借梦境将天上与人间做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展现了一幅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流转,千帆竞渡的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2.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解析】1.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
本题作答要抓住“天”“云”“涛”“星”“船”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图景来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
通过叙写梦中海天一色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其中“学诗设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用“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据此理解作答。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张十一功曹:张署,韩愈好友,与韩愈一同在监察御史任上被贬。
②筼筜(yún dāng),生长于南方湿热地带的大竹,高达数丈。
③踯躅(zhí zhú),植物名,亦称映山红,春天开花漫山红遍。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共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
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
中所呈现的画面。
(2分)
答: _____
11. 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
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2分)
答: _____
10. 答案示例: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中汹涌的波涛真像将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舟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分)
11. 答案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句让我感受到困境中的李清照不甘心在寂寞困苦中沉默,正奋力抖落身上的忧郁与疲惫,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去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2分)。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古诗歌鉴赏真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古诗歌鉴赏真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渔家傲》含答案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开篇描写丁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其壮丽,为全词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上片四、五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天帝殷勤询问词人,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由描绘梦境向抒情过渡。
C.下片首句的“报”与上片末句的“问”相呼应,“谩”表明了词人才华不足,不能写出惊人之句。
D.本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与作者以往婉约风格不同的另一种豪放词风。
55.这首词中的“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答案】54.C 55.①气概豪壮,追求高远(或从理想、志向、胸怀、抱负等角度作答亦可)。
②才华横溢(或富有诗才)。
③怀才不遇(或无人赏识)。
④遭遇战乱离散而孤苦无依。
(答出任意三点即给满分)【解析】54.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
C.有误,词人以“谩”字感慨自己虽能写出惊人之句,却空有才华,无人欣赏。
选项“‘谩’表明了词人才华不足,不能写出惊人之句”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选C。
5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表达了她理想的追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现出词人空有才华,却怀才不遇;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叙写词人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词人借梦境将天上与人间做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这首词的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4.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句的情境。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
6.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分析词人抒发的情感。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啼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写的梦境。
8.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没有惊人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9.李清照是_____________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10.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诗句,分析本首词的意境和风格。
11.词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渔家傲》《如梦令》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而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了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惊”字既写出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因受到惊吓起飞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种柔婉之美。
88.文学社拟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设有“寄情山水”“理想追寻”“思乡怀人”“深闺幽怨”四个版块。
对这两首词的收录大家展开了讨论。
同同:我们组认为《如梦令》应当收录“寄情山水”版块,因为本词描绘的是词人驾舟出游,沉浸山水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安安;我认为《渔家傲》应收录在版块,因为。
【答案】87.B 88.“理想追寻”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解析】87.本题考查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B.甲词“仿佛梦魂归帝所”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是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而不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因此表达的也不是“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故选B。
88.本题考查诗词情感主旨。
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开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想象和超脱现实的渴望。
阅读《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共 6 分)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银河欲转千帆舞。
忧如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哪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 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绘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情景及与天帝的问答,这
样的情景显示出作者性情中的一面。
( 1 分)
6.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体现的画面。
(2分)
答:
7.下边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以为最切合本诗词境界的一幅,
联合书体特色简要写出选择原因。
(3 分)
乙
甲
丙答:
5.( 1 分)豪迈。
6.( 2 分)天苍苍,云莽莽,晨雾蒙蒙,天与云与雾连成一片。
看那苍穹中浩浩银河漂浮
流转起来,银河中千帆如梭正在逐浪起航。
(要有 4—— 5 个意象的描绘)
7.( 3 分)示例一:甲图中草书最切合诗词境界,字体笔划纵横俊逸、作品气吞山河,很
切合作者在词中所描述的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奇特境界。
示例二:乙图行书简短流便的行笔和线条,在必定程度上率意表情,生动流
利,很切合作者在词中舒畅淋漓地描述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任性感情。
示例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 ,隆重工整。
作者在词中所描述的
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奇特想象,大气而庄重,切合隶书的特色。
(选出一幅作品,联合书体特色 1 分,诗句内容、境界或作者感情写出原因 2 分。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②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③学诗谩有惊人句。
④九万里风鹏正举。
⑤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⑥【注释】①另本调名下有词题:“记梦”。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史记·扁鹊传》:“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 ③路长嗟日暮:《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春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忽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报,回答。
④“惊人”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谩有,空有,徒有。
⑤“九万里”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百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李白《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举,飞起。
⑥三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到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
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世主莫不甘心焉。
”蓬舟,蓬草一般的轻舟。
【译文】是天快要亮的时候,天边的云涛连着地上的薄雾。
天河要向西边转去了,星星象千万只张着风帆的船儿在其中飞快地翱翔。
在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天帝的住所,听到天帝在发问,热情地问我要回到什么地方? 我回答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可惜的是日色已暮。
虽然学会了做诗的本领,只不过空有令人惊羡的好诗句。
我正要象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展翅翱翔。
风啊,不要停息,一直把我送到神仙居住的三山去!【集评】近代·梁启超:“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与翻译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天接云
涛连晓雾》阅读答案
渔家傲( 6 分)
天接云涛连晓雾,银河欲转千帆舞。
忧如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哪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渔家傲》属;作者是清朝的。
(2 分)
2.解说以下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 2 分)
⑴殷勤问我归哪处()⑵学诗谩有惊人句()
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眼前。
(2 分)
参照答案:
1.词牌名李清照
2.⑴情义诚心的样子⑵陡然
3.倾吐自己空有才干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的愁闷
1 / 1。
专题14《渔家傲》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宋词是中国几千年古典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积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首宋词,不过要请大家根据画面内容猜一猜。
(展示图画)请大家告诉老师画面展示了哪一首词的哪几句内容?没错,这幅画面所展示的就是《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的词意。
(展示课件)它的作者是我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展示课件)《如梦令》是易安居士的一首婉约词,而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唯一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
二、目标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重点:感受浪漫的意境;探究词人思想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难点:抓住词中意象,发挥想象,感受浪漫的意境。
三、原文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四、注释《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渔家傲:词牌名。
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
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恳切。
天语:天帝的话语。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谩:同“漫”,空、徒然。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举:高飞。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五、词意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翻译以及赏析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20.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南宋·李清照)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下第21课;◎苏教八下第22课。
⎭
⎬⎪⎫天接云涛连晓雾,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错误! 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典故信手拈来,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上阕写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 自己来到天帝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谩”字则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C.“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是神话中三座海上的仙山,词人在此交代海中仙山为自己的归宿,与上
阕结尾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相呼应。
D. 这首词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
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2.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词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景象。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
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B.“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
词人在幻想的境界中,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
的天帝形象。
“梦魂”二字是全词的核心。
C.“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用“路长”“日暮”四字概括出“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洁自然,浑
化无迹,反映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经历。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三句,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将庄子的《逍遥游》和神
话传说融入其中,充满了写实主义色彩。
20.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2分)B 【解析】“谩”字,流露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B项中“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
之情”赏析有误。
2.(2分)D 【解析】词人将庄子的《逍遥游》和神话传说融入其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项中“写
实主义”赏析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