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生通过对《水和溶液》、《我们周围的空气》两单元内容的学习,对空气、水的污染已有所了解,对污染防治措施也有所认识,只是比较肤浅。
本节课通过“保护生命之源”、“还人类洁净的空气”、“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切实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方式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周前准备的“实验探究11-3”和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音像。
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二、推进新课活动1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阅读】先阅读课本P108~109页,然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讨论】列举你所熟知的污染现象,指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交流】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农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讨论】水体污染造成哪些危害?【交流】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形成赤潮和水华。
【讨论】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具体有哪些方法?【交流】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鲁教版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学案——化学与社会发展一、主要考点(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知道化石燃料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能识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晴纶)织成的布料。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六大类营养素。
★3.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知道典型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2.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复习建议1.深入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
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善于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是关键。
三、重要知识梳理(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1)燃烧是。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①;②;③(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即可。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燃料(1)化石燃料、和称为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及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②。
燃料要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
如果燃料不充分燃烧会导致:①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污染,影响环境,危害健康。
(3)新能源及新燃料开发清洁的燃料,如乙醇、氢气;还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等。
其中乙醇是可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复备人:复备时间:学科化学设计者九年级化学组单位年级九年级来源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课时【课程标准】2022版1.结合实例,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材料的科学利用与新材料的研发,理解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医药研制及营养健康的关系;2.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目标】1.知道能源的定义及能源的分类;了解新能源的种类;知道电池的特点及分类;了解化学电池的定义。
2.知道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了解材料开发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硅酸盐材料(玻璃)、合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玻璃钢)的生产与应用。
3.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将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首课育人点】1.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目前人类应用的能源种类,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2.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养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
【评价任务设计】1.说出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种类,及我国能源结构状况,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能正确对有机高分子进行分类,能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3.知道目前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4.知道水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主问题设计】1.化学与能源开发2.化学与材料研制3.化学与农业生产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活动】【首课】水、空气污染片段【新授】活动一:【个人自学】通过导学案问题组,学生通过课本,自主学习。
知识点1:1、目前人类应用最广泛的能源都有哪些?2、目前人类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化石燃料的缺点?新能源有哪些?知识点2:探究氢能的开发和利用(1)氢能的优点(2)当氢气作为能源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为什么现在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主问题处理过程】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课标内容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知道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2、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学会鉴定铵根离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实验、辩论等多种方式对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从化学视角认识农作物生过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教材分析《化学与农业生产》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第四部分“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内容,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相对与酸碱盐知识来说它并不是重点。
但在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它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增产粮食和蔬菜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它有利于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教材设计了“化肥-农作物的重要粮食”“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两个模块的内容。
这一节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分类和作用,在这部分内容中应结合酸碱盐的知识学会铵根离子的检验,并应用与实际生活,能用所学的知识、数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学会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从学生能力上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化肥、农药,知道他们的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并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化肥、农药的功与过。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2、铵态氮肥的简易鉴别【教学难点】1、辩证的观点看化肥对人类的影响2、定量的分析化肥中营养元素3、建构鉴别物质的一般思路✧教学建议本节课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的拓展型课程。
第11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合理利用能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过程】任务一:知识盘点1、_____________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现有能源将日趋枯竭,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要提高化学能转化成其他能源的__________,研制节能产品。
2、_____________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科学家预言,__________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还被人们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
3、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瓷.玻璃属于____材料。
合成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
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能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的温室气体有___ _.__ ___。
5、在我国能源消耗中,__________约占70%。
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酸雨。
列举酸雨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在空气中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图分别是什么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交通、医疗等。
2. 化学与工业:学习化学在石油、钢铁、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化学与农业:掌握化学在农药、化肥、粮食等农业方面的作用。
4. 化学与能源:了解化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
5.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化学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分别讲解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2. 课件:生动的化学应用实例图片、视频等。
3. 案例材料: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化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实例。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止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挂念,树立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
收集好资料以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资源的污染及防治,其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
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
正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2
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
检测
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2. 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
A 氢气难溶于水
B 氢气没有颜色
C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
D 氢气没有气味
3. 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
作业
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
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
请简要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兴趣化学小组进行探究时,用了稀有气体氦气可以较好地代替氢气,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