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定期体检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学生健康档案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一、幼儿园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 每位幼儿入园时,需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填写幼儿健康档案表。
2. 幼儿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档案内容应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3. 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记录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健康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4. 对于有特殊疾病或过敏史的幼儿,需在档案中注明,并告知家长和园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 幼儿因病、因事请假超过一个月者,需重新进行体检,更新健康档案。
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制度1.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需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
2. 工作人员每年需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等疾病。
3. 对于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影响幼儿健康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治疗,直至康复后重新进行体检。
4. 工作人员在体检中发现健康问题,应及时告知园方,并配合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幼儿健康。
5. 托幼机构应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体检结果和健康状况,以便管理和追踪。
三、健康教育与宣传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幼儿及家长传授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
2. 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3. 鼓励幼儿参与体育锻炼,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4. 针对季节性流行病,及时发布预防指南,提醒家长和幼儿做好防护措施。
四、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理1. 幼儿园应建立健康监测机制,每日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
2. 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幼儿,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3.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报告、隔离、消毒等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4.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汇报幼儿园卫生工作情况,接受指导和监督。
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制度1、新入园幼儿的健康检查入园前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园。
体检一个月有效。
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证交幼儿园。
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经过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再作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幼儿转园,应凭健康检查表和无传染病接触史的证明。
离园三个月以上,需重新体检后方可。
2、定期体格检查三岁以上每年一次,每次均应按常规进行全面体检。
三岁以上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查视力一次,所有在园的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
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定期体检率的计算按每年六一前后的体检为准,新入园未满一个月可不列入。
3、晨间检查配备必要的晨检用品(体温表、压舌板、电筒、常用外用及纱布棉签、晨检牌、记录本等。
)每天晨检时,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对无异常者发给健康的牌子,让幼儿进班。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传染者或可疑者,由家长带去就医,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
由早班教师收下家长带来的药,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记录,按时用药。
4、全日观察作好各班巡视,向老师、保育员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及时处理。
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或体弱儿加强生活护理,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
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制度(2)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而设立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1. 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健康、心理发育、儿童常见疾病筛查等项目。
2. 检查时机:通常在入园前、每学年开始或结束时进行。
也可以在幼儿园提出需要的其他时机进行。
3. 检查方式:通常由幼儿园聘请专业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进行检查。
可以是集体检查,也可以是个别检查。
4. 健康档案:记录每位幼儿的健康检查结果,并持续更新。
包括身体发育、疾病治疗等信息。
5. 咨询和指导:针对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帮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定期体检制度幼儿园定期体检制度,是指幼儿园为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每年或每学期安排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健康评估的制度。
这种体检制度对于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及时发现儿童身体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全面发展。
首先,幼儿园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儿童身体上的问题。
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身体上的不适,例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通过定期体检,医生可以对幼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各方面的指标。
如果发现了儿童存在身体上的问题,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和进一步的恶化,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其次,幼儿园定期体检可以评估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
幼儿的身体发育是幼儿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定期体检,医生可以检查幼儿的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等情况,评估幼儿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儿童存在身体发育不良的情况,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营养调理和生活指导,帮助儿童改善身体状况,促进身体发育。
再次,幼儿园定期体检可以评估儿童的健康水平。
好的健康状况是儿童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保障。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检查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自我卫生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儿童的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儿童存在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不合理等问题,可以及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此外,幼儿园定期体检也可以促进儿童与家长的密切合作。
体检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家长了解儿童身体情况和提供相关建议的机会。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家长在体检过程中也可以向医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关注,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儿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儿童健康检查制度您是否正在为与健康检查,制度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儿童健康检查制度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幼儿园儿童健康检查制度一、新入园幼儿的健康检查:1、幼儿在入园前必需参加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全身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略入园。
2、幼儿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防备接种证交幼儿园。
3、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需经过医学察看,察看期满且无症状再作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4、幼儿转园,应凭原在园的健康检查表无传染病接触史的转园证明。
幼儿离开园所三个月以上,需要新体检后方可再入园所。
5、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裂腭、癫痫、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儿童未矫治前不宜入园。
6、入园体检时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患营养不良、贫血等可以入园后矫治,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疗单位的证明方可入园。
二、幼儿定期体格检查1、幼儿入园后应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规进行全面体检。
2、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查视力一次,全部在园的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
3、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幼儿健康情形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三、幼儿晨间检查:1、配备必需的晨检用品(体温表、压舌板、电筒、常用外用药及纱布、棉签、晨检牌、记录本等。
2、日托幼儿每天早晨进班前,由老师做晨间检查,检查步骤包含一问二摸三看四查,检查内容除察看幼儿精神、脸色、摸体温、询问在家健康情形外,还应依据幼儿的年龄、健康情形、传染病发病季节做重点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等,让无异常者进班。
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求诊或留在察看室临时隔离察看。
4、由保健老师收下家长带来的药,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做好记录,定时给幼儿用药。
四、幼儿全日察看:1、老师应每日上午、下午巡察各班级,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
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一、幼儿园入园健康检查制度1. 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
2. 入园体检由家长带幼儿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3. 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肝脾、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等。
4. 体检结果由体检机构出具,家长须将体检报告交给幼儿园。
5. 体检合格证明在入园后一个月内有效。
6. 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须经过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方可入园。
7. 幼儿园应将入园幼儿的体检报告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健康档案。
8. 幼儿园应定期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二、幼儿园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在园幼儿进行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2. 定期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肝脾、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等。
3. 定期健康检查由幼儿园组织,家长协助。
4. 幼儿园应将定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健康档案。
5. 幼儿园应根据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对幼儿进行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6. 幼儿园应定期向家长通报幼儿的健康状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7. 幼儿园应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教职工的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三、幼儿园晨间检查制度1. 幼儿园应每天早晨对幼儿进行晨间检查,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
2. 晨间检查内容包括:体温、精神状态、皮肤、口腔、四肢等。
3. 晨间检查由幼儿园教师负责,家长协助。
4. 幼儿园应将晨间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健康档案。
5. 幼儿园应根据晨间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6. 幼儿园应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教职工的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四、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2. 幼儿园应定期对在园幼儿进行传染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传染病问题。
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
一、入园健康检查
所有新生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等。
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身体状况、心肺功能、血液检查等。
如有特殊健康问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定期健康检查
幼儿园内的全体幼儿每学期需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以监测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检查内容包括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睡眠状况等。
教师应定期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三、预防接种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幼儿园应定期为幼儿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按照要求完成预防接种。
家长需向幼儿园提供幼儿的预防接种证明等相关材料。
四、定期体检
幼儿园内幼儿每年需进行一次定期体检,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口腔、视力等。
体检结果将记录在健康档案中,以便医生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五、健康档案
全体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将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诊疗记录等。
家长可随时查看幼儿健康档案,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六、健康教育
幼儿园内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
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七、异常情况处理
幼儿在园内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教师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置并送医。
同时,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了解情况并提供协助。
八、离园健康检查
幼儿在离园前,需要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睡眠状况等。
离园健康检查是了解幼儿在园期间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为幼儿顺利进入下一段教育阶段提供保障。
成都市双流区空港第一幼儿园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一、新生入园体检制度所有新生或转学生必须持入园体检表到当地社区医院按项目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离园一个月以上的幼儿必须重新体检。
做好新生体检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筛查出体弱儿(如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列入体弱儿专案管理。
了解新生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和生活习惯,做好特殊疾病( 如哮喘、癫痫、皮肤过敏、习惯性脱臼等)的登记工作,便于保健员和班级教师对其特殊的观察和护理。
二、幼儿定期体检制度全园每位幼儿均建立健康档案( 包括体检表、预防接种证)。
本园按要求每学期测量体重两次、测身高和视力各一次。
每年当地卫生院为.全园幼儿体检一次。
及时对幼儿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检查结果和评价情况向家长反馈,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矫治,并及时提供治疗反馈信息。
三、坚持晨检和全日观察制度每天按要求对幼儿进行晨间检查,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精神、皮肤和五官(外表);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和患病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严禁患不宜入园疾病(如传染病)的幼儿入园。
晨检时接受服药幼儿的家长带来的药品,做好幼儿服药的登记工作,即注明幼儿姓名、用药原因、药品名称和剂量、服药时间、内外服、护理要点、喂服人姓名,并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严禁幼儿私自带药入园,对幼儿私自带来的药品必须向家长问明情况再作处理。
喂幼儿服药须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晨检时情绪不好的幼儿,或在家有不适情况、近日患病的幼儿,重点记录观察其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全天予以特别的关注,并按时、准确填写“班级全日观察表”。
保健员重点对在家发烧、腹泻、呕吐等情况的幼儿进行观察,在家发烧者要量体温。
对无故未到的幼儿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对有异常的幼儿应立即采取措施。
四、工作人员体检制度工作人员每年按要求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粪便常规检查,以及阴道霉菌、滴虫检查,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幼儿园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办法幼儿园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办法(一)入园儿童健康检查常规1.儿童入园前须到指定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项目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
体检合格后,持其盖有单位印章的由北京市卫生局统一印制的“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化验单、北京市儿童接种卡(证)、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方可入园(体检须是近期的,不超过三个月)。
2.在园儿童,凡离园三个月以上者重新返园时时按入园要求需重新体检。
3.对短期赴外埠、出境,要询问其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对有传染病接触史者要进行检疫,无接触史者要居家观察三天,经确认健康后方可入园。
4.对入园体检中发现有过敏史、惊厥史、脱臼史等有重大医学价值的情况,要给予登记管理,在日后的保健工作中给予酌情处理。
5.对外园(须有一定办园资质及卫生保健资格的)幼儿转入我园时,须持原幼儿园健康转园证明(由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开具)、入园儿童不满一年需同时提供该儿童入园体检表。
儿保记录、接种证(有口腔检查记录者一并带来)方可转入我园。
(二)定期健康检查常规1.三岁以上儿童每年5-6月份进行大体检,包括内容:身高、体重、皮肤、眼、耳、咽、牙齿、心肺、肝脾体检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牙齿一次。
除身高、体重外项目均请专业医生进行检查。
2.对肥胖幼儿每月对身高、体重及血压进行测量,对异常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引起家长的重视,到有关医院进行治疗。
3.按体检要求逐项进行检查,认真填写体检表,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特别是注重对疑有体格发育异常的幼儿全面评价、分析。
将分析的结果与保教部门进行沟通,指导班级教师加强护理工作。
4.对体检中发现的一般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5.对体检中发现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和肥胖、癫痫、先天性心脏病及常见畸形等儿童要进行登记,建立项目管理及其它相应的管理。
6.对体检中发现的龋齿、视力低常及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儿童要进行登记、转诊或矫治,矫治情况与转归详细记录相应的卫生保健记录册上。
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制度篇一: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靖安中心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园所应建立和健全健康检查的制度。
健康检查的对象应包括新人园的幼儿、在园的幼儿以及教师。
一、幼儿的健康检查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时,对疾病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一)人园前的健康检查即将进入幼儿园所生活的幼儿,在入园前(或入园的一周内)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鉴定该幼儿健康情况,预防将某些传染病带入到幼儿园中;而且,入园前的健康检查还能为幼儿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资料,幼儿入园前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1)了解幼儿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疾病史等。
(2)检查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心肺功能、视力、听力、皮肤、牙齿的发育、脊柱的发育、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3)了解幼儿预防接种完成的情况等。
幼儿入园前的健康检查,通常是在当地卫生院所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健康检查,只在一个月内有效。
入园晨检:晨检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及早发现疾病,而且,对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及时加以处理。
同时,也能了解到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做好当日的工作以及密切家园的联系。
幼儿晨检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是: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是指摸摸幼儿的前额部位,粗知幼儿的体温是否正常,摸摸幼儿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二看”是指认真查看幼儿的咽喉部位是否发红,观察幼儿的皮肤、脸色以及精神状况等有无异常;“三问”是指询问一下家长,幼儿在家里饮食、睡眠、排便等生活情况;“四查”是指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到园内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晨检中如果发现幼儿有身体不适或疾病迹象,应劝说或联系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或暂时将该幼儿隔离,请卫生室医生进一步检查,然后再确定是否入班。
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幼儿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情况负有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需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幼儿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和记录。
本文将就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健康检查制度1. 健康检查的对象幼儿园的健康检查对象主要是在园的幼儿,包括入园前的体检和在园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2. 入园前体检入园前体检是幼儿园对新生儿童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情况、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入园前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幼儿患有的疾病或存在的健康问题,为幼儿的入园适应提供参考依据。
3. 定期健康检查在园期间,幼儿园应建立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对在园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免疫接种情况等方面的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有助于监测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 健康档案内容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幼儿健康档案,包括幼儿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入园前体检报告、定期健康检查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和伤害的记录等内容。
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和保存,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健康档案管理幼儿园应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幼儿的健康档案得到妥善管理和保密。
只有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可以查阅和修改幼儿的健康档案,保护幼儿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四、总结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幼儿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及时监测幼儿的健康情况,提供有效的保健服务,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应加强对健康检查和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上就是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定期体检制度为大家整理幼儿园制定的幼儿定期健康检查的规章制度,幼儿园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反映幼儿的全面发展情况及身体健康问
题。
幼儿园定期体检制度
一、入园检查
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市、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查,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
对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去外地(离开本市)返回时,须重新体检方可回园。
二、定期体检
每半年为幼儿测身高、体重、视力一次,每年五月份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按who 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幼儿身高、体重进行评价。
体检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要
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一般性疾病给予及时处理;有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偻病等的幼儿应转入体弱儿管理或建专案管理;发现缺点儿进行登记管理,及时给予矫治。
三、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
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工作人员体格检查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由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对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肢体残缺者,不得从事保教工作和炊
事员工作。
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慢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
备注: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以上疾病应离职治疗或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