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2课 提》西泠印社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2课竖钩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竖钩的形态特点和书写方法,掌握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本课笔画和例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竖钩,掌握竖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例字。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语: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课件出示:颜、柳、隶书、魏碑等体的书法作品,最后出示不同碑体带有竖钩的字.提问: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吗?师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不同碑帖的书法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刚才不同碑帖中的几个字,你能告诉大家这个红色的笔画名称吗?(竖钩)竖钩在不同的碑帖中写法都是不同的,都是非常漂亮的,竖钩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字的美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钩的写法。
板书:竖钩二探究新知(一)竖钩的写法1.师语:如果把竖钩这一笔画分解开,它是由竖和钩组成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垂露竖的写法,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垂露竖的书写方法。
学生齐说它的书写方法。
(师课件出示书写方法)(1)先左上,再右下按。
(2)转笔下行。
(3)顿笔、提笔回锋。
师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竖钩的写法,竖钩和垂露竖的写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在垂露竖的左边出现竖钩师语:那么竖钩到底怎么来书写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放录像竖钩的书写过程师语: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竖钩是怎样写成的!学生试着书写一遍。
(注意坐姿、执笔方法)师语: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一遍,谁愿意把书写竖钩的正确方法告诉大家。
课件出示:左边录像右边出现竖钩和书写方法(1)先左上,再右下按。
(2)转笔下行,顿笔。
(3)提笔回锋,然后出钩。
2.教师用钢笔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竖钩。
3.学生再试着写1遍。
再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再写一遍。
过渡: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带有竖钩的字就已经很多了,下面就来看一个“小”字(二)“水”的书写1. 提问:如果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教师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3.学生试着写一遍。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第12课提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第12课提教案教学设计第12课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提的运笔方法及例字“习〞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提的运笔方法及例字“习〞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提的运笔方法。
教学打算: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姿态训练,师述口令:拿起你的笔。
生说:按,压,钩,搁,抵;头摆正,身挺直,臂放开,足踏平。
2、表扬书写用具打算好,摆放齐整的同学。
二、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横折,竖,谁还记得是怎样写的呢?2、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提〞。
三、合作探究1、出示根本笔画:“提〞2、引导学生观察,商量书写考前须知。
3、引导学生积极致辞。
4、师生共同研究小结:写提时,起笔逆锋向左入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露锋提笔回锋收笔。
5、师在投影仪前示范,让学生观察体会。
6、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7、引导学生研究例字“习〞,让学生观察“习〞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8、练写例字“习〞,师再次巡视指导。
9、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学生练写“习〞,师巡视指导。
五、组织评议你认为她哪个笔画写的好?哪个笔画写的不好?怎样修改?六、矫正练习把自己没写好的字再写几遍,直到自己中意为止,结合表扬鼓舞。
七、安排作业。
在练习本上书写“习〞。
附板书设计:书写要领:写提起起笔逆锋向左入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2课提》西泠印社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提”字的书写方法,了解其结构和笔顺。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增强其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1. “提”字的结构特点。
2. “提”字的书写笔顺。
3. 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提”字中撇捺的书写技巧。
2. “提”字整体结构的协调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提”字的结构和笔顺。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提”字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学生通过临摹和自主练习,提高书写技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提”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提水、提高等。
二、新课内容1. 讲解“提”字的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边为“扌”,右边为“是”。
2. 讲解“提”字的笔顺:撇、横、竖、撇、捺。
3. 强调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撇捺要舒展,结构要协调。
三、教师示范1.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提”字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体会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力度。
四、学生练习1. 学生自主临摹“提”字,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书写心得。
3. 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提”字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写技能。
六、课后作业1. 练习书写“提”字,每个字写五行。
2. 观察生活中的“提”字,思考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书写变化。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提”字的书写方法。
2.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注意到了撇捺的舒展和结构的协调。
3. 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延伸1. 开展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邀请书法名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年级上册(西泠印社)书法教学设计第12课:提【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提、能分辨提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玕、非、身、我、坤”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难点】:1、掌握提的写法。
2、两种提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文房四宝”、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以课本上的“试一试”为楔子,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图示,用毛笔画两组线条,一组用力均匀,一组由重到轻。
2、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两组线条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体会提画的行笔,体会提的形态变化,进而导出课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
1、讲述并举例示范。
提的起笔和收笔的方式类似短撇,但行笔方向正好相反。
写提时注意行笔要稳健,弧度不能太大。
2、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教师示范第31页中“提(一)”的书写,讲解书写要领:露锋起笔,顿笔后向右上行笔,由粗到细,露锋尖收。
(2)教师示范第32页中“提(二)”的书写,讲解书写要领:藏锋起笔,右下转锋后再向右上行笔,露锋尖收。
(3)教师再次范写这两种笔画,强化对提的认知。
(4)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议。
3、重点临写例字。
(1)针对性对“玕、非、身、我、坤”例字进行讲解、分析不同例字中提的异同及书写注意事项。
(2)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价。
三、整理反思。
1.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师生交流、汇报。
3.清洁、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第12课提提(一):露锋起笔,顿笔后向右上行笔,由粗到细,露锋尖收。
提(二):藏锋起笔,右下转锋后再向右上行笔,露锋尖收。
三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第12课提》西泠印社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授三年级学生如何书写《第12课提》。
通过学习此课,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楷书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提》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2.掌握《提》字的正确书写方法;3.掌握一些基本的笔画搭配方法;4.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用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线条美感和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感知能力;3.锻炼学生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提》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2.掌握《提》字的正确书写方法;3.掌握一些基本的笔画搭配方法。
2.教学难点1.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书写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画的结构和书写方法;2.一些学生可能对书法没有足够的兴趣,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积极性来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践首先,老师要对《提》字的基础结构和笔画进行讲解。
然后,通过写字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写方法。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还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字的书写方式,加深对书法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鼓励和互相帮助。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开始上课前,可以进行一些书法知识的启发性讲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讲授环节首先,老师对《第12课提》的基础结构和笔画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学会逐笔书写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书写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3.实践环节在讲授环节结束后,让学生进行书写实践练习。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观察和互相帮助,加深对书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2课提》西泠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 通过学习“提”字的书写,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提”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1. “提”字的书写技巧。
2. 书写过程中的笔画顺序和力度控制。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提”字的书写过程。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提”字的书写技巧。
3.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提”字的字形,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这个字的认识。
2. 邀请学生尝试书写“提”字,观察他们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二、新课内容1. 讲解“提”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
2. 示范“提”字的书写过程,强调书写顺序和力度控制。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提”字,体会书写过程中的笔画顺序和力度控制。
三、练习1. 学生独立书写“提”字,教师巡回指导。
2. 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 学生再次书写“提”字,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提”字的情况,评价他们的书写技巧。
2. 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书写其他类似的字,如“打”、“拔”等,巩固所学知识。
2. 开展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学生的书法学习。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资源1. 西泠版《书法》教材。
三年级上册书法导学案-《第12课提》西泠印社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12课提》书法作品的基本知识和背景;2.掌握《第12课提》书法作品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3.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第12课提》书法作品的书写技巧;4.汲取书法艺术的精华和提高个人书法水平。
二、学习内容1. 了解《第12课提》书法作品《第12课提》是晚清书画家、篆刻家、文学家、藏书家石涛所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夜间听鼓的情景,并通过文字描绘出夜深人静、宁静致远的境界。
《第12课提》书法作品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上的一块巨石上所刻的,刻于清朝道光年间。
字体清秀俊逸,端庄秀丽,气势平和,是石涛醉心书法一生的代表作之一。
2. 掌握《第12课提》书法作品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基本笔画:贯、横、撇、捺、竖、折、提、点。
•结构特点:字体偏小,笔画虽多却平稳有力,没有难度,书写起来较为简单。
3.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第12课提》书法作品的书写技巧1.练习横、竖、撇、捺、折、贯、提等基本笔画;2.逐笔分析《第12课提》字体结构,反复模仿书写,细心揣摩结构要点,渐渐领悟其讲究的笔画结构和规律;3.学习正楷,培养严谨细心、认真负责的书写态度。
4. 汲取书法艺术的精华和提高个人书法水平1.多研究国内外的书法名家作品,尤其要善于观察他们的笔法、用笔技巧、立意和气息,汲取他们的书法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2.定期参加展览、讲座等书法活动,与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学习方法1.首先对《第12课提》书法作品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其基本的背景信息和特点;2.其次通过模仿、反复练习,逐渐学会书写该作品;3.另外,多研究其他书法名家作品,汲取其精华,增加自己的书法造诣和艺术底蕴。
四、学习过程1.背景了解《第12课提》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信息,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相关资料,进行重点了解。
可以参考书籍、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解、查找。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2.提|西泠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泠印社四十八字》中的“提”字;2.学习“提”字的结构、笔画及其要领;3.掌握一定的书写技巧,能够正确地书写“提”字;4.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提”字的结构和笔画;2.掌握“提”字的要领;3.正确书写“提”字。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提”字的结构和笔画;2.正确地书写“提”字。
四、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1.给学生展示《西泠印社四十八字》中的“提”字,并讲解其构造和笔画。
2.通过板书或投影,示范正确的“提”字写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提”字的结构和笔画。
2. 学生练习1.让学生准备好毛笔、宣纸和墨汁等绘画工具,放一段西泠版草书基本笔画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熟悉并且掌握基本笔画。
2.跟随教师示范,让学生在宣纸上练习“提”字的结构和笔画,直至熟练掌握后再进行正式书写。
3. 课堂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字进行集体评价,指出他们写得好的地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让学生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扩宽视野,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2.教师在课后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个别点评,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
五、教学反思书法教学是一门细致耐心的工作,需要教师细心指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提”字的结构和笔画,并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
整个课程注重了教学过程的互动,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体验到书法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拓展练习1.练习其他书法基本功;2.带着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书法展览,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书法文化;3.每日练习10分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书法能力。
三年级上册书法导学案-12.提|西泠版一、学习目标1.掌握提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写出端庄大方的提字;2.了解西泠版提字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二、知识讲解1. 提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提字是书法中比较常用的字体之一,它结构整齐,笔画大方。
提字属于楷书的范畴,在构造上比楷书更加精巧,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首先,提字是由两个独立的构字部分组合而成,即“氵”和“礻”两部分。
如下图所示:氵礻且且2.然后,从左到右,分别写出“氵”和“礻”两个部分的结构和笔画,注意每个笔画的顺序和方向。
3.最后,整体上下相对称,并写出提字的四个顶点。
2. 西泠版提字的特点及历史背景西泠派提字是一种源于江南一带的书法艺术流派,其特点是字形流畅、刚柔相济、富有生气和意境深远。
西泠派自宋朝开始流传至今,历经几代大家的传承和发扬,参与者众多,嬗变不断。
西泠版提字则是以西泠印社为代表的一种书法版式。
西泠印社曾经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团体,其版画、书法、绘画等作品被誉为“西泠艺术”。
西泠版提字在字形上较为古朴典雅,注重把握笔意和意境,往往带有一种古韵和气度。
三、教学过程1. 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提字教学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提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2. 书写练习1.模仿教练笔画,先画几遍“氵”和“礻”两个部分,再整体书写提字。
2.练习过程中,注意提字四个顶点的大小一致,线条要流畅,字形要端庄大方。
3.不断反复练习,直至达到提字的要求。
3. 学习西泠版提字1.了解西泠版提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参考一些西泠派大家的书法作品,感受其特色和韵味。
2.观看西泠版提字教学视频,注意其中的笔画顺序、字形、结构和意境。
3.参与提字创作,模仿西泠版提字的风格写出自己的提字作品。
四、作业要求1.在练字本上规范写出10行提字。
2.在提字上修改,写出自己的西泠版提字。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提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还学习了西泠版提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在书写练习和西泠版提字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断反复练习,尝试创新,通过提升自己的书写技巧和审美能力,更好地体验书法的魅力。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2课提》西泠版一、教学背景《第12课提》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提篮子的故事,寓意着勤奋、努力、坚持等优秀品质。
在这篇课文中,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针对本课文的特点进行书法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第12课提》的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掌握西泠版楷书“提”字的书写技巧。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毛笔书写出西泠版楷书“提”字;•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法知识书写出《第12课提》中的部分内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提篮子故事里所蕴含的人生道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书法美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第12课提》的学习•西泠版楷书“提”字的学习和正楷笔画基本功的指导•开展书法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提篮子故事的意义和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西泠版楷书“提”字的特点和书写要点•运用所学的书法知识书写出《第12课提》中的内容教学难点:•将所学的书法技能应用于《第12课提》的文字书写中四、教学策略•配合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技能点的授课;•通过拓展教育的方法,挖掘与书法有关的文化历史、道德品格、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知识;•通过课内外展示、比赛、评比、书展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靠近书法、了解书法、欣赏书法,并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欲望。
五、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在课前布置毛笔字写作任务,告诉学生,本节语文课将学习西泠版楷书“提”字,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更强字写作能力,需要先让学生尝试自己用毛笔完成下面的字。
2.新课讲授1.“提”字笔画讲解:对于如何用毛笔写好“提”字,简单归纳一下:•象形化地描写出提篮子的造型;•书写时,先按顺序写竖撇捺两个笔画再写横;•要注意字体圆润、线条流畅。
2.《第12课提》的学习:学习本课文中的内容,理解提篮子故事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的人生道理。
3.活动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字写作比赛,并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写作成果。
竖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执笔方法。
2、复习掌握竖的写法。
3、掌握竖钩的写法。
4、会写有竖钩笔画的字。
5、培养学生书法兴趣,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竖钩的写法。
难点:钩的写法。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幻灯片、智能演示、竖钩书写教学视频、文房四宝、古筝曲《渔舟唱晚曲》。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观察比较法、练习法、评点讨论法。
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毛笔的执笔方法、竖的写法,同学们敢不敢让老师检测一下学习效果?一、巩固复习(幻灯片PPT出示)1、毛笔的执笔方法,可以用哪五个字来概括?哪位同学示范一下,并说一下注意什么?(擫、压、钩、格、抵),(掌心是空的,笔管应在指端,书写时要中锋运笔)2、书法中,竖有哪两种?哪位同学在电子白板上画出这两种竖的运笔过程图。
(垂露竖、悬针竖。
指明让同学在白板上画出运笔图,其他同学下面画出运笔图)3、评价运笔图是否正确。
二、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与竖有密切关系的笔画—竖钩。
(板书、竖钩)三、颜体竖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对比分析。
(手机智能演示:拍出“未、东”书法欣赏与对比图,传到白板上)提问:颜体竖钩和欧体、柳体相比有什么特点?(颜体竖钩较粗壮、钩的内侧是直的。
欧体外方内圆)四、过渡颜体竖钩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到底怎么书写呢?我把自己书写的竖钩录成了手机视频,同学们想看吗?五、播放自己的竖钩手机视频。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运笔的方法及笔画特点。
六、概括出竖钩的运笔方法并画出运笔路线图。
(板书:画出运笔路线图)1、向左上逆锋入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调锋向下力性。
4、行至下端,笔逐渐提起,笔锋向左靠。
5、折锋向上回顿。
6、向左上出锋,力送锋尖。
七、练习竖钩八、观察有竖钩的字。
播放幻灯片:未、东。
1、提问:观察“未”字,说说横、竖、撇、捺笔画有什么特点?结构有什么特点?横细竖粗,略向右上方倾斜,撇轻捺重。
结构上紧下松。
2、提问:观察“东”字,说说横竖撇捺笔画有什么特点?结构有什么特点?横细竖粗,略向右上方倾斜,两边的竖略向里收,撇轻捺重。
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教案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
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1、毛笔的种类硬膏笔:弹性较好。
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笔锥圆;笔头尖;有弹性;笔根牢;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
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
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
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板书:书法——毛笔文房四宝五笔执笔法教学反思:第1课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横”的写法。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认识横的形态:1、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课:书写用具【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
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丰满;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
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墨锭: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
研磨时要重按缓推,保持墨锭平正。
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1、准备笔、墨、纸、砚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文房四宝”五、收拾整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执笔与姿势【教学目的】:执笔姿势教案培养孩子的静、定。
【教学重点】:执笔和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书写,因此要从是否便于灵活书写来看执笔姿势。
基本功的练习:知识与技能:掌握横线条和竖线条的画法,就可以找到中锋用笔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