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2011年报
- 格式:pdf
- 大小:614.84 KB
- 文档页数:38
近日,各跨国车企纷纷发布了年第四季度或是整个财年地财报.综合来看,除本田汽车由于受到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地拖累,加上日元走强地冲击,第季度财务状况出现了明显下滑趋势.其余企业均有一定幅度地赢利.亚洲市场本田汽车:本财年利润下降年月日,本田汽车发布了其(年月日至年月日)财年第季度财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财年第季度及全财年预期均下降由于受到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地拖累,加上日元走强地冲击,本田汽车第季度财务状况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年至月,本田汽车全球营业收入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营业利润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息税前利润由年同期地亿日元下跌至亿日元;净利润则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每股收益为日元,比年同期地日元下降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据预测,财年本田汽车全球营业收入将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营业利润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息税前利润由年同期地亿日元下跌至亿日元;净利润则从亿日元同比下降至亿日元.每股收益为日元,而年同期为日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中,营业利润预测值亿日元明显低于之前地位经济学家预测地数值亿日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丰田: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丰田汽车发布了财年前季度(年月日至年月日)财报.财报显示去年第季度(本财年第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丰田因而上调了本财年地盈利预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第季度,丰田汽车全球营业收入为万亿日元,同比增长;营业利润为,亿日元(合亿美元),同比增长,而之前路透社名分析师平均预期值只有亿日元,实际值远远超过预期;不过净利润同比下降至,亿日元.路透社称第季度利润上涨反映出丰田汽车已经从日元升值和自然灾害地影响中逐渐摆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鉴于第季度强势反弹,丰田丰田宣布上调财年地盈利预期,由原先地,亿日元提高至,亿日元;本财年净利润预期由,亿日元增至,亿日元.根据汤森路透地名分析师平均预测值,丰田本财年最终营业利润或将高达,亿日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秋季泰国洪灾爆发时,丰田正着手加速生产弥补月超强地震造成地损失.洪灾致使丰田全球产出减少万辆.去年月,丰田计划年总产出达到万辆.上周丰田发布地年目标规划中,丰田业务部全球销量预期为万辆,涵盖日野和大发之后将达到万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菱汽车:前三财季全球营业利润为亿日元月日,三菱汽车发布了至月本财年前三季度地财报,全球营业利润为亿日元,但欧洲区域亏损亿日元(合亿美元).财年三菱汽车欧洲销量为万辆,上财年跌落至万辆.三菱汽车表示其在截至去年月日地个月间净收入达亿(折合万美元),而年同期亏损则达亿日元.其总收入下降了亿至亿日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日产:年四季度净利亿日元日产汽车公司月日公布了财年第三财季(年月月)地财报.由于日产新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势头强劲,弥补了日元大幅升值造成地不利影响,日产财年第三财季实现净利润亿日元,比上一财年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数据显示,在截至年月末地财年第三财季,日产销售额为万亿日元,比上一财年同期地万亿日元增长.实现净利润亿日元,比上一财年同期地亿日元增长.日产预计财年将实现净利润亿日元,预计销售额将达万亿日元.据悉,日产财年第三财季盈利高于预期,路透社地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日产财年第三财季地净利润约为亿日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日产计划未来个月内将在全球推出款新车或改款车.尽管推出地新车型不多,但日产年全球汽车销量仍增长,至万辆.日产财年前个月共生产汽车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代汽车: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日前现代汽车公布了年全年财务数据概况,其销量、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均较年实现大幅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全年,现代汽车全球总销量为辆,同比增长;其中辆产自韩国本土制造厂,而辆由海外工厂生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销量地增长推动下,年现代汽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至万亿韩元,按最新汇率折合约亿美元.营业利润为万亿韩元,合亿美元,同比骤增;得益于海外工厂和子公司地贡献,净利润达到万亿韩元,合亿美元,同比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过现代汽车去年第季度净利润为万亿韩元,合亿美元,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测地万亿韩元,但高于年同期地亿韩元,以及年第季度地万亿韩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起亚汽车:年净利润同比增三成约亿美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起亚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得益于汽车销量地增加,公司年地销售额以及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起亚年地销售额为万亿韩元(约亿美元),同比增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至万亿韩元(约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至万亿韩元(约亿美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起亚汽车年全球销量共计万辆,同比增长近,其中在美国市场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至万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起亚汽车公司预计其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至万辆,其中在欧洲市场地销量同比增长至万辆;在美国市场地销量同比增长至万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塔塔第三财季净利增塔塔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至财年(年月日至年月日)第三财季(年月日至年月日)地净利润同比剧增,远超业内分析师地预期值.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捷豹路虎销量地增长,以及印度市场地强劲需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塔塔汽车公司财年第三财季地净利润为亿卢比(约亿美元),财年第三财季地净利润为亿卢比(约亿美元),业内分析师地平均预期值为亿卢比(约亿美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塔塔汽车公司于年以亿美元地价格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捷豹路虎品牌,现如今捷豹路虎为塔塔汽车公司地销售额以及利润增长做出了非常大地贡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捷豹路虎财年第三财季地净利润同比增长%至亿英镑(约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至亿英镑(约亿美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捷豹路虎财年第三财季地全球销量为辆,同比增长,前三财季(年月日至年月日)地累计销量为辆,同比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欧洲市场戴姆勒:第四季度利润亿欧元同比增戴姆勒月日发布公告称,受益于级需求增加,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至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至亿欧元,高于位接受彭博调查分析师预期地均值亿欧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告显示,戴姆勒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至亿欧元,因此公司今日提议年每股分红欧元,高于前一年地欧元.戴姆勒预计年地息税前利润将保持与年同等地量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据报告显示,年第季度成为收入最高地季度.该季度戴姆勒集团营业收入为亿欧元,比年地亿欧元同比增长;息税前利润为亿欧元,较年地亿欧元同比增长;集团净利润额为亿欧元,对比年地亿欧元,同比提高;分配至股东地净利润额为亿欧元,比年地亿欧元同比上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告显示,年全年,戴姆勒集团营业收入为亿欧元,比年地亿欧元同比增长;息税前利润为亿欧元,较年地亿欧元同比增长;集团净利润额为亿欧元(约合亿美元),创下销售记录.对比年地亿欧元,同比提高;分配至股东地净利润额(即常规意义上地“净利润”)亿欧元(约合亿美元),比年地亿欧元同比上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全年,戴姆勒销量达到万辆,同比增长.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轿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在主要市场销量均大幅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实现全球扭亏菲亚特抄底已成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抄底美国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后,菲亚特年盈利大增,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净利润增幅超过.成功扭亏地克莱斯勒,正拟乘胜追击,提高美国伊利诺斯州工厂地产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据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称,其年净营业收入达亿欧元,同比增长;营业利润为亿欧元,同比大增;净利润达亿欧元,骤增.在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成员中,克莱斯勒集团地表现尤为突出.年,克莱斯勒集团成功扭亏,其中第四季度地净收益为亿美元,创下公司自年开始运营以来地季度最高净收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中国高层表示,克莱斯勒全球正渐入佳境,年第二季度清偿了亿美元债务,目前负债大幅降低.年全年自由现金流达亿美元;截至年底,克莱斯勒集团现金为亿美元.此外,克莱斯勒产品在北美增长势头良好.年月,克莱斯勒集团在北美销量同比增长,创下近年来地月份最佳销量成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两年前,克莱斯勒集团还是一个“烫手山芋”,而在菲亚特集团入主后局面迅速改观.年,克莱斯勒原控股股东赛伯乐资产管理公司认为克莱斯勒无药可救,克莱斯勒集团进入破产保护.年月日,美国最高法院批准重组方案,克莱斯勒对不良资产进行破产清算,剥离出地优质资产打包出售给菲亚特集团.在菲亚特增持克莱斯勒集团股份至后,克莱斯勒集团上交完美答卷.对此,外界深叹菲亚特集团过于“幸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沃尔沃集团:第四季度净销售额增长,全球营业利润率再创新高,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第四季度沃尔沃集团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各地区销售量增长,利润率提高,现金流充足.第四季度净销售额增长,达到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亿瑞典克朗).不计汇率变动和收购、剥离因素,销售额增长了.全年净销售额增长,达到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亿瑞典克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合计达到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亿瑞典克朗).相比年第四季度,汇率变动造成地负面影响达到亿瑞典克朗.全年营业收入迄今为止达到最高,合计为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亿瑞典克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为(去年同期为).全球营业利润率再创新高,达到(去年同期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洲市场福特:年税前利润亿美元连续三年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福特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年全年税前营业利润为亿美元,比年增长亿美元.北美地区以及福特信贷地强劲业务表现弥补了福特在世界其它地区遇到地挑战.这是福特汽车连续第三年取得年度营业利润提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全年,福特汽车实现净利润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亿美元.其中包括一个一次性地非现金特殊项目——亿美元地净递延税项资产估值调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第四季度,福特汽车税前营运利润为亿美元,比年同期减少亿美元.公司目前在全球市场销量和营收持续增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年扭亏为盈并上调年营收预期综合媒体月日报道,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日公布自年破产重组以来地首个季度盈利与年度盈利财报,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因该集团全球汽车交付量增加,同时美国市场份额也在扩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年第四季度净盈利亿美元,扭转此前亿美元地亏损业绩,且当季营收增至亿美元;另外,该集团第四季度全球轿车与卡车地总交付量增长至辆,同期美国市场份额也增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年实现净盈利亿美元,扭转上一年亿美元地亏损业绩,因当时该公司仍在向美国与加拿大政府支付利率高达两位数地援助贷款.该集团年经修正后地净收入为亿美元,净营收增长至亿美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述良好业绩凸显出克莱斯勒在被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并购后出现地迅速转变,该公司在马尔乔内公布克莱斯勒年发展计划后地个月内,就公布新资产组合,引入了克莱斯勒等新车型,并在美国增加工人人数,同时在确保银行财团融资后,偿还请了对美国与加拿大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提供地援助贷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克莱斯勒在年仍面临巨大挑战,其中缺乏新车型吸引客户,该公司届时将必须顺利推出新款,这对克莱斯勒进一步扩大美国市场份额将发挥重要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莱斯勒预计,其年净盈利将增至亿美元,营收增至亿美元,超出亿美元地年马尔乔内所做预期.另外,克莱斯勒预计,其年运营利润将超过亿美元,处于此前目标区间地底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前菲亚特为克莱斯勒地控股公司,持有后者公司地股权.。
关于2011年年终绩效评价的通知各部门、分公司:为更好的激励与挖掘员工的潜能,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组织整体效能,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特进行年终绩效评价工作。
1、适用范围本次评价适用于2011年7月31日前到岗的部级及以下所有员工。
2、评价时间2012年1月5日至2012年1月10日。
3、年终绩效评价方式3.1年终绩效得分年终绩效得分=年度业绩得分*70%+年度工作行为与态度评价等级对应分*30%3.1.1 年度业绩得分年度业绩得分=∑2011年月度KPI等级对应分数/2011年参与月度绩效评价次数月度KPI等级对应分数如下:3.1.2 年度工作行为与态度评价①参照附件1《工作行为与态度评价表》由直接上级对员工2011年的工作行为与态度进行评价。
在电子档里选择相应选项后,直接生成得分及正项数。
②根据附件1评价得分及正项数,对应附件2《员工态度行为评价标准》,得出该员工2011年工作行为与态度的评价等级。
③根据附件2得到的评价等级换算成分数。
年度工作行为与态度评价等级对应分数如下:3.1.3 例:某员工2011年1~12月有月度绩效考核,相应等级分别为S、A、B、C、A、B、C、A、B、A、B、A,年度工作行为与态度评价为B(80分)。
则该员工年终绩效得分=(100+90+80+70+90+80+70+90+80+90+80+90)/12*70%+80*30%=77.083.2 年终绩效评级年终绩效等级按年终绩效评价分数顺序进行绩效等级排序,实现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原则详见附件3《销售公司绩效等级正态分布对照表》。
4、年终绩效评价汇总各部门于2012年1月10日前将附件4《员工年终绩效评价汇总表》纸质和电子版交至管理考核部对应绩效专员处备案。
5、其他5.1对于部分因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等原因而发生岗位变动的员工,其年终工作行为与态度考核将由现任领导完成;5.2 2011年12月份绩效考核于年终绩效评价期间同时开展;5.3 如有不明之处请联系管理考核部程远强、吴文栋。
NO.1上海通用全年销量:103.9万辆2011年上海通用以1,038,988辆的销量完美收官,同比增长达到42.8%,夺回了销量冠军的宝座。
在上海通用三大品牌中,别克品牌全年销量550,014辆,同比增长23%;雪佛兰品牌全年销量471,575辆,增幅高达73%;凯迪拉克品牌共销售17,366辆,取得了139%的高增长率。
详细NO.2上海大众全年销量:100万辆2011年,虽然上海大众丢失了年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是全年产销双双突破百万辆,成为继上海通用之后国内第二家产销突破百万辆的汽车企业。
按照上海大众公布的数据,大众品牌去年累计销售突破80万辆,斯柯达品牌超过20万辆。
其中朗逸、途观、新明锐和Polo均成为月销过万辆的主流车型。
详细NO.3一汽大众全年销量:86万辆2011年,一汽大众依然没有坐上销量第一的交椅,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全年累计销量超过61万辆,奥迪品牌销量19.8万辆,合共销量约86万辆。
全年同比预计增长超22%,大众品牌单月市场份额达到5.6%,创四年新高,经销商对大众品牌的总体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较2009提高4.6分。
详细NO.4北京现代全年销量:70.3万辆来自北京现代的统计,2011年该企业全年总销量达703,008辆,远远超越年初设定的67万辆目标。
其中悦动和伊兰特组合表现突出,12月贡献30,541辆,全年累计达385,985辆,同时,途胜和ix35组合在SUV市场中依旧风光无限、表现也抢眼,全年销量达119,805辆。
另外,8月份新上市的北京现代瑞纳,12月销售达10,526辆,创下历史销售最好成绩。
详细NO.5奇瑞全年销量:70.1万辆虽然奇瑞汽车目前还没有公布官方销量数据,但是从其每个月的销售成绩来看,奇瑞已经顺利完成全年71万辆的目标,同比增长22%。
按照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去年1-11月,奇瑞共销售整车60.73万辆,12月由于各项政策的变化,奇瑞汽车销售情况更加可观,单月完成销量11万台,为奇瑞的2011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1年4月份全国汽车工业产销综述(图表)Motorlink 原创文章发表于:2011-05-115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4月份国内汽车工业产销整体形势以及全国乘用车销售情况。
环比明显下降,同比增幅回落4月,乘用车市场延续了上月的低迷态势,环比下降明显,同比增长低于3%;1-4月,乘用车销量增幅较1-3月继续回落,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4月,乘用车共销售 114.23万辆,环比下降15.23%,同比增长2.79%,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30.42个百分点。
乘用车各品种与上月相比销量均为负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下降超过20%;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降幅加大,超过10%,其它品种增幅进一步缩小。
4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79.14万辆,环比下降13.59%,同比增长4.16%;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约4万辆,环比下降11.15%,同比增长3.88%;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2.41万辆,环比下降11.92%,同比增长18.91%;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8.68万辆,环比下降23.99%,同比下降10.45%。
1-4月,乘用车销售498.56万辆,同比增长7.5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56.09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341.14万辆,同比增长7.86%;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6.18万辆,同比增长14.6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51.86万辆,同比增长38.9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9.38万辆,同比下降6.73%。
4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0.23万辆,环比下降19.28%,同比下降0.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7%,占有率环比下降2.2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销售19.13万辆、19.60万辆、12.52万辆、9.63万辆和3.12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75%、17.16%、10.96%、8.43%和2.74%。
2011年12月中国汽车销量排名(数据来源于易车网)1.銷量总览:2.福建戴姆勒FJDA VS 北京奔驰BBAC VS东南汽车SEM3.中国市场12月汽车销量车企排名2011年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行:2011年狭义乘用车生产商批发销量排行榜上,上海通用以123.15万辆的销售成绩夺得冠军,上海大众以116.58万辆排名第二。
排行前10名分别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汽车、一汽丰田、比亚迪、吉利汽车、东风悦达。
2011年广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行如下图:广义乘用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依次是: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一汽丰田、比亚迪。
2012年汽车市场预测:狭义乘用车仍然是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狭义乘用车在二季度可实现累计销量正增长;由于微型客车大型化及技术进步,估计微型客车在三季度累计销量能恢复正增长;这就支撑了广义乘用车的较高速的增长。
而载货汽车估计在四季度累计销量可能出现正增长。
客车仍保持较快的增速,这是由于校车的国家买单,为2012年客车增长添加了新动力,由于客车的基数较低,对商用车整体市场的影响较小。
在这个前提下,乘联会对2012年汽车市场预测如下:在不增大燃油税的情况下,按中汽协统计的批发数将为1980万辆左右,增长约7%,其中乘用车为1555万辆,商用车为425万辆。
国产汽车国内市场终端销量为1856万辆,增12%。
4.中国市场各车型销量排名5.2011年1-12月汽车销量排行榜(分车企)在2011年1-12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三家车企以绝对优势占据了排行榜前三名的位置,全年销量均超过了100万辆。
位居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两大企业的销量比较接近,均超过了70万辆。
在销量排行榜前10名中,自主品牌中的比亚迪和奇瑞汽车榜上有名,比亚迪在2011年销售了419,834辆汽车,奇瑞汽车销售了403,900辆汽车,令人遗憾的是吉利汽车没有登上前十名的位置。
技术吉利战略开花结果2012年01月10日10:53/20120110/n331725709.shtml多年来一直在质疑声中成长的吉利汽车,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越来越出色的成绩改变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形象。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成为吉利创造历史的一年。
2011年12月29日,吉利帝豪EC8以49.6的绝对高分,荣膺C-NCAP5星,并创下自主品牌最高成绩。
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奔驰C200、宝马320、奥迪A6L、大众途观、丰田凯美瑞等著名外资品牌在C-NCAP碰撞中的得分。
即使在C-NCAP累计组织的147款全部碰撞车型中,帝豪EC8列迄今最好成绩前6位。
而在此1个月前,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简称Euro NCAP)官网公布了最新安全测试结果,吉利帝豪EC7拿下4星成绩。
这个成绩到底含金量几何?Euro NCAP秘书长的评价是:“这个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
”因为此前中国自主品牌在Euro NCAP测试中最高只拿到过两星。
2012年1月6日,吉利带着分别来自中外权威评价机构的两份漂亮成绩单,在北京召开“吉利安全技术解析会”,展示他们追求世界最高水平的雄心和持续努力成果。
实现历史性突破其实吉利已经不是第一次拿到好成绩了。
2008年7月,吉利远景成为自主品牌第一款C-NCAP4星轿车。
2009年吉利熊猫以45.3分的测试成绩,成为C-NCAP历史上第一款5星级A00级别小车。
时隔一年,2010年第四批C-NCAP碰撞测试中,帝豪EC7再创辉煌,以46.8分的高分荣膺5星安全桂冠。
2011年的成绩更加表明,吉利在安全碰撞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帝豪EC7是Euro NCAP历史上第一款获得4星评价的中国自主品牌车型。
Euro NCAP在2010年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新规范,在4大类测试项中,帝豪EC7在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3项中都达到了Euro NCAP5星的标准,成人保护一项得了27分,距离5星要求仅差2分。
跨国车企2011年全球销量统计Motorlink综合发表于: 2012-02-012011年全球汽车行业销量排名近日出炉,通用汽车夺回了失去四年的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而丰田则受地震、泰国水灾等多重影响,滑落到了大众的后面,排名第三。
亚洲市场本田汽车:2011年全球总销量达309.5万辆日前本田汽车公布了其2011年全球汽车总销量及产量数据。
由于地震海啸、泰国洪灾和日元走强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2011年全年产销量均较2010年同比下跌。
2011年全年,本田汽车全球总销量为309.5万辆,较2010年的355.5万辆同比下降13%。
在各区域市场及主要单一市场,本田汽车销量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
本田汽车在日本本土市场2011年总销量为50.3万辆,比2010年的64.7万辆减少22%。
660cc以下排量的微型车从2010年的16.0万同比下跌22%至12.5万辆;其他汽车从48.6万辆同比下降22%至37.8万辆。
本田在日本以外市场全年总销量为259.2万辆,比2010年的290.8万辆降低了11%。
其中,中国跌幅最小,只有5%,从2010年的65.5万辆下滑到62.4万辆。
而最大单一市场美国则从123.0万辆下跌7%至114.7万辆,导致北美区域市场从141.6万辆下降7%至131.1万辆。
跌幅最大的是南美区域市场,从16.1万辆骤降25%至12.1万辆。
欧洲区域市场从 19.8万辆滑落17%至15.8万辆。
中日之外的亚洲及大洋洲则从39.5万辆跌落为30.1万辆,同比下降24%。
2011年本田汽车全球产量跌幅高于销量,从2010年的364.3万辆下降到290.9万辆,仅保持了80%的水平。
其中日本国内产量从99.2万辆下降28%至71.0万辆;海外产量从265.0万辆下跌17%至219.8万辆。
丰田汽车:2011年全球销量795万预期今年858万日前丰田汽车公布了其2011年(日历年)全球产销量数据,在去年3月地震、10月泰国洪灾和日元走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产量和销量均低于2010年以及之前预期。
2012浙商全国500强前100名萧山上榜企业(已加黑)排序总部所在地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 2011营业收入(亿元) 2011年增长率行业1 杭州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书福 1480.0 636.3% 机械与电气设备 L2 杭州万向集团有限公司鲁冠球 816.0 23.4% 综合 L3 北京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张志祥 721.0 40.6% 金属与冶炼4 杭州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楼明 710.0 17.6% 建筑与建材 L5 杭州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宗庆后 678.6 23.6%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6 绍兴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冯海良 678.0 28.9% 金属与冶炼 L7 上海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郭广昌 568.2 27.3% 综合 L8 杭州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邱建林 562.9 87.6% 化工 L9 北京新华联合冶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孙翔 514.9 39.3% 金属与冶炼10 宁波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如成 495.5 48.0% 综合 L11 杭州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楼永良 349.6 27.8% 建筑与建材12 杭州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水荣 348.6 33.9% 化工 L13 杭州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姚新义 338.3 66.7% 综合 L14 宁波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郑坚江 321.0 22.5%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15 温州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张积敏 320.0 52.4% 金属与冶炼16 宁波宁波金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楼国强 315.0 3.8% 金属与冶炼17 宁波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金波 313.2 47.8% 商业服务18 金华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徐永安 313.0 9.8% 综合 L19 温州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郑元豹 260.0 4.6% 机械与电气设备20 温州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胡成中 253.0 22.4% 机械与电气设备21 温州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存辉 251.6 1.1% 机械与电气设备 L22 宁波浙江前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沈志宏 251.0 54.0% 化工23 台州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陈德松 249.7 21.0% 综合24 嘉兴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士良 249.0 19.1% 化工25 上海上海华冶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峰 237.5 5.1% 金属与冶炼26 温州天正集团有限公司高天乐 231.0 15.3% 机械与电气设备27 宁波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熊续强 226.0 40.4% 房地产 L28 杭州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李世中 223.3 15.0% 金属与冶炼 L29 杭州富通集团有限公司王建沂 220.6 170.7% 信息技术与文化传媒30 杭州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宋卫平 219.6 96.8% 房地产 L31 绍兴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阮水龙 215.0 15.0% 化工 L32 杭州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徐冠巨 207.9 42.6% 综合 L33 杭州浙江昆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叶健 202.0 34.3% 房地产34 绍兴精功集团有限公司金良顺 201.8 30.1% 综合 L35 宁波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永刚 189.2 32.3% 综合 L36 宁波宁波博洋(集团)有限公司戎巨川 186.7 86.7%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37 宁波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宋汉平 181.2 18.4% 综合 L38 陕西陕西时边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钦法 168.0 12.0% 商业服务39 绍兴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庞宝根 161.9 34.3% 建筑与建材 L40 杭州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罗忠平 161.3 20.1% 金属与冶炼41 杭州荣升国际控股集团徐军权 155.3 46.5% 商业服务42 湖州天能集团有限公司张天任 152.6 43.2% 机械与电气设备 L43 杭州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钭正刚 151.5 51.5% 综合44 丽水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叶新华 145.0 -19.4% 金属与冶炼45 湖州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夏士林 139.3 30.1% 医药生物 L46 金华浙江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章小华 138.7 128.7% 建筑与建材47 杭州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郭明明 138.0 38.0% 金属与冶炼 L48 杭州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王水福 136.7 13.0% 机械与电气设备 L49 宁波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赖振元 135.0 37.1% 建筑与建材 L50 舟山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李国锋 134.9 21.5% 机械与电气设备51 湖州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周明明 133.7 80.6% 能源与环保 OL52 上海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王均金 131.8 9.9% 商业服务 L53 衢州浙江巨化集团公司杜世源 130.6 / 化工 L54 绍兴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陈建成 130.3 42.1% 机械与电气设备 L55 宁波春和集团有限公司梁小雷 130.0 2.4% 综合56 北京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沈国军 128.9 31.4% 商业服务 L57 杭州中球冠集团有限公司任文达 125.0 53.0% 化工58 宁波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何承命 124.0 -4.6%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 L59 金华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庞青年 123.6 23.6% 机械与电气设备60 河南上上集团有限公司冯世翔 123.0 11.8% 商业服务61 丽水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庄启传 122.7 7.0%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62 杭州浙江华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沈凤飞 122.2 30.6% 建筑与建材63 绍兴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昌培 121.3 21.3% 建筑与建材64 宁波浙江广天日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文卫 121.2 14.0% 综合 L65 杭州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汪力成 120.0 10.1% 综合 L66 上海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张胜飞 120.0 / 信息技术与文化传媒67 嘉兴新凤鸣集团有限公司庄奎龙 119.8 81.6% 化工68 杭州浙江百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叶惠忠 114.3 33.4% 商业服务69 杭州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李邦良 111.3 24.1% 医药生物 L70 温州浙江华峰集团尤小平 110.2 45.0% 化工 L71 绍兴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永泉 110.0 -40.5% 建筑与建材72 湖州浙江栋梁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陆志宝 108.7 35.0% 金属与冶炼 L73 杭州浙江康桥汽车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文标 106.0 15.8% 商业服务74 宁波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立新 105.0 23.5% 综合 L75 杭州浙江万马集团张德生 104.7 / 综合 L76 宁波世纪华丰控股有限公司王祉絖 104.4 1.6% 建筑与建材77 山东金田阳光投资集团金位海 103.5 15.0% 商业服务78 杭州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志樟 102.0 26.9% 建筑与建材79 杭州红楼集团有限公司朱宝良 101.2 3.4% 商业服务80 台州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方春 101.0 26.3% 建筑与建材81 上海上海亿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张枫叶 100.0 66.7% 房地产82 杭州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吴建荣 100.0 52.1% 建筑与建材83 杭州佑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戴天荣 100.0 32.5%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84 温州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虞文品 100.0 4.2% 机械与电气设备85 杭州开氏集团有限公司项兴良 100.0 / 化工 L86 上海申通快递有限公司陈德军 100.0 25% 商业服务87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周成建 99.5 32.7%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 L88 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李仙德 96.7 78.9% 能源与环保 L89 杭州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孙庆炎 93.0 6.9% 信息技术与文化传媒90 台州曙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夫友 92.5 22.0% 建筑与建材91 金华浙江皮卡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贾云 92.2 21.3% 综合92 金华群升集团有限公司徐步升 90.9 10.1% 综合93 宁波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建荣 90.4 34.5%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 L94 温州人本集团有限公司张童生 90.2 21.6% 机械与电气设备95 绍兴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张道才 87.4 21.4% 机械与电气设备 L96 金华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邵钦祥 87.0 21.8% 综合97 杭州浙江航民实业有限公司朱重庆 86.0 34.7% 化工 L98 杭州胜达集团有限公司方吾校 86.0 11.8% 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99 杭州浙江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冯志斌 85.3 28.5% 医药生物 L100 杭州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达洋 84.5 56.2% 商业服务。
NO.1上海通用全年销量:103.9万辆2011年上海通用以1,038,988辆的销量完美收官,同比增长达到42.8%,夺回了销量冠军的宝座。
在上海通用三大品牌中,别克品牌全年销量550,014辆,同比增长23%;雪佛兰品牌全年销量471,575辆,增幅高达73%;凯迪拉克品牌共销售17,366辆,取得了139%的高增长率。
详细NO.2上海大众全年销量:100万辆2011年,虽然上海大众丢失了年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是全年产销双双突破百万辆,成为继上海通用之后国内第二家产销突破百万辆的汽车企业。
按照上海大众公布的数据,大众品牌去年累计销售突破80万辆,斯柯达品牌超过20万辆。
其中朗逸、途观、新明锐和Polo均成为月销过万辆的主流车型。
详细NO.3一汽大众全年销量:86万辆2011年,一汽大众依然没有坐上销量第一的交椅,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全年累计销量超过61万辆,奥迪品牌销量19.8万辆,合共销量约86万辆。
全年同比预计增长超22%,大众品牌单月市场份额达到5.6%,创四年新高,经销商对大众品牌的总体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较2009提高4.6分。
详细NO.4北京现代全年销量:70.3万辆来自北京现代的统计,2011年该企业全年总销量达703,008辆,远远超越年初设定的67万辆目标。
其中悦动和伊兰特组合表现突出,12月贡献30,541辆,全年累计达385,985辆,同时,途胜和ix35组合在SUV市场中依旧风光无限、表现也抢眼,全年销量达119,805辆。
另外,8月份新上市的北京现代瑞纳,12月销售达10,526辆,创下历史销售最好成绩。
详细NO.5奇瑞全年销量:70.1万辆虽然奇瑞汽车目前还没有公布官方销量数据,但是从其每个月的销售成绩来看,奇瑞已经顺利完成全年71万辆的目标,同比增长22%。
按照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去年1-11月,奇瑞共销售整车60.73万辆,12月由于各项政策的变化,奇瑞汽车销售情况更加可观,单月完成销量11万台,为奇瑞的2011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与展望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与展望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概况2010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全球GDP 增速在 . %左右,但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美国就业状况未有明显改善;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出现分化;日本受日元升值、内需乏力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下滑。
新兴经济体仍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增速趋缓;发达经济体继续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增势强劲的国家通胀压力加大。
图1-1 2005~2010年世界汽车产量走势2010年,汽车工业逐步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水平。
各大汽车企业集团纷纷提高产能,新兴汽车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汽车总产量回升到77 1万辆,同比增长约2 %。
在企稳回升的过程中,世界汽车工业呈现出如下特点。
1.1 新兴市场表现出色,竞争愈加激烈无论是丰田的负重前行、通用的浴火重生还是大众的坚实迈进,都有一个共同的有力支点——新兴汽车市场。
在2010年世界 00强排名之中,汽车行业上榜企业共有18家,其中日本企业 家、欧洲企业 家、美国企业2家、韩国企业1家、中国企业 家(包含沃尔沃)、印度企业1家。
新兴汽车市场的企业占有 席,排名均有所提升,表明了新兴汽车市场本土企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2010年印度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87万辆,同比增长 1%,其中福特在印度的销量为8. 万辆,同比提升了近两倍,通用销量猛增 9%至11万辆;丰田在印度的销量为7. 万辆,增幅高达 8%。
其中最大的整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在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 %~ 0%。
巴西市场则出现11%的增长,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全年新车销量为 0万辆。
2010年中国成为通用集团最大的市场,集团每售出100辆汽车中就有70辆汽车出自新兴汽车市场,其中有28辆出自中国市场,通用能够从危机中走出并扭亏为盈,正是基于新兴汽车市场;福特集团则从2010年的国际化发展中深刻体会到新兴市场的重要性,计划在201 年计划在中国兴建两家组装厂、在泰国开设一家工厂,并于 年内在亚太和非洲地区推出 0款新车;在印度汽车市场,通用、福特、丰田、本田、雷诺、日产、菲亚特、PSA 都在推进本土化事宜,这些跨国汽车公司规划的产能从10万辆到 0万辆不等。
2011年上半年部分乘用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分析2011年07月21日09:03 来源:盖世汽车网作者:盖世汽车研究院字号:大中小打印乘用车企平均销量目标完成率低于50%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产乘用车(指狭义,不包括微客和皮卡)销量累计完成596.98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0.0%,但却远低于整个市场预期。
从盖世汽车网统计的车企年度目标完成率今年上半年我国绝大多数乘用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低于50%。
合资车企平均完成率高于自主品牌盖世汽车网统计的26家车企中,有18家合资车企和8家自主品牌。
整体来看,合资车企的销量目标平均完成率高于自主品牌,两者上半年平均完成率分别为46.4%和40.2%。
其原因某种程度上可归结于合资车企定制目标更为理性,而自主品牌车企目标定制过高(2011年文中18家合资车企销量目标总和为806.90万辆,较2010年实际销量增长14.3%,而8家自主品牌车企销量目标为346.6万辆,较2010年销量增长26.5%)。
合资车企:四家车企完成目标一半销量长福马自达完成率最高本文所统计的18家合资车企中,2011年上半年有四家车企销量目标的完成率超过50%,分别是上海通用、长福马自达(指长安福特马自达,下同)、长安铃木和华晨宝马。
其中,长福马自达完成率最高,上半年累计销量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57.4%,达21.53万辆。
其次是上海通用和华晨宝马,分别完成全年目标销量的53.2%和53.0%至61.21万辆和5.30万辆。
长安铃木完成率略高于50%,为51.3%。
18家合资车企中,今年年度销量目标排名前五的车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
其中,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是除了上海通用之外,今年计划销量也破百万的车企,上半年分别完成年度目标销量的48.1%和47.6%至57.69万辆和47.61万辆;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今年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48.4%和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