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课标版必修一《归园田居》李楚云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5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领悟诗歌的诗情画意。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演讲《寻找心灵的净土》导入:这位同学的演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方心灵的净土,那是安放灵魂的地方。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外界的许多诱惑、浮躁和喧嚣,我们的内心时常会感到疲惫和厌倦。
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独处的空间,安放自己的灵魂。
我们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做。
那他把自己的灵魂安放灾哪里呢,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一),寻找答案二、走进作者回忆初中学过的陶渊明的相关作品,如《饮酒》、《归园田居》(其三)、《桃花源记》引出作者陶渊明的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寻阳柴桑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29岁时才出仕,而后是时隐时仕。
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最后一次弃官后作了《归园田居》,共有5首,这是其一。
三、朗读1、学生初读,纠正字音。
羁.Jī鸟暧.暧.Ài榆柳荫.Yìn吠.Fèi桑树颠.Diān樊.笼fán守拙.Zhuō2、播放朗读视频。
3、学生再读。
四、翻译1、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性格羁鸟:笼中鸟池鱼:池中鱼荫:遮蔽暧暧:昏暗模糊尘网:尘世的罗网,比喻官场守拙.:愚拙依依:轻柔的样子,一说是依稀可见。
2、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林。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五、分析探讨1、“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诗人回归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以动衬静、借景抒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做大官,有名有利和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2、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
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四、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