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8
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1.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网游正在世界各地唱响“中国好声音”。
对网游企业而言,应该深入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把中国元素用更加丰富的技术表达出来,让中国文化借着这个新载体传播得更远。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科技进步使文化民族性加强②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发展③科技进步引领文化发展走向④科技进步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材料强调,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②④符合题意。
科技进步并不一定会使文化的民族性加强,故①表述有误;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但不能引领文化发展走向,③说法错误。
【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从罗素的评价可以看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②相比其他文化,中华文化更具优越性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具有积极意义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从罗素的评价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具有积极意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项相比其他文化,中华文化更具优越性的观点错误;④项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本身正确,但与题意的指向性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文化交流借鉴的意义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说纷纭的高考英语改革随着高考英语降分这一改革消息的传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论。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支持“削弱英语比重”的观点认为,重视学习英语原本只是一种手段,却长期以来本末倒置地当作了唯一目的,还是改了好,不考就更好;不少反对者对此表示遗憾,因为自己学英语好多年,耗时耗力,就想着在高考中多拉开点差距,这样一来可能就行不通了;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此次改革也是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再思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否成功还要以观后效。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当代社会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项关键而必要的事业。
高中政治的第二单元,探讨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的定义与意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来深入剖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的内容。
一、文化的定义与意义文化是指社会共同拥有并传承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念、习俗、艺术作品等。
文化的存在和传承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化是人类与历史相连的纽带,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经验,使得人们能够在不断演变的社会中寻找到根基和方向。
其次,文化是社会共同认同的象征,它能够凝聚人们的情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最后,文化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方式,为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提供了资源和支持。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种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传承是指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让其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而创新则是指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文化传承保留了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统,使其得以传承给后代;而文化创新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维方式。
只有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文化才能真正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三、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基石。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历史和传统。
教育机构应该注重传授文化内涵和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其次,教育也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激发他们对于文化的新理解和创造性的思维。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该通过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和意义。
总结高中政治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门关于文化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文化的定义与意义,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强调教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核心要素及其演变过程。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高二年《文化生活-文化创新》教学设计泉州一中高二年政治备课组黄荣超一、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高中新课程下政治课就是让学生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所以,我在设计这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比较注重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事例作为突破口,这样做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达到教学的效果。
2、设计理念: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3、教材分析:本册第二单元是讲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本课题阐述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作用则是其核心所在。
4、学情分析:从教学要求来看《文化生活》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课程的理论深度并不大。
学生通过课堂的讲解掌握这些知识点的难度不会太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识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识记文化创新的作用(4)识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理解目标(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2)文化创新又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
3、能力目标(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正确文化创新观,为我们伟大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二、教学重难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文化创新的作用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从整体设计来看,"福娃"的创作来源于哪里呢?如何认识文化创新呢?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
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高二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一、文化的概念和内容1.文化的定义和内涵文化是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文化的作用:1.帮助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2.形成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促进人类的发展。
文化的意义:1.建立国家的理论基础;2.营造社会的道德风尚;3.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
3.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成为统治阶级控制民众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创新1.创新的含义和特点创新是指通过科技、理念、方法、制度等创造性地运用、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生产方式等,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和价值。
创新的特点:1.发明性;2.突破性;3.实用性;4.革命性。
2.文化创新的内涵和作用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移植、融合、创造等方式,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具有新内涵的现代文化,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目标。
文化创新的作用:1.丰富社会文化内涵;2.增强文化的竞争力;3.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3.文化创新的要求和阻碍文化创新的要求:1.需要具备理性思维和开放心态;2.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
文化创新的阻碍:1.传统文化的拘束;2.市场需求的不足。
三、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文化立场,增强自己文化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自主权。
文化自信的内涵:1.文化自觉;2.文化认知;3.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的作用和意义文化自信的作用:1.促进文化创新;2.提升文化软实力;3.提高国家竞争力。
文化自信的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2.强化国家意识。
3.文化自信的实践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2.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3.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学问点总结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学问点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敬重文化的多样性(P3132)(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敬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势必要求.(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成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那么.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2、如何敬重文化多样性?(P3233)(1)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开展好本民族文化.(2)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显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展,敬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底.(3)必需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同等的原那么,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3、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P3436)(1)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2)人口迁徙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3)教化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4)现代信息技术、群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特征(P3942)(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开展中形成并保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持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明的民族性特征.5、相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开展)(P42)在社会开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开展,经济、政治的变更,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假如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开展起踊跃作用.反之,假如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开展的消极作用.6、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P4344)①首先,要有正确的看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相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辨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开展要求的、踊跃向上的内容,应当接着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开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开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开展的必要前提,开展是继承的势必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开展的关系,在继承的根底上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缔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8、领悟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开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旺盛.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合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先进文化,开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根底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缔造新文化、开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根底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开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势必要阅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须要博采众长.(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需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