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2)
- 格式:ppt
- 大小:191.50 KB
- 文档页数:125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融发展与区域效应差异_基于动态⾯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基本概念资本形成发展经济学中资本形成理论的早期开拓者之⼀纳克斯(Ragnar Nurkse)曾经给资本形成下过⼀个全⾯的定义。
他说:“资本形成的意义,是指社会不把它的全部现⾏⽣产活动,⽤之于满⾜当前消费的需要和愿望,⽽是以其⼀部分⽤之于⽣产资本品:⼯具和仪器、机器和交通设施、⼯⼚和设备⼀各式各样可以⽤来⼤⼤增加⽣产效能的真实资本(Real Capital)。
资本形成⼀词有时被⽤于包括…物质资本?(Material Capital),也包括…⼈⼒资本?(HLtman Capital),即在技能、教育及健康等⽅⾯的投资—这是⼀种⾮常重要的投资形式。
”他还补充指出:“资本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成为可能”。
⾦融发展是指⾦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短期的变化也包括长期内的变化、既是各个连续时期内的⾦融交易流量也是对不同时点上的⾦融结构的⽐较变化。
⽽⾦融结构则是指各种⾦融⼯具和⾦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也就是说⾦融结构是由⾦融⼯具与⾦融机构共同决定的。
SYS-GMM⽅法⾯板数据模型最常⽤的估计⽅法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解释变量具有内⽣性时,这两种模型均不能保证得出⽆偏的参数估计,此时,⼯具变量法是更为合适的估计⽅法。
本⽂的实证模型中由于出现了滞后被解释变量,模型的内⽣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融资本现代”资本主义的最典型特征就是集中过程,这⼀过程⼀⽅⾯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出现使得“⾃由竞争被扬弃”,另⼀⽅⾯则造成银⾏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益紧密的联系。
正如我在后⾯将要阐述的那样,这种联系使得资本采取了其最⾼级也最抽象的表现形式——⾦融资本。
分⼯指个⼈、公司、国家或地区都负责⾃⼰所擅长的⼯作。
由于⼯⼈的⼯作效率提⾼,产量及产品质素也相继提⾼,⼈们的⽣活⽔平也因⽽得以改善,分⼯的发展是⼈类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程碑。
资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资本形成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资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一、资本形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资本形成是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资本的存在和积累是保证现代大规模生产和广泛社会交换的前提条件。
其次,资本的形成意味着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并为以生产为导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资本积累也可以带动社会消费的提升,通过有效市场机制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地区、城市等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
二、资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回流的过程,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即资本积累不仅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条件。
首先,资本积累可以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并促进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从而推动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资本积累也可以为人民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更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房地产、医疗、教育等基础服务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
最后,资本积累对于社会治理和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优化社会资源、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资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资本形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日益重要,而这一影响也将贯穿于经济运作的各个环节。
首先,资本形成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在全球经济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资本形成也是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其次,资本形成将会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和壮大。
广义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学说狭义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二战后,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特征:(1)普通共同特点:低生活水平,生产率水平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二元结构,高人口增长,高赡养负担,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严重,对农业生产、初级产品有严重的依赖。
处于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处于较为脆弱的国际地位。
(2)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3.社会、文化、制度安排都存在类似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的差异导致二元结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一国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的产出增长。
伴有经济增长,而浮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全面完善。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有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浮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
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 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赋予成人识字率2/3 权数,入学率1/3 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 来表示(即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发展阶段1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4-17经济:行会出现,手工作坊兴起,新航路开辟。
政治:教会权力控制社会,民族国家形成文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经济:手工工场得到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西欧殖民扩张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欧洲教会权力较大文化:启蒙运动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760s--1840s蒸汽时代经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政治:美国法国、德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代议制逐步完善,工人运动兴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s--1945电气时代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一战,凡华体系,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45--今经济: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经济,完善社会保障,重视科教,第三次科技革命政治: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①三个前提:一是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系的调整和适应,例如垄断的出现及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
②“四个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a.科技条件b.市场条件c.资本条件d.自由劳动力<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①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
②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从而形成了小地产制。
③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西部的开发。
④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一、英国经济的发展和演变1、概况:17世纪,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
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640年到1688年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18世纪,圈地运动进一步推行,基本上消灭了自耕农。
英国取得了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输入黑人奴隶的专卖权。
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率先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厂”地位,也成为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由于设备陈旧又不愿意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拥有广大殖民地而把资本输往国外,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殖民地的反抗斗争也沉重打击了英国。
因此,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工业制造由原先的世界第一位退居世界第三位,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一战以后,海外贸易中各国的购买力锐减,同时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商业竞争,加上大战期间国内经济损失惨重,使英国工商业呈现出衰退现象,伦敦也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经济衰退导致政党政治变化、国际地位下降、军事实力削弱和对殖民地控制的减弱。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的打击的英国,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1946年的工业产量仅是1937年的百分之九四。
后来在美国资本援助下,生产水平逐渐增长。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进入黄金时期,但很快就陷入“滞胀状态”2、特点: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其经济发展受殖民地影响巨大,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与“殖民帝国主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一直是资本主义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浅析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对策【摘要】: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内生发展, 了解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对策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文章首先从概念上对资本形和经济发展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对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资本形成;经济发展;作用;对策一导论资本形成的实质是储蓄转化为投资,因此,储蓄和投资对资本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根本意义上说,经济发展就是追求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由此而来的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的不段增强.马克思指出:”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发展;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因而,我们可推出在资本使用效率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发展的规模取决于资本投入量,即资本形成的质量,因此,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史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发展同其资本形成是紧密关联的。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劳动、资本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是稀缺程度最高的资源,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显得更为重要。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强调已久。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增加。
其中生产性劳动的增加必须靠投入资本的增加。
因此,资本积累是财富发展的主要源泉,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发展率高低的关键。
对于资本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或”持续推动“理论,马克思通过分析社会经济运行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价值储蓄、资本形成和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单个资本家的资本积累过程,由于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代表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也转化为货币。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生产资本的实物要素,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这个货币贮藏过程就是价值储蓄。
历史高中教案: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历史条件和经济因素。
本文将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核心,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推动力。
1.1 农业革命与城市化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进步与城市化的兴起。
农业革命使得农民可以通过新的耕作技术大幅提高产量,数量剧增的粮食有效地支持了人口增长。
随着人口快速增加,农村人口纷纷迁徙至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这种流动劳动力向城市聚集,为之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2 商业与贸易商业活动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欧洲商人们在中世纪期间建立起了丝绸之路等贸易网络。
从亚洲、非洲到欧洲各地进行贸易交换,势必彼此影响经济模式以及社会结构。
商业活动带来了大量财富的积累,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商人通过资本运作,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1.3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纺织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工厂制造业兴起,以规模效应为特点的大规模生产改变着社会风貌和经济格局。
随着机器替代人力劳动,雇佣劳动关系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形式。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2.1 商业资本主义在早期,商业领域占据资本主导地位。
商人以商品交换为基础进行贸易,并从中获取利润。
他们通过积累财富和垄断市场控制力来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
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所谓“财富家族”,他们将个体企业不断演化、传承并成就自己公司帝国。
2.2 工业资本主义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工厂大规模生产替代了传统手工业,机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产能。
同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分工、职业分化等新特征,这些都导致了社会中阶级的差异与不断扩大。
2.3 金融资本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不再仅仅局限于商业和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