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和派别管理学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4
金庸小说的人物类型浅析摘要:通过对金庸十四部主要作品的整体性把握,以其笔下丰富的男女人物形象为中心,运用分析加综合的方法,准确的概括出了这些男、女人物形象的共同形象类型。
关键词:金庸;男性形象;女性形象;类型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如狂傲不羁的杨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刁钻任性的黄蓉;被魔鬼操纵着灵魂的阿紫等等。
这些人物有血有肉,色彩分明,但又都具有一些共同点。
1 男性形象类型按照人物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我们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现代意义上的复仇”型复仇是武侠小说的一贯套路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共识。
萧逸曾指出:“一般的武侠小说常常流入一个俗套,就是‘仇杀—孤雏余生—练成绝艺—复仇—坏人受首’这样一个公式。
”而更早些的欧阳莹之在《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评介》一文中则已指出:“武侠小说体裁特别适宜于写快意恩仇一类的题材。
”复仇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
不但自然而且“正义”。
《水浒传》中写武松为了报仇,血溅鸳鸯楼,杀了张督监一家老少十余口,连儿童、马夫、丫鬟、厨师也不能幸免。
李逵江州劫法场,更是“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者亦不乏其人,《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身负家国双重仇恨、《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报灭门之仇、《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为父报仇等等。
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后却发现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描写与旧式武侠小说的复仇描写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射雕英雄传》郭靖怀着家国双重悲痛完成了对完颜洪烈的复仇后,却引来了一场思想危机:他“一想到‘复仇’二字,花刺子模屠城的惨状立即涌上心头。
自认父仇虽报,却害死了这许多无辜百姓,心下如何能安?看来这报仇之事,未必就是对了。
”《神雕侠侣》中写杨过为其父杨康报仇,却一次又一次被郭靖夫妇“国事为先”的精神所感动,深责“自己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后来知道了父亲的为人和死因,更是惭愧无地,彻底的放弃了复仇的念头。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彩纷呈的江湖世界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笔下,众多人物各具特色,令人难以忘怀。
金庸先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金庸善于通过人物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来塑造其性格特点。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出生于蒙古大漠,成长在淳朴善良的牧民家庭。
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忠厚老实、正直勇敢的性格。
他心怀正义,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面对困难和诱惑从不退缩。
与之相反,《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饱经沧桑。
他的性格敏感、孤傲,却又深情重义。
这种复杂的性格特点与他坎坷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人物的性格发展也是金庸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一开始是个性格单纯、优柔寡断的少年。
但随着经历的增多,他在江湖的风雨中逐渐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果断。
他在面对感情问题时的纠结,以及在处理江湖纷争时的智慧和勇气,都展现了其性格的转变和发展。
同样,《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从一个自由洒脱、不拘小节的华山派弟子,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后,最终看透江湖的险恶,选择了归隐江湖。
他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磨砺和完善。
金庸还善于通过人物的爱情观来丰富其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典范。
黄蓉的机智聪慧与郭靖的忠厚老实相得益彰,他们共同面对江湖中的风风雨雨,感情坚贞不渝。
而《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则是冲破世俗礼教的束缚,历经千辛万苦,依然不离不弃。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杨过和小龙女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乔峰对阿朱的深情,都为人物形象增添了一抹柔情。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金庸赋予了每个人物独特的武功和招式,这不仅是一种武力的象征,更是人物性格和气质的体现。
比如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比,正符合他豪迈大气、义薄云天的性格特点。
金庸武侠中各大门派的领导方式民主型●少林少林秉承佛家思想,静心养性,也很有组织纪律,方丈犯了错,当着全天下英雄的面,活活被打死,就连时任灵鹫宫宫主的虚竹,也同样挨了打,真可说的上是铁面无私。
从现代企业管理学来讲上说,少林就是一个法治的公司,少林方丈虽是最高领导都,但也不是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毕竟受到这个佛教文化的熏陶,更有其下层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总得来说,少林是算是一个比较民主的组织,习武研经,发展得比较和谐。
●武当&&全真之所以把武当和全真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派在领导方式上有惊人的相似,同属道家,平日里习武修道,也肩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侵的责任。
武当形成了以张三丰为核心,武当七侠为辅的领导集团;同样,全真形成了以王重阳为核心,全真七子为辅的领导集团。
道家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在的修炼,在管理和领导方式上倾向于民主化。
虽然多数情况下由张三丰和王重阳这一第一领导人做出最终决策,但武当七侠和全真七子在整个管理阶层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参与组织中诸多决策的制定,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一种逐级分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这种领导方式比较深入人心,也比较稳定,效率也相对较高。
●丐帮丐帮是最常见的帮派组织之一,人数众多、分布极广、势力庞大是其特色,因此号称天下第一大帮。
凡是叫花子皆属丐帮,除强济弱,重诺守信,丐帮组织十分严密,帮主之下有各司其职的长老数名,还有舵主、香主等职务。
丐帮中人行侠仗义,崇尚自由,四处游走,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著名领导人乔峰、洪七公、黄蓉等都是当时的武林侠士,在管理方面相当民主,这也是这个帮派的成员所决定的,作为叫花子,他们所拥有的就是自由,由帮主统一领导,除暴安良。
●明教在张无忌时期是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明教中,低于教主的是光明左右使,然后使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再后是五散人,再后是五行旗,最下机构就是名教的各个分坛坛主。
张无忌当上教主后,从其他领导人的辈分和资历上讲,他只是个小辈,对明教的事也不甚熟悉,很多事情还得看光明左右使和法王的意见;从他个人的性格而言,忠厚侠义,不拘泥于俗套,在管理明教上做得相当民主,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使明教有了很大的转型,逐渐强大,在武林中的形象也大为改观,算是一位出色的领导。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引言金庸先生是中国文学界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不仅有英雄豪杰的英勇形象,也塑造了许多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女性角色。
本文将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探析。
女性形象背景分析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和命运,并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角色不仅仅是男主人公的配角,她们拥有独立、聪明和坚毅等品质。
贤良淑德型一些女性形象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被描绘为贤良淑德型。
她们通常以温柔、善良和纯洁为特点。
例如,在《神雕侠侣》中,郭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她被描述为聪明美丽、心地善良、自尊心强但又虚怀若谷的女子。
她用自己善良的性格和聪明才智温暖了男主角的心灵,深受读者喜爱。
勇敢果断型除了贤良淑德型的女性形象,金庸武侠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些勇敢果断型的女性角色。
她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来应对各种磨难。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角色。
她不仅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果断决策能力,还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独立自主型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还有一些独立自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自由、坚定地追随着内心的信仰与理想。
在《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门派帮主,她身上沉重的责任驱动着她厮杀江湖,并最终获得了无尽的荣耀和成就。
结论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
从贤良淑德型、勇敢果断型到独立自主型,这些形象各具特色,展现出女性在武侠世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美丽动人,更是强大而有魅力的存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本文字数超过2500字。
比较分析金庸笔下各武侠派掌门人领导风格和方式1、《倚天屠龙记》明教教主——张无忌性格:心存厚道,富有怜悯心,重孝义,明大义。
♦心肠软,对属下宽厚,不拘泥于僵化教条。
他武艺超群,善于传经授道,部下努力学习、从小处着眼,并多多请教,会学习到惊天技艺。
他对部下关爱呵护有加,危险的活不会让你摊上,但胜利光荣却少不了你。
用现在的话讲,你工作中出漏洞,或工作努力不够,或小处偷偷懒,犯些不是大原则的错误,只要你认个错,或嘻嘻哈哈承认错误就能过关,不会深罚。
你的工作很轻松,可从中获益斐浅。
但也会因缺乏严格要求,部下不经意会放纵自己,对自己成大业终有一丝遗憾。
♦在管理明教上做得相当民主明教中,低于教主的是光明左右使,然后使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再后是五散人,再后是五行旗,最下机构就是名教的各个分坛坛主。
张无忌当上教主后,从其他领导人的辈分和资历上讲,他只是个小辈,对明教的事也不甚熟悉,很多事情还得看光明左右使和法王的意见;从他个人的性格而言,忠厚侠义,不拘泥于俗套,在管理明教上做得相当民主,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使明教有了很大的转型,逐渐强大,在武林中的形象也大为改观,算是一位出色的他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政绩的,例如成功地将明教本土化,而且由边缘的外来企业,一跃成为中原武林之中的领跑者集团。
明教在张无忌手中重新发扬光大,号令武林,张无忌居功至伟,但是仔细研究张无忌在明教中的所作所为,张无忌在利用他黑白两道双吃的先天优势,海归派技术领先和正统中原派的道德优势,一鼓作气将明教壮大成一个大企业之后,他在管理上所犯的错误,也足够写一本书,来证明自己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好领导。
管理明教,不是以才干管理,而是讲德行。
张无忌在勉勉强强、推推让让、不情不愿地做了明教的教主之后,知道自己才识俱无,处分大事未必妥当,所以事事都与杨逍,外公殷天正等商量。
这种情况,其实一直延续到一部长篇小说结束,杨逍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后来爱上了赵敏,自然就是媳妇说什么他做什么。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鉴赏与文化解读引言在金庸先生创作的一系列经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们既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又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出众的武功。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来鉴赏和解读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温柔与剑术并存:黄蓉与殷素素在《神雕侠侣》中,黄蓉是一个以聪明智慧和善解人意而闻名的角色。
她不仅拥有高超的算术能力,还精通各种医药知识。
然而,尽管她外表柔弱温文,但却拥有过人的功夫实力。
这种温婉与剑术并存的结合体现了金庸笔下女性形象独特魅力。
与之相对应,在另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中,殷素素展现了纤弱之美,并且拥有不俗的武功。
她在男权社会中以柔情与力量并存的方式成为一代女侠。
这种塑造方式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使她们既能保持女性特质,又能在男性世界中立足。
以慧心战江湖:小龙女与李莫愁小龙女是《神雕侠侣》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之一。
作为一个冷艳傲然的少女,她拥有超凡的武功和清雅高洁的气质。
尽管她内心孤寂,但依旧坚守自己对爱情和正义的信仰。
小龙女展示了金庸对于坚定不移和慧心抗争世俗压迫的赞美。
相比之下,李莫愁则是一个复杂而具有争议性的角色,《神雕侠侣》中唯一表现出真正邪恶面貌的女性角色。
李莫愁因情感纠葛导致堕落,并通过毒药来控制他人。
金庸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情感的复杂性。
解读与文化价值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和坚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首先,金庸笔下的女性角色是多样且具有独立个性的。
她们既展示了女性柔情和母爱之美,又表现出聪明机智和坚定信念。
这种刻画方式传达了对女性多面角色的赞美,并突破了常规刻板印象。
其次,通过将女性角色置身于男权社会中,并打破传统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固有定义,金庸表达了对平等与自由意识觉醒的追求。
他通过塑造强大而自主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社会变革和人类命运。
论《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功与江湖1. 引言《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之一,其描绘了一个纷繁复杂的江湖世界,涉及众多武功流派。
本文将就该小说中的武功与江湖情节展开讨论。
2. 武功流派及特点2.1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家拳,强调以柔克刚,运用周密而慎密的力量控制对手。
在《倚天屠龙记》中,太极拳被刻画成精妙无比的武学流派,并通过张三丰等角色的表现展示其卓越之处。
2.2 易筋经易筋经是一本高深莫测的武功秘籍,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锻炼身体、增强力量,并具备很高的施展空间和攻击范围。
2.3 泰山派剑法泰山派剑法以其独特之姿势和雄浑之气质而著名。
凌霜华、刘玄武等角色在小说中展示了泰山派剑法的威力和精湛技艺。
3. 江湖的结构与规则江湖是《倚天屠龙记》中虚构的武林世界,充满了各种门派、帮会和个人势力。
其结构和规则对影响着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节发展。
3.1 武林盟主江湖中有诸多势力争夺武林盟主地位,这位盟主不仅是权威的象征,还拥有对整个武林世界的决策权。
小说中如何评选和执掌武林盟主成为故事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3.2 帮派与门派江湖中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归属于不同的帮派或门派,这些组织以合作、竞争或斗争为基础,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并体现出江湖中阴谋与忠诚、勇气与背叛等复杂关系。
3.3 势力之间的斗争江湖势力之间的争斗是《倚天屠龙记》故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各个门派或帮派之间的战争、算计和联盟使得整个江湖格局更加复杂,不同角色也因此展现出各种策略和武功。
4. 武功与江湖的关联4.1 武功修炼与身份地位在《倚天屠龙记》中,武功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江湖中的地位和声望。
修炼高深武学将会赋予角色超凡的能力和统治力,从而影响着其在江湖中立足的能力。
4.2 武功传承与血脉纷争武功秘籍被视为无价之宝,许多门派势力将其当作继承自己流派血脉的象征。
小说中,各个组织之间为了争夺、保护或毁灭这些秘籍而展开殊死搏斗。
4.3 武功对个人命运的决定作用《倚天屠龙记》中一些角色因为得到了某种高深武功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
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和派别管理学浅析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一、灭绝师太的全局意识并未灭绝全局意识作为一种领导素质,对位处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实在是太重要了。
全局意识也即整体意识,与全局意识相反的是片面意识、表面意识。
没有全局意识的管理者常常犯下以偏概全,甚至一叶障目的错误,总是以自己的一己观点来替代市场的要求。
这方面,《倚天屠龙记》中峨嵋派掌门灭绝师太,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老灭绝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令人讨厌的,她冷酷无情,性格怪癖,对人对事动不动便要“灭之、绝之”。
金庸笔下可厌的女子不少,朱九真、郭芙、阿紫、康敏等,皆可入可厌女子的排行榜,而赵炎以为尤以灭绝师太为甚,可排第一。
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灭绝师太的全局意识却从未灭绝过,她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发展壮大峨嵋派的力量,以实现创派祖师郭襄“驱除鞑子、光复汉家河山”的遗志,只是她的弟子以及许多武林同道都不理解她,原因就在于这种全局意识跟一桩武林秘密(倚天剑和屠龙刀)有关。
在对内管理上,她能够把握整体综合与局部分析的关系,力求全面、宏观、系统地认识问题。
比如,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其标准主要是看个人的资质,而不拘泥于资历和是不是处女。
纪晓芙“性格刚毅,剑法狠辣”最像灭绝师太,所以纪晓芙虽然失身于杨逍,但是灭绝师太只要纪晓芙去杀了杨逍一样可以把峨嵋掌门之位和倚天剑传给她,峨嵋掌门必须为冰清玉洁的处女才可以担任,灭绝师太这样做已经是有违门规了。
后来灭绝师太对周芷若同样如此,还让周芷若立下毒誓。
这种整体综合思考是从事物本质出发看问题,和微观局部思维方法可相辅相成,奠定了她的大局观。
在对外事务中,灭绝师太也能做到“总揽全局,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比如对明教的作战,她只知正邪不两立,除此之外,一概不动心,任何不利于剿灭明教的人和事,她总要出来“灭绝之”;在行进途中,她失手于青翼蝠王韦一笑,自承轻功不及,是“度力”,不失领导人风范;答应张无忌三掌过后饶恕锐金旗众人,言而有信,是“量时”。
在她的心目中,明教既是武林异端,又是峨嵋派不为人知之“使命”实现的阻碍,必须给以最大的破坏。
宁肯自我毁灭,也绝不与明教“同流合污”,等等,都是全局意识在左右她的行为,尽管有些狭隘。
全局意识追求整体的和谐、一致,因而它往往需要抑制、消除、削弱那些妨碍整体和谐性的因素。
灭绝师太做到了。
对现代企业而言,全局意识还要求领导者要能运用一种全面的掌握企业经营中的各方面信息,包括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信息,也包括与行业相关的外部信息;既包括企业上游供应链、下游经销商的信息,也包括企业内部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IT等各方面的信息。
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掌握信息,才能帮助领导者进行全局思考,从而帮助自己进行有效决策。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所提到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灭绝师太正是这样善于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的富有大局观的管理者。
她是唯一得知倚天剑和屠龙刀真正秘密的人,一辈子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才告诉周芷若;她对明教和六大派的实力也能做到充分地评估,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策(峨嵋派几乎倾巢出动);被囚万安寺,是她最早发现赵敏的图谋,宁愿绝食等死,也不参与比武,并命令周芷若予以当场揭露;她对自己的大弟子静玄以及丁敏君等人的性格、武功、悟性等莫不了然于胸,能够因人施教,惩戒与说教并用,有效维持着峨嵋派内部的整体和谐。
与灭绝师太的全局意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昆仑派的掌门何太冲,这个人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总是带着片面性,因此栽了不少跟头。
他对张无忌的失信,对老婆的愚惧,跟朱武连环庄的利益瓜葛,贪图屠龙刀、命丧少林寺,等等,都是目光短浅和局部意识造成的。
何太冲的局部分析法的特点,是对问题对象的某一个或几个元素、层次、组成部分的思考,它把某个元素、层次、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加以细致考察和深入解剖。
应该说,他是一个精明人,其直觉思维和模糊思维均相当敏锐,但他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需要静思、慢思,而局部意识则需要勤思、细察。
古人说得好:“治大者不可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在这方面,灭绝师太比何太冲要高出几个档次。
灭绝师太的全局意识,仅着眼于峨嵋一派的发展和壮大,虽有胸怀天下、救苍生于水火的宏大志向,依然显得不够大气,但从企业管理者角度来说,具有这种全局意识已经足够了。
二、杨过与郭靖之间的品牌“暗战”熟悉市场营销的朋友,都知道品牌是个啥玩意,实际就是标签而已。
一个品牌,若无过硬的产品夯实它的基础,那么,它的脆弱性也就显现无疑了。
比如,前不久的“达芬奇”这个品牌够洋气、够名贵的吧,可它的产品出了问题,品牌的美誉度随即土崩瓦解。
古时候的江湖豪杰一般都有个外号,或是别人给取的,往往有好有坏,如藏边五丑、全真七子等等;或是自己量身打造,大多属于贴金厚脸皮之流,如桃谷六仙、三拳断岳等等。
性质上与如今的品牌类似。
有真本事的侠客,不见得牌子就叫得响,好比现在许多的优质产品并不为人所熟知一样。
而一些滥竽充数的侠客品牌却能名满江湖,如雷贯耳,走到哪都有人给面子。
我读《神雕侠侣》就有这样的感觉。
杨过在江湖上漂了十六年,混了一个“神雕侠”的牌子,他的手底下还是有真本事的,可谓货真价实了,但郭家上下包括黄老邪、朱子柳等人在内,居然对这个品牌一无所知,反而对山西一窟鬼、圣手书生等不入流品牌有所耳闻。
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炒作品牌的问题,而广告营销能帮助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则是毋庸置疑的。
杨过原本对人家送的“神雕侠”品牌并不在意,只是不允许别人称他为大侠罢了,没打算要开展什么广告营销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甚至连做好事也不留名,看来他是很自信的,皇帝女儿不愁嫁,酒好不怕巷子深。
可是,他的小兄弟“大头鬼”参加了风陵渡“宿舍卧谈会”,听到郭大小姐说:“他也是大侠,你也是大侠,大侠未免太多了。
”似乎对神雕侠的品牌美誉度颇有微辞,回去就报告给了杨过。
于是,郭杨两家的一场品牌暗战就此拉开帷幕。
暗战之诉求为:你父亲郭靖是当世大侠,未必我杨过就做不了大侠。
且来看这一段描述。
郭襄嫣然一笑,道:“你待我真好。
姊姊常对人自称是郭大侠、郭夫人的女儿,我有时听着真为她害羞。
爹爹妈妈虽然名望大,咱们可也不能一天到晚挂在嘴角上啊。
我若对人家说,神雕大侠是我的大哥哥,我姊姊便学不来。
”杨过微笑道:“令姊又怎瞧得起我这般人了?”窃以为,暗战的想法此时在杨过心中已然形成。
小郭襄或是这场暗战的棋子而已。
再来看一段。
她(郭襄)定一定神,又将一枚金针递给杨过,说道:“我这第二个心愿是,今年十月廿四我生日那天,你到襄阳来见一见我,跟我说一会子话。
”杨过笑道:“我答应了,这又有甚么大不了?不过我只见你一人,你爹妈姊姊他们,我却不见。
”郭襄笑道:“我自然由得。
”杨过为何答应得如此爽快?为何又不见郭家其他人?赵炎以为他不光是有所负气吧,应该是想到了利用郭襄生日作为营销的切入点,在品牌暗战中出奇制胜,如果提前露面,广告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任何广告营销战略的成功,均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自身产品的质量要过硬,二是必须架构正确的品牌价值观,这两点是品牌塑造的本源所在。
杨过自身的产品质量是毫无问题的,绝对是超一流的水准,关键就在于品牌价值观的确立,是正是邪,必须做出取舍,方能在广告战打响以后,尽快构建品牌价值衡量的坐标体系,最终赢得品牌的美誉度。
在设计出“生日营销”的整体广告策划方案之后,神雕侠的品牌价值体系也完全确立了,即以祝寿为名,行抗蒙救宋之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杨过所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实施这次暗战让神雕侠这个品牌彻底深入人心,实现成功而长远的跨越?按常规,一个品牌从建立到闻名遐迩需要长期的耐心投入,而源源不断地为品牌注入能量的,非独一无二的品牌故事莫属。
杨过的投入已经够多了,十六年呀,这个过程不短,而故事也不少,但是知名度依然不够大,说到底还是策略的问题。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故事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通过构思奇妙的营销活动及恰如其分的宣传措辞来创造影响力,品牌拥有者必须通过五种感官和所有的营销接触点,为受众创造有形与无形的体验。
如果这个故事足够好,它便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听到看到,它便能改变整个世界。
看杨过亲自导演的这个暗战故事,我们或许会有所感触。
在羊太傅庙暗中帮助郭襄杀死尼摩星,并安排人厨子、百草仙等江湖怪人先行赴郭襄的“英雄小宴”,是在嗅觉上左右了郭家大小的神经。
如黄蓉心想:“与‘羊祜’音同字不同,难道竟是‘杨过’?不,决计不会,过儿的武功便有进境,也决计不致到此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黄蓉)也这么想,只是圣因师太、转轮王张一氓这些人行事忽邪忽正,喜怒不测。
咱们虽然不惧,可是缠上了也够人头痛的,眼前大敌压境,实在不能再分心去对付这些怪人……”郭靖则说道:“蓉儿,咱们行事但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心。
为抗蒙古,帮手越多越好。
这武林盟主嘛,是谁当都一样。
再说,邪不能胜正,这干人若是真有歹意,咱们便跟他们周旋一场,你的打狗棒法和我的降龙十八掌倒有多年没动了呢,也未必就不管事了。
”当郭芙确认是杨过时,黄蓉慌了神,心中暗叫:“是过儿,是过儿!当真是他么?”赵炎以为,这一步纯属暗战的前奏,是精彩故事开讲前的铺垫,是对受众的心理战。
在丐帮遴选帮主的大会召开时,杨过率领七百位江湖好手歼灭了新野和邓州城郊的两个蒙古千人队,并通过万兽山庄史氏兄弟在大会现场公布,强调“奉神雕侠之命,来向郭二姑娘祝寿,恭献寿礼。
”史氏五兄弟齐声高呼,“他五人内功另成一家,虽非一等一的高手,但纵声长啸,竟同具宫、商、角、征、羽五音之声,铿锵豪迈,震人耳鼓。
”这种先声夺人的听觉效果实在具有震撼力,连丐帮大会也马上停了下来。
这还不够,杨过还要震一下大家,紧接着,就是流星传讯,山西一窟鬼报说,神雕侠率人烧了蒙古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和数十万斤火药,现场的报喜声与远处火药的爆炸声,使得受众的听觉、视觉、触觉均被彻底征服,神雕侠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体系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
“校场上欢呼大叫,把盏敬酒之声,响成一片,人人都称颂神雕侠功德无量。
”这显然是在对郭芙说:你父亲请不来的英雄,我可以请来;你父亲办不成的大事,我能办成。
我杨过够不够大侠二字?至于帮助丐帮揭露霍都的阴谋、夺回打狗棒以及敲锣打鼓唱戏等等,其实已经是故事的尾声了。
“星月光之下,两个人衣衫飘飘,同时向高台跃落,一人白须青袍,一人独臂蓝衫,正是黄药师和杨过。
两人都是是斜斜下坠,落到离台数丈之处已然靠近,黄药师伸右手拉住了杨过的左手,在半空中携手而下。
众人若不是先已听到了两人说话之声,真如陡然见到飞将军从天而降一般。
”杨过在此时与黄老邪从天而降,由于神雕侠品牌已经树立,在现场受众的眼里,他本人头上也开始有了神圣的光环。
从向郭襄兑现承诺,到最终的神雕侠品牌的塑造完成,爱国救民的价值观贯穿始终,看似一点一点地在天下英雄面前显露故事的细节,然而却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故事就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