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20
抽水试验报告一、引言深基坑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常会涉及地下水。
为了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以及对基坑施工的可能影响,需要进行抽水试验。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并研究深基坑地下水的相关参数,为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和方法1.试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了水泵、水位计以及水样采集器等设备。
2.试验方法:(1)确定试验地点:选择一深基坑工地作为试验地点,并将试验点确定在基坑附近,以确保地下水的获取。
(2)安装水位计:在试验地点附近挖掘一个试验井,将水位计安装在试验井中,并记录初始水位。
(3)设置水泵:在试验地点附近安装水泵,并与试验井相连。
通过控制水泵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地下水位的改变,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
(4)采集水样:在试验的不同时间点,使用水样采集器采集地下水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水位变化曲线图: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制作了基于时间的水位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抽水后,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直至稳定。
当停止抽水后,水位开始逐渐恢复至初始水位。
这表明水位与抽水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
2.水质分析结果:将试验期间采集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地点的水质为优良。
水样中包含的主要物质为溶解性氧、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
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
四、结果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和水质情况。
根据水位变化曲线,我们可以估计地下水位和抽水时间的关系,并掌握抽水过程中水位的变化规律。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我们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较高含量。
五、结论1.地下水位与抽水时间和强度相关,可以通过抽水控制地下水位。
2.试验地点的地下水水质为优良,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六、试验总结与改进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有了初步了解。
屋面排水性能试验记录表格
试验概述
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屋面排水系统的性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排水。
试验包括检查排水管道、检测排水速度以及观察排水装置的工作情况。
试验设备和材料
- 排水管道
- 测量仪器(如流量计、计时器等)
- 屋面排水装置
试验步骤
步骤一:排水管道检查
1. 检查排水管道的布局和连接情况。
2. 确保排水管道没有堵塞或漏水现象。
步骤二:排水速度测量
1. 将试验设备连接到排水管道。
2. 打开水源,使水流进入排水管道。
3. 使用流量计测量水流的速度。
4. 根据试验要求,记录水流速度和时间数据。
步骤三:排水装置观察
1. 检查屋面排水装置的工作情况。
2. 观察排水装置是否正常排水,没有积水或渗漏现象。
3. 如发现异常情况,记录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试验结果记录
排水管道检查结果
- 布局和连接情况:良好
- 堵塞或漏水情况:无
排水速度测量结果
- 水流速度:XX m/s
- 试验时间:XX 秒
排水装置观察结果
- 排水情况:正常
- 积水或渗漏情况:无
结论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屋面排水系统的性能良好,能够有效排水
并正常工作。
备注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有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请在备注中详细记录。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目录1、试验目的 (1)1.1概述 (1)1.2基本规定 (1)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 (1)2、试验仪器和设备 (3)2.1过滤器 (3)2.2抽水设备 (3)2.3量测器具 (3)3、抽水试验 (4)3.1稳定流抽水试验 (4)3.2试验现场记录 (5)3.3试验资料整理 (6)1、试验目的1.1概述确认是否达到设计流量,从而确定井深度,管井结构和地层柱状图,包括岩层的名称岩性描述厚度和埋藏深度,钻孔及下管深度、壁管和过滤器的规格及其组合填砾及封闭的位置,地下水静水位和动水位,电测井资料等。
1.2基本规定1.2.1完整孔:进水部分揭穿整个含水层厚度的抽水孔;1.2.2非完整孔:未揭穿整个含水层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抽水孔。
1.2.3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抽水量和动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
1.2.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保持抽水流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抽水流量随时变化的抽水试验。
当含水层厚度不大于15m时,宜采用完整孔抽水;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本项目机井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本次抽水试验采用单孔抽水,方式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1.3.1松散含水层抽水孔中的过滤器外壁应设置测压管,其有眼部分长度应与抽水孔过滤器一致。
1.3.2在试验各次降深中,抽水吸水管口均应放在同一深度。
从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含水层顶板以上适当位置;从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最大降深动水位以下0.5~1.0m 处。
1.3.3抽水孔的静水位和动水位、动水位和出水量均应同步进行观测。
1.3.4试验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并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可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