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136.69 KB
- 文档页数:4
2008年第3期北京测绘41基于W ebG I S的数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赵亚蓓(郑州测绘学校,河南郑州450005)【摘要】阐述了数字校园的概念,在对W ebG I S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W ebG I S技术开发数字校园的思路,建立了基于W ebG I S的数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对校园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f关键词】数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W ebG I S;A r cI M S[中l l t分类号】P208[文献表示码】B【文章编号】1007—3000(2008)03.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校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校园的概念也相应出现。
所谓数字校园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基于W ebG I S的数字校园,不仅可以处理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可以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它通过网络综合利用各种数据。
建立互操作平台.形成了一个涵盖校圃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技术系统。
针对现有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基础.本文对基于W ebG I S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系统包括了从校园房产管理到教学、学生管理的内容,并将教工信息、学生信息融入其中。
实现教工、学生信息及其宿舍地理位置等空间信息的核查与维护,并可以对一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1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 e bG I S)技术简介W ebG I S是建立在I nt em et上具有浏览器/服务器体猁(B/S1的网络GIS.它是一个交互式的、分布式的、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也可简单定义为基于I nt em et平台的G I S,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W W W 技术,访问位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空间信息资源,是完善和扩展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一门新技术121。
基于WebGIS的校园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GIS系统应用的普及,校园电子地图也逐渐得到关注。
以某高校为例,设计和实现了具有动态地图操作(如放大、缩小、浏览)功能的万维网校园电子地图。
校园电子地图的开发中主要使用的是ArcGIS技术。
基于ArcGIS技术开发的校园WebGIS系统,是实现校园空间信息发布与服务的基础平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校园电子地图;ArcGIS引言“数字校园”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被认为是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最早出现。
为了快速、准确获取校园的地理信息,以及为校园的管理、规划、设计提供准确而详细的数据,作为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校园电子地图应运而生:它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介质的一种新型数字地图,能为用户提供在空间上连续的信息描述,提供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等功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合并,高校规模越来越大,从原来的一处办学,单一办学,发展到多处办学,建立分校,联合办学等。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面积大、建筑物多、设备多,功能齐全,地上、地下的管网、供电和通信线路交叉分布,这些信息用常规的管理方法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高等院校的校园电子地图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设计和绘制出具有简单浏览功能的校园电子地图。
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1)地图的平移功能:图幅大的地图不能在一屏上全部显示,因此要求提供地图的上、下、左、右平移功能,这样就可以将一幅地图全部浏览到。
(2)地图的放大和缩小功能:仅提供平移功能是不够的,需要观察地图局部的详细情况或需要从整体上观察一幅地图时,要实现电子地图的放大和缩小。
1校园电子地图的开发环境开发中选用ArcGIS9.2为系统开发平台,采用ArcIMS作为与ArcGIS9.2配套的用户开发工具。
《基于WEB技术的教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EB技术的教学实验平台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WEB技术的教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将分析教学实验平台的需求和目标,然后介绍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效果评估。
二、需求分析教学实验平台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够管理和组织教学资源的平台。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总结出以下需求:1. 用户管理:支持教师和学生注册、登录、信息修改等基本操作。
2. 课程管理:支持教师上传、编辑、发布课程资源,并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
3. 实验管理:支持教师创建、编辑实验项目,学生参与实验、提交实验报告等操作。
4. 交互功能:支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和讨论。
5. 数据统计与分析:支持对学习数据、实验数据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三、设计思路基于需求分析,我们设计出基于WEB技术的教学实验平台的基本框架。
该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前端设计: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技术构建用户界面,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2. 后端设计: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和MySQL、MongoDB等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管理、课程管理、实验管理等功能。
3. 交互功能:通过WebSocket等技术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和讨论,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4.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对学习数据、实验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四、实现方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开发工具和框架,如Spring Boot、Django等,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系统开发。
同时,我们注重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未来的系统升级和扩展提供便利。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教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题目:数字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学生信息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和便捷的管理需求。
因此,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实现学生信息的高效、准确和便捷管理。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进行需求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 学生信息录入与查询: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学籍、奖惩等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
2. 学生信息统计分析:根据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按班级、年级、专业等分类统计。
3. 用户权限管理: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如管理员、教师、学生等,各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信息。
4. 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存储。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我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设计,包括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成绩表等。
3. 模块设计: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主要负责学生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后台主要负责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以及用户权限管理。
四、系统实现1. 技术选型: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使用Spring框架进行前后端分离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
2. 数据库实现:根据数据库设计,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并编写SQL语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3. 系统界面实现: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系统界面,确保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4. 系统功能实现:根据模块设计,编写相应的业务逻辑代码,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和删除等功能。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1. 测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收稿日期:2006-07-02**作者简介:徐映雪(1984-),女,河南郑州市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IS应用研究。
1引言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
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其校园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校园”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校园”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数字地球”的微观表现形式在校园区域的具体体现[1]。
近年来,许多校园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物增多,地上和地下地管网、供电和通信线路更加密集,用传统的规划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
利用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WebGIS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中对空间信息进行显示、传输、互操作以及实时处理等功能[2]。
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利用WebGIS技术开发构建了师大数字校园系统,用图形、图像数字信息来表现校园各种空间及属性要素,把用户从以往的文字查询中解脱出来,获取图文并茂而且最为直接的交互效果,提供各种统计操作、空间分析、专题要素输出等功能,给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带来很大方便,可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
2关键技术简介主要采用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来实现本系统的开发。
关键技术包括HTML网页设计技术、ASP编程技术、ArcIMS网络开发平台。
ArcIMS:ESRI公司推出的基于网上制图和分布式GIS的新一代开发软件,提供多方位的WebGIS解决策略,允许用户在Internet和In-tranet环境下通过浏览器访问GIS应用和地图数据,应用了JavaApplet、JavaServlet等技术,在功能和效率上要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HTML语言:一种用来制作超文本文档的简单标记语言,是进行网页设计的基础语言。
用HTML编写的超文本文档称为HTML文档,能独立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
ASP技术:Microsoft提出的一种动态站点设计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用于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使用ASP,可以合并HTML页、脚基于WebGIS 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徐映雪**王静珊(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利用互联网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一项新技术。
文章研究基于ArcIMS的WebGIS实现方法,把ArcIMS与ASP及JavaScript相结合,构建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字校园系统,对其总体框架、关键技术、功能设计、数据库建设以及基于WebGIS构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
陕师大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和信息共享,为校园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WebGIS;数字校园;ArcIMS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11-5340/N(2006)05-0014-04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INSTT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第1卷第5期2006年10月Vol.1No.5Oct.2006本命令以及COM组件创建交互式Web页各个部分,并且可以创建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
本系统采用该技术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查询数据库,数据分析,并通过Applet实现图形显示。
3陕师大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3.1系统结构分析3.1.1系统软硬件环境数字校园系统需要处理许多空间数据,系统的数据量大,结构比较复杂,为使系统有一个较佳的运行环境和性能,将硬件环境配置如下:①局域网:10M/100M的交换式以太网。
②中心服务器:硬件配置较高的服务器1~2台。
③客户机:硬件配置一般,普通的PC机。
④外设(有条件者可选择):扫描仪、数字化仪、打印机。
本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ProfessionalServer,GIS平台选用ArcInfo9.0,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IIS6.0,通过Servlet与ArcIMS进行交互(Servlet是用JavaServletAPI编写的在服务器端运行的跨平台应用程序,运行在提供Servlet环境的Web服务器的Java虚拟机中);浏览器端可使用IE或Netscape浏览器。
3.1.2系统整体结构体系本系统的建设主要以Browser/Server这种网络架构模式来实现,体系结构主要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三层结构设计,即用户表示层、应用逻辑层、数据存储层(图1)。
其中,用户表示层就是标准的Web浏览器,负责与用户交互,根据其需求调用应用逻辑层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出来。
应用逻辑层是整个系统关键所在,由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组成。
Web服务器负责接受浏览器中的用户请求,同时激活并传递给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调用数据存储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Web服务器返回给用户表示层。
数据存储层是由各个数据库组成的,主要包括陕西师范大学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该层收到数据操作请求后将结果返回给应用服务器。
师大数字校园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层次结构清晰,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4]。
3.2系统数据库设计3.2.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因此数据的采集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方面的内容。
图形数据的采集利用数字化仪和在R2V软件中手工数字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已有图件矢量化来完成。
利用的基础地图有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1∶500地形图、校园总体规划图、建筑物分布平面图、建筑物内部结构图、综合管线图等。
属性数据的采集以现场测量调查为主,与学校近期的各种统计信息相结合。
属性数据库包括建筑物资料信息、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教学课程安排、科研项目信息、基础设图2专题图层划分图1数字校园系统体系结构徐映雪,王静珊:基于Web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施信息等。
3.2.2图形数据库设计在设计图形数据库时,按专题分层的方式划分了13层(图2)。
数据在各层的表现形式有点、线、面三种。
3.2.3属性数据库设计属性数据库包括两类属性表:对应于地图实体的属性表和普通属性表。
前者用于存放地图实体的属性,主要包括教学区属性表、家属区属性表、宿舍区属性表、管线属性表、绿化区属性表等。
后者不包含地理信息,是常规的数据库文件,主要包括教职工信息表、学生信表、教学课程安排表、多媒体文件索引表等,存放在SQLServer数据库中。
采用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可把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由要素ID码相互关联,完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双向查询和更新维护。
3.3系统界面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到用户对系统的应用态度,进而影响到系统功能的发挥。
本系统是展示师大形象的一个崭新的窗口,生动鲜明、友善简洁、易操作的界面设计尤为重要。
系统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设计思想,逐级进行界面设计。
最高一级界面是师大数字校园系统主菜单,反映该系统所有功能,其余各级界面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链接进行调用[5]。
3.4系统功能分析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归为一个模块,能够使系统更为清晰,条理更加清楚。
本系统分为教务学籍管理、规划管理、道路管理、综合管线管理、校区智能化、网络教学、用户管理等7个子模块,具有数据更新、多媒体信息显示、空间查询、线路导航、三维漫游、统计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图3)。
3.4.1数据采集、编辑与动态更新高校的各种数据更新频繁,如人才流动、工资调整、科研经费支出、设备更新、学生入校和离校等各种数据都需要及时更新。
师大数字校园系统提供了较强大的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各种图形数据可通过数字化仪或扫描仪输入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可直接输入或从其他数据库导入。
只有实现了动态更新,才能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
3.4.2基本地图显示用户能查看校园地形图、规划图、地下管线图、建筑物内部结构图等各种地图信息,可实现地图的任意放大、缩小和平移,还可根据需要选择感兴趣的图层叠加起来查看地图。
3.4.3双向查询功能查询功能可分为空间→属性的查询和属性→空间的定位查询两方面。
空间→属性查询即点击查询,用户通过浏览器在地图上选择感兴趣的地物,系统自动在旁边的信息帧中显示选中地物的具体属性信息。
属性→空间定位查询即条件查询,利用属性表的相关属性(建筑物名称、地址、用途等),对图上校园实体进行查询。
如查询某一校园景点的具体位置,可在信息帧中输入景点名称,该景点就在校园图中高亮度地中心显示出来。
3.4.4线路导航功能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从定位的初始位置开始,在地图上模拟出最佳行进路线。
如用户想游览校园各个景点,顺便到银行取钱后去超市购物,系统可显示出一条最短路径,同时计算出总距离。
图3系统功能模块(上接第2页)TheDiscussionoftheIntensityDistributionofElectromagneticWaveswithAnyFrequencyPassingthroughManySlitsZhaoLiqiang,ZhangYaoli(DepartmentofNatureSciences,BeijingWuzi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intensitydistributionofelectromagneticwaveswithanyfrequency,whentheypassthroughdoubleSlits.Thenthepaperdiscussestheintensitydistributionofelectromagneticwaveswithanyfrequency,whentheypassthroughmanyslits.Itisimportantforustounderstandconfer-encephenomenabyquantummachine.Keywords:frequency;electromagneticwaves;conference;intensitydistribution(责任编辑张景瑞)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DigitalCampusSystemBasedonWebGISXuYingxue,WangJingshan(CollegeofTourismandEnvironment,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Abstract:WebGISisanewtechniquewhichmakesuseoftheInternettoexpandandperfectthefunctionofthe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s.ThisresearchcombinesArcIMSandASPandJavaScripttodeveloptheDigitalcampussystem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basedonWebGIS.Discussthetotalframe,thekey-technique,designofthefunction,constructionofthedatabaseandrealizationofthecom-ponentbasedonWebGIS.Thedigitalcampus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realizethereasonableinstal-lationoftheresourceandshareoftheinformation,whichprovidescrediblereferenceforscientificman-agementandmakedecisionofthecampus.Keywords:WebGIS;digitalcampus;ArcIMS(责任编辑张景瑞)3.4.5三维漫游系统实现了用户对校园的实时漫游操作,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