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 法四家的著作。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 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 《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 孟子、荀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 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 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 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 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 社会和文化的制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 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 “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 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 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 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 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之《论语》。”(论lún:编纂。)
1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 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 谓得其交友之道。)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静 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 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所谓“君子不骄” 就是一个人,若胸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 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而没有骄矜之气;而 一个人处处张扬,处处表现出骄傲,甚至处处 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这就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