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
- 格式:doc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23
汽轮机本体检修工艺规程低压缸揭缸检修目录目录 (I)汽机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汽轮机低压缸揭缸检修工艺规程1 范围本标准根据Q/HHW 217002-2017《标准编制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制,规定了东方汽轮机厂超超临界、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发电机组汽机汽缸揭缸检修检修工艺的标准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DL/T 338-2010 并网运行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DL/T 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G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DL/T 838-2017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 术语和定义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
工序0 概述汽轮机低压缸分为A低压缸和B低压缸。
低压缸设置有两个排汽口,排汽口处设有扩压段。
每个低压缸为分流式三层焊接结构,由低压外缸、低压内缸和低压进汽室三部分组成。
排汽缸采用了逐渐扩大型排汽室等新技术,使排汽缸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
工序1 安全措施□检查确认安全和技术措施已正确执行。
□拆卸和复装导汽管时,按要求搭设脚手架和围栏,并设置安全网。
□使用加热棒,戴必要的防护手套,避免烫伤;加热棒妥善放置以免高温着火。
使用螺栓加热装置,做好防止触电和烫伤措施,加热后的螺栓加热棒应放在专用架上或放入其它螺栓孔内。
□部件回装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对照封堵记录,将封堵有序撤出,确保缸内干净,内部无任何异物。
工序2 主机低压缸A解体2.1 解体低压缸□推力轴承未解体及靠背轮未断开前测量A、B低压转子轴向定位尺寸。
□盘车停止后拆除低压外缸及两端轴封套水平中分面螺栓,拔出定位销。
第一篇汽轮机本体结构及运行第一章汽轮机本体结构第一节本体结构概述我公司300MW机组汽轮机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引进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该汽轮机本体由转动和静止两大部分构成。
转动部分包括动叶栅、叶轮、主轴、联轴器及紧固件,静止部分包括汽缸、喷嘴室、隔板套(静叶持环)、汽封、轴承、轴承座、滑销系统机座及有关紧固件。
本机通流部分由高、中、低三部分组成,高压汽缸内有一个部分进汽调节的冲动级和11个反动式压力级,中压汽缸内有9个反动式压力级,低压部分分为两分流式,每一分流由7个反动式压力级组成,全机共35级。
高压蒸汽经主汽阀、调节汽阀,然后由高压上缸三个和下缸三个进汽套管连接到高压缸的喷嘴室,蒸汽在高压缸内做完功,通过高压外下缸的一个排汽口流到锅炉再热器,从再热器通过两个再热主汽阀、调节汽阀从中压缸下部进入中压缸的进汽室,蒸汽流经中压叶片,通过连通管到低压缸,再由低压叶片通道的中央,分别流向两端的排汽口。
本机高、中、低压缸均设有抽汽口,共有8级,抽汽口的分布见下表。
对本机的各动、静部件,将在本章中分别介绍。
抽汽号级后抽汽抽汽口数抽汽口尺寸(mm)1(高压缸)71φ219×1972(高压缸)111φ219×2073(中压缸)161φ327×3064(中压缸)201φ511×4895(低压缸)221φ510×4906(低压缸)241φ510×4907(低压缸)252φ510×4908(低压缸)264φ510×490第二节技术规范及主要性能一、技术规范型号:C300-16.67/0.8/538/538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抽汽凝汽式额定功率:300MW额定转速:3000r/min额定蒸汽流量:907t/h主蒸汽额定压力:16.67Mpa主蒸汽额定温度:538℃再热蒸汽额定压力: 3.137Mpa再热蒸汽额定温度:538℃额定排汽压力:0.00539Mpa额定给水温度:273℃额定冷却水温度:20℃回热级数:3级高压加热+1级除氧加热+4级低压加热给水泵驱动方式:小汽轮机驱动低压末级叶片长:905mm净热耗率:7892kj/kw.h(额定工况下)临界转速:高中压转子一阶:1732r/min;二阶:>4000r/min低压转子一阶:1583r/min;二阶:>4000r/min 振动值:工作转速下轴颈振动值≤0.075mm;过临界时轴颈振动最大允许值0.2mm。
第一章600WM汽轮机低压缸及发电机结构简介一、汽轮机热力系统得工作原理1、汽水流程:再热后得蒸汽从机组两侧得两个中压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及四根中压导汽管从中部进入分流得中压缸,经过正反各9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中压缸上部四角得4 个排汽口排出,合并成两根连通管,分别进入Ⅰ号、Ⅱ号2个低压缸。
低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蒸汽从中部流入,经过正反向各7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2个排汽口向下排入凝汽器。
排入凝汽器得乏汽在凝汽器内凝结成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经化学精处理装置、汽封冷却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最后进入除氧器,除氧水由给水泵升压后经三台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省煤器,构成热力循环。
二、汽轮机本体缸体得常规设计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
#1 低压转子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三、岱海电厂得设备配置及选型汽轮机有两个双流得低压缸;通流级数为28级。
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
低压缸设有四个径向支持轴承。
#1 低压缸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汽轮机低压缸有4级抽汽,分别用于向4 台低压加热器提供加热汽源。
N600-16、7/538/538汽轮机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其优点就是提高机组得热效率,在同样得初参数条件下,再热机组一般比非再热机组得热效率提高4%左右,而且由于末级蒸汽温度较非再热机组大大降低,因此,对防止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叶片水蚀特别有利。
但就是中间再热式机组得热力系统比较复杂。
汽轮机额定基本参数型号 N600-16、7/538/538铭牌出力 603、7MW结构形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反动式、冷凝式主汽压力 16、7MPa主汽温度 538℃再热汽压力 3、194MPa再热汽温度 538℃背压 11、8kPa(a)冷却水温 18℃给水温度 278、2℃转速 3000r/min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瞧为顺时针汽轮机抽汽级数 8级通流级数 58级高压部分级数 I+11级,叶片全部由围带固定中压部分级数 2×9级,叶片全部由围带固定低压部分级数 2×2×7级,其中前5级叶片由围带固定;次末级叶片为自由叶片;末级叶片由两道拉筋分组固定,为防水蚀叶片。
低压缸末级叶片长度 905 mm2)热耗考核工况下各级抽汽参数:发电机采用引进技术得端盖轴承先进设计,轴承与密封支座都装在端盖上。
这样可以缩短转轴长度并具有良好得支承刚度,由于轴承中心线距基座端面较近,使端盖在支承重量与承受机内氢压时变形最小,以保证可靠得气密性。
端盖为厚钢板拼焊而成,焊后就要进行焊缝得气密试验与退火处理,并要进行水压试验。
上、下半端盖得合缝面得密封及端盖与基座把合面得密封均采用密封槽填充密封胶得结构。
为提高端盖合缝面连接刚度,端盖合缝面采用双排连接螺钉。
发电机得轴承为分块式可倾瓦轴承,其上半部为圆柱瓦,下半部轴瓦则为二块纯铜瓦机体得可倾瓦,其抗油膜扰动能力强,具有良好得运行稳定性。
分瓦块下有瓦托,瓦块与瓦托得支撑点在45度中心线上作为轴瓦得摆动支点。
轴瓦与其定位销与下半轴承座绝缘,上半轴瓦与端盖之间也加设轴承绝缘顶块。
本型发电机得励端端盖轴承、油密封及外油挡盖均为双重绝缘,并在密封支座与端盖之间增设一个对地绝缘得中间环,这样就加强了励端转轴对基座端盖得绝缘,又便于在运行过程中对转轴与轴承与油密封得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有利于防止轴电流损伤转轴、轴承与密封瓦。
四、重点设备1、低压缸体低压缸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为减小温度梯度而设计成三层缸,汽缸得上半与下半被垂直地分成三部分。
大机组由于蒸汽得容积流量大,排汽真空高,因此,低压缸尺寸很大。
目前,缸体得强度已不就是什么重要问题,而如何保证缸体得足够刚度与合理得排汽通道则就是大机组低压缸得关键问题。
为了改善低压缸得热膨胀,600MW 机组低压缸采用三层缸结构,将通流部分设在内缸中,就是体积较小得内缸承受温度变化,而外缸及庞大得排汽缸则均处于排汽低温状态,使其膨胀变形较小,这种结构还有利于设计成径向排汽。
以减小排汽损失,缩短轴向尺寸。
为了减少汽轮机得余速损失,尽可能将末级动叶排出得蒸汽动能转念为压力能,在末级动叶得出口处设置了一种上下对称得扩压导流环,扩压导流环得型线就是按照空气动力学得要求设计得。
在空负荷及初负荷情况下,不希望排汽缸过热,为此,在末级出口处得扩压导流环上,设有一组减温水喷头,设计承载转子得转速达到600rpm以上时自动投入,并在机组负荷15%前连续运行。
如果温度超过79、4℃,则必须通过增加负荷或改善真空逐步地降低排汽缸得温度。
排汽缸得极限温度为121℃,如果达到这一温度,则应停机并排除故障。
每个排汽缸得最上部设有Φ880mm 得大气安全门,它就是真空系统得安全保护措施。
当凝汽器循环水突然中断时,它能防止缸内蒸汽压力过高,保护排汽缸与凝汽器,大气安全门动作参数为0、118~0、137Mpa。
低压外缸提供向凝汽器排汽得通道。
在外缸得内部装有两个内缸,它将内缸得反作用力矩传递至基础上,并承受所有安装于外缸上部件得结构重量。
此外,低压外缸还必须承受真空负荷,因此需要具有足够得强度与刚度,使其不产生过大得变形,以避免影响动、静部分间得间隙。
#1 与#2 低压外缸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就是碳钢板得大型焊接件。
它们就是汽轮机本体中尺寸最大得部件。
为了减轻其重量,但又必须保证具有足够得真空条件下得刚度,上半采用了大、小弧构成得薄壁拱顶,端壁焊有撑管,下半为端壁与侧壁构成得长方形框式结构,在接近中分面处依赖与沿周边连续架座得以加强,在排汽接口处,沿纵向与横向焊上加强肋与撑管来增强刚性。
由于低压外缸得温度低,运行中得差胀引起得中心变化很小,因此,可采用非中分面得支撑方式,轴承座与外缸制成一体,轴承座与周边架座一起支撑于基础台板上。
低压外缸尺寸庞大,受加工与运输条件之限制,增加了两个垂直中分面,将外缸分成上下半各3 块,在制造厂内组装后拆开装运,待至电厂现场后再拼装紧固。
两个低压缸由周边裙式座架与浇入基础得6 个预埋固定板定位。
板得位置为:#1 与#2 低压缸每端各有一个固定板布置在纵向中心线上,使汽缸横向定位,但允许沿轴向自由膨胀。
#1 低压缸得中部两侧各有一个固定板布置在横向中心线上,使#1 低压缸轴向定位,且允许汽缸横向自由膨胀,#1 低压缸纵向固定板连线与中部横向固定板连线得交点,就成了整个静子部件得膨胀死点,#2沿纵向就是可移动得。
低压部分得轴承座就是与压缸连成一体得,这种结构得特点,决定了本机组在运行时需要注意一个特性,就就是低压轴承座得轴承标高,将随着真空变化引起得低压缸变形而有所变化。
因而。
为确保运行稳定,保持良好得振动品质,排汽真空度应保持在规定得范围内。
在#1 低压缸与中压缸之间设置有H 形定中心梁。
在两个低压缸之间设置有推拉杆,它们将各缸沿轴向得膨胀联系在一起。
吊去外缸上半,即可检修低压缸得内部,在外缸下半内腔侧壁上焊有人梯,便于人员进入进行安装检修。
外缸上半有4 个人孔,每端各两个,可在不开缸得情况下进入缸内部检查。
两个排大气隔膜阀位于外缸上半得顶部。
正常运行时,阀得盖板被大气压紧,当凝汽器真空被破坏而超压时,蒸汽能冲开盖板,撕裂铅制隔膜向大气排放,保护低压缸安全。
低压外缸内装有#1 内缸、#2 内缸、进汽导流环、隔板套与排汽导流环。
外缸端壁中心孔处装有端汽封。
在上半缸汽封法兰面以上得端壁处设有窗口,以供现场作转子动平衡时,安装平衡螺塞用。
端壁上有孔,用以安装转子端部行程计(#2 低压缸上),在机组初次启动或大修后,用来确定低压转子与汽缸得相对位置。
在外缸下半中段得左侧设有凸台与通孔,以供安装#1 内缸金属温度热电偶用。
在外缸下半端部左侧壁面设有排汽温度测点,而排汽压力得测点每端部有4 个,左、右均有,压力信号测点探头深入至排汽口。
轴承得进、排油管与顶轴油系统设置在同一侧,而测量油温与轴承温度得接点则设置于机组得另一侧。
#1 低压内缸与进汽部分构成低压缸得高温区。
在其外壁用螺栓固定有低压缸隔热罩,以减少这部分得缸壁温差及热损耗。
在内缸中间装有进汽导流环,它构成了进汽通道并保护转子免受汽流直接冲刷。
在内缸两侧各装有隔板套与隔板,两侧因抽汽点不同而不对称。
调阀端隔板套装有两级隔板,即第3~4 级隔板,而第5 级隔板亦直接装于内缸上。
#1 内缸为碳钢焊接结构,除两端半环为锻件外,其余均为钢板。
在侧板之间焊有撑杆,形成进汽与抽汽得腔室,以此来保证结构得刚性。
#1 内缸进汽部分经连通管接头与低压进汽管相连接。
其截面由腰圆形逐渐变为圆形。
#1 内缸进汽口与#2 内缸得对中,连通管接头与外缸得对中,均借助于垂直方向得L型垫片配合,并利用垫片于安装时加以调整。
连接管接头穿过#2 内缸与外缸处均采用不锈钢薄板焊接成得Π形胀缩节连接,它能补偿相互间得胀差。
#1 低压缸下半部得两抽汽口为对角布置,分别为低压2 级后与4 级后抽汽用,抽汽都导向低加。
抽汽经#2 内缸引出,因两内缸温度不同而存在差胀,故连接处采用弹性密封环,以允许存在相对偏移。
弹性密封环上部设置有引导套筒,以便于安装。
#1 内缸上、下两半在中分面用螺栓紧固。
在上半外圆两侧设有窗口,供拧紧内部中分面螺栓之用,装配后用盖板封死。
#`1 内缸支撑于#2 内缸下半得中分面上,并于进汽中心线上横向位置上设置定位销,于内缸得底部进汽中心线垂直位置上设偏心套筒定位销,在现场总装时调整后焊死,内缸顶部顶部则籍助于进汽口处4 个凸肩及8个L型垫片来配合定位。
内缸下半底部设有进汽腔室疏水用得节流管塞,籍助压差用它来排放积水。
#1 内缸下部两侧得端壁盖板,安装及检修时都要密切注意其密封垫片有否损坏,以防止蒸汽漏出。
#2 低压内缸为碳钢焊接构件。
除半环为锻件外,其余均为钢板,侧板之间形成抽汽腔室,并用肋板加强。
#2 内缸两端得环上装有两级隔板(第6 级与第7 级),#2 低压内缸上半顶部有腰圆形窗户,与#1 低压内缸进汽口相匹配。
下半底部有8 个抽汽口。
近中心线成对角线布置得两孔就是#1 内缸引出得第2 级后与第4 级后抽汽得抽汽口。
第5 级后有两抽汽口,亦为对角布置,它们直接由#2 内缸引出,供给水加热用。
#2 内缸两端固定有排汽导流环。
它与外缸得锥形端壁结合,形成排汽阔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