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摭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中职数学教学是关乎中职学生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更是中职教学的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一些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兴趣和动力,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降低教学实效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如实验教学、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联系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引导、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职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教师能够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根据不同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和实践,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2. 注重启发性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积极、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4.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困难,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5. 结合实际生活和职业应用。
中职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和职业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职业应用,设计具体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浅谈如何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教师角度和教学方法角度给出一些建议,以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在教师知识方面,教师应熟悉中职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保持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软件等,使教学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导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第五,注重实践应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方向相结合,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应用的练习,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学生具备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注重实践应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效性摭探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效性一直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和就业率有直接关系,更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有密切关联。
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效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以往教学中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质量往往会导致其它教学效益的忽略,这是不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兼顾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体系。
二、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等应用软件的普及,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实现互动式教学。
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实现差异化教学中职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差异化现象普遍存在,对于这种现象,应通过差异化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实施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特点,采取个别化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的不足,补齐知识漏洞,让学生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受益。
四、注重数学教育的实践性数学学科的特性是实践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数学的内涵和实用性。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学校可通过课外活动、实践探究中的数学拓展、参加数学竞赛、教育实习等途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五、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中职数学教育的主角,其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职数学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成绩提升缓慢等。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成为了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呢?以下将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是我们制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了解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和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倡导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基础教育和家庭环境比较贫困的地区,他们对数学课程通常存在着恐惧和厌恶心理,课堂参与度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习社区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互动中交流,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实践性的课堂活动或者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互动和参与度。
四、强化数学应用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数学建模、课外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所达到的预期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一致性。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教学板等,来展示数学概念、计算过程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四,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与普通高中学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第五,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中职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深入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加强作业和考试的质量管理。
作业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和考试的质量管理,确保作业和考试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第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避免过于艰深或过于简单的内容。
教学设计中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减少学习的障碍。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掌握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注重实践性教学。
数学是一门特别注重实践的学科,而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需求更为迫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增加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和实验必需,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实效性。
第四,发挥个性化教学的作用。
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发挥个性化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果。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拓展性的教学措施,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五,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安静有序地进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中职学生通常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动力和兴趣可能不高,对数学教学的感觉可能也较为抵触。
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和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中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可以通过举办数学竞赛、班级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
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期中、期末考试、平时作业、项目作业等,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可以引入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能力。
五、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培养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及时了解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教学理念。
还可以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是一些策略: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达到的教学目标。
这样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明确,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引入生活案例:中职学生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应用,因此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3. 注重启发式教学: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相较于高中学生更为直观和实践导向,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引入互动式学习:中职学生喜欢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环节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深化理解,并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创设情境和应用性任务:中职数学教学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和应用性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在购物、设计、统计等活动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6. 多媒体教学手段:中职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更为接受,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7. 分层次辅导: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辅导。
对于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细致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基础水平;对于较好的学生,则进行拓展性、创新性的教学,激发他们的潜能。
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入生活案例、启发式教学、互动式学习、情境和应用性任务、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分层次辅导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摭谈
摘要本文从全面分析教材、学生心理水平和能力结构、教材的编排与学生认知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数学实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数学实效性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学生学习数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中职学生基础不牢,授课难度大;缺乏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常见的数学对象缺乏深入认识,数学水平发展在初中阶段存在严重的缺憾,影响了升入中职的数学学习,给教师传授新知识时带来困难。
其次,中职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在数学学习的几个基本学习环节中――预习、听课、课后复习、作业、测试,中职学生大都只停留在听课这个层面,而且听课浮于形式和表面。
再次,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易被无关事物分心。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使是相对优秀的学生也难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注意力易被无关事物干扰;学习动机不强,不能把学习看成‘种精神的追求和享受,更不能认识到学习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需素质。
中职生对数学
学习,只是被动应付,消极对待。
反映在教学上,就存在着以下矛盾:一是新旧知识点的矛盾,表现在如伺弥补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新知识的矛盾;二是短暂的教学学习注意力与授课内容的客观性矛盾;三是教材的编排与学生认知方式上的矛盾,教材的编排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进行改正和弥补。
二、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矛盾,笔者认为在数学课的讲授中,教师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应凝结在着力于把教材改造成为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上,教师的自信应该是基于对学生认知方式全面了解的白信,即全面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接受方式、注意特点等。
因此,对教材的创造性应用成为必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来整合教材、运用教材、分析教材,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弥补不足;全面分析方法、技能,作好铺垫,准备应用;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水平,准备好节奏缓急;全面分析学生的能力结构,准备好问题的呈现方式和程序,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能,并且张弛有度,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三、实施要领
1.知识性补偿。
如果数学过程中碰到学生存在旧知识的缺陷应及时进行弥补。
例1:画出不等式2x-y+l>0表示的区域。
与这个题目直接关联的知识点就是授课内容中区域的表示法,然而中职学生连直线的画法都不会。
因此,它隐含着直线的画法这样一个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宜及时进行复习。
例2:求直线y=x+4与抛物线y―2x-的交点。
不分析的话,这个题目非常简单,求交点就是求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的解,然而这个题目隐含着二元方程组的解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可能就有两个漏洞,因而宜将解法复习铺垫进行详细讲解。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不牢,数学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漏洞,教师在授课进程中应全面分析知识点,弥补欠缺的知识,为教学作好铺垫。
2.技能性补偿。
如果数学过程中碰到学生数学技能上的缺憾应及时进行弥补。
例3:求f(x)(
)的定义域。
这个题目的定义域可以根据根式形式和分式形式的定义域特征马上写出来,即(
)但是其中包含着分式不等式解法这样一个技能,这对中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数学中应认真帮助学生巩固这一技能。
3.课程授课程式。
课程授课按照什么样的程式进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证明,在教学实践
中按照下列程式较为有效:问题中心――解决过程――结论、定理――应用。
例如,人教版数学第二册§8.3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与点斜式方程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板书问题中心:求过已知点Po(xo,yo)且与非零向量=(V1,V2)平行的直线P的方程。
通过画图,讨论这直线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接着写出求解过程,最后结论与应用。
这种程式的好处是中心明确,板书一目了然,可以弥补学生听觉感观能力的不足,并且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的探究过程。
又如,人教版第二册数学§8.9圆的方程这‘节,可以先板书问题中心:如何求以C(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
然后,按照推导过程――写出标准方程形式――应用与作业的思路教学。
四、板书上的圆圈法
“圆圈法”就是在黑板上画圆圈来填充缺憾知识点,这样容易引起学生注意,而不影响板书的整体布局。
它灵活机动,可以如影随形,不干扰宏观思路,学生易知晓其地位。
因此,能随时采用与更新,可以增强授课的分析效果。
五、实践中的反思
采用分析程式授课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数学欣赏能力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教师只要恰当地加以培养,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美;其次,基于中职学生基础不牢,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反复中提高,要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不
足;再次,基于中职学生认知方式的特点,教师可以着重于数学的技术层面,分析教材教法来达到数学效果。
当然分析程式授课也有局限性:中职学生‘般基础较差不牢,兴趣不稳定,注意力不持久:实施过程中往往时间浪费较多,造成课堂容量不足;本方法仅限于数学技术层面,而学生的学习是各种因素的系统作用达成的。
事实说明,上述方法对于学生普遍形成数学基本观念,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基本的数学感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职业时空,2011,(2).
[2]于勇.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2014,(32).
(责任编辑楚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