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7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潜在影响。
下面是一般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步骤:
1. 问题定义: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价的重点和关注点。
2. 数据收集: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数据,包括地表水水质、水量、流量、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数据。
3. 环境基线调查:对评价区域进行调查,了解环境的自然状况和现有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情况。
这包括采样和监测现场的水样和土壤样品,调查生物多样性等。
4. 影响预测:基于已有数据和评价区域的特征,使用适当的模型和方法,对人类活动可能对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这可以通过模拟、建模或其他预测方法完成。
5. 影响评估: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对水质、水生态系统、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6. 结果解释和报告编制: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编制评价报告。
报告应包括评估结果、结论和建议,以便决策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评价的结果和可能的管理措施。
7. 决策支持和管理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报告,制定适当的决策和管理措施,以减轻或消除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可能包括环境管理计划、改进措施和监测计划等。
8. 监测和评估效果:实施决策和管理措施后,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定其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和有效性。
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可能因地区和具体项目而有所不同,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调整。
因此,在具体实施评价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地下⽔环境状况调查,⼯作指南汇总附件1: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作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年3⽉⽬次第⼀章总则 (1)1.1编制⽬的 (1)1.2适⽤范围 (1)1.3编制依据 (1)1.4术语与定义 (2)1.5指导原则 (3)1.6组织编制单位 (3)第⼆章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 (4)2.1建⽴清单 (4)2.2确定重点调查对象 (5)2.3第⼀阶段地下⽔环境调查 (10)2.4第⼆阶段地下⽔环境调查初步采样⽅案 (11)2.5第⼆阶段地下⽔环境调查详细采样⽅案 (17)2.6第三阶段地下⽔环境调查 (19)2.7地下⽔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 (20)2.8地下⽔污染问题和成因分析 (22)第三章质量控制 (23)3.1总体要求 (23)3.2地下⽔环境监测井建设质量保证 (23)3.3样品采集质量控制 (25)3.4实验室样品测试质量控制 (28)3.5质量控制资质管理 (31)第四章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 (33)4.1建⽴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数据库 (33)4.2建⽴数据采集与评估系统 (33)4.3编制成果图件 (33)4.4构建信息平台 (34)附录 A(规范性附录)清单表格 (35)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础信息表格 (57)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下⽔测定指标 (119)附录D(规范性附录)⼟壤测定指标 (132)附录F(规范性附录)⽔⽂地质分区代码表 (136)附录E(规范性附录)地下⽔监测分析⽅法 (138)附录F(规范性附录)地下⽔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 (147)附录G(规范性附录)矿⼭代码表 (151)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第⼀章总则1.1 编制⽬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关于开展全国地下⽔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作的通知》,推进我国地下⽔污染防治⼯作,增强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地下⽔质量标准》(GB/T 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件,编制《地下⽔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两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地表水循环、供水、农业和工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1.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
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2017年真题]A.2.0m3/sB.3.5m3/sC.5.5m3/sD.6.5m3/s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则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2+1.5+20×10%=5.5(m3/s)。
[单选题]2.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5×(Z-50)1.4;A=100×(Z-50)1.0。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2017年真题]A.0.048B.0.050C.0.057D.0.06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由题意可知,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且Q=5×(Z-50)1.4A=100×(Z-50)1.0解得Z=51(m),A=100(m2)。
根据断面平均流速为u=Q/A,则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5/100=0.050。
[单选题]3.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
[2017年真题]A.1.33、2.0、2.8B.1.33、1.0、1.2C.0.75、2.0、5.5D.0.75、2.0、2.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式中:S i,j为标准指数;C i,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 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则:BOD5的标准指数=3.0/4.0=0.75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DO j)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DO s)时,DO的标准指数:(S DO,j)=10-9DO j/DO s=10-9×4.0/5.0=2.8[单选题]4.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一、基本概念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四、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及结论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水污染、水污染物⏹凡对环境质量可以造成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统称污染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污染源的分类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产生分解、沉淀或挥发。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逐步减少的污染物。
第二部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一、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1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境质量目标;2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源强;3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4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5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课本123页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重点完成6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项目性质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水污染源)分析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出控制水污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组织公众参与、进行风险分析明确工程项目性质:1、拟建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2、划分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属性,是环境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3、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的问题四、评价范围确定包括两方面:1、调查范围2、预测范围1、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1)工程水污染物外排后可能达标的河段(2)评价等级要求(3)下游有敏感目标时,评价河段要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2、预测范围的确定:分两种情况(1)当下游存在水环境敏感目标时,预测范围必需把该目标包括在内。
北京地区地表水环境激素污染现状与环境风险性评价共3篇北京地区地表水环境激素污染现状与环境风险性评价1北京地区地表水环境激素污染现状与环境风险性评价激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等。
在水环境中,激素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激素污染的现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激素污染的现状和环境风险性,本文对该地区的激素污染进行了调查和评价。
一、北京地区地表水激素污染现状1.激素种类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检出了多种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多环芳烃等。
其中,雌激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其次是孕激素和雄激素。
另外,多环芳烃也是一类比较严重的污染物,其中苯并芘的检出率最高。
2.污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中激素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激素污染程度较高,而远郊区和山区的激素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从污染物的浓度来看,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相对较高,其中最高值达到了13.9 ng/L;而雄激素的浓度相对较低,最高值为2.76 ng/L。
多环芳烃的浓度也较高,其中苯并芘的浓度最高,达到了9.28 ng/L。
3.污染来源激素在水环境中的来源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工业污染、家庭排污、畜禽养殖等。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激素主要来源于家庭排污和畜禽养殖。
此外,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排放等也是激素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北京地区地表水激素污染环境风险性评价1.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激素污染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在现有的污染状态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价、效应评价和风险特征描述等。
2.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表水中激素污染的环境风险逐渐加剧,已经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单选题(共30题)1、某项目有两个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均为20m,间距为25m,排放速率分别为0.6kg/h和0.8kg/h。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二甲苯排放速率分别为()。
A.20m和0.7kg/hB.40m和0.7kg/hC.20m和1.4kg/hD.40m和1.4kg/h【答案】 C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确定底泥污染调查与评价的监测点位的依据不包括()A.扰动区域B.扰动强度C.扰动深度D.扰动时间【答案】 B3、某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其废水拟排入中型河流,排放口下游3km处有一集中取水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水质预测模式选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混合段可采用一维模式B.混合过程段可采用二维模式C.充分混合段可采用弗-罗模式D.混合过程段可采用弗-罗模式【答案】 C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
A.环境制约因素B.环境保护投资C.污染治理措施D.生态保护措施【答案】 A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减缓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中,应优先选择的是()。
A.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B.生物量损失最小的方案C.生态保护经济成本最小的方案D.生态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易于实施的方案【答案】 A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 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环境点源调查的原则应以()为主。
A.类比调查B.搜集现有资料C.现场测试D.现场调查【答案】 B8、浅水湖库,垂向分层不明显,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方案1地表水监测点位、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项目:PH 值、水温、溶解氧、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锌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氟化物、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馅、石油类、铅、汞、碑、氟化物、色度共20项。
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依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
3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
4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表水现状进行评价 DO 的标准指数计算表达式为:DO im-9碇D oL D a )式中:Szx )J-DO 的单因子指数,无量纲;DS 一所测断面溶解氧浓度,mg/L ;°/一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 °°∕=468/(31.6+T ),T 为水温,C ;5 a 。
/ DO r -DO ij———(力O,>DQ )°Q-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mg/L。
PH值单值质量指数模式为:=7.0-pH,PHL7.0-PHT pH j≤7.0_/也-7.0 p H j>7.0W产/:7.6其他评价因子单项指数式为:SiJ=(Cim-Ci)/CC im-C si)式中:Sij-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j—某污染物的实际浓度(mg/L);CS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SpHj-PH标准指数;pH j-j点实测pH值;ρH s d—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SU—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
CL理论上或实际上的最大值。
5监测、评价结果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评价结果见表1。
由表1监测结果对照标准可以看出,评价区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除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