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知识摘要12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22.54 KB
- 文档页数:5
名词解释1镜头:(1)摄像机的物镜,(2)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记录的内容(3)入点到出点的一段内容(后期编辑)。
2同期声:拍摄时与画面一同记录下来的声音。
画内同期声:能听到声音,看到声源。
画外同期声: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声源。
3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没有人物出现的景物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
前者为风景镜头,用全景、远景表现。
后者为细节描写镜头,用近景、特写表现。
4蒙太奇:法语montage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之意,借用到影视领域中则是形式与内容组合、构成的名称。
广义:选题、故事本。
分镜头、拍摄、制作、包装等整个节目制作流程的方法、手法、技巧。
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1)在影视文字稿本的创作中是反映现实的构思方法——独特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即蒙太奇思维或蒙太奇原理。
2)在分镜头稿本的创作中是影视片的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技巧3)在后期制作中是影视片剪辑、声画合成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狭义:画面、声音、色彩等诸元素的排列组合方式5剪辑点:即镜头之间的连接点。
A动作剪辑点B视线剪辑点C声音剪辑点D内容剪辑点E情绪剪辑点F节奏剪辑点G因果联系剪辑点6轴线规律?为什么遵循轴线规律?轴线规律是影视摄制中保证空间统一感的一条规律。
它规定在分切镜头拍摄同一场面的相同主体的时候,摄影的总方向必须限制在轴线的同一侧(如果轴线是直线,则各拍摄点应规定在这条线的同一侧的180度以内)原因:为了剪辑的流畅,叙事的连贯并不破坏时空7轴线:指被摄主体运动(包括位移、视线运动)或交流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线,它是制约摄像机水平拍摄方向的界限。
轴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大致包括运动轴线、方位轴线和关系轴线、对话轴线四种8蒙太奇句子主要有以下三种句型:(1)前进式句子:将情绪气氛推向高潮(2)后退式句子:将情绪气氛逐渐减弱(3)循环型句子:1+2或2+1(4)跳跃型句子(特写+远景):两极镜头的剪辑能加大对观众视觉的冲击力,引起观众的注意,振奋观众的情绪,用于制造特殊气氛,加快叙事节奏。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一、影视美学概述影视美学是研究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影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
二、影视美学的特征1、综合性:影视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影像、声音、表演、剧情等多种元素,使得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艺术的美感。
2、动态性:影视作品是动态的,它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现实性:影视作品所呈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加工,反映出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文关怀。
4、娱乐性: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通过精彩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特效等手段,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三、影视美学的审美规律1、节奏感:影视作品需要有节奏感,使得剧情能够有张有弛,起伏有致,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2、表现力:影视作品需要通过生动的表现力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真实感:影视作品需要具有真实感,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4、情感表达:影视作品需要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影视美学的审美价值1、艺术价值: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艺术性上。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创意,还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2、教育价值: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和弘扬正能量等方面。
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思想观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3、社会价值: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反映现实生活、社会问题等方面。
影视美学理论知识点影视美学理论是研究影视作品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的学科,它涉及到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表现手法、观念内涵等方面。
在影视创作领域中,了解和运用影视美学理论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点关键的影视美学理论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
首先,影视的镜头构图是影视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镜头构图是指导演通过相机的镜头来构建画面结构和视角,以达到表现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影视作品中的镜头构图要考虑到画面的整体布局、人物位置、光线调度等方面,以营造出视觉美感和表现力。
此外,镜头语言也是影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运用特写、中镜、远景等不同镜头来突出主题和情感,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其次,影视的音乐配乐也是影视美学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能够起到增强情绪、烘托氛围、表达主题等作用。
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合的音乐配乐,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戏剧性,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影片的情感内涵。
因此,导演和音乐策划师在电影制作过程中需要密切合作,确保音乐与画面的整体效果相得益彰。
另外,影视的剧本创作也是影视美学理论中的重点内容。
剧本是影视作品的灵魂,承载着影片的情节、对话和主题等元素。
一个优秀的影视剧本需要具有情节曲折、角色鲜明、台词精彩等特点,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共鸣。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需要结合影视美学理论知识,把握好叙事节奏、情节高潮和人物性格等要素,确保影片故事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影视美学理论是影视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指导着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
了解和掌握影视美学理论知识点,有助于提升影视创作者对作品的把握能力和创作水平,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点影视美学理论知识点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的魅力。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 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 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 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 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 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 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 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 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哲学:影视美学考试题1、名词解释麦加芬母题正确答案:该词源于电影导演亚弗烈希区考克的电影技法,指将电影故事带入动态的一种布局技巧。
它通常是指在一部悬疑影片的情节开始时,能引起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快地进入情(江南博哥)况的戏剧元素,如在某一个物体、人物、甚至是一个谜面。
如在希区考克的《大巧局》(1976)中,麦加芬是指一们失踪的继承人。
2、名词解释宣传照片正确答案:在电影摄制期间或前后,为了打广告、做公关或做电影院橱窗展示而拍的照片。
3、名词解释平角度镜头,水平镜头正确答案:一种视平线离地约四至六尺高的位置所拍摄出来的镜头。
这种镜头由于符合一般人身高状态下的视觉习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常被采用。
4、名词解释买片排挡正确答案:电影发行商与戏院之间为一部影片的放映事宜而达成的合约协议,约明影片放映地点、放映次数、租借费用或票房收入扣除多少百分比等等条件。
5、名词解释布莱顿学派正确答案: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6、名词解释地下电影正确答案:做为独立制片影片、前卫电影和实验电影的同义词。
也指处理尖锐题材,或故意反传统的电影。
7、名词解释影片尺数正确答案:广义而言,指任何一段影片、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或一个段落。
比较精确地来说,指一段影片的尺数。
8、名词解释雷电华电影公司正确答案: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在1928年成立,涵盖制作、发行、放映等业务。
在1930年代及1940年代出品的著名影片,包括佛雷亚斯坦和琴姐罗杰丝合作的歌舞片,一系列高品质的恐怖片,由凯萨琳赫本和卡莱葛伦所主演的喜剧片,以及亚弗希区考克的《深闺疑云》(1941)和奥森威尔斯的《大国民》(1941)。
1951年退出电影圈,转向无线和有线电视发展。
9、名词解释拼接影片正确答案:由不同的材料如拼贴图画一般拼凑而成的影片。
10、名词解释打光正确答案:电影摄影中,设计、安排人工或自然光源的工作。
影视艺术学一、编剧:1.情节的典型化:对生活事件选择、加工和改造,使之得到升华的一种特殊艺术概括过程。
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并不是所有方面和所有细节都可以成为作品的典型情节。
剧作家从选择某一事件开始,就要进行加工和改造。
情节是生活的反映,但不是生活本身。
典型的情节,可以用普通的、经常碰到的事件作为基础,也可以建立在比较少见,甚至绝无仅有的事件基础上。
重要的在于是否能够揭示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典型的社会矛盾,典型的生活命运。
因此,情节的典型化的过程直接影响到人物典型化的程度,而要做到人物的典型化,必然离不开情节的典型化。
2.矛盾:借自哲学术语,电影的构成因素,即戏剧冲突,它集中而又形象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当这些矛盾现象与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和行动发生联系时,则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纠葛或冲突,人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不和谐,人物自身性格及思想上的各种冲突或斗争等。
矛盾是构成电影剧作情节的基础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也是揭示生活本质,创造典型形象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现实矛盾的深入描写,能使电影艺术达到帮助人民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目的。
3.悬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方法之一。
利用观众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现象。
在不同风格样式的剧作中,其表现方式不相同。
惊险片或情节片剧作常以紧张冲突不断带来的“危机”和“突然转折”等情势,作为构成悬念的重要手段。
一般的电影剧作中,则多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或人物心理的剖析来增加观众兴趣,构成剧作悬念。
悬念作为重要的结构技巧,其表现形态受具体剧作风格样式的制约,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即能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发展,从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
4.纠葛:使剧情中人物之间、人物感情之间、事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交织起来的一种艺术手法,是情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5.高潮:又称“高峰”或“顶点”。
戏剧式电影剧作结构概念。
与开端、发展、结局等部分共同构成全剧。
影视画内名词解释汇总影视画内名词解释汇总一、摄影:1. 视角:拍摄影片时,摄影机的测量角度,也就是拍摄物体的视觉角度和位置。
视角的改变,将对影片整体风格产生重大影响。
2. 特写镜头:拍摄特定物体使用的放大镜头,能够将物体放大后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3. 运动镜头:拍摄画面时,拍摄机向固定物体的各个不同方向和距离移动拍摄的镜头,能够有效地表现运动的感觉。
4. 环绕镜头:由拍摄机向固定物体以椭圆轨迹移动拍摄的镜头,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物体周围的环境。
5. 镜头长度:决定着影像物体近远的比例,近镜头可使影像物体显得比实际大,远镜头则相反。
6. 景深:指摄影机聚焦点到拍摄物体所形成的前后清晰范围,取景范围越小,景深越大;取景范围越大,景深越小。
7. 变焦:影片拍摄过程中,摄影机能够改变镜头焦距,改变物体近远,进而改变物体比例大小的手法。
二、剪辑:1. 编辑剪辑:将影片分成不同片段,组合成不同的叙事,展现不同节奏,表达不同情感的过程。
2. 三分钟原则:指电影每分钟有三段剪辑,每段结束时都要有重大突变,以达到观众的最高兴奋点。
3. 分镜头:将影片分解成每一段的小节,能够有效地控制影片的紧张程度,使观众有更好的观看体验。
4. 动态修剪:一种用于改变影像长度和大小的方法,可以将多段片段组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一段动态小品。
5. 时间拉伸:影片剪辑过程中,调整每一帧的播放时间,延长或缩短,形成时间变换的效果。
三、特效:1. 合成特效:将多个不同的影像片段和特技特效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2. 抠像特效:把背景剥离出画面中某一特定物体,便于在画面中重新添加背景或特技效果。
3. 特技特效:利用CG和特技拍摄,创造出不可能出现的画面,从而改变画面主要内容。
4. 视觉特效:通过滤镜和色彩处理的形式,调整画面的颜色和对比度,从而完成一种视觉效果。
5. 配音与调音:在配音、调音和剪辑的过程中,将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以达到与画面同步展现,从而营造出完整的电影视听效果。
1.什么是电影?电影起源于哪里?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到了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象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生的同时开始的.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2. 蒙太奇来自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出画入画出画入画是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针对联考中的“名词解释”题型,请大家注意以下内容:各种类型片的定义(如纪录片、剧情片等);景别、长镜头、主观镜头、空镜头、固定镜头;蒙太奇;影视剧史上的诸多个“第一”;各大电影(电视)节、奖项等;资料中提到的著名导演、演员和电影作品补充:由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景深,是指镜头对焦处(即被拍摄的主要对象)前后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
习惯上标准镜头(也叫常用镜头),为长焦距镜头(也称望远镜头),为短焦距镜头(也称广角镜头)。
标准镜头。
把焦距值等于(或接近)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摄影镜头。
相当于人眼观察景物时最清晰的视角大小,用它拍摄的画面影像接近于人眼对空间的正常感受。
长焦距镜头。
焦距值大于画幅对角线尺寸的摄影镜头。
与标准镜头相比,观察范围与景深变小。
长焦距镜头等于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压缩了现实环境中纵深方向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它可以使前后景都处于模糊状态,把不可回避的杂乱背景处理成虚像,以减少杂乱背景的干扰,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短焦距镜头。
焦距值小于画幅对角线尺寸的摄影镜头。
短焦距镜头提供较宽广的视景,透视力强。
摄影效果是前景显得大,后景物愈远愈小,能显示广阔的空间和深度。
其缺点是被摄景物容易变形。
近摄人像,形象必然失真扭曲。
当然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效果,故意通过变形来营造某种气氛。
虚焦画面是指整个画面没有聚焦点,没有一处是清晰的。
同一个镜头里面根据表现内容,前后变动焦点,以达到调度、转移观众视觉重点的目的,这是一种焦点转换技巧,称为动态焦点固定摄影是指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和机身始终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
当然,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平摄角度(平拍),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俯摄角度(俯拍),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人眼或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仰摄镜头(仰拍),是指摄像机高度处于人眼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色调从明暗分布上可分为:•(1)高调(也称明调、亮调、淡调、轻调):•以浅灰、白色以及亮度等级偏高的色彩为主。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1、(填空、选择)鲁道夫·阿恩海姆:是原籍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
阿恩海姆作为第一位系统研究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于1932年在德国出版了关于电影理论的专著《电影作为艺术》,后经多次修改于1957年以原书名重新出版。
在这部著作中,阿恩海姆从格式塔派心理学的立场出发,十分周密的分析了无声电影的艺术手段的一系列特点,严厉驳斥了电影不是艺术的错误观点,详细地论证了电影并不是机械地记录和再现现实的工具,而是一门崭新的艺术。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1、(填空、选择)格里菲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真正使电影成为“一门全新的艺术”,让“电影艺术上的这一革命性的新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于美国的好莱坞”(贝拉·巴拉兹语)。
尤其是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第一部美国电影),不但标志着他事业的顶峰,而且充满了对电影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多方面的探索和追求。
真正使蒙太奇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的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
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交错的使用远景和大特写,使得片中有些画面富有史诗的情调,特别是其中的“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等叙事手法影响巨大,成为经典叙事模式。
另一部影片《党同伐异》中,有意识地将影片分解成一系列不同的镜头,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近景、特写来突出细节,并创造了镜头的快速交叉剪接。
这部影片由四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充分利用蒙太奇的时空跳跃性,完全突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从而在电影艺术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蒙太奇的电影时代,它标志着电影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登上了历史舞台。
2、(名词解释)蒙太奇理论: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构成,引申用在电影艺术里就是剪辑和组接。
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影视美学知识摘要
一,名词解释:
1,平行xx:
就是在结构上将两条情节线并列表现,使他们彼此紧密联合、互相衬托补充的电影技法。
它可以是镜头与镜头的并列,也可以是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的并列。
2,类型电影:
从广义上讲,泛指按照各种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和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强调影片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序化、模式化。
从狭义上讲,类型电影主要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与创作方法。
3,意识流电影:
它是指这类电影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
4,新浪潮电影:
主要是指以法国年轻导演戈达尔、特吕弗、雷维特、夏布鲁尔的人在50年代初拍摄的影片,这批影片敢于打破传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由于在影片题旨和表现技法方面的类似而构成的一个电影流派。
5,先锋电影:
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
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6,抽象电影:
在先锋派电影运动中,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7,期待视界:
,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电影的期待视界是指观众在欣赏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时,需要依赖和借鉴他先前观赏过的文本,以及作为影视欣赏的前理解和前结构而存在的影视经验与生活经验的总和。
8,电影叙事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依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电影理论。
9,经典xx电影:
在20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经过技术改造和艺术探索,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大众化叙事影片为主的电影工业,并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模式和风格。
10,新xx电影:
在二战之后,美国的经典好莱坞电影自身的衰退,加上电视开始走向舞台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了吸收意大利新现实电影和法国新浪朝电影开始了自身的改革,从而生产出了一批既具有经典好莱坞特点,又具有其他电影流派的新电影。
二,重点解答:
1,就影视艺术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
(1),在当今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在物欲纵横、精神贬值、商品拜物教成为主导语境的情况下,在物质需要和消费需求铺天盖地的席卷人们的情况下,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精神魅力,强调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多重性尤为重要。
(2),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真正的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研究影视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真正的做到尊重观众,以人为本。
(3),影视艺术应当以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为最高价值,而绝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终极目标。
2,影视艺术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表现在那些方面?
作为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电影与电视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
遍及每个国家的城市与乡村。
从艺术上看,它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在一下几个作用上:
正面作用:
(1),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和宣泄作用。
(2),影视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与审美认知作用。
负面作用:
(1),商业利益驱使下,突出暴力与色情内容有害少儿健康。
(2),虚幻的世界剥离了人与人,人与现实之间的亲密关系,淹没了人的情感。
(3),人们习惯与这种精神快餐,习惯于直接的接受外来信息,丧失了抽象思维能力。
3,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电视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讲一场场话剧、歌剧、舞剧或一台台综艺晚会,传送到世界个地的千家万户。
(2),电视还可以运用它特有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创造初各种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艺术样式。
(3),电视艺术还可以设立直播和转播的文艺栏目。
4,电视的参与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参与性表现在;
(1),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强调现场性和及时性,通过现场直接交流的方式,努力营造初观众介入的氛围。
(2),电视可以“面对面”的传播。
5,电影艺术的美学特性?
第一,综合性与技术性
第二,造型性与运动性
第三,逼真性与假定性
6,电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集中体现在兼容性、参与性、即时性、日常接受性。
7,克里斯蒂安.麦茨的八大组合段?
(1),自主镜头
(2),平行组合段
(3),括入组合段
(4),描写组合段
(5),交替叙事组合段
(6),场景(7),插曲式段落(8),普通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