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集成平台培训教材-台站用户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13.54 MB
- 文档页数:56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台站用户使用手册省气象信息中心2013年5月1.平台使用环境(1)操作系统: WindowsXP及以上版本;(2)客户端浏览器:IE 8.0及以上或其他基于IE核浏览器;(3)显示分辨率为1024×768,建议1280×1024,以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
2.平台基本操作MDOS操作平台分为五类用户,分别为系统管理员、省级数据监控员、省级数据处理员、台站级管理员、台站级数据处理员。
用户登录: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10.181.22.64:8080/,即可打开平台登录页面。
台站级数据处理员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都为台站号,如二十里铺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都为52866。
台站级管理员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都为g+台站号, 如二十里铺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都为g52866。
3. 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处理流程分省级和台站级。
(1)省级数据监控:监控小时、小时辐射、分钟、日、日照等五类数据接收与上传信息。
流程:实时监控各台站数据传输接收和上传情况,整点时接收各台站小时数据、分钟数据、小时辐射数据;每日时间20:00监控日数据、日照数据传输接收情况。
(2)省级数据处理:对系统提示的各类疑误信息,进行疑误信息确认处理、向台站发送疑误查询信息并处理台站反馈、处理国家级的疑误查询信息并反馈、保障三级数据的一致性。
处理流程包括以下9类:流程1:正确,确认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流程2:交台站处理→查询台站→处理提交。
流程3:数据错误,省级修正→更改数据→(启动报警系统)通知台站→处理完成。
流程4:批量数据错误,省级批量数据错误→填写错误原因→数据置为缺测→处理完成。
流程5:处理台站的反馈→同意台站处理→确认无误(台站判断原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流程6:处理台站的反馈→同意台站处理→数据修改(台站修改数据)→处理完成。
流程7:处理台站的反馈→不同意台站处理→重新查询(回到流程2)。
流程8:处理台站的反馈→不同意台站(修改)处理→使用原数据→结束。
02.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技术组2018年03月目录1 概述 (5)1.1开发背景 (5)1.2功能简介 (6)1.3平台组成 (7)1.4平台使用环境 (8)1.5平台基本操作 (8)1.6数据处理流程 (10)2 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 (13)2.1功能简介 (13)2.2监控概况 (13)2.3国家站监控情况 (17)2.4区域站监控情况 (18)2.5辐射站监控情况 (18)2.6酸雨站监控情况 (19)2.7土壤水分站监控情况 (19)2.8高空站监控情况 (20)2.9快速质控异常文件信息显示 (20)3 质控信息处理 (22)3.1功能简介 (22)3.2省级处理与查询反馈 (23)3.3统计值质控信息处理 (50)3.4台站处理与反馈 (51)3.5系统性偏差检测 (55)3.6台站更正数据文件人工干预 (59)3.7黑名单管理 (62)3.8观测项不一致 (68)4 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 (73)4.1功能简介 (73)4.2数据流转痕迹显示 (73)4.3观测数据人工质控 (74)5 快捷通道 (75)5.1功能简介 (75)5.2日清 (76)5.3月清 (79)5.4数据空间分析 (88)5.5综合一致性分析 (90)5.6探空曲线显示 (94)5.7任意数据修改 (95)5.8数据查询与质疑 (98)5.9支撑表与服务表数据对比 (102)6 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 (106)6.1功能简介 (106)6.2文件制作 (106)6.3观测数据显示 (117)6.4统计值显示 (119)7 元数据基本信息 (121)7.1功能简介 (121)7.1.1 模块功能 (121)7.1.2 模块组成 (121)7.1.3 用户分类 (122)7.1.4 页面构成 (123)7.2台站基本信息 (124)7.2.1 功能简介 (124)7.2.2 操作说明 (125)7.3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信息 (139) 7.3.1 功能简介 (139)7.3.2 操作说明 (139)7.4台站变动登记 (144)7.4.1 功能简介 (144)7.4.2 操作说明 (144)7.5台站疑误登记 (147)7.5.1 功能介绍 (147)7.5.2 操作说明 (147)7.6年报附加信息 (149)7.6.1 功能介绍 (149)7.6.2 操作说明 (149)7.7附加信息登记 (155)7.7.1 功能介绍 (155)7.7.2 操作说明 (155)7.8文件管理 (159)7.8.1 功能简介 (159)7.8.2 操作说明 (160)7.9元数据消息管理 (162)7.9.1 功能简介 (162)7.9.2 操作说明 (162)7.10变动信息及附加信息处理 (163) 7.10.1 功能简介 (163)7.10.2 操作说明 (163)7.11疑误处理 (166)7.11.1 功能简介 (166)7.11.2 操作说明 (166)7.12土壤水分站信息表格导入 (168) 7.12.1 新增功能简介 (168)7.12.2 操作说明 (168)7.13高空站沿革文件导入 (171)7.13.1 新增功能简介 (171)7.13.2 操作说明 (171)8 质量与处理情况 (173)8.1功能简介 (173)8.2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统计 (173)8.3数据质量情况统计 (176)9 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 (179)9.1功能简介 (179)9.2台站信息管理 (179)9.3邻近参考站信息 (183)9.4参考要素信息显示 (185)9.5更正消息管理 (186)9.6更正数据文件管理 (187)9.7报警短信显示 (190)9.8提示消息管理 (191)10 系统管理 (193)10.1功能简介 (193)10.2用户管理 (194)10.3菜单管理 (197)10.4报警子系统配置管理 (200)1 概述1.1开发背景系统的核心需求是将现有运行在Windows Server + SQL Server 环境下的系统移植到Linux + Oracle 环境下,并与CIMISS 系统实现对接,对接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源:系统将使用新建设的MDOS支撑库(读和写)和CIMISS 系统的SOD存储中的服务表(只读)数据;功能:CIMISS 在数据处理方面与MDOS系统进行双向交互,实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技术组2018年03月目录1 概述 (5)1.1开发背景 (5)1.2功能简介 (6)1.3平台组成 (7)1.4平台使用环境 (8)1.5平台基本操作 (8)1.6数据处理流程 (10)2 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 (13)2.1功能简介 (13)2.2监控概况 (13)2.3国家站监控情况 (17)2.4区域站监控情况 (18)2.5辐射站监控情况 (18)2.6酸雨站监控情况 (19)2.7土壤水分站监控情况 (19)2.8高空站监控情况 (20)2.9快速质控异常文件信息显示 (20)3 质控信息处理 (22)3.1功能简介 (22)3.2省级处理与查询反馈 (23)3.3统计值质控信息处理 (50)3.4台站处理与反馈 (51)3.5系统性偏差检测 (55)3.6台站更正数据文件人工干预 (59)3.7黑名单管理 (62)3.8观测项不一致 (68)4 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 (73)4.1功能简介 (73)4.2数据流转痕迹显示 (73)4.3观测数据人工质控 (74)5 快捷通道 (75)5.1功能简介 (75)5.2日清 (76)5.3月清 (79)5.4数据空间分析 (88)5.5综合一致性分析 (90)5.6探空曲线显示 (94)5.7任意数据修改 (95)5.8数据查询与质疑 (98)5.9支撑表与服务表数据对比 (102)6 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 (106)6.1功能简介 (106)6.2文件制作 (106)6.3观测数据显示 (117)6.4统计值显示 (119)7 元数据基本信息 (121)7.1功能简介 (121)7.1.1 模块功能 (121)7.1.2 模块组成 (121)7.1.3 用户分类 (122)7.1.4 页面构成 (123)7.2台站基本信息 (124)7.2.1 功能简介 (124)7.2.2 操作说明 (125)7.3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信息 (139)7.3.1 功能简介 (139)7.3.2 操作说明 (139)7.4台站变动登记 (144)7.4.1 功能简介 (144)7.4.2 操作说明 (144)7.5台站疑误登记 (147)7.5.1 功能介绍 (147)7.5.2 操作说明 (147)7.6年报附加信息 (149)7.6.1 功能介绍 (149)7.6.2 操作说明 (149)7.7附加信息登记 (155)7.7.1 功能介绍 (155)7.7.2 操作说明 (155)7.8文件管理 (159)7.8.1 功能简介 (159)7.8.2 操作说明 (160)7.9元数据消息管理 (162)7.9.1 功能简介 (162)7.9.2 操作说明 (162)7.10变动信息及附加信息处理 (163)7.10.1 功能简介 (163)7.10.2 操作说明 (163)7.11疑误处理 (166)7.11.1 功能简介 (166)7.11.2 操作说明 (166)7.12土壤水分站信息表格导入 (168)7.12.1 新增功能简介 (168)7.12.2 操作说明 (168)7.13高空站沿革文件导入 (171)7.13.1 新增功能简介 (171)7.13.2 操作说明 (171)8 质量与处理情况 (173)8.1功能简介 (173)8.2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统计 (173)8.3数据质量情况统计 (176)9 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 (179)9.1功能简介 (179)9.2台站信息管理 (179)9.3邻近参考站信息 (183)9.4参考要素信息显示 (185)9.5更正消息管理 (186)9.6更正数据文件管理 (187)9.7报警短信显示 (190)9.8提示消息管理 (191)10 系统管理 (193)10.1功能简介 (193)10.2用户管理 (194)10.3菜单管理 (197)10.4报警子系统配置管理 (200)1 概述1.1开发背景系统的核心需求是将现有运行在Windows Server + SQL Server 环境下的系统移植到Linux + Oracle 环境下,并与CIMISS 系统实现对接,对接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源:系统将使用新建设的MDOS支撑库(读和写)和CIMISS 系统的SOD存储中的服务表(只读)数据;功能:CIMISS 在数据处理方面与MDOS系统进行双向交互,实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软件使用操作技巧1.软件安装和启动-执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
-启动软件,双击桌面的图标或者在开始菜单中找到软件的快捷方式进行启动。
2.观测站设置-在软件中设置观测站的相关参数,包括观测站名称、经纬度、海拔等信息。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观测站的观测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设置观测数据采集间隔,可以按照分钟、小时或者天来设置。
3.实时观测数据查看-在软件的主界面上可以实时查看观测站的各个观测要素的最新数据。
-可以通过图表或者数据列表的形式查看观测站的历史数据。
-可以设置自动更新数据的频率,以便实时跟踪观测站的变化情况。
4.数据存储和导出-可以将观测数据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方便后续查看和分析。
- 可以将观测数据导出为Excel、CSV等格式的文件,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共享。
5.数据分析和展示-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和报表,对观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以根据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过滤和排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6.报警设置和处理-可以根据观测站的业务需求设置数据报警规则,如温度超过一些阈值、风速超过一些阈值等。
-当观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软件会自动触发报警,可以通过声音、弹窗等方式提醒用户。
-可以对报警进行处理,如记录报警时间、原因和处理措施。
7.系统维护和升级-定期备份观测数据和系统配置文件,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及时安装软件的更新和升级版本,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和网络连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以上是一些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操作技巧,希望对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所帮助。
正确、高效地使用观测业务软件,可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效率,为气象预报和应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和优化上述操作技巧,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
附件2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全国推广培训方案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建设项目的设计、开发、系统测试、国家级及试点省试运行、业务验收工作已经如期完成。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2010年完成ASOM系统全国的培训工作并将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运行。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是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业务应用系统,采用国家级部署、三级应用的策略,为台站级(含地市级,以下统称台站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业务及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实现气象探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探测数据质量监控、维护维修信息管理、装备供应保障业务信息管理、运行监控综合评估、监控信息发布和站网信息管理等功能。
一.推广培训对象ASOM是国家级、省级、台站(台站级含地市级,以下统称台站级)三级使用的平台,培训的对象包括:省级和地市级ASOM系统管理员、探测业务技术保障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地面气象观测站、探空站技术保障人员。
二.培训方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承办对全国31个省(区、市)省级业务保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现场集中培训工作;各省组织对所辖区域的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技术支持。
三.培训内容培训将进行ASOM所有功能的培训,其中包括监控保障业务流程、ASOM系统功能介绍、ASOM系统使用演示、学员上机操作以及考试。
四.推广培训及试运行要求全国各级保障部门及相关台站根据工作任务,完成ASOM系统各种业务数据的填报;连通台站到省以及省到国家的ASOM网络;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根据实际业务对ASOM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要求如下:1.连通台站到省级以及省级到国家级网络通路ASOM系统访问通过MPLS SDH网络,对外提供真实服务的是Web 和应用服务集群,系统设计要求各级用户(国家、省、站)都能够访问到10.1.64.19至10.1.64.31及10.1.64.39服务器的7001、7002端口(最终发布地址定为http://10.1.64.39:7001),和10.1.64.29和30服务器的8099、8399端口(GIS端口)。
县级预报预警业务平台本地化使用手册2014.5.30目录一、综述 (2)二、客户端的安装 (3)三、操作界面 (7)四、实况监测 (10)1.自动站数据 (10)2.雷达数据 (10)3.卫星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实时预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山洪监测 (13)六、省市指导产品 (14)七、预警的制作发布 (14)1. 预警相关资料的调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预警的制作发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预报订正 (18)九、常见安装配置、使用错误的解决 (20)一、综述“县级预报预警业务平台”是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开发的基于MICAPS平台框架的业务系统软件,主要适用于县级气象台预报预警业务。
系统采用“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浏览器”相结合的软件架构。
其数据来源来自省气象台,不用市县级气象局进行数据接收再输入显示的一款很具有急需性和应用性的一款业务平台。
本安文主要介绍客户端的安装配置说明和它各方面的详细应用。
报警功能:(1)对超过风险等级1-4级的地点和流域进行报警,提示用户注意。
(2)自动站保留强降水的报警功能,去掉其他的报警。
服务功能:(1)针对风险实况产品可以通过画圈来修改风险点等级,风险点的面雨量。
(2)通过风险实况产品直接进入服务制作,可生成文档、图片、短信等内容,交由发布系统发布。
1.产品的更改和新产品定义根据山洪需求,对产品进行精简,并增加风险客观产品,最终平台产品分为QPE、QPF、面雨量、风险实况四类。
平台的产品列表雨量累计和风险实况产品定义:雨量累计产品:按照1,3,6,12,24,48,72的时间长度,累计格点的雨量,形成格点雨量产品文件。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业务流程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业务流程一、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上传按业务规定上传国家级测站实时地面气象分钟数据文件、小时数据文件、日数据文件、日照数据文件、(辐射数据文件)。
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平台查看本站数据完整性,对缺测时次及时补传。
二、疑误信息处理与反馈台站配置应值班手机,用于接收台站疑误信息短信;值班手机要保证24小时开机,手机号码变动应及时向省级管理部门上报。
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定时反馈、被动反馈和更正数据反馈。
(1)定时反馈:在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操作平台,查询本站国家站和区域站未处理疑误信息并反馈。
保证疑误数据在下一次定时观测前完成反馈。
A: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B:区域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台站级数据处理:处理并反馈省级提交给台站的疑误查询信息。
包括3种处理流程:流程1:确认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流程2:确认数据错误→修正(给出修改值)→处理完成。
流程3:批量数据为缺测→处理完成。
(2)被动反馈:收到疑误信息短信和电话后,实时登录MDOS 操作平台反馈;接到显性错误短信后,先核对显性错误数据值,检查相应观测仪器,查明可能引起出现错误数据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观测仪器维护等工作。
对省级转交台站处理的疑误信息,及时查明原因,通过MDOS操作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
台站在收到疑误信息12小时之内完成反馈。
守班时段应急响应期间,接收到疑误短信或电话后1小时内进行反馈。
(3)更正数据反馈:对台站本地更正过的数据要及时向省级进行反馈,更正报时效内的数据既可通过“MDOS数据查询与质疑”功能主动填报反馈,也可发送更正报进行修改;时效外的数据可通过MDOS平台的“数据查询与质疑”进行修改。
三、台站变动登记包括变动信息登记(名称,台站号,级别,观测时间,机构,位置,要素,仪器,障碍物,守班,其他),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要点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气象服务需求的增加,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中,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重点关注和实施。
以下将从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据管理1. 数据采集气象观测业务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和标准。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传输及时、稳定的数据传输对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数据传输网络和系统,确保数据能够实时、稳定的传输到数据中心和服务平台,为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3. 数据存储对于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历史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措施。
4. 数据共享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数据共享和交换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规范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二、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气象观测设备是保障观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定期对气象观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2. 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定期对气象观测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台账系统,对气象观测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跟踪,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三、人员管理1. 岗位设置根据业务需要和工作内容,合理设置气象观测业务的岗位和职责,确保业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执行。
2. 人员培训对于气象观测业务的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保障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3. 人员评价建立健全的人员评价机制,对气象观测业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台站气象观测数据集成监控平台设计龙凤翔;张瑀琳;蒋珍姣【摘要】通过对各类观测数据及运行状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台站气象观测数据集成监控平台设计,实现对网络状况及各种气象观测数据及报文的实时监控;当平台发现网络异常、数据异常、数据下载及上传失败时,能及时进行显示和智能语音、短信、电话报警,通过集成监控平台的使用,能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稳定率、到报率、业务可用性,从而提高台站综合业务质量.【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气象观测数据;集成监控;业务平台;设计【作者】龙凤翔;张瑀琳;蒋珍姣【作者单位】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随着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气象观测手段也在逐渐改变,由过去的人工观测转为自动观测,值守班由有人逐步向无人过渡,工作的重心也逐渐转到装备保障、运行监控等方面。
对于运行监控,一些国内气象工作者[1-6]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其中手机短信报警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如黄宏智[7]、陈荣[8]分别设计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控系统、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监控系统;罗鸣[9]等开发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监控系统。
另外,也有采用手机邮箱发送短信的监控办法。
如吴少峰[10]提出了基于手机邮箱监控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的方法。
综合来看,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大多在报文上传监控方面,未涉及数据质量控制,存在报警方式单一、监控数据种类不全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个集成的、综合的监控平台,对台站各类观测数据有效进行监控,显得十分必要。
本平台着重解决台站多种观测数据下载、上传监控,重点监控自动站是否有异常数据。
当遇有网络故障、数据下载或者上传失败、数据异常时,平台能及时通过智能语音、短信、拨打电话、界面提示等方式进行报警,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稳定率、到报率及业务可用性,有效地提高台站综合业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