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川省2016中考化学 考点跟踪突破 第17讲 溶液的浓度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化学溶液浓度计算梳理一、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值。
2.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无单位。
3.体积分数:溶液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无单位。
4.摩尔浓度:溶质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ol/L。
二、溶液浓度计算公式1.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质量分数(ω)=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2.体积分数计算公式:体积分数(φ)=溶液体积/溶液总体积×100%3.摩尔浓度计算公式: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mol/L),n为溶质物质的量(mol),V为溶液总体积(L)。
三、溶液稀释计算1.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稀释后溶液总质量×稀释后质量分数 = 稀释前溶液总质量×稀释前质量分数2.稀释前后溶液体积不变:稀释后溶液总体积×稀释后体积分数 = 稀释前溶液总体积×稀释前体积分数3.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稀释后溶液总体积×稀释后摩尔浓度 = 稀释前溶液总体积×稀释前摩尔浓度四、溶液混合计算1.质量混合:ω1ω2 = (m1ω1 + m2ω2) / (m1 + m2)2.体积混合:φ1φ2 = (V1φ1 + V2φ2) / (V1 + V2)3.摩尔混合:c1c2 = (n1c1 + n2c2) / (n1 + n2)五、常见溶液浓度换算1.从质量分数到摩尔浓度:c = (1000ρω) / M,其中ρ为溶液密度(g/mL),M为溶质摩尔质量(g/mol)。
2.从体积分数到摩尔浓度:c = φ / (1000ρ),其中ρ为溶液密度(g/mL)。
六、溶液浓度计算注意事项1.确保单位统一:质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mL,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2.注意溶液的密度:不同溶液的密度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掌握四则运算法则:加减乘除,先乘除后加减,避免计算错误。
第17讲九年级(全)Unit 5 ~Unit 6一、单项选择。
1. —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camping trip?—We'd better make a __A__ of things like foods, drinks, medicine and so on.(2019,福建)A. listB. cardC. report2. —Confucius Institute(孔子学院)has been set up in many other countries.—Yes, Chinese is __B__ spoken in those countries. I am proud of that as a Chinese.(2019,滨州)A. hardlyB. widelyC. neverD. seldom3.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on school days?—I get up at 7:00 every morning to avoid __C__ the early bus.(2019,安顺)A. missB. missedC. missingD. to miss4. The cheese cake __D__ so good that I can't wait to eat it. (2018,温州)A. tastesB. feelsC. soundsD. smells5. He was once __D__ killed in a car accident several years ago. (2018,包头)A. completelyB. sadlyC. exactlyD. nearly6. —Excuse me, sir. Are you sure the umbrella in your hand belongs to you?—Oh, sorry. I took it __C__. Mine is over there under the chair. (2018,襄阳)A. at onceB. on timeC. by mistakeD. in all7. A true friend is a person __C__ reaches for your hand and touches your heart.A. whomB. whoseC. whoD. which8. —Our classroom is so clean. Who's cleaned it, Li Fei?—Sorry, I don't know. I think __A__ did it before class.A. somebodyB. nobodyC. everyoneD. anyone9. Nowadays some __B__ made in China are both good and cheap, such as Xiaomi mobile phones, Haier fridges and Lenovo computers.A. toolsB. productsC. materialsD. instruments10. —Why do you always go to that supermarket to go shopping?—The clerks there are very nice to their __B__.A. bossB. customersC. coachesD. managers二、补全对话。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故A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用蒸发或降温,故B正确;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g×100%<15%,故C错误;100g+15g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0g,此温度下,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为130克,故D错误。
故选B。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 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20g硝酸钾投进50g水中,充分搅拌,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24%【解析】此题容易错解成,造成错解的原因是误认为20g硝酸钾投进50g水中全部溶解.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算出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钾,没有溶解的部分不能算作溶质的质量,故此题根据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进行计算或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直接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法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法二:设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x=15.8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2014重庆)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1)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 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算结果取整数).(3)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答案】(1)40%(2)27mL(3)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解析】(1)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可列出等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要一致;(3)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消耗掉的硫酸的质量首先求得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0%(2)设:取浓硫酸的体积为V.V×1.84g/mL×98%=200g×24.5%V=27mL(3)设:采集的烧碱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x 160g×24.5%x=32g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32%<35%答:应取浓硫酸27mL;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3.现有20℃ NaCl的饱和溶液100g,欲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加入10g NaCl晶体B.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C.温度不变,加入10g水D.温度不变,取出10g溶液【答案】C【解析】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再加入溶质也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蒸发掉10g 水,得到的溶液还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加入10g水,改变了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了改变;温度不变取出10g溶液,只是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答案】A【解析】氯化钠的溶液蒸发水分,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m%)增大,当氯化钠饱和溶液再蒸发水分时,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5.某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D.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4%【答案】D【解析】由实验2和实验3可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实验1、2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B不正确;实验3、4所得溶液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C错误,D正确.6.(2014广东佛山)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B.2mLC.3mLD.4mL【答案】B【解析】配制20%的溶液质量为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7.(2013湖南永州)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 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20%B.22.5%C.25%D.30%【答案】A【解析】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 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8.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取用B.氯化钠的称量C.水的量取D.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眼睛的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的操作错误,其他各项的操作都是正确的.9.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1)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2)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盘.在下表所列的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下列标尺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3)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4)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答案】(1)40 960 (2)左砝码/g100502020105【解析】烧杯质量为23.1g,需氢氧化钠40g,共63.1g,所以需50g砝码1个,10g砝码1个,3.1g用游码.10.(2014江苏盐城)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B.用量筒量取90.0mL的水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答案】C【解析】称取的氯化钠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故错.其他各项的操作都是正确的.11.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B.2mLC.3mLD.4mL【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至少可得溶液的质量为:0.5g÷20%=2.5g,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即2mL.12.现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1)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多少克水?③若用60%的硝酸钾溶液与其中一份混合的方法,需要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2)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量分数变为5%,需要加水多少克?【答案】(1)①设需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80g×10%+x=(80g+x)×20%解得:x=10g②设需蒸发溶剂的质量为y.80g×10%=(80g-y)×20%解得:y=40g③设需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z.80g×10%+z·60%=(80g+z)×20%解得:z=20g(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80g×10%=(80g+m)×5%解得:m=80g答:(1)①需增加10g硝酸钾;②需蒸发40g水;③需要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20g.(2)需要加水80g.【解析】解题时要找准溶质、溶液的质量:两个小题中溶液的质量均是80g.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多种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溶液的稀释计算的原则都是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13.(2013恩施)实验室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1)用图1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2)若③中游码标尺读数为1.2g,则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3)根据(2)中NaCl的质量计算,该同学需要用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4)他按图2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答案】(1)②③①⑤④玻璃棒(2)5.8 (3)52.2 (4)小于【解析】(1)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的过程是:从试剂瓶中取出NaCl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将称好的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盛有NaCl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2)③中称量时NaCl固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NaCl的实际质量为5g+2g-1.2g=5.8g.(3)该同学要配制的溶液质量为5.8g÷10%=58g,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8g-5.8g=52.2g,水的体积为52.2mL.(4)图2仰视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52.2mL,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14.(2013北京)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答案】A【解析】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用量筒,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而蒸发皿是不需要的.15.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 ,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某维生素C 泡腾片,每片含1g 维生素C .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 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 的质量分数为( )A .0.4%B .1%C .2.5%D .4%【答案】A【解析】略16. (2012盐城)酒精(C 2H 5OH )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23%B .46%C .55%D .72%【答案】B【解析】根据酒精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要使酒精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酒精分子与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3,假设酒精溶液中有1个酒精分子,就有3个水分子,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1×46+3×18)×100%=46%.17. 将50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 ,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1%B .5%C .10%D .20%【答案】B【解析】50g20%的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50g×20%=10g ,稀释前后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8. (2011达州)26g 黄铜(Cu —Zn 合金)与100g 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 .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75.0% (2)15.1%【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26g +100g -125.8g =0.2g ;根据化学方程式,由0.2gH 2计算出26g 黄铜中锌的质量和生成ZnSO 4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 +6.5g -0.2g =106.3g .解: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黄铜中Zn 的质量为x .Zn +H 2SO 4=ZnSO 4+H 2↑65 161 2x y 0.2gx =6.5gy =16.1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0%,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19.(2013咸宁)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大于30g,此温度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通常采取降温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宜采用降温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B错;由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仍大于30g,因此,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仍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C正确;由于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将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就会变成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显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D正确.20.(2012义乌)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答案】(1)525毫升(2)180克【解析】本题应用了两个重要的公式:(1)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2)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公式进行变形来求解.问题(2)涉及溶液的稀释,解题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630克÷1.2克/厘米3=525厘米3,即525毫升.(2)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630克×28%÷98%=180克;答: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525毫升;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180克.。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选项A错误;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甲、乙两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选项B正确;C、t1℃两种物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选项A错误;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甲、乙两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选项B正确;C、t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高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变大,但是没有加入甲、乙,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C错误;D、t1℃时,甲和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B。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3 ℃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D.t3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解析:C【解析】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t3℃时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不确定,故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九年级培优化学溶液的浓度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化学(带解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随温度升高,c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溶解度是100g水中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而50g水不能溶解50g的溶质;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题中没有说出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答案选择C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答案】C【解析】【详解】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6.5%,故D错。
故选C。
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变小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相同质量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质质量a<b【来源】2016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的二者的质量一定相同,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跟踪第16讲溶液的浓度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1.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5 mL B.2 mL C.3 mL D.4 mL【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3.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l【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5.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的蔗糖B.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取所需的水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6.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评卷人得分【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7.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
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 g食盐和100 g水配制溶液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8.下列有关“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C.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 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取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7 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9.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加入KNO3的质量(g)80100120140溶液质量(g)180200210210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二、未分类(共1题)1.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t2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 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三、填空题(共5题)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课题3溶液的浓度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刎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杳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0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lmL 水的质量大致为1g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 5 g 、1g 、1. 5 g 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 是什么?[学生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1 .填充上表结果(略)。
2 .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
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 .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 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 成呢?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第17讲溶液的浓度
一、选择题
1.(2014,佛山)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B )
A.1.5 mL B.2 mL C.3 mL D.4 mL
2.(2015,厦门)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3.(2014,广州)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A.9.8% B.10.2%
C.10.8% D.19.6%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称取10.0 g氯化钠,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10.0 g生石灰,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10.0 mL浓盐酸,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10.0 g硫酸钡,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
5.(2015,苏州)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5 mL蒸馏水
6.(2015,陕西)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D )
7.(2014,无锡)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
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B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 g食盐和100 g水配制溶液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t 1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 .t 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 .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 ℃,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 .t 2 ℃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 ℃,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9.(2015,衢州)如图为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C )
10.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 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0 g
100 g ×100%
B .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
D .该温度下,KNO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0 g
210 g ×100%
二、填空题
11.(2015,营口)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t2_℃时,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50_g__。
(2)t2℃时,向30 g甲物质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75_g__,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__3∶8__。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丙>乙>甲__。
(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乙>丙>甲__。
12.(2014,滨州)请根据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t1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 g水中溶解__25__ g 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125__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B__(填字母)。
13.(2015,长春)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1)方法一中配制100 g 10%的NaOH溶液,需要NaOH固体__10__ g。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烧杯、玻璃棒__。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题
14.(2015,自贡)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5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45__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A__(填字母)。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上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_没有_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BC__(填图中的字母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 ℃时,将20 mL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
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1.063__g/mL 。
15.(2015稀的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2%__。
(2)要把50 g 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
50 g ×98%=x ×10%
x =
50 g×98%
10 %
=490 g
需要水的质量=490 g -50 g =440 g
答:要把50 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440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