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固定资产损失明细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资产损失资料报送清单(更新时间:2012/4/23)报送时间:税务机关受理企业当年的资产损失审批申请的截止日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内。
文件依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有关剖的公告》(省局2012年5号公告)重要提示: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清单申报损失和专项申报损失。
清单及专项申报损,失企业均应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手续,并随同年度申报表办理年度申报手续。
一、清单申报类(一)清单申报类的范围: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二)清单申报类应提供的资料:《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清单汇总申报表》,一式两份。
企业应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清单申报备案资料表》准备相关资料留存备案,此外,妥善保管相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二、专项申报类(一)专项申报类的范围除清单申报类以外的损失,均属于专项申报。
(二)专项申报类应提供资料:1、《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汇总申报表》(一式两份);2、《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表》(一式两份),以下资料均按一份准备;3、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报告中应有“逐项(或逐笔)专项申请报告”)。
4、对应《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资料清单》的内容提交相关资料。
备注:以上资料请按A4纸张规格装订上报,谢谢!()年度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清单汇总申报表填报日期:年月日金额单位:元注:1、纳税人(含总机构自身、分支机构)发生需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填报此表;总机构汇总申报分支机构损失的,不填此表。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企业会计部门编制的一份重要财务报表,用于记录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生产设备、房屋、土地等资产,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减少的过程就是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编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情况,为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资产编号、资产名称、购置日期、原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本年度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清晰地了解每个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及时进行资产价值的调整和更新。
在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时,企业会计部门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定每个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折旧的年限,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不同的,通常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情况来确定。
折旧方法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年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一种计算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编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及时更新资产价值,为企业的资产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产折旧费用,减少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最后,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会计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企业管理层也需要充分重视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作用,合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优化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清晰了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为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固定资产损失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表
附件:固定资产损失情况明细表
固定资产类别:通用设备单位:元
申报单位名称:
“固定资产损失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表”填表说明:
1、固定资产类别:按资产清查明细表上的最新分类填列,共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其他,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共10类。
2、固定资产卡片号:若数量不多,要求列出所有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卡片号;若数量较多,可列出几项,如:*****、*****等。
3、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及型号:若数量不多,要求列出所有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及型号;若数量较多,可列出几项,如:*****、*****等。
4、数量、原值、预计残值收入、保险赔偿金额、责任人赔偿金、净损失:填写该类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合计数,应与“附件:固定资产损失情况明细表”合计栏上的数据一致。
5、报废原因:详细说明该类待报废固定资产的报废原因,如每项固定资产的报废原因不完全相同,可分别列示。
6、残值情况说明:综合叙述该类待报废固定资产将来处置的预计残值净收入情况,包括预计依据、残值收入合计金额等,若确实无残值收入,应详细说明理由。
7、保险赔偿情况说明:综合叙述该类待报废固定资产参加保险情况,保险公司理赔金额;若均未参加保险的,也应在此处予以说明。
8、责任人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综合叙述该类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内部责任人认定及赔偿情况;确实无责任人的,应充分说明理由。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行次项目资产损失直接计入本年损益金额资产损失准备金核销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纳税调整金额123456(5-3-4)71一、现金及银行存款损失* 2二、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3其中: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损失4逾期一年以上的小额应收款项损失5三、存货损失6其中:存货盘亏、报废、损毁、变质或被盗损失7四、固定资产损失8其中: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报废、损毁或被盗损失9五、无形资产损失10其中:无形资产转让损失11无形资产被替代或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形成的损失12六、在建工程损失* 13其中:在建工程停建、报废损失* 14七、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15其中:生产性生物资产盘亏、非正常死亡、被盗、丢失等产生的损失-53-16八、债权性投资损失(17+23)17(一)金融企业债权性投资损失(18+22)18 1.贷款损失19其中:符合条件的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20其中:单户贷款余额300万(含)以下的贷款损失21单户贷款余额300万元至1000万元(含)的贷款损失22 2.其他债权性投资损失23(二)非金融企业债权性投资损失24九、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25其中:股权转让损失26十、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27十一、打包出售资产损失28十二、其他资产损失29合计(1+2+5+7+9+12+14+16+24+26+27+28)30其中:分支机构留存备查的资产损失-54-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2011年第25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成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18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85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8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2018年第15号)等相关规定,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