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仿真试卷五 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6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2) 请简要描述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3)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5) 请简要介绍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
2. 答案: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内容。
2) 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合理施肥、科学耕作、防治病虫害等。
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3) 作物的生育期通常分为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 发芽期:种子吸水膨胀,开始出芽并生长。
- 生长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植物生长最快的阶段,需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 开花期: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花朵开放后授粉和受精。
- 结果期:授粉受精后,植物形成果实,果实逐渐成熟。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控。
5) 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施肥调控: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 温度调控:通过温室、遮阳网等方式调控环境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光照管理:根据作物的光合需求,科学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以上是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通过对作物栽培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一套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禾本科、锦葵科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5.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喜钾作物有烟草、甘薯等。
7.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晒田技术。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B)。
A、0.15B、0.28C、0.47D、0.66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B)。
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A)的反应。
A、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B)。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7.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 D )株/公顷。
A、1.5万B、30万C、15万D、4.5万8.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B)左右。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大田作物栽培》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油菜角果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A、20℃--30℃B、15℃--20℃C、30℃D、30℃--35℃正确答案:B2、小麦的伸长节间数通常为()个A、5B、3C、9D、7正确答案:A3、为使棉花种子发芽率高、出苗快,一般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A、70%左右B、80%左右C、60%以下D、70%以下正确答案:A4、将北方冬油菜引至南方种植,则()A、正常生长B、早薹早花C、生长发育快D、几乎不能抽薹开花正确答案:D5、能提高种子的通透性,激活酶的活性,消除后熟引起种子休眠的处理方法是()。
A、湿藏B、包衣C、浸种D、晒种正确答案:D6、水稻亩穗数的定型期为()A、幼苗期B、分蘖期C、抽穗结实期D、拔节孕穗期正确答案:B7、将某小麦品种从海南岛引种到东北地区种植,如果两地种植条件(土壤温度)和管理措施相同则其变化为()A、都有可能B、开花期不变C、推迟开花D、提前开花正确答案:D8、水稻全田总茎数和最后穗数相同的日期,称为()A、分蘖始期B、无效分蘖终止期C、有效分蘖终止期正确答案:C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肥水管理B、确定适宜的播期C、确定适宜收获期D、引种正确答案:C10、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是()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播种出苗期正确答案:C11、小麦分蘖发生的蘖位与主茎出叶之间存在()的同伸关系。
A、n-2B、n-3C、n-4D、n-1正确答案:B12、造成油菜大量华而不实的主要原因是()A、缺磷肥B、缺钾肥C、缺氮肥D、缺硼肥正确答案:D13、水稻的根系主要由()组成。
A、种根B、定根C、不定根D、主根和侧根正确答案:C14、子叶出土,播种时不能太深,出苗时要求土壤疏松的作物是()A、小麦、玉米B、棉花、油菜C、花生D、蚕豆、豌豆正确答案:B15、水稻发根与出叶保持着一定的同生关系,当第5叶抽出时,()开始发根。
一、填空题1小麦属于( A )。
A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 C纤维作物 D油料作物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B )A高温条件 B低温条件C高压条件 D低压条件4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 D )A送嫁肥 B分蘖期 C穗肥 D粒肥6根外追肥是( D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7耕地的目的( D )A改良土壤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抗旱保湿8深松的深度( C )A 10—20厘米B 10—30厘米C 30—60厘米D 60—90厘米10秋施肥是( A )。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11中耕的目的是( A )。
A松土除草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加深耕层14尿素必须在( C )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 B高压下 C密封下 D常温下19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 A )。
A早熟早稻组 B晚熟晚稻组 C中熟中稻组 D晚稻中稻组27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C )A 40%B 50—60%C 65—70%D 80%以上42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 A )。
A减数分裂盛期 B穗轴分化期 C花粉充实完成 D抽穗期43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A )。
A稻麦两熟B麦=大豆-晚稻,三熟制 C麦-稻-稻 D油-稻-稻46粳稻稻谷发芽朗朗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 B )。
A 25%B 30%C 35%D 40% 49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B )。
A一样 B比早稻强C比早稻弱 D相差不大56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 D )。
A 6个时期B 7个时期C 9个时期D 8个时期58 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 C )。
A分蘖盛期 B分蘖末期 C拔节期 D幼穗分化期60水稻的种子根有( A )。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种植水稻?A. 沙质土壤B. 黏土C. 壤土D. 石灰土答案:C2. 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是什么?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糖原答案:A3.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风力答案:D5. 植物的根系主要吸收土壤中的哪些成分?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无机盐D. 有机物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萌发、生长、成熟、凋落2.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种主要________。
答案:元素3. 土壤的pH值反映了土壤的________和________性质。
答案:酸性、碱性4.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通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进行防治。
答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5. 作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________。
答案:压条繁殖三、判断题1. 土壤的肥力高低只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关。
(错)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则进行呼吸作用。
(对)3. 增加作物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错)4.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
(对)5. 作物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对)四、简答题1. 简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
土壤管理是作物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环境和产量。
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保持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发展。
此外,合理的土壤管理还能确保土壤中养分的平衡,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从而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通过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生长规律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作物遗传育种D. 作物土壤管理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光照D. 风力3. 作物栽培中,合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作物产量B. 改善土壤结构C. 减少病虫害发生D. 所有以上4.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5.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中常用的灌溉方式?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6.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密度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A. 增加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B. 提高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7.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的过程D. 作物通过吸收养分生长的过程8.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什么?A. 多施少施B. 适量施肥C. 只施氮肥D. 只施有机肥9. 作物栽培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水?A. 观察土壤颜色B. 观察作物叶片C. 观察作物根部D. 所有以上10. 作物栽培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只使用化学农药C. 只使用生物防治D. 只使用物理防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的学科。
2.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作物栽培中,灌溉的目的是满足作物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需要。
5.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 课程代码: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试卷号: 考核对象:农学本科
1、感温性: 水稻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转变,缩短或延长生育期的特性。
2、经济系数: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4、胚芽鞘:稻种发芽时最先长出叶,白色无叶绿素
5、缩茎段:主茎基部,节间短而密集,节上着生长柄叶
6、作物大田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7、衣分:指一定重量的子棉中,纤维(皮棉)所占子棉的百分比。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8、棉花同子差:同一粒棉子上,合点端的纤维较长,子柄端的纤维较短,两者之差称为同子差。
9、龙头根:跑马根长粗后,先端丛生许多芽或分枝的部分,象龙头,叫做龙头根。
10、十字期:当烟苗第一、二片真叶出生,与子叶大小相似,交叉呈十字状时称十字期。
1、一般来说,同一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随纬度的降低而( 缩短 ),随海拔的升高而( 延长 )。
2、油菜冬性型品种,春化要求温度是( 0-5℃ ),时间( 15-40天 )。
3、双季晚稻安全齐穗的温度指标是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常规粳稻是( 20℃ )、籼稻是( 22℃ )、杂交稻是( 23℃ )。
4、玉米全生育期的天数,早熟( 70-100天 )天、中熟( 100-120天 )天、晚熟( 120-150天 )天。
5、棉花的三桃是指( 伏前桃 )
、( 伏桃 )和( 秋桃 )。
6、棉花苗肥应 ( 早施轻施 )。
7、在湖南,头麻生长期大约( 90 )天左右, 二麻生长期大约( 50 )天左右, 三麻生长期大约( 70~80 )天。
8、烟叶烘烤过程一般分为 ( 变黄期 ) ( 定色期 ) 和( 干筋期 )等三个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稻种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通常是根长芽短。
( √ )
2、北方冬油菜品种引到南方种植,其生育期缩短。
( × )
3、早稻对长日反应敏感,所以可以在晚季作“翻秋”栽培。
( × )
4、水稻的种胚着生在种子的腹基部。
( √ )
5、晚稻属于典型的短日照作物。
( √ )
6、烟叶尼古丁含量越低,质量越好。
( × )
7、烤烟变黄期主要任务是脱水。
( × )
8、苎麻的萝卜根俗称种根。
( × )
9、铃重受温度与植株部位影响较大,尤其是温度影响突出。
( √ )
10、 一般栽培条件下,陆地棉落铃大于落蕾。
(√ )
1、水稻的花序为( ③ )。
① 穗状花序 ② 总状花序 ③ 圆锥花序
2、下列作物中属长日作物的是( ③ )。
① 水稻 ② 棉花 ③ 油菜
3、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是( ② )。
① 分蘖期 ②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③ 第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4、在同一块土地上,每年都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① )。
① 连作 ② 复种 ③ 轮作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
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四、单选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
5、玉米的苗期是指(③)
①拔节~抽穗②出苗~2叶期③播种出苗~拔节
6.棉花的主产品是( ② ).
①韧皮纤维②种子纤维③叶纤维
7、下面都属于三碳作物的一组是( ③ )
①水稻棉花玉米②水稻高粱大豆③油菜棉花烟草
8、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 ② )
①机械损伤②生理脱落③病虫危害
9、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 ① )
①烤烟②白肋烟③香料烟
10、一般情况下,出麻率较高的是( ② )
①头麻②二麻③三麻
五、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生产上栽培的油菜有哪几种类型?其形态特征有何差别?
有三种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甘篮型
白菜型油菜:植株矮小,上部薹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花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瓣重叠,花序中间花蕾位置低于开放花朵,具自交不亲和性,属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角果较肥大,果喙显著,果柄与果轴夹角中等(约呈60度);种子千粒重3g左右。
芥菜型:植株高瘦,上部薹茎叶仍有短柄,叶基部不抱茎;花瓣窄小,开花时四瓣分离,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具自交亲和性,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角果较短小,果柄与果轴夹角小(约呈45°)。
种子较小,千粒重2g 左右。
甘篮型:植株较高大,上部薹茎叶无柄,叶基部半抱茎;花瓣大,开花时花瓣侧叠,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具自交亲和性,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角果较长,果柄与果轴夹角较大(约呈90°);种子较大,千粒重3-4g。
2、以水稻为例说明,当纬度相同而海拔高度不同地区间引种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纬度相近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区引种,应注意生态条件不同导致品种生育期的变化。
当低种高引时,即低海拔地区引至高海拔地区。
由于高海拔地区稻作期间温度较低,品种发育迟缓,生育期相应延长,因此宜引用早熟品种。
当高种低引时,即高海拔地区引至低海拔地区。
由于低海拔地区稻作期间温度增高,品种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故宜引用晚熟类型。
同海拔,同纬度地区间引种,因两地温光条件大体相同,相互引种后生育期变化较小,容易成功。
3、试述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在操作上间、套作有何不同?
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其意义在于种间互补与竞争。
主要表现在:
(1)空间互补合理的间、套作,在空间上利用作物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在苗期扩大全田光合叶面积,减少漏光损失;在生长旺盛期,增加叶面层次,有利于通风透光,改善CO2供应,降低光饱和浪费;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生产效率。
(2)时间互补通过不同作物在生育时间上的互补特性,正确处理前后茬作物之间的盛衰关系,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群体光合时间,增加群体光合势,从而增产增值。
(3)提高单位面积上土地生产率。
(4)养分、水分互补
(5)生物间互补间套复合群体的种间关系,除了对空间、时间、水肥利用方面的互补与竞争外,还通过植物本身及其分泌物产生生物间的互补与竞争。
4、烤烟为什么要打顶抹芽?如何打顶抹芽?
. 烟草现蕾后,营养物质大量流向生殖器官,影响品质,使叶片变小变薄,叶重减轻。
为了增进烟叶品质和提高产量,以采叶为目的的栽培,必须采用打顶除(抹)芽措施,调节烟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
一般以现蕾期和初花期打顶应用较多。
人工抹芽要早,一般在芽长2-3cm时抹;要勤,每隔3-7天抹一次。
也可采用化学抑芽。
5.棉花蕾期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有:
⑴及时去叶枝。
通常在第一果枝出现,可以区别果枝与叶枝时去叶枝。
⑵中耕、除草、培土。
⑶稳施蕾肥,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⑷清沟排水,灌水抗旱。
⑸防治病虫害。
⑹适时适量喷施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