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上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4
地理小博士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极洲D. 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位于欧洲?A. 法国B. 德国C. 俄罗斯D. 意大利3.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阿拉伯海沟D. 太平洋海沟4.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6.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7.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生物生存至关重要的是哪一层?A. 平流层B. 电离层C. 对流层D. 外层空间8. 以下哪个是板块构造学说中的主要板块?A. 太平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南极板块9. 以下哪个现象是地球自转造成的?A. 潮汐B. 季节变化C. 日夜交替D. 地壳运动10. 以下哪个是世界著名的火山?A. 富士山B. 珠穆朗玛峰C. 乞力马扎罗山D. 喜马拉雅山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千米。
1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13.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14.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
1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区别。
17. 请列举三种主要的气候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对理解地球地质活动的重要性。
19. 论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结束语本次地理小博士试题涵盖了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深入的讨论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测试,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以及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地理小博士高中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40,000公里D. 50,000公里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墨西哥4.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属于极地气候?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寒带气候D. 地中海气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7.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8. 地球上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依次是____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9.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________半球。
10.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冰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2. 描述全球变暖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13. 阐述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
14. 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6.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20,000公里2. A. 马里亚纳海沟3. D. 墨西哥4. A. 撒哈拉沙漠5. C. 寒带气候二、填空题6. 24小时,1年7. 格陵兰岛8. 对流层9. 北10. 河流、湖泊三、简答题1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数个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是地壳活动和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
12.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模式改变、生态系统受损等环境问题。
地理小博士竞赛题库高中组1.题目: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其形状和运动方式对地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这种形状称为地球的地理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不仅影响了地球的物理性质,也对地球上的气候、地质、生物等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形状与引力有关。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个向外增加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赤道上扩大。
同时,地球引力也是不均匀的,赤道处引力较大,极点处较小。
这种引力差异对大气和水的运动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气候和洋流等。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个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花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昼夜变化。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时,只有半球面对太阳,而另一半则背对太阳。
自转还导致了地球表面风、洋流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通过地球的自转,空气和水在地球表面产生了对流运动和旋转运动,形成了风和洋流。
另外,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例如山脉和河流的形成。
2. 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由于轨道离心率的影响,距离太阳近的时候地球运行速度会较快,远离太阳时速度较慢。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也就是距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同时白昼时间较长。
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地区气候较寒冷,白昼时间较短。
总结:地球的形状是地理椭球体,其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引力不均匀,对气候、洋流和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对地理学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北斗七星在天空构成斗状,其斗柄在春、夏、秋、冬不一样旳季节时指向不一样方向,当斗柄指向西时,所处旳季节是(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2、由于久旱不雨,济南市决定实行一次人工降雨,从水循环旳环节来讲,变化旳是 ( )A 蒸发 B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凝结3、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将美国旳某河比方为“削下来旳长又弯曲旳苹果皮”,这条河还被称为“老人河”,这条河是:( ),马克·吐温含义是( )。
a密西西比河 b密苏里河 c两个标识或水深两浔(约3.7米,1浔约1.852米)d两个标识或水深一浔 A ac B ad C bc D bd4、既和危地马拉接壤、官方语言又是英文旳国家是( )A 巴西 B伯利兹 C 利比亚 D 厄瓜多尔5、南极公约合用旳范围是( )A. 南纬50度以南B. 南纬60度以南C. 南纬70度以南;D. 南纬80度以南6、同一种手势、动作,在不一样旳国家里表达不一样旳意义,下列有关表述对旳旳是( )A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种圈,其他三个手指向上立起,在美国这表达OK;而在巴西则表达指责或不赞同B 在中国,我们对某一件事或某个人表达赞赏时会竖起大拇指,表达真棒;而在伊朗,这个动作是对人旳一种欺侮,不能随便使用C 在我国,一般摇头表达不赞同,但在尼泊尔,这是一种不文明旳做法,不能随便使用7、不一样旳国家、民族对于色彩也有不一样旳爱好和忌讳,下列有关表述对旳旳是( )A 在欧亚某些国家,蓝色却受到普遍欢迎,而日本人却忌蓝色,视其为不吉祥B 土耳其人喜用花色,忌用素色,认为素色是凶兆C 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由于这是纳粹军服色,而这两个国家都曾经被希特勒军队占领过8、污水处理厂内设置调整池旳目旳是调整( )A 水温 B酸碱性 C水量和水质 D水量9、循环经济旳首要原则是( ) A投巨款 B低污染 C减量化D高产出10、搭乘飞机旅行时,假设是取最短旳航程,下列航程中,会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旳是( )A 从柏林到纽约B 从温哥华到台北 C从开普敦到伦敦11、世界上常常有火山爆发,有座毛那罗亚火山(Mauna Loa)高达4169米,火山活动频繁。
地球⼩博⼠科普知识⼤赛5地球⼩博⼠科普知识⼤赛(⾼中组)——训练题5单项选择题1.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项重⼤战略,在“⼗⼀五”期间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应对⽓候变化的国家⾏动,其中不包括()A:降低单位GDP能耗,⽐2005年降低20%左右的⽬标B:发展可再⽣能源C:增加森林⾯积D:到2020年单位GDP⼆氧化碳排放⽐2005年下降40%—45% 参考答案: D 题⽬分值: 2.0 分您的答案: D 得分: 2.02.绿⾊消费主要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我们这⼀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还要满⾜⼦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对其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产品B: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C: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然、追求健康,实现可持续消费D:绿⾊消费主要指的是买东西时候选择绿⾊产品参考答案: D 题⽬分值: 2.0 分您的答案: D 得分: 2.03.影响图中⼟地农作物⽣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温低B:盐碱化C:降⽔少D:多风沙参考答案: B 题⽬分值: 2.0 分您的答案: B 得分: 2.0详细解答:4.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地美丽景⾊。
以下照⽚为我国某城市⼀中学的校园景⾊。
请判断该学校位于我国哪⼀城市( )A:新疆和⽥B:北京C:浙江省杭州市D:⼴东省佛⼭市参考答案: D 题⽬分值: 5.0 分您的答案: C 得分: 0.0 详细解答:5.下图拍摄于埃及,圆形区域表⽰的是什么?A:农⽥B:油井C:太阳能发电站D:储油罐参考答案: A 题⽬分值: 5.0 分您的答案: A 得分: 5.0 详细解答:6.下图中不属于冰川地貌的是()A: AB: BC: CD: D参考答案: D 题⽬分值: 5.0 分您的答案: C 得分: 0.0详细解答:7.有关海⽔的蒸发,正确的叙述是:()A:在流经较暖的海⾯时,空⽓因接触海⽔⽽升温,处于饱和的状态,有利于海⽔的蒸发B:⽔汽凝结形成雾,是因为空⽓处于过饱和C:当流经冷⽔⾯时,空⽓遇冷处于不饱和状态,不利于海⽔的蒸发D:从年平均的情况来看,海⾯的蒸发量基本等于凝结量参考答案: B 题⽬分值: 2.0 分您的答案: B 得分: 2.08.以下关于“低碳经济”和“⽣态⽂明”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低碳经济”是基于⽬前⼈类资源将被耗尽的假设⽽倡导的⼀场涉及全球性能源经济⾰命的经济形态。
地理小博士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2.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位于亚洲?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巴西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4.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气候类型?A. 季风B. 潮汐C. 地震D. 火山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A. 贝加尔湖B. 苏必利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密歇根湖9.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中国D. 澳大利亚10.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南冰洋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________半球。
1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13.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________。
14.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15.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________。
16.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17.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热带雨林。
18.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19. 地球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特别是________和亚洲东部。
20.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________资源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21.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08--2009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初中组试题第一部分客观题1.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A.大陆架上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一级阶梯2.在平原地区我们用普通的锅就可以将米煮熟。
但是在高山上登山运动员用普通的锅煮饭时,虽然水已经开了但却很难将米煮熟,只有改用高压锅才能将米煮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高山上的温度太低了B.高压锅的技术含量高C.高山上的气压较高D.高山上的气压较低3.有关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B.我国四大盆地全部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C.我国的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D.我国的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4.开展环境保护,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郊游中,我们应该做的是:A.攀折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枝B.自己带着饮水,不喝山里的泉水C.把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扔到低洼的地方D.在草地上欢乐地追逐着玩耍5.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
描述我国华北地区景观的是:A B C D6. 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A.准格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7.太行山的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8.我国平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A.10﹪B.12﹪C.26﹪D.33﹪9.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0.城市里的温度比郊区要高,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
例如,上海年平均气温要比近郊高1.1℃,柏林要高1.0℃,莫斯科要高0.7℃。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是:A.城市中的建筑多是白色,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
B.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
C.城市建筑密度大,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
第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2009-2010 年度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自然资源的正确叙述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性C.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均匀的B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潜力都是无限的D.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2.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A.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 .降低国内原油产品价格C.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D .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3.有关气候资源的正确叙述有①只有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气候资源才有价值②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时制宜③开发气候资源不需要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④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和降水等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②④4.下列事物属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①河套平原引黄灌溉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立体农业③北京城郊的蔬菜塑料大棚④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排水工程A.①②B.②③ C .③④D.①④5.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B.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C.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D .东南亚的马来群岛6.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B.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C.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一次能源D.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动能。
风能即是其中的一种。
根据我国风能资源特点回答 7~8题。
7.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家等。
下列选项属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A.五指山 B .秦岭C.小兴安岭 D .青城山8.我国风能资源与利用描述正确的是A.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还较落后B.风力发电已成为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C.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总量跃居世界前列D.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建成最大风力发电站9.海洋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地球⼩博⼠地理科技⼤赛全国⾼中组试题第九届地球⼩博⼠地理科技⼤赛⾼中组试题⼀、单项选择题1、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在⽣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形成的循环流动为()A. 资源——产品——再⽣资源” B. “资源——产品——环保产品”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C. “资源——环保产品——⼆次资源”D. “再⽣资源——资源——产品”2、进⼊21世纪之后,中国的耕地数量⼀直呈现下降趋势。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荒漠化是中国耕地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B 我们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还要保护耕地的质量。
实施秸秆还⽥,治理⽔⼟流失都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法。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C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D采⽤基本农⽥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是好的尝试,通过向农民发放补助资⾦,提⾼农民保护农⽥的积极性。
3、下列关于汽车尾⽓污染治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污染较⼩的替代性燃料主要有天然⽓、轻烃、⼄醇汽油、⽣物柴油及甲醇汽油等。
B通过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法,使汽车内燃料充分燃烧,能有效减少污染⽓体的⽣成量。
C通过机外净化技术把汽车尾⽓由原有毒⽓体变成⽆毒⽓体,再排放到⼤⽓中,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来⾃川流不息的⼩汽车尾部的排⽓孔是⼤⽓重要的污染源,安装尾⽓净化器是解决汽车尾⽓的根本办法。
4、下列对“低碳经济”与“⽣态⽂明”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低碳经济”与“⽣态⽂明”在核⼼价值上具有相同性,前者体现后者⾃然系统观的实质,同时也遵循着后者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B.“低碳经济”与“⽣态①⽂明”关注的对象是⼀致的,都关注⾃然⽣态环境问题,前者重点关注全球⽓候变暖问题,是后者主要关注的⼀个部分。
C.“低碳经济”与“⽣态⽂明”的发展⽬标是相容的,两者在协调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盾上的探索可以相互替代。
D.“低碳经济”与“⽣态⽂明”在策略⼿段上有通⽤性,在碳减排实践⽬标上,发展低碳经济,也可以看作建设⽣态⽂明的途径。
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上)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的汶川(103.40E,310N)发生了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我
国四川云南等地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板块张裂地带
C、板块挤压地带
D、地质灾害多
2.我国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②干旱③地震④台风⑤滑坡泥石流⑥飓风⑦风暴潮⑧火山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⑤⑥
3.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B.我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C.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D.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Ⅰ、Ⅲ两区共有且频率较大的自然灾害
是
A.台风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寒潮
5.图中Ⅱ区,冬春季节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干旱
C.泥石流
D.滑坡
6.图中Ⅳ区内,频率大且对公路交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暴雨
C.地震
D.火山
7.下列地形区中发生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A.长白山地 B.东南丘陵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
得到公认。
据此完成8~10题。
8.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 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B.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C. 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 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9.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A.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河湖萎缩
B. 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C.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
10.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资源的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下列地震所引起的次生灾害最严重的是
A.火灾B.瘟疫C.毒气泄露D.水灾
12.我国很早就研究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它发明的时间为
A.秦朝B.唐朝C.明朝D.汉朝
13.休眠火山是指
A.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B.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的火山
C.人类历史时期长期休眠,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D.今后不可能喷发的火山
14.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活动最常见形成的是硫磺矿
B.地热资源都是火山带来的
C.全球气候变暖是火山爆发引起的
D.火山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15.下列选项中,与地下水作用关系不大
..的地质灾害类型是
A.地面塌陷沉降 B.泥石流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沼泽化
16.下列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
B.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人类无法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
C.当气候变化超出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也能够适应
D.人类对于这样的系统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规模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据此完成第17题。
17.我国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原因是东部地区A.房屋建筑的抗震性小 B.人口素质差
C.人口、建筑物密集
D.地震震级高
18.北欧建筑物的屋顶多呈尖状,主要原因是当地
A.日照不足 B.夏秋多大风 C.降雪量大 D.年温差较大
19.下列地区最不宜建飞机场的是
A.地势较高的地方 B.城市郊区 C.沿海地 D.多雾的地方
20.我国各地楼间距不同,主要考虑的气候因素是
A.热量B.风速C.光照D.降水量
2008年1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严重雪灾和低温冷冻灾害。
这次灾害的形成与拉尼娜有关,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回答21-23题
21.图中赤道上空的大气环流的正确环流方向和拉尼娜年该大气环流的强弱为
A.顺时针强B.顺时针强
C.逆时针强D.顺时针弱
22.拉尼娜是雪灾和低温冻害形成的一个原因,另外和灾害形成有关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23.需谨防冰雪融化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有
①高海拔山区,须防冰雪融化后的土质疏松引发崩塌、滚石、滑坡等地质灾害②警惕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