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2课件:1.1.3政治生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6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真实、广泛的民主√(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称为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也叫新型民主跟新型专政)√①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表现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人民与敌人相对,公民只要取得某国籍就是某某国的公民,公民里包含得有敌人)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一课公民的政治生活1.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我国国家的性质。
(2)理解国家的根本属性和我国人民专政的本质(3)全面掌握我国人民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4)理解我国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
(5)懂得坚持人民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识记坚持人民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的分析揭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使同学们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
(2)通过分析我国人民专政与剥削阶级国家的的最大区别,来认识理解我国人民专政的本质,培养比较辨别能力。
(3)联系实际,就我国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说明我国人民的真实性。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坚持人民专政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意识,认识到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初步认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为今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作准备。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本质。
(2)人民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我国坚持人民专政重要性。
难点(4)国家的含义与根本属性;(5)和专政的本质含义;(6)我国与专政的关系;(7)坚持人民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涵。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