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型课件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39
A3 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PowerPoint的特点1、简单易学许多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虽然开发出来的课件质量较高,但学习难度大。
然而PowerPoint一般教师稍加学习,就能掌握,对熟悉Word的教师更是易如反掌。
这为一般教师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素材资源来开发教学课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支持的媒体类型多利用PowerPoint能开发出兼具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特点的多媒体演示型课件。
3、能满足一般的课堂教学需求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页面切换和内容的过渡相对较生硬,不是很流畅,但用PowerPoint的多媒体功能,制作演示型课件,满足一般的教学需要。
用PowerPoint 制作课件的方法(一)构思根据PowerPoint的特点,设计课件方案时,把方案写成分页式,即按照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样式,按屏幕页面的方式写出,同时要考虑模板的选取、板式的选择、效果的设置、动画出现的时间以及放映时的链接等。
然后精心构思场景,写出课件制作的方案。
(二)新建PowerPoint文档1、新建空白文档2、根据模板新建为制作统一风格的幻灯片模式课件,先是根据教案的设计,精心选择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几十种经过专家精心制作、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模板。
利用模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出较为理想的幻灯片,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当然模板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随时更换,并且可以修改。
3、根据向导新建(三)插入幻灯片你可以:1、选择空白版式,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创建有个性的页面;2、选择合适的版式,加快制作进程;3、编辑现有版式,为我所用。
插入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向其中添加各种内容——媒体。
(四)添加文本文本可在幻灯片视图中输入,亦可在大纲视图中输人。
还可以输入竖向的文本。
页面上的文本是“文本框”的形式。
文字输入后就可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如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等。
可以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
如何制作课件7篇1、首先打开要制作的演示文稿!2、然后点击菜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打开!3、选择窗口中的一个内容,然后添加效果,当然内置的效果很多,可以选一个效果添加!4、添加动画效果后,添加的内容上面会有一个幻灯片播放时的播放序号,然后在右边设置好这个动画的播放时的一些参数!5、再选择一个内容添加动画,然后选中新增的动画进行动画参数的设置!同样的方法,可以对窗口中的内容分别增加不同的动画效果!6、可以调整幻灯片播放时不同内容的播放顺序,选择一个动画,然后进行动画播放时的重新排序!7、当然,如果不希望给某个内容增加动画的话,可以选中这个动画然后删除这个内容的动画效果!8、其实在课件的自定义动画中可以制作出更复杂的动画,可以用添加效果--动作路径--绘制自定义路径,来灵活的制作动画!比如可以绘制一个圆,让它当做月亮绕着地球转!9、当然只要学会了课件的自定义动画动能,可以达到很多需要的效果!只要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掌握,就能制作出简单的动画效果!附:学以致用![浅谈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关键词】多媒体;练习型;游戏型【】G42【】A【】1009-5071(某某)06-0183-02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知识信息更为丰富、容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
多媒体课件的巨大优势在于它能实现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结合程序,在顺序、符号信息等方面扩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它展示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校园网络或Inter相连接的无限延伸的教学系统,这些正好符合面向现代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2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制作工具2.1形式(1)演示型: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媒体CAI网络教学环境下,由教师向全体学生播放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或者进行标准示范等。
多媒体课件制作一、实验目的1、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设计教学内容。
2、学会PowerPoint制作演示型多媒体课件。
二、实验器材微机一台、软盘一张或闪盘一个。
三、实验步骤预备工作:从«现代教育技术»或专业课教材节选题,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设计一堂课〔大约45分钟〕的内容,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设计一堂课〔大约45分钟〕的内容,即15~20张幻灯片的内容,编写相应的幻灯片脚本。
并收集相关的素材,并收集相关的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素材。
一、启动PowerPoint⒈启动PowerPoint⑴启动Windows2000或WindowsXP。
⑵打开〝开始〞菜单,选择〝程序〞项,在弹出的程序子菜单中选择〝Microsoft PowerPoint〞。
进入PowerPoint时,屏幕会弹出如下图的对话框。
能够选择〝新建演示文稿〞或〝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假如选择〝空演示文稿〞单项选择按钮,系统会图8.1图8.2进一步要求选择版式设置〔图6-1〕,最后才进入编辑画面〔图6-2〕。
在〝新建演示文稿〞选项中给出三种创建演示文稿的方式:①内容提示向导:这要紧适用于初学者的创建新文稿的方式。
它将一步步引导你完成文稿的制作。
②模板:这是一种常用的创建演示文稿的方式,用户能够利用已有的模板创建所需要的演示文稿。
③空演示文稿:现在创建的文稿背景是空白的,在此用户可设计自己所喜爱的幻灯片风格。
⒉新建一个演示文稿选择〝文件〞菜单下〝新建〞命令,选择版式设置,〝确定〞。
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图6-3):⑴一般视图:进入PowerPoint后的默认视图。
一般视图将窗口分为3个工作区。
最左边的一个区用于显示幻灯片的大纲内容,称大纲区;右上边的一个区用于显示幻灯片的成效,对单张幻灯片的编辑要紧在那个地点进行,成为幻灯片区;右下边的一个区是备注区,用于输入备注信息。
⑵幻灯片视图:在幻灯片视图中,整个窗口的主体被幻灯片的编辑窗格所占据,仅在左边显示当前演示文稿中幻灯片图标。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技巧演示型课件注重把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原则放在首位,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软件设计的可操作性。
教材的选择要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多媒体光盘素材,要有充分的信息量,吸百家之长,有选择地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选取教学媒体素材。
遵循先设计后制作的原则,同时兼顾屏幕的清晰度、文件的大小、运行的速度等问题。
具体的来说我们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性1、描述概念的科学性: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
3、引用资料的正确性:课件中引用的资料正确。
4、认知逻辑的合理性:课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二、教育性1、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2、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5、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6、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三、技术性1、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多媒体的综合使用能改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关键问题是各种媒体的运用"度"。
媒体的滥用会造成费力不讨好的效果,制作加工前一定要仔细斟酌用何种媒体教学效果最好,有目的的选用,把教育性放在第一位才能发挥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课件的运行速度,建议减少图片和图像画幅的数量和大小;减少图片和动画的颜色数和位数;将重复调用的图片、声音、动画放入库中;压缩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缩短母版中动画出现的时间;降低幻灯片切换时动画的复杂性。
2、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3、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4、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5、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技巧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技巧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常用的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课件设计、课件制作和课件演示三方面探讨如何使教学效果最佳化,并从界面、文字、声音、构图、颜色、图片、图像、链接等八方面探讨制作中的技巧,以期达到最佳的制作和最好的展示。
关键词: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课件制作技巧、课件演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技术从远古的“口耳相传”,发展为现代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直至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的组织设计,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如何最佳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手段。
结构严密,构思精巧,乐趣教学是设计的方向。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一)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原则1.适度运用原则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适量信息原则适度信息原则就是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主要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量的信息,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3.有机结合原则“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可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实验
实验一演示型课件的制作
实验内容:制作一个演示型中学几何课件。
实验要求:课件中涉及到的几何图形必须准确;
课件内容完整,能够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
课件中页面的安排整洁大方。
实验二动态课件的制作
实验内容:制作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中学数学课件。
实验要求:可以是某一堂课的某个重点或难点知识点的讲解;
课件的运行可控制;
课件的页面需美观大方,适合课堂教学。
实验三交互式课件的制作几何课件的制作
实验内容:制作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学课件。
实验要求:可以是一堂习题课或总结课的课件;
课件中链接清楚,交互功能明确;
课件结构清晰,链接走向不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