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 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 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 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10
4. 生根培养基:1 000mL MS 培养基+含 0.38mg NAA 的溶 液+30g 蔗糖+20g琼脂,再加蒸馏水至 2 000mL,混合均匀 ,加热至琼脂融化后,分装至 100mL 的三角瓶中,每瓶 40mL,共 50 瓶。灭菌操作同步骤 3。
三角瓶加上封口膜后 1kg 压力下在灭菌锅中灭菌 20min
基中,盖上 封口膜 。
生芽培养 在日光灯下保持18~25 ℃ 的温度培养,每天 光照 不少
于14.5 h,培养(2~3周后)至长出 丛状苗
生根培养 在 无菌 条件下,将丛状苗转入 生根 培养基中,在
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移栽和定 植
待生根后,将苗移至 草炭土或蛭石 中,逐渐降低 行 锻炼 。最后转移至土中培养( 定植 )
15
4、培养
⑴在日光灯下保持18-25℃培养,每天的光照不少于 14.5h ⑵先生芽培养,然后再生根培养 2~3 周后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 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 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
注意事项:
①无菌箱中培养并定期消毒
②如果培养顺序颠倒,则不容易诱导芽的形成
③一般情况下,愈伤组织形成不需要光,试管苗形成后需要见光培养
外植体上残留的杂菌会和外植体争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并 且产生大量对外植体有害的物质,导致外植体死亡,所以要先 消毒再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