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县栽桑养蚕技术教学教材4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10 MB
- 文档页数:43
种桑养蚕实用技术上篇种桑养蚕基础知识第一章桑苗繁育桑苗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
苗木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新桑园能否速成高产的关键。
苗木的来源一般以自育为好,可以降低成本,防止传带桑树病虫害;自育种苗,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桑苗繁殖,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压条、埋条等;一种是有性繁殖。
第一节无性繁殖一、扦插扦插育苗成活率的高低,与桑树品种遗传性、枝条成熟度、母树年龄、贮存养分有关。
同一枝条中,下部成熟度高;一年种杂交枝条,形成层活动旺盛,发根率高,很容易扦插成活。
我县气候温暖多湿,冬季可以结合冬伐采集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桑苗。
夏伐由于气温高,先长芽,后长根,成活率低。
每一插条3—4个芽,长约15厘米,在基部叶痕下方0.5厘米处背面剪成45°斜面,扎成小捆,用50—100ppm(百万分之五十—百万分之一百)的吲哚丁酸浸渍24小时,直立埋入苗床(沙床)培养,并注意保湿,生根发芽后,即可移栽成园。
苗期的管理大体上与杂交实生桑苗相同。
二、嫁接嫁接主要用于一些优良品种如“伦教40”、“7625”等,其本身枝条发根性能差,利用其他品种枝干或根作砧木接入。
嫁接最适时期为12月至次年2月下旬。
嫁接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袋接法和根接法两种。
(一)嫁接方法1、袋接法选冬芽健全的枝段,在一个芽的背面往下1厘米处削成长约3厘米的斜面,并对尖端稍作修削,使先端露出形成层,在芽的上方0.5厘米处剪断枝段得到接穗,1穗应有1个芽;选粗细适当的实生苗根,在无侧根处剪成平滑的斜面,即成砧木;捏开砧木剪口的皮层,使之成袋状,将接穗先端斜面向外对着砧木袋口皮层缓缓插入袋内,要求插得紧密而皮层不开裂。
接好的接木(嫁接体)应及时种到苗圃地。
2、根接法剪接穗长8—13厘米,有2—3个芽,接穗下端在芽的后方稍下处入刀削成45°角的斜面;剪取砧木苗较硬的根(主根、侧根均可),正反面向上各削一刀削成斜面,削口长约0.7—1厘米,即成砧木;捏开接穗斜面先端的皮层,使之成袋状,把砧木插入袋内,要求插得紧密而皮层不开裂。
栽桑养蚕技术一、桑树品种(一)、桑树新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种植的果桑品种有:红果1号、2号、3号、4号、白玉王、穗果2号、桑葚1号、DL-1和新疆药桑等。
(二)、目前我国主要养蚕区推广哪些优良品种1、江浙蚕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桑树品种有桐乡青、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197等。
改良品种有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育711号、盛东1号、丰田2号。
2、四川蚕区位于长江上游,北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寒潮南下,终年温度较高,雨量均匀,有嘉定桑,是一个优良品种,嘉定16号、嘉定20号、6031、川799号、神洲826、川7657等。
3、广东、广西蚕区,地处我国南方,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均气温20℃左右。
推广品种有沙二×伦教102号、塘+×伦教109号、北一×伦教540号、桂优12号、桂优62号、粤桑2号、粤桑10号、粤桑9号、粤桑11号等。
4、山东、陕西蚕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栽桑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陕桑305号、陕桑402号、选792号、鲁诱1号、7946、8033号等。
二、桑树病虫害防治(一)、桑树青枯病:病害在根部,根部木质部以下而上出现线状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呈带状,并达枝条木质部,后期皮层则腐烂脱离,发黑,全株逐渐枯死,属细菌性病。
防治:1、加强检疫,2、选用无病地块育苗,3、病株及时挖除,烧毁,病穴周围用5%石灰水,2%福尔马林液,2%有效漂白粉液灌注消毒。
周围挖深沟隔离,4、防止桑园积水,防止根部损伤,减少病菌侵入5、桑园改种甘蔗,3—4年再行种桑。
(二)、桑树断枝病:病害主要在春发桑枝基部,枝条基部,木质呈黄褐色点线斑点,逐渐由内向外扩张,外部皮部呈黑褐色斑点、块斑、长2—3厘米为多,内部病斑,一般比外病斑长1—2厘米,韧力变质,脆性增大,一遇风吹,振动即断枝。
影响桑叶产量。
属真菌性病,病菌(桑小粒性菌核),病菌(孢子)随风浸入桑花,进入枝条基部。
种桑养蚕技术第一部份桑树栽培与管理一、桑树选择及桑地整理:桑树为多年叶生植物,丰产期可达10年以上。
因此,桑园宜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经营,选择优良品种。
新种桑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cm开沟(深40cm、宽35 cm)并施足基肥(亩土杂肥5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g),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划线划行,以便栽植。
二、苗木选购和处理:选根系发达壮苗并大小分级,在过长主根系分叉处修剪,泥浆浸渍苗根后种植。
三、种植方法:按株距15~20cm用铲插法沿划线浅栽踏实。
亩种5000~6000株,大小苗木分行定植。
栽后必须淋足定根水,在地面10cm处剪去上部苗茎定株。
干旱时要淋水保苗。
四、桑园肥培管理:合理施肥是桑叶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
应根据桑树生产规律、土壤气候条件、肥料特性及采叶养蚕时间等确定施肥时间、种类、数量以及施肥方法。
1、催芽肥:桑芽长至3~5叶片时施入,以腐熟的人粪尿、沼气液、尿素或复混肥等速效性氮肥为主。
亩用量:尿素15 kg或复混肥25 kg或人粪尿(沼气液)100担。
2、造桑造肥:即采叶一次,施一次肥。
亩用量:人粪尿(沼气液)50担或尿素15kg。
宜水、肥兼顾。
在保证造桑造肥的管理下,夏伐后须增施一次有机肥。
3、冬肥:冬肥对桑树全年生长和桑叶产量、质量起重要作用。
应在冬伐后(即冬至前后)结合冬耕时施入。
以堆肥、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亩3000kg~5000kg。
用塘泥、沟泥肥施在桑行壅桑,效果更好。
施肥宜沟施,即在行间开沟,肥料施后覆土保肥,并与中耕除草结合。
五、桑树剪法与桑叶收获:桑树剪伐有冬伐(冬至前后)与夏伐(七月中旬)。
有根刈和低刈形式。
根刈为平地剪去枝条;低刈为离地面30cm高以上剪伐。
剪伐时去弱病枝,留3—5条壮枝。
根刈与低刈交替进行。
一般采用冬低刈、夏根刈。
桑叶是桑树的营养器官,采叶养蚕与留叶养树兼顾,才能稳产高产。
春、秋第一次采叶,在新梢长至80cm左右时开始,每批采叶枝条上部要留4—5片叶,下部叶片全采。
桑树种植技术一、桑园规划:选择运叶方便、土层深厚的水田、旱地、缓坡地种植,避免在厂矿、砖瓦窑、烟草地附近1公里范围内种桑。
宜连片集中种植,可减少虫害、农药中毒,且方便管理。
桑园应距离果园50米、水稻田10米以上为好,避免其喷农药时污染桑叶。
工厂氟化物、农药、烟草等可使蚕中毒。
二、种桑时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应选择凉天雨季种植,避免夏植或旱季种植。
一般以冬春植为主(12~3月),也可秋植9~10月。
三、良种和壮苗:选用桂桑优62、桂桑优12、沙二×伦109桑品种。
选用壮苗,根系完整,无传染性病虫害。
“桂桑优62”比“沙二×伦109”增产15~25%,叶片大而厚,叶质与“沙二×伦109”相近,亩产桑叶达3200kg,适种于水田。
“桂桑优12”比“沙二×伦109”增产10~17%,且叶质比“沙二×伦109”优良,亩产桑叶达3000kg,抗旱力较强,可种于旱地。
四、栽前假植:桑苗买回家后,2~4天内能种下的,可堆放在阴凉潮湿处,捆与捆之间留些空隙,最上层盖一层稻草。
经常浇少量水于稻草上,以防桑苗干枯,但浇水也不能太多,水太多桑会长出新芽,降低栽植成活率。
堆放高度不能超过50cm,以防发热而死。
1、4~10天内才能种下的,可选避风处,挖深40cm,宽35cm的假植沟,将桑苗成把(100株)直立或斜放在沟内,理直苗根,先填细土,使苗根和土壤密接,再填土踏实,要把苗干的1/3~1/2埋入土中。
按下图进行假植2、若半个月之内无法栽种下地的,要选浇水方便的地块,按行距10cm开沟,沟深15cm,桑苗分株沿沟按株距1cm斜放,盖土埋根即可。
五、栽桑要求:深耕、厚肥、壮苗、浅植。
1、耕地:栽桑地要深耕25~30cm。
2、施基肥:按行距用石灰粉划线,沿线开沟深30cm、宽30cm,施放农家肥每亩3000公斤或河塘泥150~300担,填回表土,略高出地面。
时间紧也可不施基肥。
第一章高产桑园栽培新技术第一节基本指标一、高产桑园的技术标准土地条件:土层深厚,能灌能排,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2%左右,地下水位 1米以下。
栽前准备:全面冬耕、深翻40厘米以上,亩施厩肥80担或垃圾等堆肥200担以上。
良种壮苗:选“育-711”、“农桑12”、“农桑14”、“盛东一号”等优良品种,要求苗木粗壮,根系完整。
合理密理:亩栽800—1000株,栽种时细土踏实,浇上活根清水粪。
新桑管理:用叶多留少采,培养树势;用肥少量多次。
栽桑当年用肥标准:4月下旬亩施清水人畜粪10担;5月中、下旬亩施清水人畜粪10担加尿素5公斤;6月中旬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人畜粪10担;7月下旬亩施尿素10-15公斤。
新桑产量:第一年秋叶亩产400公斤,第二年产叶1200-1750公斤,第三年2250公斤。
二、高产桑园生长特点与高产技术(一)夏秋季1、生长特点。
15月下旬伐条后,6月上旬即萌芽生长,10月中、下旬枝叶生长基本停止。
其中6-8月枝生长量占枝条生长总量的87%,开叶数占总开叶数的88.5%。
10月份绝大部分枝条停止,但仍在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2、高产技术。
合理留条—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
在栽植株数(亩栽1000株左右),每亩拳数3000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枝条就成了影响群体是否合理的主要因素。
生产上每亩留条7000-8000条最为适宜,并使条间分布均匀,枝条粗细匀整。
留条过多,细条增加,通风透光性差;留条过少,不能充分利用光能,肥水等条件;均不能高产。
施肥管理。
6-8月需肥量大,夏肥要重施,占年肥量的40%,分二次施入。
第一次夏伐后立即施入,亩施人畜粪30担,尿素30公斤或碳酸铵80公斤;第二次在夏叶疏芽后施入,亩施尿素15公斤。
追施秋肥:早秋采叶后立即施入,亩施尿素10-15公斤。
桑园抗旱。
①灌水抗旱:桑园在遇到连续高温睛热6天以上要灌水一次。
②地面覆盖:将稻草,桔杆等摊放在桑园地面。
蚕桑实用技术第一部分栽桑技术一、新桑园建立桑园规划:(1)桑树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情况制定植桑规划。
除利用平原地外,也可利用丘陵山地,溪河滩地、河堤、四边隙地等土地栽桑。
(2)桑园要适当集中,布局合理。
桑园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可避免因为其它作物防病治虫喷施农药时,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
二、桑园栽植1、深翻平整。
栽植桑树前,必须进行全面深耕,翻耕的深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
在深耕的基础上,才能平整开垅。
2、栽植密度。
一般湖桑品种亩栽1200株左右。
一般株距0.4米,行距1.4米。
3、栽植时间。
桑树栽植在落叶后至次年春发芽前进行,分冬栽和春栽。
一般在十二月中旬栽植的生长最好。
4、桑苗栽植。
栽苗前,挖好栽植沟或植穴,沟穴深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
植穴沟底部要放迟效性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等)作基肥,要求每亩施基肥100担左右。
放置基肥后盖土踏实,然后栽桑,苗根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
桑苗栽植必须做到根深苗正,壅土踏实。
栽植时必须做到深浅一致,株行整齐。
苗木放定后,用细碎的表土壅根,边壅边轻提苗干,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最后再壅土踏实,壅土要稍高于地面。
栽植后要及时灌水一次,使土壤与苗根紧密结合,植沟下陷,要及时埴土,以免影响成活,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三、树型养成桑树的树型养成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桑树的修剪分两个阶段,即树型养成阶段和成年阶段。
不论哪个阶段都包括伐条、剪梢、摘芯、疏芽、整枝等措施。
我乡主要采用中干桑养成法。
第一年,桑苗定植后,来年春季才会发芽,发芽前,离地50厘米高处,剪去苗干,养成主干。
发芽后,新植梢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疏芽,每株选留健壮芽三个,其余疏去。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在离地75厘米处剪定第一支干。
发芽后,在春季大蚕期每一支干上按照需要的枝条着生方向选留适当的健壮芽2-3个,其余疏下养蚕。
第三年,春蚕期提早采叶,夏伐后离地1米处剪断,养成第二支干,每支干留2-3个芽。
种桑养蚕技术一、桑树的培育和管理桑树是种桑养蚕技术的基础,只有健康茂盛的桑树才能提供充足的食物来养活蚕蛹。
桑树的培育和管理是种桑养蚕技术的第一要素。
1.选择合适的桑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中最常用的桑树品种是五叶桑、滇桑、青桑等。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是种桑养蚕的首选品种。
2.选好栽种地点桑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空气流通良好,土壤肥沃而疏松。
不宜在坡地、水淹地、颜色轻、质地差的土地上种植桑树。
应选择坡顶、河岸旁、荒坡或沟谷等地种植桑树。
3.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桑树的栽种时间应在春季。
在栽植前应开垦土地、施肥、翻耕,同时喷洒杀虫剂,以防止虫害的发生。
桑树的树距和行距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土地情况确定。
4.合理进行桑树管理桑树需要定期修剪、松土、施肥、浇水等工作。
合理进行桑树管理能够促进桑树的生长,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二、蚕的饲养和管理1.选择健康的蚕卵蚕卵的品质对养蚕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选择健康的蚕卵能够提高养蚕的成功率。
好的蚕卵应该色泽鲜艳,有光泽,大小均匀。
2.控制蚕卵孵化的时间蚕卵的孵化时间与气温有关。
一般来说,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孵化期通常为5至10天。
在孵化期间,要保持蚕卵的潮湿,以便孵化。
蚕的饲养方法包括饲养环境、食物的提供、换桶等等。
蚕的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强光照射。
蚕的主食是桑叶,桑叶应新鲜、干净、无病虫害。
蚕的饲养温度应在25℃-30℃之间,撒布在饲养场地的桑叶应根据蚕龄的需求逐渐增多,蚕的年龄越大,摄食量就越大。
4.掌握蚕的疾病防治蚕的疾病防治是保证蚕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在种桑养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疾病,如紫斑病、棉铃虫病、蚕蛾病和热病等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种桑养蚕技术是生产丝绸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掌握桑树的培育和管理,掌握蚕的饲养和管理,合理预防和控制疾病,可以提高丝绸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丝绸的生产和加工在饲养蚕蛹成蚕之后,需要进行蚕蛹的收获,然后将其放入蚕茧中沐浴,再将蚕茧进行加工和生产,最终得到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