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结婚的诸多风俗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1、★杭州婚礼习俗★2、★沈阳婚礼习俗★3、★石家庄婚礼习俗★4、★成都婚庆习俗★5、★济南婚庆习俗★6、★福建婚庆习俗★7、★烟台婚庆习俗★8、★聊城婚庆习俗★9、★江西婚庆习俗★10、★台湾婚庆习俗★11、★安徽婚庆习俗★12、★上海婚庆习俗★13、★北京婚庆习俗★14、★广东婚庆习俗★15、★温州婚庆习俗★16、★宁波婚庆习俗★17、★东北婚庆习俗★18、★湖南婚庆习俗★19、★河南婚庆习俗★20、★天津婚庆习俗★21、★山西婚庆习俗★23、★厦门婚庆习俗★24、★云南婚庆习俗★25、★海南婚庆习俗★26、★武汉婚庆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 ,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 ,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 ,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山东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一、结婚之前1、定结婚日子。
2、领结婚证。
3、确认参与婚礼人数及桌数。
4、预定饭馆。
5、购买、填写请帖,根据邀请人数购买,连新娘的一起买了。
6、预备喜联(家门、卧室门)。
7、车辆确认,摄像车一辆、婚车一辆、车队。
8、人员确认,所需人员:总管一名、礼房2名(一名记账、一名收钱)、司仪1名、娶亲代表最少六名、饭馆担任人两名、车队长一名(车队最好有电台)、炮长一名、炮手三人、录像师1名、摄影师1名、伴郎一名。
9、包饺子、铺床人两名(要求爸爸妈妈双全、公婆健在、未离异、有后代的女人)。
10、预备结婚前一天晚上饭。
11、组织婚车装修、组织车队调集签到时间。
12、确认行车道路(结婚前一天晚上)。
13、结婚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派人到饭馆送给饭馆担任人迹、酒、糖、饮料、干果、礼簿。
二、结婚当天1、早晨6点放3根大炮、贴喜字、贴对联(头天晚上预备好也行)。
2、婚车、车队、摄像车调集。
3、每车红包、糖一包、烟一盒。
4、接亲车辆动身前放炮。
5、电话通知女方接亲车已动身。
6、接亲车辆动身人员组织(接亲代表带开门钱)。
7、接亲车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临走时征求女方定见是否能放炮)。
8、接亲车队回男方家开端放炮。
9、组织接亲代表、介绍人、女方送亲人员休息,组织1桌8个盘(点心、生果、烟、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款待。
10、新娘换衣服。
11、仪式认亲摄像摄影留念。
12、送亲朋到饭馆,新郎、新娘乘婚车到饭馆。
婚宴这但是重头。
婚宴的`局面可要提前组织人员去预备,看看现场是不是到位了,酒是不是运来了,引导牌是不是立好了等等。
13、11:00新郎、新娘要到现场了,由迎宾人员引导客人按预定的桌位组织(中心前面预留给自己和爸爸妈妈老一辈以及双方单位领导)入桌。
14、12:00婚礼开端,由司仪组织,开端进场吧。
婚礼完毕后,有许多新人都会挑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度一个浪漫的蜜月。
假如挑选境外目的地的话,记得提前处理护照并随身携带,预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做好规划,开开心心度假。
山东女儿出嫁风俗礼仪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东地区。
山东女儿出嫁的风俗礼仪是山东地区的传统习俗之一,体现了山东人民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和尊重。
下面将介绍一些山东女儿出嫁的风俗礼仪。
在山东,女儿出嫁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因此在婚礼前,家人会提前准备嫁妆。
嫁妆是家人给新娘准备的婚礼财物,一般包括金银首饰、家具、衣物等。
这些嫁妆代表了家庭的祝福和对新婚生活的希望。
在婚礼当天,新娘会在家中穿上一套华丽的婚纱。
新娘的婚纱通常是白色的,象征着纯洁和幸福。
同时,新娘还会佩戴一些珠宝首饰,增添婚礼的氛围和喜庆感。
在新娘出嫁的时候,家人会举行一个简单而庄重的送嫁仪式。
这个仪式通常包括祭拜祖先、燃放鞭炮、送行等环节。
祭拜祖先是为了向祖先表达敬意和祈求祝福,燃放鞭炮则是为了驱邪避祸,送行是为了祝福新娘的婚姻生活顺利幸福。
在新娘离家出嫁的时候,家人会为新娘准备一辆装饰华丽的婚车。
婚车是一种特制的车辆,通常装饰有鲜花和彩带,非常漂亮。
新娘会坐在婚车上,和家人一起前往婚礼现场。
在婚礼现场,新娘和新郎会举行一个隆重的结婚仪式。
这个仪式通常包括交换结婚誓词、敬茶、敬酒等环节。
交换结婚誓词是新娘和新郎向对方表达对彼此的爱和承诺,敬茶是新娘向新郎的父母行敬茶礼,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感谢,敬酒则是新娘和新郎向亲友们敬酒,表示对祝福的回报。
在婚礼结束后,新娘会随新郎回到新郎家中。
到达新郎家门口时,新娘会进行一个跳高门的仪式。
跳高门是一种传统的山东风俗,意味着新娘要踏过门槛,象征着顺利过渡到新的生活阶段。
在山东,女儿出嫁的风俗礼仪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仪式,代表着一个家庭的传承和延续。
这些风俗礼仪凝聚了人们的心意和祝福,也体现了山东人民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和尊重。
希望这些传统习俗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新娘能够感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和祝福。
山东婚嫁习俗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而且每个民族、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特别是结婚习俗,最能表现出当地的民俗风情,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山东婚嫁习俗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山东婚嫁习俗山东结婚习俗和南方有很大的区别,山东人结婚大体上分为:议婚、订婚、选日子、铺放、迎娶、拜堂这几个步骤,其中迎亲是最热闹、最具有东北特色的结婚习俗。
婚礼当天的早晨,迎亲的吹鼓手最先来到主家大门口鼓吹一通,然后进洞房再吹。
稍事休息以后,新郎那边准备迎亲的花轿就要起程。
一般迎亲的花轿有两乘, 新郎坐的叫"官轿",给新娘准备的叫"花轿"。
去迎亲的时候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巾"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字样。
一切就绪,在三声炮响以后后,迎亲的队伍在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地起程了。
花轿来到女家门前,吹鼓手经过"三吹三打"后,新郎才能进入女家门内。
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
新娘梳妆打扮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
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闺房,送入轿中,意为脚不沾娘家的土。
博山一带,新娘是"抱"上轿的。
结婚那天,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跑,伴娘在后护卫。
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
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姑娘便随着娶亲的队伍出嫁了。
山东结婚习俗具体流程如下:1.迎亲迎娶礼仪,通常称为喜事、将媳妇、娶媳子,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共同来帮忙。
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或称大总管,为了与办丧事的总管相区别,亦称红总,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
山东结婚有什么风俗山东结婚有什么风俗山东还保留着独具地方特色的结婚风俗,那么,你知道山东结婚风俗有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山东结婚风俗一、议婚男十五六岁,女十七八岁,即有媒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
男女通婚讲求“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双方均很重视对方的品貌和仪表。
年龄以女大为贵,忌女方大一岁,有“女大一,不成妻;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之说。
经媒人说合(俗称“说媒”),双方父母有意即互换庚帖,亦称“换小柬”,庚帖上书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干支所纪的年月日和时辰),两家均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是“福命”,婚事就基本定下。
也有的在互换小柬前先相亲,即女方家长先相看男方,男方家长再相看女方,双方家长中意后,再换小柬。
旧时,男女双方多有属相忌讳,如“白马怕青牛,鸡猴不到头,蛇鼠如刀锉,虎羊一旦休,龙猪难为配,最怕犯兔狗”等封建迷信之说。
二、定亲男女两家的婚事议定后,即行换大柬、下定礼,举行较隆重的定亲礼仪。
换柬所用的印有金色龙凤和双喜字的大红书帖称龙凤柬。
男家在书帖上书写着“敬求金诺”和“天作之合、福禄鸳鸯、天配良缘、百年好合”等四句吉语;女家在回柬上书写“谨遵玉音”和四句吉言为允婚。
男方随同龙凤柬一起送去定礼,亦称“下聘礼”。
定礼有首饰、衣物和喜点等,有4色礼或8色礼,通常备有礼单,均要雇人用抬盒抬着,由媒人带领送往女家,少数富有官商人家,有的送12台至48台各色定礼。
女家的回礼有靴、帽、衣料和文房四宝等。
换柬后,两家婚姻即正式订立,双方皆不能悔约。
三、迎娶定婚后,选定吉日,俗称“看日子”,准备迎娶。
迎娶前,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和亲友发出喜柬。
接到喜柬的亲友都要带贺礼前来贺喜。
迎娶前一天,女方家长雇人用抬盒抬嫁妆送到男方家中,视家庭贫富,有4抬、8抬、16抬,富有的官商人家多的有32抬、64抬的,一般人家多送衣服被褥、家用器具,富有的.官商人家则是送锦衾罗帐、金银首饰、雕屏彩瓶等贵重物品。
结婚当天山东地区习俗禁忌1.出门不要回头观望,寓意不回头。
2.由新娘家准备水饺在新郎进门后由新娘的女性长辈下锅煮熟端给新郎新娘食用。
娘家吃饺子时碗内要留下双数,意为成双成对。
(根据各家风俗情况定)3. 新娘家提前准备好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用红绳穿两串,放在一个红色带喜字的皮箱内(或柜子内)(寓意早生贵子)。
另准备用红绳捆好的宽心面两把、红筷子两双,台灯、五湖四海(茶壶、餐具)、压箱底现金放在上述同一皮箱内。
待新郎新娘出门时交给伴郎携带到新郎家中。
4. 丈母娘要提前准备红腰带2条,在新郎接了新娘即将出门时为新郎和新娘亲手扎上,(寓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
新郎的红腰带可以一直扎着直到婚礼当晚结束,新娘的红腰带因为扎在白婚纱外面不太雅观,所以,可以到房间里把腰带扎到婚纱里面,也要扎到当晚结束。
5. 新郎新娘下车时,要从同一侧下,不要分开下车,否则不吉利。
6. 不要给怀孕的女子发请贴,因为怀孕的不宜参加婚礼,否则双喜相冲。
7. 新郎去新娘家按照滕州当地习俗要准备敲门红包多个,当女方亲友为难新郎不给开门时就需要投递红包讨好对方以便顺利进门迎娶新娘。
8.婚礼头一天,开始帖喜字,要由未结婚的男子来帖,同时贴喜字的顺序也是有规矩的,要由外向里帖,最后一张是帖在家门的喜字。
意思为迎喜进门。
记住顺序不要搞错。
9. 新郎新娘在双方家都需要给父母剥糖、敬茶、点烟。
(寓意双方婚后要孝敬父母)一般双方父母需要各准备一个(或双份)红包,送给新人。
(多少随意)10. 新郎接新娘的行车路线不能走回头路,也就是出发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不能是一条路。
11. 洞房的新床要请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在婚礼前滚床,滚床前铺床时可以在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栗子、以及硬币数枚。
记得滚完床后要给小男孩红包哦。
12. 在新郎家吃宽心面和饺子的时候,要请长辈(婶子或嫂子)高声问新娘子:“生不生?” 新娘子记得一定要说:“生” 。
男方准备物品:果盘(茶几上用),红茶碗套装(根据各家情况准备)。
山东人结婚风俗山东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山东,结婚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也是展示家族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山东人结婚的风俗习惯。
1. 婚前准备在山东,结婚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
首先,家长会亲自去对方家庭提亲,商定婚礼日期和细节。
然后,双方家庭会进行彩礼的商议,确定彩礼的具体内容和金额。
彩礼通常包括金银首饰、红包和其他贵重物品。
此外,还有婚礼场地的选择、宴席的预订等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 婚礼仪式在山东,婚礼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迎亲、过门和酒席。
迎亲是新郎一家去新娘家接新娘的过程。
在这一天,新郎要带着一大群亲朋好友,高举花轿前往新娘家。
到达后,新娘的母亲会用红绳绕住新郎的手腕,象征着两家人的联结。
然后,新娘会被护送到新郎的家中,这就是过门。
过门后,正式开始举行婚礼仪式。
仪式通常在家中的正厅进行,由家族长辈主持。
在仪式中,新郎新娘要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交换戒指和喜糖,表示两人的婚约和甜蜜。
仪式结束后,双方家庭会举行隆重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
3. 婚礼习俗山东的婚礼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敬拜天地”。
在婚礼仪式中,新郎新娘会先行敬拜天地,向天地神明表达感恩之情。
这是对传统信仰的尊重和延续。
另外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敬酒”。
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亲朋好友敬酒,表示感谢和祝福。
而亲朋好友也要回敬一杯酒,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和祝福。
山东人还有一项特殊的传统习俗,那就是“探房子”。
新婚之夜,新郎新娘要去新家的每个角落探一探,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4. 婚后习俗婚后,山东人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比如,新郎新娘要向双方父母敬猪脚,以示对双方父母的敬意和感谢。
另外,新娘还要向新郎家的长辈敬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谢意。
在山东,新婚夫妻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新婚之夜”。
新婚夫妻通常会在新家的床上摆放一副字画,寓意美满和谐。
然后,新郎会在床上抛洒一些硬币和谷子,象征着家庭的富裕和繁荣。
婚丧嫁娶习俗——山东中国婚丧嫁娶一般人家婚礼第二步定婚家里人互相了解没意见后,由介绍人同两家商定地点男家或女家;或城镇市上饭馆举行定婚礼仪,男家购置定婚衣物,礼品,并负责办宴席,女家通知至亲届时到场。
定婚这天,气氛既严肃又热烈,双方儿女参加接待。
席间给双方父母及介绍人敬礼,双方父母及至亲,给儿女赠物或赠钱。
第三步:迎亲结婚日,女家准备的陪嫁被褥、衣物,由男方派人一早抬回。
新郎骑自行车或乘汽车、拖拉机、迎亲同伴8至12人内必须有迎姑2人,车上披红戴花,贴双喜字,一路鞭炮齐鸣,或播放录音,浩浩荡荡来到女家。
女家设小宴招待。
宴毕,新郎向女家长辈行鞠躬礼,到内室向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登喜车起程。
新娘怀抱梳妆镜,胸前披戴红花。
由送姑工人扶持,迎姑伴随,伺新郎登车上路。
女家六亲陪送,一路过村放炮。
第四步:结婚典礼到男家后,播放乐曲迎新娘下车。
迎姑搀扶新娘;同其他相迎的中年妇女,簇拥新娘进入新房,上床,朝喜字而坐。
新郎请宾客人席,招待女家及其他宾客。
同时,举行结婚典礼,司仪人“唱礼”。
新郎新娘向男方长辈、至亲行礼时,长辈1赠红包封钱。
新人人洞房后,举行晚宴,酒菜八道,饭菜八道。
宴间,新郎向各席宾客行鞠躬礼“谢席”。
娘家六亲饭毕,婆母陪同到新房内稍坐,就定回归日子;然后辞别返回,是夜,新郎向同辈人再开宴席在洞房里划拳行令,嬉笑闹房。
次日,娘家来亲人接新娘回门。
第三日送回。
一场结婚礼,男方开支少则千元,多至万元。
少数民族的婚礼水族婚俗礼仪水族婚俗保留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
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
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山东鲁南地区结婚风俗
1.传统仪式:山东鲁南地区的结婚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例如过堂、拜堂、合卺等。
在过堂仪式中,新郎要先带酒敬拜祖先,然后由新郎父母代表夫妻双方进行宣读证文、地理名称,最后由新郎父亲带领新娘拜祖先、神灵,表示结合。
2.喜宴:山东鲁南地区的结婚喜宴通常会举办两天。
第一天是
新郎家里举办的“迎亲”。
由新郎家族提供酒席,迎接新娘及其父母,并进行隆重的仪式。
第二天则是新娘家里的“送亲”,新娘会穿上红色的婚纱,由新郎接送到新郎家中,进行结婚仪式。
3.红色婚庆:山东鲁南地区的结婚婚礼仪式中,红色是主要的
色彩。
新郎新娘都会穿上红色的婚纱和西装,在婚礼上,红色的装饰和布置也会占据主导地位。
4.结婚彩礼:在山东鲁南地区,结婚彩礼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通常是新郎一方向新娘一方提供礼金、珠宝和其他财物。
彩礼的金额因家庭而异,但通常都是一个较大的数字。
总之,山东鲁南地区的结婚风俗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婚礼仪式隆重热闹,红色是主要的色彩。
同时,结婚彩礼也是一种重要的习俗,代表着家庭间的友好关系。
山东结婚习俗山东各地婚嫁具体流程:迎亲迎娶礼仪,通常称为喜事、将媳妇、娶媳子,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共同来帮忙。
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或称大总管,为了与办丧事的总管相区别,亦称红总,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
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的能力了。
所以,红总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
婚礼之前还要下帖邀请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来,那就要用马车、地排车或者胶轮小推车去搬。
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娶亲娶亲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旧时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
有的地方只给本族的人家行礼,谓之演家礼。
东平县的男子,在迎娶新妇的前一天到亲友家行礼,谓之告冠,而亲友送礼亦谓之冠敬。
无棣将婚之夕,婿衣冠谒家庙;陵县将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将婚时,着成人冠服,告庙,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并宗族长辈、乡先生;泰安、东阿都以婚礼为冠礼,即婚娶为成人,未婚为童子。
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到齐,为新娘暖嫁,或称暖轿。
暖嫁就是晚间请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还要请一小戏班来清唱几出。
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临沂一带习惯“送亲”,婚礼前一天晚上雇的轿子就来到女家。
轿夫们一起参加暖嫁,这时要盛情款待,让他们在第二天能把轿子抬得稳当,不颠不晃。
莱阳一带,在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轿子送往女家。
送轿子时,新郎先在轿里坐上十几步远,然后再下来,意思是压压轿子。
娶亲之日,礼俗繁多,迎娶新娘过门是首要的一项。
山东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时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也可以称为迎亲;第二种是新郎不亲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称之为等亲;第三种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来,可以称之为“送亲”。
聊城家乡的风俗作文My hometown in Liaocheng is a place with rich tradition and unique customs. (聊城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和独特风俗的地方。
) The customs of my hometown refle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region, and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identity. (家乡的风俗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它们是我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 From the annual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s to the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s,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the local customs that are worth exploring. (从每年的春节庆祝活动到传统的婚礼习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面。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ustoms in my hometown i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Spring Festival. (我的家乡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春节的庆祝活动。
) This is a time when families come together to honor their ancestors and welcome the new year. (这是一个家人团聚,祭祖迎新年的时刻。
) The festival is marked by elaborate decorations, traditional foods, and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and lion dances. (春节的活动以华丽的装饰、传统的美食以及龙狮舞等各种活动为标志。
聊城,独有的风俗,作文《聊城风俗之美食篇:呱嗒》聊城市有很多独有的风俗,这其中美食风俗可太让人口水直流了。
在聊城啊,有一种特色美食叫呱嗒。
这呱嗒看起来就像个大饺子,可厚实着呢。
我第一次见到呱嗒,是在一个街边的小店里。
那店面不大,门口摆着一口大平底锅,平底锅里正煎着呱嗒呢。
这呱嗒的制作过程特别有趣。
店主先揪下一团面,然后在案板上擀成薄饼。
接着往饼里包上馅料,这馅料可丰富啦,有猪肉大葱的,还有鸡蛋的。
包好馅料后,再把饼擀得更大更薄一点。
然后就放到锅里煎了。
煎的时候那香味就直往我鼻子里钻。
锅里的油滋滋作响,呱嗒的外皮慢慢变得金黄酥脆。
师傅还不时用小铲子给呱嗒翻个面,确保两面都受热均匀呢。
我就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等了好一会儿,我的呱嗒终于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咬了一口,那外皮酥脆得不得了,一口嚼下去“咔嚓”直响。
里面的馅料热乎乎的,猪肉大葱的特别香,肉香和葱香混在一起,那味道绝了。
鸡蛋的也很美味,淡淡的蛋香在嘴里散开。
在聊城,不管是男女老少,都特别爱这一口呱嗒。
早晨上班上学的路上,很多人都会手里拿着一个呱嗒边走边吃。
这呱嗒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聊城独有的一种饮食风俗,它代表着聊城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简单又实在,就像这呱嗒的味道一样,实惠又解馋。
《聊城风俗之节庆篇:凤凰集的热闹》要说聊城的风俗啊,那各种节庆活动可是相当吸引人。
像我去过的凤凰集就特别有特色。
凤凰集可不是每天都有,那是特定日子才有的集市。
我记得那次去凤凰集的时候,天还没亮就出发了。
到了那之后才知道啥叫人山人海。
集市上到处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
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卖啥的都有。
有卖手工艺品的,那些小玩意精致得很。
我看到一个大叔在卖用草编的小动物,有小蚂蚱、小蜻蜓,造型特别逼真。
还有卖传统小吃的摊位也围满了人。
我走到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前,就挪不动步了。
那大爷画糖画的手艺堪称一绝。
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把小铜勺,里面装满了糖稀。
聊城结婚的诸多风俗
双方家长、媒人、准新郎新娘、重要的亲朋好友在上档次点的饭馆吃喝一顿即可(切记是男方请客啊,并且地点要照顾女方)
男方需要准备礼金10007元(万里挑妻)或礼金10001元(万里挑一) 3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或三钻(钻石戒指,耳环,项链)或者是5金(多个金手镯,和耳钉)5钻也是由准婆婆给准儿媳。
然后就是改口费,一般市区这块父母最低是1000(主要是看心意了,越喜欢越多嘛)祖父母比父母少些,剩下的男方的姑姑叔叔大爷啊什么的也是要意思一下的。
再就是给女方买两身衣服,从头换到脚,包括包包腰带和袜子,一套化妆品(一般都是折成现钱,小两口自己去买,看消费水平了)。
除了这些男方应该准备点东西不用很多也不用很贵重在散席的时候让女方家亲戚带走一家一份就行
主要还是两家商量着来,对了,别忘记要找几个好友帮忙,拍拍照片啊什么的,还有要定个不错的蛋糕,最好是搞个订婚仪式,主要是表现出男方家对女方的重视程度
吃饱喝足后各回各家。
市区普通家庭标准一般这些下来也要3万多4万的吧
个人认为,订婚主要是看男方的诚意和对准新娘的喜欢重视程度,如果男方家庭条件尚可,还是尽量表示最大的诚意吧。
当然,以上这些基本上是聊城市区的男方女方的订婚要求,条件好的那就没办法说了,这只是很一般的标准了,好像聊城人很重视婚丧嫁娶的。
像农村,周边镇县的,也没这么多要求了。
结婚婚礼筹备计划
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2.制定婚礼预算书
3.草拟客人名单(初稿)
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5.确定伴郎、伴娘、小花童人选
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7.成立婚礼筹备组(明确筹备组分工)
8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婚宴:
1估计来宾人数
2估计酒席数量
3选择婚宴地点
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通知:
1发喜贴给亲友
2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3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4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5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采购:
1婚礼用品订购(喜贴、红包、喜字、彩带、拉花、喷物)2购买结婚戒指首饰
3购买新娘化妆品
4购买烟、酒、饮料
5购买糖、花生、瓜子、茶叶
6购买录像带、胶卷
7预定鲜花
8预定蛋糕
9购买水果
10购买父母以及伴郎伴娘、小花童服装
婚纱:
1挑选婚纱影楼
2拍婚纱照
3预约拍摄日期
4拍照
5选片
6冲印或喷绘
7取婚纱相本
8购买或租赁婚纱礼服
9制作婚纱音乐片
美容:
1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3新郎剪头发
沟通:
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3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礼仪:
1确定礼仪公司以及婚礼主持人
2与司仪见面谈婚礼节目
3与婚礼公司人员现场实地勘察
4选定婚礼音乐
5调整节目策划书
6婚礼化妆预约(带礼服类物件)
7确定当日化妆地点及到达时间
8与发型师、化妆师再次沟通
9确认婚礼当日化妆用花
10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11婚礼车辆预约(接送嘉宾用)
12确定婚车数量
1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14确定布置鲜花花色
15确认捧花彩车式样
16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17婚庆摄像摄影预约到达时间以及拍摄前准备事项
18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婚前时间安排
婚礼前一月
1、准备协助人员名单
动员人员:亲朋好友
你们需要很多人的帮忙,快点想想你们死党吧!
2、统计来宾名单
动员人员:长辈和统计学系毕业的朋友
长辈会给你最详细的家族关系表,漏了谁都不好!
3、拍摄婚纱照
动员人员:婚纱摄影店
婚礼前三周
1、订车订蛋糕订酒席
动员人员:饭店人员和出租公司
如果要好车,就得赶紧订了。
还有大蛋糕的式样也可以看看了。
几桌酒席也该确定了。
2、仪容整理
动员人员:美容美发院和买衣闺中好友
新娘要修剪头发,并试妆。
还要为结婚时的衣服鞋子逛街。
婚礼前一周
1、召集大会
2、美容全身护理
动员人员:美容院
3、整理行装
动员人员:新郎新娘
婚礼前三天
1、布置会堂
动员人员:工作人员
布置喜庆会堂,写好各席名单。
2、订花
动员人员:花店
3、取礼服
动员人员:礼服店
试穿一下,万一不好,还来得及改。
婚礼前一天
1、所有工作再确认
确定万事俱备!
2、休息
动员人员:新郎新娘
虽然这是单身的最后一天,也许有朋友邀你们出去,但是一定要早点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