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陕西省(西安、大雁塔)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08 MB
- 文档页数:36
旅游地理环境概述西北旅游区概述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线路枢纽城市导读西北旅游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省区。
东连华北旅游区,北临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南与华中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相连,西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加强旅游区间的横向联合和国际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区面积广大,民族众多,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区域。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以荒漠草原、戈壁绿洲、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古都文化、民族风情为特色,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但总体看,本区地处内陆,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交通不太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准格尔盆地天山昆仑山高耸山地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构成了本地区地表结构的部分特征,南部有昆仑山脉,北部有阿尔泰山,中部横亘着天山、阿尔金山,东南部有祁连山、阴山、华山,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
(二)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吐鲁番盆地阿拉山口盐渍化土地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有典型的大陆性温带沙漠气候特征。
本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光照资源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热量资源丰富,风大沙多,气温变化大且具有明显的季风差异,即便在一天当中,也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同时区内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因而形成我国最干旱地区。
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天山山麓(三)戈壁荒漠与绿洲交错天然降水的不足,使赖于水分生存的绿色植被极其贫乏。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足,不仅使现有充裕光热能资源白白浪费,而使大西北空间丰富的地表资源失去开发的价值,并成为现有和将来地丧资源开发的限制和决定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二)开放、兼容的丝路文化本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陕西省陕西省:“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现以形成以古文化观赏为主线,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格局,陕西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文物古迹观光。
1.西安:自古就有:“京邑所居,五方辐辏”之说,为“十三朝古都”,与埃及开罗、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1)西安城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军事城堡。
(2)大雁塔,位于西安城南慈恩寺内,被人们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的,取“报慈母之恩”之意,称为慈恩寺。
大雁塔是我国古代楼阁式砖塔的典型,南门外砖龛内有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均由大书法家褚遂良楷书写成。
(3)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部荐福寺内,是唐睿宗李旦为驾崩百日的唐高宗李治献福而修建的,故名“献福寺”,武则天时改成“荐福寺”。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因其塔身小于大雁塔,故称之为“小雁塔”。
小雁塔为密檐式砖塔。
(4)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家博物馆。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被誉为“青铜器之冠”的铜车马,秦俑之所以享有空前绝后的盛誉,主要是因为秦俑以其“大、多、精、美”征服了人们。
大先指场面大,其次是体型高大。
多,是指数量多,精是指精致、精巧,美是指富于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秦陵兵马俑已成世界公认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并被称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6)“华清池”——“天下第一温泉”(7)“唐代帝陵之冠”——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8)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西汉诸陵中最为高大、显贵的一个。
茂陵博物馆位于霍去病的墓地,其中最为珍贵是霍去病墓前的16座形象古朴的汉代石刻,包括著名的“马踏匈奴”。
(9)“关中塔庙之祖”——法门寺,始建于东汉,从公元631年——873年,唐朝先后7次迎送法门寺佛骨舍利,今日法门寺乃明代万历七年重建,法门寺地宫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