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形的联想】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79
简笔画百科名片简笔画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目录[隐藏]绘画方法社会推广绘画方法社会推广[编辑本段]绘画方法A:选择角度、显示结构特点形体结构是绘画最基本的要素,各种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因素,结构形势及比例关系,平面化的简笔划,表现2维的平面结构比较简便。
但要表现立体结构的物体形象,因主要只表现一个面的图形,写生时应选择能充分显示对象结构特点的角度和视向,使这些特点能突出地呈献于平面图形之中。
a、正视图:电视机的荧光屏、收录机的录放音座和按键、照相机的镜头、书橱、冰箱的门框。
这些体现结构特点的构成因素都安置在物人物简笔画体的正面。
房屋除屋顶外,体现不同建筑风格的柱、廊、门窗及其它饰物也大都在正面。
这些物体的正视图能显示它的不同观点的结构特点。
b、侧视图:脊椎动物由一要脊连接头尾,横贯胸廓和骨盆、四肢分别与肩带和骨盆衔接支撑全身,各种动物因不同的生存方式和运动方式而形成的结构比例与形态的差异。
从侧面看十分明显,同样,各种车辆的外部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头、车厢和车轮,画出其横式侧视图,能全面显示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c、俯视图:炉灶、餐具、书本、田径场等物体的结构特点所在的面朝上,画出它们的俯视图易于辨识。
d、周视图:球体的外轮廓在任何角度都呈圆形,圆柱体和圆椎体在轴线垂直于地面的状态中,各种角度也会呈现出大抵一致的视觉形态。
灯笼、笔筒、手电筒、杯、碗、盆等物,也分别由球体、圆柱体和圆椎体构成,画这些物体一般不必选择角度。
如果它们被横置或斜置,即轴线不垂直于地面,则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透视变化,应取轴线平行于画面的角度。
B:抓住细节,突出个性特点同类或类似物体的形象差异,一般主要体现在局部的细节上。
如:驴与马、羊与鹿、猪与象、鹅与鸭等类似动物,整体结构无大差异。
主要区别在于耳、颈、头、尾等细节的大动物简笔画小,粗细与长短的不同,写生时要注意发现并强化差异,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点。
1.简笔画的表现形式:单线式、廓线式、混合式。
2.简笔画的表现内容:静物、风景、人物。
3.简笔画的造型方法:概括、夸张、拟人。
4.静物简笔画的基本形的表现方法: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角形和梯形。
5.静物简笔画的基本形体的表现方法: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棱台、三棱锥、四棱锥。
6.植物的表现方法:轮廓形、基本形、生长规律等。
7.动物简笔画的形体特征:头部、四肢、尾巴、躯体。
8.动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简化、概括、夸张、拟人。
9.人物简笔画:喜、怒、哀、乐等。
10.人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概括省略(单线表现)、夸张变形画法(头部的夸张、形体的夸张、表情的夸张。
)
11.寓言故事(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及场景的组合)
12.图形的联想画法:
圆形、三角形、半圆等
13.什么是简笔画:
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
14.简笔画的特点:
概括、形象、简练、实用、易学、好记。
15.点、线可以概括九种:
点、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
16.植物的透视:
虚实、主次、疏密等。
17.蔬果的特点:
水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比较光滑规整。
18.动物的形象特征(结构、比例、动势)适度的加强、夸张、变形可使其特征更为生动、突出、富有感染力。
19.填空、选择、判断、临摹、创编(锄和古诗等)、图形的联想、黑板报的设计
(主题字体的设计:夸张不要太过,简单而不易复杂,尽量少用字来表现简笔画黑板报。
)。
从简易绘画中联想出手工的制作方法手工与简笔画的本质都是美的表达形式,简笔画是二维空间的艺术表现,手工是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
创作即表达,将简笔画二维空间中的点、线、面在三维空间中重构、表达,即是手工创作,剪纸、雕刻、泥塑、串珠、丝网花艺等均是如此。
通过手工课堂教学将学生心中的“涂鸦”内容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重构点、线、面。
标签:简笔画手工点线面卷压叠绕以简笔画为基础,探索手工创作。
手工与简笔画的本质都是美的表达形式,手工是三维空间的艺术表达,简笔画是二维空间的艺术表现。
认识、感受、表达和创作是人和美之间的交互过程。
在儿童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首先认识的是三维空间的各种物体,其次是学会用工具去涂鸦表达。
当儿童对美产生认知时,除了用肢体和语言表达,也会用其他方式表达,创作和表达的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形式。
在这一过程中,认读识字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学习过程,在二维空间中,儿童心中所思所想往往无法很好地用文字表达清楚,随手的涂鸦便成为最直接和坦率的表达方式。
与此同时,创作即表达,将简笔画二维空间中的点、线、面在三维空间中重构、表达即是手工创作,剪纸、雕刻、折纸、泥塑等均是如此。
通过手工课堂教学将学生心中的“涂鸦”内容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重构点、线、面,这一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创造性。
一、串珠、泥塑——简笔画构建手工作品草图之“点”(一)串珠类手工教学《穿串链》一课的教学,先要求学生穿手链、项链,再用珠子穿成小猪、小兔子、小狗等动物。
材料中的珠子除了可用成品的塑料珠以外,也可用野草种子代替,这样更加自然环保。
(二)点状颗粒的泥塑超轻黏土、树脂黏土、珍珠泥、水晶泥、陶泥、泥巴都可以用来创作泥塑。
学生喜欢泥塑创作,尤其是农村学生,玩泥巴的游戏伴随他们成长,对泥巴的玩法很感兴趣,用泥巴创作更会让他们感到愉快,身心得到释放。
泥巴一般有四种:黄泥、红泥、白泥和黑泥。
黄泥、红泥和白泥容易干裂,而黑泥黏性较强,做出来的作品比较圆润。
简笔画教程简笔画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就像学外语一样,要多看、多想、多练、多用.要想快速绘出栩栩如生、生动幽默的简笔画,请牢记以下五点:1、观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比较、积累、收集各种物体的形态和特征,厚积薄发。
2、联想要有图形的概念,将抽象的图形联想到具体的实物形象,要把各种具体的事物用抽象的图形去概括.3、记忆多观察、多联想、多记忆,注意积累,建议熟练几种画法,如:熟记五种树的画法、五种鱼的画法、人的五种表情等。
4、归纳学会归纳,学方法,找规律,举一反三。
5、实践绘画没有捷径可走,学了方法就要练习,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就能画出一手好画。
练习原则: 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练线条后练润色先临摹后写生简笔画是用大家熟悉的点、线、面等绘画要素来表现物象,只要你有图形的概念,注意运用简化和夸张的造型方法,灵活运用和组合点、线、面,你就能画好简笔画,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如:一、观察分析物象观察是描绘的准备阶段。
不进行观察,就不能正确地了解所画的对象,当然就不可能正确地加以描绘,因此,学习简笔画一开始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观察时,要从物象的结构、形状、比例、组织特征以及姿态、表情、线条、色彩等形色的美感出发,进行整体与部分,内涵与外观等方面的把握,力求“看清全体,抓住特征”。
如:杯子。
观察杯子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及杯子的整体形状和各部分的形状,比较各种杯子的大小、长宽比例等。
在观察的同时,还要用心思考分析,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进行比较,反复体验掌握杯子的“共性”与“个性"。
二、抓特征每一景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虽然同样是树,但却存在着树种和树龄之差异,例如柳树和杨树从树干到叶子都不相同。
人物有着各自的面部特点,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对每个人的表现手法都要有所不同,因此,所有这些我们都要认真观察,充分消化理解,才能正确把握。
简笔画既反映客观的真实,又巧妙地把事物的特征用简练的笔划刻划出来,区别事物的各种类型、属性.要做到这点,需要对事物仔细分析、比较。
图形联想教案模板(共8篇)篇:《图形联想》教案课程题目:《图形联想》课程类型:设计·应用课时:一课时(40分钟)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授课人:邓铭昌(一)目标: 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
(二)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三) 教学难点: 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202X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以色列馆介绍。
导入学习内容。
(1)提问:1、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的名字?(2)这些建筑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鸟巢:国家体育场是202X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由于外观造型酷似鸟巢所以又称“鸟巢”。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英国馆: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
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以色列馆:以色列国家馆因其独特设计被称作“海贝壳”,这一名称也恰好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特点。
以色列馆在建筑上充满着创新与未来元素,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组成的流线型建筑体象征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
(3)导出蒲公英、海螺、鸟巢图片这些图形联想来自生活、自然、图形本身讲授新知相似联想:把形状、结构相似的事物进行联想。
儿童联想变形画系列稿之二:变形画与联想变形画的功用不仅在于学习一种有趣的绘画形式,练习基本的绘画能力,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更在于由此种非同寻常的绘画方式培养儿童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及其创造力。
联想是创造才能的构成因素之一,联想是想象的开始,联想与想象常常成为创造活动的导线。
每一变形画的设计都离不开联想,每一变形画的练习都可以引发联想。
例如,由于我们看到了小鸡便联想到小鸭子,于是便设计出了”小鸡变小鸭”这一变形画。
当我们看到天上的云朵便联想到棉桃,于是便设计出”云朵变棉桃”这一变形画。
而在儿童临摹这些变形画的过程中便会自然地引起他们的联想。
不过儿童在临摹变形画时联想处于被动状态。
而当儿童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了变形画的画法之后,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变形画时,他们进行的联想就是主动的了。
变形画设计中的联想方式与许多创造活动中的联想方式是颇为相似的。
例如,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遥远联想等等。
在教学生学习变形画的同时,要将变形画创作中的联想与各种创造活动中的联想加以对照,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变形画创作中的联想与各种创造活动中的联想的联系途径,使这些联想能力转换成为创造才能的构成因素。
下面是变形画创作中的联想与各种创造活动中的联想方式相似性的对照实例。
由马到驴--类似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其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事物叫类似联想。
例如,由鸭想到鹅是因为鸭与鹅的身形及眼、嘴与爪都很相似。
于是便以这些相似形为基础设计出”鸭变鹅”这一变形画。
把上下两个园形部份重叠,重叠部份不必画出,便形成了两个融合在一起的园形。
上面园形做头,略小于下面的圆形。
在头形的左侧画出侧面的鸭嘴,在头部近嘴处的上方画一个小园圈做眼睛轮廓,再点上眼珠。
然后,身子的圆形下面加上两只带蹼的脚。
这样就画成了一只小鸭子。
由于鸭与鹅的身形及嘴、眼、脚等都很相似,只是鹅有高耸的额头和长长的脖子。
所以,只要在画好的鸭子的头顶上加个大额头就具有了鹅的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使它更像鹅,再从原鸭嘴下侧根部起向右画直线至头中部再向下弯曲后便立即向左折画直线至原起笔处,并使其与鸭头外轮廓曲线向对应而形成鹅的长脖的形态。
图形的联想(通用2篇)图形的联想篇1一、教学目标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方案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等(教师)、范例、浅色卡纸(32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游戏激趣:老师出示一个圆形,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印有圆形的纸上画出各种事物,比赛谁画的变化图形最多。
(2)课件慢慢展示出悉尼歌剧院的屋顶。
让学生观察: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展示帆船)(3)展示悉尼歌剧院全貌,引导学生欣赏建筑与自然相和谐的巧妙的艺术构思。
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出示范例《水杯》,请学生研究:水杯变成了什么?加了哪些关键图形?还可以变成什么?(2)小组学习:图形联想中添加的图形数量宜少而精,还是多多宜善?引导学生依据书中的图解与提示,研究图形联想的基本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组讨论:图形联想有什么用?让学生懂得图形联想在图形设计、仿生学等学科中的作用。
3.布置作业,启发联想。
(1)作业要求:自选一个图形,添画成一组有趣的联想图。
(2)欣赏《尺》、《鸭子》等图形联想画面,想象你还能让它们变成什么。
4.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5.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各自作品中联想的方法,小组交流。
(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6.收拾整理,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图形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教师)搜集各种创意图形资料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制作成课件;准备好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