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显示技术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各种显示器件的...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讲述电子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和使用。
主要内容有:绪论;视觉特性和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和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使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和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1电子显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内容2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3电子显示技术的分类4 电子显示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前景第二章视觉特性和光度学、色度学原理;(2学时)1 人眼的生理特性2 光度学原理3 色度学原理第三章显示系统的要求和图象质量评价;(4学时)1显示系统的构成2显示图像的组成、象素3 显示系统的寻址4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制5 图像质量的评价6 图像分辨率的测量方法第四章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4学时)1 阴极射线管显示概述2 彩色显像管发展历史3 彩色显像管工作原理4 彩色显像管的类型5 彩色显像管的前景第五章液晶显示;(8学时)1 液晶显示的发展和特点2 液晶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3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4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5 液晶材料及分子结构6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7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8 液晶技术的新进展第六章等离子体显示;(8学时)1 概述2 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3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4 彩色AC-PDP(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5 彩色AC-PDP的制造材料和工艺6 彩色AC-PDP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7 彩色AC-PDP电路系统8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9 PDP的使用第七章电致发光显示;(4学时)1 电致发光显示的分类和特点2 电致发光机理3 粉末型交流电致发光板4 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板5 电致发光用的材料6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7 电致发光板的使用第八章发光二极管显示;(4学时)1 概述2 半导体及p-n结注入发光3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4 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工艺5 发光二极管的材料6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7 发光二极管使用领域的拓展8 LED的使用及相关电路第九章激光显示;(4学时)1 激光显示系统及其分辨率2 激光光源3 光调制器4 光偏转器5 扫描激光彩色电视6 脉冲激光的声光成像第十章投影显示(2学时)1 投影机的分类2 投影管式投影机3 液晶投影显示4 数字光路处理器投影机测试方式:开卷测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讲解和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该门课程。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讲述电子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主要内容有:绪论;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1电子显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内容2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3电子显示技术的分类4电子显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第二章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2学时)1人眼的生理特性2光度学原理3色度学原理第三章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4学时)1显示系统的构成2显示图像的组成、象素3显示系统的寻址4发光单元的亮度调制5图像质量的评价6图像分辨率的测量方法第四章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4学时)1阴极射线管显示概述2彩色显像管发展历史3彩色显像管工作原理4彩色显像管的类型5彩色显像管的前景第五章液晶显示;(8学时)1液晶显示的发展与特点2液晶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3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4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5液晶材料及分子结构6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7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8液晶技术的新进展第六章等离子体显示;(8学时)1概述2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3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4彩色AC-PDP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5彩色AC-PDP的制造材料与工艺6彩色AC-PDP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7彩色AC-PDP电路系统8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9 PDP的应用第七章电致发光显示;(4学时)1电致发光显示的分类与特点2电致发光机理3粉末型交流电致发光板4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板5电致发光用的材料6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7电致发光板的应用第八章发光二极管显示;(4学时)1概述2半导体及p-n结注入发光3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4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工艺5发光二极管的材料6发光二极管的特性7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的拓展8 LED的应用及相关电路第九章激光显示;(4学时)1激光显示系统及其分辨率2激光光源3光调制器4光偏转器5扫描激光彩色电视6脉冲激光的声光成像第十章投影显示(2学时)1投影机的分类2投影管式投影机3液晶投影显示4数字光路处理器投影机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讲解和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该门课程。
2023年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介绍2023年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光学、光电材料与器件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显示、驱动电路的设计、光电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信息显示实现、电路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光电测试、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点:本专业是综合光学、电子、计算机、测控和信息显示应用方面的宽口径专业。
学生通过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现代测控技术和光显示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从事光电传感与测控系统、光电信息处理系统、光信息显示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开发、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光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现代工程制图、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软件设计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光电传感与检测、光电信息测控技术应用、信息显示技术、光电电路设计与应用、显示器件驱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
就业领域:可适合在光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广电信息显示产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光电测控与光信息显示系统的设计、制造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2023年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介绍2今年,学校新增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
非平行志愿省市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调档,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根据生源情况和各省(区、市)的相关政策确定调档比例。
考生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分。
学校录取原则是:在学校调档线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分。
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先按专业志愿顺序、再参考相关科目的成绩进行录取,参考科目按不同学院的要求确定,即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除外)以英语、数学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艺术设计专业以美术、英语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其他学院的专业以数学、英语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
显示应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显示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显示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显示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显示应用设备,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显示应用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显示应用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显示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示分辨率、色彩管理等内容。
2.常见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投影仪等。
3.显示应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显示器的连接与设置、调整显示效果、使用投影仪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显示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显示应用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显示应用设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显示应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显示应用设备,如液晶显示器、投影仪等,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考试:安排一次考试,测试学生对章节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信息显示技术》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信息显示技术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optoelectronic display technology学时/学分:64/4课程类型:限选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光电显示技术与应用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光学(同步开设)开课学期:6开课部门:数理学院应用物理教学部二、教学目标和任务: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信息。
信息显示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手机显示屏和各种设备的人机界面再现代生活和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显示技术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支柱。
此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拟从事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子工程等研究或从事计算机显示设备与系统设计、电视视频工程、指挥控制系统等工程技术应用开发提供信息显示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显示器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40%,期末考试:60%四、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供参考)第一章:显示技术历史与现状概括介绍(2学时)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s and specifications of display technologies, which are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 display and judging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technologies (LCD, PDP, LED, OLED and FED) are also illustrated.第二章:色度学原理简介(6学时)Chapter 2 introduces the stages of color formation from a scientific viewpoint. Then, the chromaticity diagram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colors. Finally, one can use the background of color science to engineer the color performance of a display.第三章:薄膜晶体管原理简介(3学时)Chapter 3 describes the TFTs used to drive LCDs and OLEDs. Device structur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driving techniques and circuits for LCDs and OLEDs are demonstrated. More details will be given in another course.第四章:液晶物理和基于液晶的显示器(19学时)In Chapter 4 we begin with basic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structures, mixture formulations and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n extend the discussion to device structures and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Three major LCDs are introduced: transmissive, reflective and transflective. Most modern LCDs are of the transmissive type. However, these displays might be washed out by direct sunlight. In contrast, reflective displays work well under sunlight but are not readable in dark ambient. To retain the good images of a transmissive display while keeping good sunlight readability, transflective LCDs have been developed.第五章:等离子体显示器概述(10学时)Chapter 5 gives an overview of PDP fundamentals. We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physics of a gas discharge, covering the reactions of gas discharges and I–V characteristics. DC PDP and AC PDP panels as well as surface discharge and vertical discharge approaches are introduced. The panel process technologies and useful process approaches are also described. Finally, we discuss system techniques with cell opera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第六章:半导体发光二级管简介(10学时)Semiconductor LEDs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6. We start from the material system because this determines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LEDs, typically p–n jun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n discussed.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is introduced, which highlights the practical electrical, optical and thermal issues. Finally, applications of LEDs for displays are described.第七章:有机发光二极管原理简介(8学时)Chapter 7 describes OLEDs, with fabrication processes and operation principles similar to LCDs and LEDs, respectively. The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material aspect. Opto-physical processes in an organic material are introduced. Electrical injection and transport in organic materials are then described. Device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are then discussed. One serious disadvantage of an OLED is its short lifetime; this issue is also addressed.第八章:场发射显示原理简介(6学时)In Chapter 8 an overview of FED fundamentals is provided. We begin by discussing the physics of field emission, covering the field enhancement and vacuum mechanism. FED structure, display mechanism and various emitters are introduc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low- and high-voltage phosphor are compared. The panel process technology and useful process approaches are also described. Finally, system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描述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是依托国家光电技术引智基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术和人才的职能,目前在广东省内唯一开设的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半导体工艺技术、信息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能够胜任在现代通信、电子信息显示、半导体器件、光电成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等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业务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同类专业之一,依托电子薄膜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及四川省显示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显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平板显示领域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建立了以电子元器件为核心,器件与材料、系统交叉融合的课程平台和从材料到器件、系统的完备的本科实验室,坚持科研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学生能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并已形成经济支柱性重大产业,我国已将其列入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之一。
信息显示技术与光电技术已成为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结合,涉及到光学薄膜电子学、材料学、制造学、半导体电子学、大面积电子学、微电子集成系统学、真空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是推动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教育、交通、广告、导航、军事、仪器仪表、测量、照明等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我国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正逐年增加,人才供不应求,并预计这种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学习该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新材料基础理论,掌握液晶显示及相关技术专业知识。
能够从事信息显示、光电技术及相关领域内的科研、教学、应用、开发、生产、管理工作。
了解学科前沿及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和参与技术改进的高级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显示技术》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各种显示器件的结构、工作机理、器件的特性、器件的制作工艺、相关材料、器件应用等。
故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于各种显示器件的物理基础、器件结构及器件的特性等相关内容。
绪论显示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现状
1、显示技术的分类
2、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动向
3、显示技术的常用参量
4、发光的几个基本物理概念
第一章电致发光显示
1、ACPEL(交流粉末电致发光)发光现象;
ACPEL的发光原理(碰撞离化模型、双极场模型、纯位错模型)
2、DCPEL的发光原理
3、平板显示技术的寻址扫描、灰度调制的、交叉效应
4、ACTFEL(交流薄膜电致发光)的极化效应、滞后特性;原子层外延术
5、小分子OLED的结构、原理、LUMO及HOMO的概念、OLED材料、发
光过程、OLED器件的设计与制作技术、OLED的封装技术
6、PLED的结构、原理、器件的制作技术、封装技术
第二章发光二极管显示
1、LED的发光原理、LED的物理基础—复合理论、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
两种带间复合、俄歇效应
2、同质PN结与异质PN结的能带结构
3、LED的制作工艺、几种LED发光效率的定义、提高LED发光效率的措
施
4、常用LED材料
第三章场发射显示
1、FED的工作原理、结构、表面势垒与电子发射、Fowler-Nordheim方程
2、FEA的种类
3、FED的制作技术
第四章等离子体显示
1、气体放电的基本性质、气体放电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气体放电的伏安
特性、辉光放电、汤生放电理论、Penning效应
2、ACPDP的结构、工作原理、ACPDP单元电压转移特性
3、AC-PDP的制作工艺
第五章其它显示技术
1、VFD
2、投影显示
3、D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