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
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
公务,浔阳郡的督邮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
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
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隐之后生活的诗句及蕴含作者情感的 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由此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 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 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 如数家珍呢 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可以 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 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5、小结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 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厌弃官场的高 洁,他不仅创作了最美丽的诗文,且塑造了最完美的人 格.它的独特艺术个性及高尚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 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课后练习及拓展
背诵本诗并诵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比较阅读
•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
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 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 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 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 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 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 力.这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 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 幻想.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 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
类.
•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
明确: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