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5.39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第9课时: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明清修建的故宫是对中国历代宫殿建筑设计思想、体制、建筑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多重庭院、广场,以及色彩的组合构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导入:1.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答案: 9999.5间)2.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答案:代表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答案:代表嫔妃),这是为什么?一、讲授新课: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720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注:中国古代都城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
中国古代都城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
紫禁城是宫城,其正门是午门。
紫禁城的外围就是皇城,有四门,就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故宫,现在通常指代紫禁城。
但实际上故宫包括紫禁城和一部分皇城。
因为在建国后对京城进行了拆迁、改造,所以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特注:宫城就是皇帝一家住的,皇城是政府办公区域,内城是城市中心。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一、授课课题:《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二、授课时间:1课时三、教学目标:通过故宫和天坛建筑群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艺术成就。
及建筑中体现出来的皇权大一统的思想、礼制意义等知识。
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了解本国建筑艺术,知道中国建筑凝聚了无数的智慧,热爱祖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故宫事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五、教学难点:故宫和天坛所体现出来的建筑设计思想、礼制思想。
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一宏观解读——故宫整体布局中国建筑群落美/中国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二细节解读——建筑表现的至高无上的皇权礼制思想/天子居中/阴阳五行十、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今天的题目是《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你对中国的建筑艺术有什么样的印象?(建筑的特征)你能说出一些你喜欢的建筑吗(故宫天坛)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今天我们通过故宫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的建筑实例来领略到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
一宏观解读——故宫整体布局小问题:故宫又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背山面水?1故宫又叫紫禁城.天上有个紫微星,象征王权,而紫微星宫阙是王住的地方,“紫”就是紫微星阙,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禁”是禁止,非皇莫入,所以又叫“紫禁城”2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
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格局。
3设计规划时考虑执政和生活起居的功能需要,前朝(处理政务)后寝(寝宫)4中国的环境观念,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模式,没有自然的地势环境,人工创造出来的相应条件,求得吉祥安宁。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解密私家园林之美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解读: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中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选择片段教学内容为“中国传统园林——解密私家园林之美”。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景点;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清高风雅,淡素脱俗。
江南私家园林,大多面积很小,且以围墙封闭,但它却能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表现了处理空间的极大灵活性。
很多园子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规模比较小,因此它的设计手法更加精巧。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园冶》中所谓“因”,是指观察、利用地基、地形特点,对构成园景的树木、山石、泉流、建筑物,进行精心安排、调整,以达到“精而合宜”。
所谓“借”,指借景。
园林借景可以不受园林地域的限制,而将园外的晴峦秀山、凌空古寺,弃其庸俗者,取其精粹者,纳入园林视野范围,由此而达到“巧面得体”,如拙政园运用借景将苏州城内的北寺塔引入视线。
私家园林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教学工具高一的学生从初中阶段跨入到高中阶段,在初中教材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学到了如何欣赏的方法,而《美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往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三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设置主要是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物,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古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的积累。
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却力不从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本着美术鉴赏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紫禁城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对封建皇权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五、说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的专业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像讲述。
六、说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①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所了解到的有关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并谈一谈为什么历史书会出现这些古代建筑,它与美术鉴赏有何联系?②展示课题:《华夏意匠—建筑艺术》(2)讲授新课(30分钟)①纵贯北京城的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宫殿建筑群: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的前朝区;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的内廷区。
作为中轴线前奏的天安门──午门,作为中轴线终结的御花园和神武门。
第一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初步了解和认识。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与西方建筑有哪些明显区别。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体现在建筑上的影响。
教学难点:1、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2、因时代不同,古代建筑中体现出的思想文化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吧,大家还记得剧出现的漱芳斋、坤宁宫、慈宁宫等都在哪儿吗?是的,在皇宫,也就是北京的紫禁城,那大家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为什么呢?在古代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人说,紫禁城的房顶都是用黄金覆盖的,连地面都是用黄金铺的,皇宫里的一切用具都是用黄金做的。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事实上皇帝妃嫔吃饭基本上是用银制餐具的,因为银可以试毒。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紫禁城的奢华。
(放图片)我们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屋子是用绿色的瓦,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
这是为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看图思考: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教案: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
课程设计(教案)
1、姓名_ 新疆省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2、课题名称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
3、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
章节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
术
4、授课年级:高二年级
5、课程时数:一课时
6、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风
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规范。
建筑是以物质实体占据一定空间的造型艺术,欣赏建筑在看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在行进的时间过程中去感受建筑物均衡、对比、色彩、材质等形式美和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空间及延伸形成的多层次空间所造成的情绪氛围,领会深刻的精神,方能激起某种审美的感动。
本课以故宫为中心,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功能,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特点、装饰、彩绘等知识,体会皇
家建筑的气象和森严的等级区分。
7、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知识有深厚的兴趣,非常喜欢美术鉴赏课,课前对学生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美术了解较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很愿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特点以及一些传说和历史故事。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高一教学设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风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规范。
从社会功能上大可分为宫殿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居民建筑等。
首先要以认知其构成特征为心理基础,然后才能感受其形式结构所造成的空间氛围。
建筑是以物质实体占据一定空间的造型艺术,欣赏建筑在看其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应在行进的时间过程中去感受建筑物均衡、对比、色彩。
材质等形式美和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空间及延伸形成的多层级空间所造成的情绪氛围,领会深刻的精神内涵,方能激起某种审美的感动。
教学重点: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
(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古代建筑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按其用途划分,可分为7类:宫殿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桥梁建筑、坛庙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美术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
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教材分析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通过学
习中国建筑艺术,让学生们对中国华夏文明和辉煌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学情分析
如果能带学生参观一下历史名胜建筑,身临其境会更好的感受中国建
筑的辉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3、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教学设计课题:华夏艺匠——建筑艺术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封建皇权大统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园林艺术的构成。
2、故宫的设计思想、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故宫、园林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生答)今天,老师带你们曲几个地方旅游好吗?(好)不过我们不能只看热闹,要在游览过程中欣赏、了解古建筑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魅力,出示课题:华夏艺匠——建筑艺术。
二、讲授新课(一)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1、故宫(1)大屏幕出示故宫鸟瞰图看看这是哪?(故宫)谁去过?让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教者简介故宫历史沿中轴线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经过天安门,进入故宫正门午门,进入外庭区,经太和门广场、太和门,进入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再往北是内廷区前后有乾清宫、太和殿、坤宁宫。
出了坤宁门就是御花园,最后是故宫的后门——神武门。
简介故宫外围建筑(2)提问:纵览了故宫建筑的主要部分,得到的印象是什么,其建筑有什么特点呢?(生答)教师从木质结构特点、色彩、雕塑附件以及无处不在的龙的形象等方面总结故宫建筑的艺术特征。
(二)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1、古代园林艺术特点、分类及四大名园。
2、简要介绍圆明园3、颐和园(1)介绍颐和园的历史、整体布局特点。
通过图片介绍仁寿殿、佛香阁、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代表性建筑(2)总结颐和园的艺术特点4、苏州古典园林(1)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思路、艺术特点。
(2)欣赏图片,了解拙政园和留园的造园特点(3)提问:欣赏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景色,了解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艺术特点,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生答)教师总结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小结不管是古建筑也好、还是园林艺术也好,都体现出建筑者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才能,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产物。
《华夏意匠一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说课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国美术鉴赏,第7课)一.说教材教材,课堂之本也。
教学只有立足于“本”,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因此,在授课前我对本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7课,属于“美术鉴赏”学习模块。
本课内容设置主要是通过欣赏-些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物,引导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古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说学情了解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他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故宫等建筑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建筑,本节课要深入地去探究其构成及意义,加深对建筑的认知,学生能够独立讲解其中标志性建筑的特点。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判断标准普遍单一,对内在人文精神的了解还存在很大欠缺。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会以活动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传统建筑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了解传统建筑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 上进行,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是结构性、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性的高度统一。
2.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理解蕴含均衡对称、内向的传统建筑独特的建筑语言,提升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
3.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社会思想意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由此我设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中国传统建筑诗意的美;理解斗拱与框架式木结构,造就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
【教学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
【课型】授新
【教学目标】
1、课标内容要求: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
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是结构性、功能性、艺术
性、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2、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解能力,全面
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斗拱与框架式木结构,造就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评价法。
教学过程。
海安县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筑的代表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板书)。
(问?)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学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板书),封建时代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3)、丰富的屋顶样式(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板书)欣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幻灯片,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幻灯片)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幻灯片)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
(幻灯片)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争后举行“献俘”的地方。
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幻灯片)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
(幻灯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4)、金碧辉煌的色彩组合(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
故宫外观是金、黄、红、白、灰等色彩的组合。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
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3、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由学生说,教师补充4、教师画图(四种不同的屋顶)讲述其等级,如果时间允许,由学生画图。
《华夏意匠一一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从化中学邙正文
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鉴赏”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一一宏 伟、壮
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 想的具体体现;
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了解中 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
点及代表性作品。
以上为教学目的,而我希望表述的是: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 合。建
筑物虽然是实体的,但它所喑示或揭示的,确包括生活的全部。因 为中国古代建
筑不但反应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 神,当时的审美观念,
而且忠实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美感表达与情感表达能 力。3.激发学
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承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认识古代建筑出发,去反思建筑与文化的 关系。
三、 教学活动过程:
1.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欣赏法讨论法
2.
教学模式:情景导入一一知识讲授一一探究讨论一一评价反思
3.
活动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
四、课程统整方向:
•故宫、天坛.园林介绍
•生命的建筑
五、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板书: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问题:a何为建筑 b有谁去过北京故 宫,能说你的感受吗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
答问题。.
对所学有所了
解,个人回答引 起
其他学生的兴 趣。
1
•描绘心中的宜
c Aa*r I—* IL AA
式讲述
艺
术
鉴 赏
1. 故宫介绍,故宫、天坛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 点是什么 2. 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 了什么样的思想 3.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什 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
观看课件内容, 从
结构、人文、形式 来
鉴赏
2
•提问题,并大胆说
出感受。
3
•阅读课文,说出自
己的想法与感受。
通过图片引发思
考,师生互动,
学生作为老师提
问,师亦可作为
学生回答问题。
古
代
建 筑
的 特
点
4.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其 他
建筑体系相比,区别在 哪里
5.
斗拱、屋顶样式的讲
述。
6.
庭院式的组群如局乂体 现
了什么
4.
小组讨论,反思表
达
5.
认识斗拱与各式 屋
顶样式,理解作 用。
6.
思考理解古人的 生
活追求与境界。
传统文化与视觉
文化的结合,体
现一种文化的传
承。
建
筑
与
文
7.
你喜欢在古人的房子居 住
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理由 是什
么
8.
为什么中国古人选择
7.
对比分析,得出自
我感悟。
8.
回到历史当中,看
由问题带出:不
求原物长存之观
念,着重布置之
规制。古代建筑
化 木材而不是石材建屋,是 古代礼制如何反应 代表了生命的期
的 因为技术落后吗 在建筑的空间上。 待与意义。
关
系
对 9.建筑之“恶”在那些方 9.可对古代建筑或 批判性思考。有
建 面呢 现代建筑进行批判。 没有可能建造一
筑 10.请描述你心中的宜居 10.对于理想宜居建 种不刻意追求象
的 建筑。 筑的描述。 征意义,又不刻
反 意追求视觉需求
思 的建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