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陵墓室彩画上滋生藻类、苔藓与霉菌的种类鉴定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对苔藓植物的描述诗中提及的苔藓植物与被子植物牡丹的共同之处是()A. 细胞中都有细胞壁B. 都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C. 都能开花结果D. 都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答案】A【解析】A、苔藓和牡丹都属于植物因此细胞中都有细胞壁正确B、苔藓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错误C、牡丹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而苔藓不能错误D、苔藓植物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而被子植物牡丹用种子繁殖后代错误2.“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下列各项中与它们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①用鳃呼吸②卵生③用鳍游泳④体温恒定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可见所以①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都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3.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A. 母鸡孵卵B. 种子萌发成幼苗C. 膝跳反射D. 排出汗液和尿液【答案】C【解析】解植物向光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母鸡孵卵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 A不符合题意B.种子萌发成幼苗体现生物能够生长 B不符合题意C.膝跳反射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符合题意D.排出汗液和尿液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4.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蚯蚓B. 沙蚕C. 蛔虫D. 水蛭【答案】C【解析】解 ABD、蚯蚓、沙蚕、水蛭身体都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C、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故选 C.5.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有()A. 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种子B.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宜生活在各种环境中C. 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D. 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并且都属于种子植物【答案】B【解析】A、裸子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裸子植物开出的“花” 雌花叫大孢子叶球(雌球花)雄花叫小孢子叶球(雄球花)不是被子植物真正意义上的“花”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二者都有根、茎、叶和种子 A错误B、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可以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B正确C、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 C错误D、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因此裸子植物是不是绿色开花植物而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才是绿色开花植物 D错误6.从昆虫身体结构的角度分析“金蝉脱壳”脱去的是蝉的()A. 表皮B. 角质层C. 皮肤D. 外骨骼【答案】D【解析】解金蝉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指蝉的蜕皮现象故选 D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B. 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C. 细胞膜、液泡、细胞核、线粒体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8.感冒时医生给小张同学开了感冒药从服下胶囊到药物被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A. 口腔→喉→食道→胃→小肠B. 口腔→咽→喉→食道→胃C.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D.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答案】C【解析】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如图所示故感冒时小张同学从服下胶囊到药物被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药被吸收)故选 C9.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 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B. 都生活在水中C. 都靠孢子繁殖后代D. 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答案】C【解析】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苔藓植物有茎叶分化 A错误B、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 B错误C、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D、藻类植物不需要通过风和昆虫传粉10.绘制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A. 用直线条涂黑B. 用铅笔细点表示C. 用横线条涂黑D. 随意涂黑它【答案】B【解析】根据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知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涂黑要点细点来表示11.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6 条染色体 1 个体细胞连续分裂 2 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 4 个、6 条B. 4 个、3 条C. 4 个、12 条D. 8 个、6 条【答案】A【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 2^n个如一个细胞2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 2^2=4(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6条故选A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诗中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答案】D【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诗中生物提到的生物有花和鸟花属于植物鸟属于动物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D符合题意13.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其他动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的是()A. 避役B. 蝾螈C. 眼镜蛇D. 扬子鳄【答案】B【解析】1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将某些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里C.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D. 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答案】A【解析】15.下列概念图中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C【解析】解 A、物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果某物质中既含有单质又含有化合物则该物质为混合物 A错误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C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C正确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类似的星系还有很多很多 D错误.故选 C.16.植物体由小到大是由于()的结果.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癌变D.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答案】D【解析】解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分不开的.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长大后就会分裂其过程细胞核先分成两份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再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癌变是细胞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故选 D17.狐尾藻是一种水生植物能够开花、结果属于()A. 藻类B. 被子植物C. 蕨类植物D. 苔藓植物【答案】B【解析】18.“垂涎三尺”与人体唾液腺有关你认为唾液腺中起分泌唾液作用的细胞群主要构成()A. 上皮组织B. 肌肉组织C. 神经组织D. 结缔组织【答案】A【解析】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组织内无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于体腔或管腔的腔面后者是构成腺器官(如肝脏、胰腺)的主体组织因此唾液腺主要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组织构成的19.绘制细胞结构简图时细胞较暗部位的正确表示方法是()A. 画细圆点B. 画格子线C. 画斜线D. 涂上阴影【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绘生物细胞图时图中暗的地方要用削尖的3H的铅笔在暗的地方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故选A.20.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脂质B. 葡萄糖C. 核酸D. 无机盐【答案】D【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________(填字母)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填字母)21.(2)B类植物与E类植物相比前者长得较为高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体内具有专门的________组织21.(3)C、D两类植物都属于________植物其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据图写出判断依据是________【答案】A, E【解析】(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结构最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由图可知 A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可见在苔藓植物长得不好的地方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比较多因此可以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图中E为苔藓植物因此E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答案】(2)输导【解析】(2)图中B类植物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 E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因此蕨类植物较苔藓植物高等【答案】(3)种子, C, 会开花/会开花和结果(合理给分)【解析】(3)C、D两类植物均属于种子植物 C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必考点1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题型一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例题1 近期日本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事件,老百姓听说碘可以防辐射,全国各地严重暴发“抢盐热”。
那么,除了碘盐,下列哪项也具有这种作用( ) A .海带、紫菜 B .水绵、大豆C .银杏、仙人球D .花生、裙带菜例题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刘禹锡描写了“陋室”的环境恬静、雅致。
苔,属于苔藓植物。
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株矮小,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 .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C .植株矮小,具有茎、叶,没有真正的根【解题技巧提炼】孢子植物的特点题型一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凉拌海带”和“紫花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菜肴,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于一类 A .衣藻B .蕨C .白菜D .葫芦藓2.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 .蕨菜B .地钱C .满江红D .卷柏3.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同学们想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苔藓植物的根是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可食用、药用,可作为鱼类饵料 水绵、衣藻、海带、石花菜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具备假根,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可供食用、药用,可做绿肥和饲料,形成煤肾蕨、里白、铁线蕨否具有吸水的能力。
请你帮忙完成实验。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吗?(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①取一烧杯清水,向里面滴一滴红墨水。
②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倒入少量稀释过的红墨水,编号为A和B。
③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植物,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培养皿,让根与液面接触,而不要让叶片与液面接触;一份放入B培养皿让根不与液面接触,而叶片与液面接触。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中设置B培养皿的作用:______________。
苏版初一上册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测试一、单选题1.在有污染的燃煤发电厂周围,最容易死亡的植物是:()A.香樟树B.葫芦藓C.铁线蕨D.凤仙花2.下列可作为二氧化硫检测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3.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都生活在水中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D.体内都有输导组织4.贯众具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贯众所属的植物群类是()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5.优质的煤炭资源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如春的冬天”,这些煤的形成源于古代的()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6.当你走进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你会发现苔藓植物大多生长在()A.树干的顶端B.树干的向阳处C.树干的背阴处D.树干的末端7.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和妈妈在饭店吃饭,看到妈妈点了一道菜,叫做“海带龙骨汤”,他就问妈妈,海带属于什么植物,小明妈妈不知道,请聪明的同学你帮他妈妈回答()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绿色水生小昆虫8.下列植物中,有茎、叶分化,但无输导组织的是()A.墙藓B.肾蕨C.海带D.满江红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藻类植物作用的是()A.提供氧气 B.提取工业原料 C.食用 D.作为清洁能源10.下列植物的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A.卷柏B.葫芦藓C.贯众D.马尾松二、填空题11.人们用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是由于它们的叶只有________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叶的________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12.________植物具有假根;________植物的茎大多横卧在地下生长;_ ____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13.核潜艇在海水中长期航行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科学家设想在潜艇中建立一个小球藻(一种单细胞藻类)空气净化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请回答:(1)这一设想的依据是________.(2)空气净化器必需提供的原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这个空气净化器若要运行还需要________ .14.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植物所属植物类型为________,〔③〕上褐色隆起为________,隆起里面着生用来繁殖后代的________(2)若到野外采集该类植物标本,应去________的环境中找寻。
河南初二初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A.这两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B.这两类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C.这两类植物生殖都离不开水D.这两类植物长得较矮小3.下列四种植物中,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A.B.C.D.4.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松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B.种子外果皮较薄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D.体内有输导组织5.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都无种子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D.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6.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且高等的地方是()A.生殖器官发达B.消化管结构简单C.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7.下列动物中,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是()A.蚯蚓B.蛔虫C.蜜蜂D.蚂蝗8.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9.下列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类动物是()A.家鸽B.蝗虫C.狐蝠D.蝴蝶10.下列表格中表示的是某同学对7种动物进行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C.体温是否恒定 D.是胎生还是卵生11.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A.有无细胞壁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12.关于细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B.农贸市场内的空气中细菌、真菌的含量比通风的大山上要多C.冰箱内没有细菌和真菌D.靠近大煤火的周围可能没有细菌和真菌13.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该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无成形的细胞核B.无细胞壁C.无细胞结构D.无遗传物质14.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猫科的是()A.猫、虎、豹B.狼、黑猩猩、狮C.熊猫、狗、虎D.北极熊、兔、狐15.下列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同种的生物B.同属的生物C.同科的生物D.同目的生物16.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豆患萎黄病,产量下降,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一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得益于生物多样性的()A.环境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17.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下列哪项除外()A.净化环境B.改良土壤,涵养水源C.从野生生物中提取新药D.调节气候18.图为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原因的数据统计,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偷猎是哺乳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B.丧失栖息地是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C.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完全相同D.偷猎、丧失栖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19.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理智的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
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
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
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样品名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紫薯ND134ND ND428ND蓝莓23010251113ND2161000黑葡萄47313233ND155466黑桑葚ND1015ND21ND ND菊花ND ND ND ND ND ND*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答案】15:11:6 与自由基反应(或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抗氧化性、受热易分解等)蓝莓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或保存率变低) ABC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有的性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
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佳,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
后主赐姓李。
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
”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
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微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
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
《敏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
”可见大宋政权对微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烟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
”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我国采用的考古学定义主要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科林•伦福儒B.夏鼐C.周昆叔D.竺可桢2【单选题】(2分)根据文献《伊利亚特》寻找特洛伊城的是()。
A.保罗·巴恩B.李济C.柴尔德D.谢里曼3【多选题】(2分)()。
A.打破B.叠压C.重合D.平行4【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考古学研究目标的有()A.揭示生命起源过程B.重建人类生活方式C.阐明社会的演变规律D.研究人类文化与历史5【判断题】(2分)考古地层学划分地层的依据是不同地层间土质、土色、包含物存在不同。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国内首次引入“环境考古”概念的学者是()。
A.竺可桢B.裴文中C.周昆叔D.夏鼐2【单选题】(2分)标志着全新世大暖期结束的气候事件是()。
A.4.0kaBP降温事件B.新仙女木事件C.8.2kaBP降温事件D.5.5kaBP降温事件3【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地学考古研究方法的有()。
A.沉积学B.古土壤学C.地质年代学D.地貌学4【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植物考古研究方法的有()A.磁化率分析B.孢粉分析C.淀粉粒分析D.稳定同位素分析5【判断题】(2分)一般情况下,细粒沉积物多出现在低能量沉积动力环境下。
()A.对B.错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分)认为新石器革命主要是思维和象征性上的改革,首次关注到象征主义作用的是()。
A.海登B.宾福德C.柴尔德D.考文2【单选题】(2分)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家猪的出土地为()。
A.南庄头遗址B.跨湖桥遗址C.磁山遗址D.贾湖遗址3【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植物微体化石的有()。
A.孢子B.淀粉粒C.植硅体D.炭化种子4【多选题】(2分)以下家畜中目前被认为非我国本土驯化的有()A.绵羊B.家猪C.水牛D.狗5【判断题】(2分)小麦属于C类植物,而粟黍为C类食物,这一差异为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古代先民食物结构提供了基础。
全国初一初中生物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植物类群主要是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也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这是因为()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3.地钱和卷柏的主要区别是()A.地钱以孢子繁殖,卷柏以种子繁殖B.地钱生长在干燥环境中,卷柏生长在潮湿处C.地钱没有完善的输导组织,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D.地钱是自养生物,卷柏是异养生物4.下列选项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①都是多细胞生物②都不产生种子③都有根、茎、叶的分化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指花生中的()A.外果皮、内果皮、种子B.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C.果皮、种皮、种子D.果皮、种皮、胚6.学生到生物园播种花卉种子,老师要求播种前必须先松土,原因是种子萌发需要:A.充足的空气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光照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大豆、玉米、海带、葫芦藓、肾蕨和马尾松六种植物的特点,按下表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别是()A.玉米和肾蕨B.大豆和海带C.马尾松和葫芦藓D.肾蕨和海带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9.为了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表中的组别A. 1和2B. 2和3C. 3和4D. 1和310.辣椒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江苏初二初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中,上述的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2.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
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A.雪松B.桫椤C.银杏D.铁树3.在验证鳃是鲫鱼呼吸器官的实验中,将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方,可观察到红墨水从鲫鱼身体流出的位置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4.下列表格中表示的是某同学对7种动物进行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水生还是陆生B.身体内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胎生还是卵生5.动物界中种类、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6.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如的是()A.①②⑤④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④①②③D.③⑤④②①7.有我省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昆虫B.真菌C.病毒D.细菌8.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以下哪类生物引起的()A.细菌B.酵母菌C.病毒D.霉菌9.如图中的4种生物既存在明显区别,也存在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的是③B.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③C.具有荚膜和鞭毛的是②D.①②③④都可营异养生活10.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A.门、界B.界、科C.纲、种D.界、种11.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人和黑猩猩B.猫和狗C.狼和人D.猫和老虎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3.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潜在价值B.直接价值C.间接价值D.没有价值14.下图为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原因的数据统计,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偷猎是哺乳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B.丧失栖息地是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C.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完全相同D.偷猎、丧失栖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15.盐城建立起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就地保护濒危生物D.迁地保护濒危植物16.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A.原始大气B.现代大气C.原始海洋D.现代海洋17.下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
南唐二陵文物结构长期健康监测与结果分析作者:周鹏穆保岗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06期摘要:南唐二陵是新中国成立后发掘的第一个帝王级别的陵墓,随着时间推移,陵墓内外环境变迁及材质老化等影响了文物本体建筑的健康。
为了对南唐二陵文物本体结构稳定性进行有效监控,南京市江宁区文旅新局制定了监控方案,对陵墓的长期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雨水量及变形进行收集和观测,对各监测项目的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发现南唐二陵墓顶、内室沉降均在可控范围内。
通过总结南唐二陵文物本体的长期健康检测成果,为同类文物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物保护;健康监测;环境参数;变形0 引言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是指利用无损传感技术,分析结构的响应、物理力学性能等。
①由此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对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为结构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目前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应用多体现在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上。
余波等②对苏通大桥进行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指出研究结构健康评估系统的主要技术途径。
李惠等③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处理做了进一步研究。
在文物建筑监测方面,结构健康监测的应用尚显不足,但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孟哲④以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的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与损伤预警机制。
范峰、金晓飞等⑤根据沧州铁狮子桥特有的结构形式针对性地设计了健康监测系统的方案,并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监测数据能够反映结构基本性能。
建筑遗产建造年代久远,结构服役至今会受到材料老化、荷载作用、腐蚀、疲劳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抗力衰减、材性退化和损伤累积。
建筑遗产所显现出的民族文化底蕴愈发得到重视,以建筑遗产为基地的旅游开发产业呈现出持久的活力,因此应对文物本体的结构健康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以南京市南唐二陵文物保护项目为依托,对钦陵、顺陵文物本体进行了长期健康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技术分析,期望为类似工程的保护提供思路。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点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A.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D.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2、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 D.感受气味的刺激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4、下列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A.海蜇、水螅B.珊瑚虫、涡虫C.绦虫、血吸虫D.涡虫、水螅5、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6、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A.使身体能运动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C.散发体内的热量D.完成呼吸和取食7、家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相比,具有与其实草生活相适应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A.消化道较长,盲肠特别发达B.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C.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D.体腔内有膈8、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A.身高突增 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9、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10、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刚煮熟的食品中D.流通的货币上11、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C.首领狒狒一般为雌性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13、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B.家蚕C.家燕D.蝗虫14、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家鸽的生殖发育方式比青蛙的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卵生②胎生③体内受精④体外受精⑤卵外有卵壳保护⑥有孵卵、育雏行为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⑤⑥16、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17、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18、用基因组成是Aa的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A.25% B.50% C.75% D.100%19、下列各项中,不是病毒、细菌、真菌共同特征的是()A.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它们都有生命特征C.结构简单,个体多数微小D.都是单细胞生物20、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B.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C.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D.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21、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22、人们把细菌称为大地的“清洁工”,是因为A.某些细菌寄生在动植物体内B.腐生细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C.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D.细菌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23、下列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蜜蜂和蟾蜍B.家鸡和家鸽C.青蛙和蟾蜍D.苍蝇和蚊子24、酸奶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A.醋酸菌B.病毒C.乳酸菌D.酵母菌25、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鱼B.池塘中的水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D.一个池塘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具有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__________,体温__________。
江苏初二初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C.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不能开花、结果B.没有根、茎、叶分化C.体内无输导组织D.生殖离不开水3.某小组在调查池塘中的生物时,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4.某火力(燃煤)发电厂建厂几年后,原来电厂附近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主要原因是()A.被人移走了B.被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毒死了C.被某些动物吃掉了D.电厂使周围气温升高,苔藓植物不能生存5.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A.都不产生种子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C.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D.都是多细胞植物6.肾厥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
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厥生长的是()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7.我们所吃的蔬菜,绝大多数来源于()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8.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的环境B.植株的高矮C.人类对其的利用D.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9.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A.远古时期的苔类B.远古时期的藻类C.远古时期的蕨类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10.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大鲵幼体用肺呼吸C.丹顶鹤前肢变成翼D.麋鹿胎生哺乳11.我国的哪类植物资源占世界首位()A.裸子植物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D.被子植物12.下列各项中,属于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开花B.结果C.产生种子D.没有真正的根13.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具有外骨骼B.具有贝壳C.足分节D.身体分节14.下列四组动物中,都属于昆虫纲的是()A.蝴蝶、蝗虫、蚂蚁B.蜘蛛、蝴蝶、螳螂C.螃蟹、蜘蛛、蜈蚣D.蝎子、蜈蚣、对虾15.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A.嗅觉在起作用B.侧线在起作用C.听觉在起作用D.视觉在起作用16.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A.章鱼 B娃娃鱼 C.鲨鱼 D.鲸鱼17.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A.古代的爬行类B.古代的两栖类C.古代的鱼类D.古代的鸟类18.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之霉斑成因分析一、古代书画霉斑形成的原因霉斑的形成是因为霉菌的产生。
霉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线。
其中霉菌的繁殖与空气湿度和温度的相关性较大。
首先,霉菌生产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变化不应在30℃以上,一旦超出则会造成书画的制作材料产生较大的变化,当书画文物存在的环境产生较大变化时,则会导致霉菌的形成;其次霉菌生长对湿度的要求一般在70%左右,且湿度越高,其繁殖能力也就越强。
因此,当环境湿度变化超过50%,则会产生霉菌。
另外,在古代书画文物中,采用的胶结材料主要有两种,即植物性和动物性,其共同特点则是属于天然有机胶结材料,其中具有大量生物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在霉菌的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霉菌自身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较强,可对胶料分解并利用,在产生侵蚀后,则会造成胶料的流失,降低颜料的粘接性能,使得壁画出现脱落情况,对古代书画文物产生危害。
二、古代书画鉴定与常见霉菌的种类防治1.中国书画历史久远,流传情况复杂,历代作伪盛行。
除了要了解书画的发展史多读书画发展史、鉴定的书籍,还要扩大知识面,通过用笔、款识、设色了解代表性画家的艺术特点面对真假了然于胸。
通过书画的纸张、墨色、印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达到鉴定的真伪的目的,准确把握时代风格与画家风格。
以往的书画鉴定拘泥于书画原有成分的鉴定分析,例如上述的纸张、印泥等。
对于后来附着的大多用传统经验的方式进行鉴别,有作用但不够精准,例如霉斑的成因与鉴别方法。
2.古代书画常见霉菌的种类霉菌是一种统称,即绒毛状,网状或者絮状的真菌。
霉菌通常能够产生分支繁茂的菌丝体,大多产生与潮湿位置,许多物品上会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菌落,其形态主要表现为绒毛状、蛛网状或者是絮状。
霉菌有两个基本结构,即孢子和菌丝。
霉菌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且繁殖的方式具有多元化。
霉菌菌丝的表现为较细的管状,去分支会出现相互交织,从而形成菌丝体。
常见的书画霉菌主要有毛霉、青霉、曲霉和根霉以及木霉等。
南唐二陵彩画病害调研分析作者:夏仁琴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21期摘要:南唐二陵是指南唐先主李昪夫妇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他的皇后钟氏的顺陵,南唐二陵彩画出土60多年来,发生了严重的病害问题。
科研人员经过长期调研分析,认为第一类病害是滋生了霉菌、苔藓等生物病害;第二类病害是化学污染病害,存在无机盐结垢与风化、盐析流挂及黏结有害土锈等病害;第三类病害为环境冷凝水,墓室内外的温湿度差异造成室内外热湿空气的交换,使墓室空气达到露点,形成非常严重的冷凝水,给文物长久保存埋下隐患。
上述几类病害对两墓墓室彩画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应制定适宜于该地区的文物保护抢救修复计划。
关键词:南唐二陵;生物病害;无机盐结垢污染;冷凝水1 南唐二陵概况南唐二陵地处南京江宁区的祖堂山南麓,两者相距约百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和中主的陵寝。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江苏考古工作者就对这两座陵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重要的文物。
南唐二陵是研究南唐时期陵寝制度和相关文化的宝贵资源。
1988年,南唐二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唐二陵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绚丽多彩的墓室彩画,较具有艺术特点,也是五代以来墓室建筑彩画中仅见的。
南唐二陵处于江宁区多山的环境中,地理形势较为复杂,东面是秦淮河向北流淌,西北是长江浩浩汤汤。
2 南唐二陵彩绘病害分类文物不同于其他物品,其具有不可再生性。
古代壁画艺术作为诸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与历史上不同区域和时期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壁画资料历来是我们了解古代人类历史、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等的宝贵资料。
由于壁画自身的物理特性,其保存环境较为特殊,处于半开放状态。
如何解决环境因素对壁画的破坏问题,一直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通过环境检测、病害调研及科学分析,我们发现南唐二陵内的墓室彩画面临的病害有以下几类:首先是生物性的侵害,比如地衣、苔藓、霉菌等的滋生导致的病害问题;其次是化学性污染沉积;最后是凝水等环境问题。
南大综合2001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1、2、3、4、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汉代五铢钱的变化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 分,共60 分)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 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 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2002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1、2、3、4、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1、2、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 分,共60 分)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4、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2003 年一、简答题:(每题9 分,共72 分)1、山顶洞人2、大溪文化3、三星堆器物坑4、碳十四年代5、夏商周断代工程6、汉长安城7、龙门石窟8、青花瓷二、1、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 分,共78 分)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2 、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3 、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4 、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5 、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2004一、名词解释:(每题9 分,共72 分)1、南京(汤山)人2、石家河文化3、尸乡沟商城4、满城汉墓5、长沙走马楼吴简6、唐长安城7、莫高窟8、明孝陵二、问答题:(每题26 分, 5 题中选做 3 题,共78 分)9、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10 、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11 、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12 、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13 、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2005一、名词解释:(每题9 分,共72 分)1、丁村文化2、屈家岭文化3、二里头文化4、狮子山汉墓5、六朝建康城6、隋唐扬州城7 、云冈石窟8、明十三陵二、问答题:(每题26 分,5 题中选做 3 题,共78 分)1、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2、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3、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4、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5、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2006名词解释:(每题9 分,共72 分)1、丁村遗址2、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3、侯马盟书4、汉阳陵5、六朝建康城6、永宁寺遗址7、南唐二陵8、应县木塔二、问答题:(每题26 分, 5 题中选做 3 题,共78 分)9、试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10 、试述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其特征11 、试述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12 、试述隋唐两京地区墓葬的形制演变特点13 、试述元大都遗址的主要发现和布局特点2007一、名词解释(每题18 分,共144 分)1、北京(直立)人2、良渚文化3、二里冈上、下层文化4、马王堆汉墓5 、南朝陵墓石刻6、唐大明宫遗址7、白沙宋墓8 、麦积山石窟二、问答题(每题52 分, 6 题选做 3 题,共156 分)1、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2、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3、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4、试述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地的主要特点5 、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6、试述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08一、名词解释(每题15 分,共10 题,150 分)1、龙山文化2、二里头遗址3、黄肠题凑墓4、铜官窑(长沙窑)5、魂瓶(谷仓罐)6、昭陵六骏7、土墩墓8、9、“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10 、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二、问答题(每题50 分, 5 题选作 3 题,共150 分)11 、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12 、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13 、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大概是这样)14 、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15 、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和特点(图例主要是长安城明德门城门遗址)(这个也不太清楚)2011 专硕一、名词解释(8*18=144 )1、南京人2、殷墟3、汉长安城4 、南朝陵墓石刻5、唐三彩6、元大都7、碳-148、大英博物馆二、论述题(任选三题,3*52=156 )1、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两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甘肃会宁丁沟康湾墓画像砖真菌鉴定与组成分析作者:张艳杰陈庚龄俄军马文霞张东生季新燕刘芳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10期[摘要]微生物病害是会宁丁沟康湾墓画像砖的主要病害之一,微生物腐蚀降解以及排泄所造成的霉斑也严重影响壁画的视觉效果。
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造成会宁沟康湾墓画像砖腐蚀的真菌类群进行分离和鉴定。
通过样品DNA提取,目标片段扩增以及克隆文库构建,序列测定比对得出,魏晋墓腐蚀砖壁画真菌序列主要隶属于曲霉属、铰链孢霉属。
由于壁画墓画像砖已被多次搬迁,常受人为扰动,画像砖的真菌多样性下降,其群落结构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会宁丁沟康湾墓;画像砖;真菌鉴定[中图分类号]G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75-022012年5月,会宁县丁家沟乡沈?村康湾社王家湾,村民平田整地时发现一砖砌墓葬。
该墓葬与会宁县丁沟甜水发现的墓葬形制极为相似,推断为宋金时期墓葬。
甘肃省文物考古所与会宁县博物馆对已遭破毁的墓室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地下墓室环境相对湿度高,墓室内外空气交换率低,墓室内微环境相对稳定。
壁画制作过程多使用动、植物胶等黏合剂和有机颜料,这使得墓室内微生物的滋生和蔓延成为可能。
霉菌的生长在文物表面形成聚合体,微生物的代谢物也会对画像砖造成破坏,真菌是破坏文物的主要微生物。
会宁丁沟康湾墓发掘至今,还未对该壁画墓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分析,所以本文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对丁沟康湾墓壁画表面的可培养真菌进行了种类鉴定与分布特征分析,为下一步的壁画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
一、样品采集为了将对画像砖的破坏降到最低,取样点选在霉斑严重且颜料已经脱落的部位,或者仅有白粉底层而无彩色颜料层的部位。
本次取样共涉及四块画像砖,分别为42号、12号、10号、6号,共采集六个样品,所选四块画像砖见图1,样品编号和取样位置见表1。
取样时用无菌刀轻轻刮取壁画表层上的霉斑,然后将土样放于无菌铝盒密封保存,再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