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94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食品及化妆品等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9.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10.军队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总后勤部负责管理全军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实验动物学期末重点题型: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第⼀章绪论1.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指的是⼈⼯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物实⾏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于科学研究、教学、⽣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四个标准化包括哪些?它包括实验动物的:(1)遗传学控制标准、(2)微⽣物学和寄⽣⾍学控制标准、(3)设施环境控制标准、(4)饲料营养质量控制标准。
3.⽣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EIRAnimal 实验动物Equipment 仪器设备Information 信息Reagent 试剂4.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命过程中应得到⼈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5.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饥饿、缺⽔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替代法最少地使⽤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6.什么是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尽可能⽤低等实验动物替代⾼等实验动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代替动物个体,⽤微⽣物代替动物,并能获得相同试验效果的科学⽅法。
Reduction 减少:把使⽤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的最⼩量Refinement 优化: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技术路线和实验⼿段,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动物实验技术,减少对动物的损伤,减轻动物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第⼆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1)种(Species):是⽣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然选择形成。
(2)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然分类单位,是⼈们根据不同需要⽽对动物进⾏改良、选择、定向培育,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遗传。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第一章绪论●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LAS)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根据遗传特点不同,常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杂交群(hybrids)。
●目前,我国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CV)animal、清洁动物clean(CL)anima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无菌动物germ free(GF)animal。
●动物实验: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
●伴随着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即animal(实验动物),“E”系equipment(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和实验动物学的分类两部分。
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食品及化妆品等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9.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10.军队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总后勤部负责管理全军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医学实验动物学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按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一代动物。
3、按照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无菌级{悉生动物}。
4、实验用动物: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
它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及观赏动物)、野生动物。
5、动物福利→“3R”: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李安乐老师:1、近交系数: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即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2、血缘系数(Rxy):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程度。
如:同卵双生Rxy:100%、亲子Rxy:50%、近交系Rxy几达100% (实际20代为99.6%)。
3、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4、亚系: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5、近交系特征:(1)基因位点纯合性、(2)遗传组成同源性、(3)表型一致性、(4)长期遗传稳定性、(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6)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个体性)、(7)敏感性、(8)近交衰退、(9)分布广泛性、(10)背景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
6、普通近交系(Inbred strain animals) (1)个体极为一致,实验反应一致:动物用量少 (2)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移植实验 (3)明显生物学特点:隐性基因暴露 (4)遗传分析:多个近交系对比使用7、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 :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系列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