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 格式:ppt
- 大小:13.60 MB
- 文档页数:46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你知道世界上古代
四大文明古国吗?
人类早期文明主要诞生在亚非地
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
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中国的古代文明。
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
(进入文明古国的最重要的标志)
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前3500 年前3000 年
前15 世纪前6 世纪(奴隶制小国)
(统一国家)
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 年,塔高146.5 米,因
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 米,现高136.5 米。
塔身是用230 万
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 吨至160 吨,塔
的总重量约为684 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 座
金字塔中最大的。
一奇:塔高乘上10 亿,即146.59×10亿,差不多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胡夫金字塔十奇
二奇:把生锈的首饰置于塔内,过一段时间后,首饰锈斑全无,变得十分。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阅读7页“导入框”图文,完成下列活动:亚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诞生在哪里?(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有关狮身人面像5个问题,先请其中几位介绍,后由老师补充:(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
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哈佛拉在为自己修建金字塔时,征集劳动人民制作成的,是自己威严的象征。
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
据说国王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国王守护陵墓。
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
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硕大无比,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颌的胡须长达6米。
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与狮身人面像密切相关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两河流域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各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金字塔的国度学生阅读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以及英语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 is‘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
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考点: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1.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古文明产生时间大河流域文明标志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以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等古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等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政治方面:实行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2.大河流域能够孕育四大文明的原因:大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大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产。
例题1“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
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答案:A解析:材料中“法老的陵墓”指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埃及位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故A项正确。
例题2 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的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答案:D解析:题干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出现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D。
1.一考古队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2.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A.古巴比伦王国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代中国3.学习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后,某班同学以此为素材,设计了活动课。
下列选项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B.从巴比伦到印度河之旅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D.汉谟拉比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开始4.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明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6.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人类文明。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时间以及文明的标志。
2.识记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时间以及统一国家的出现。
3.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和历史地位,通过对史前人类形成的学习,明确劳动创造了人和世界的观点。
4.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以及种姓制度的内容实质和影响。
5.了解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原因,理解正是大江大河才孕育了古老的世界文明。
二、知识梳理1.古代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进入奴隶社会——约公元前3000年统一——金字塔2.新月沃地:约公元前3500——两河流域——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进入奴隶制社会——种姓制度点评:本课主要讲述亚非古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文明状况,识记知识时要注意从时间、流域、主要文明的代表及重大意义四个方面来着手,同时注意对比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
三、教材详解1.金字塔的国度: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
2.新月沃地的文明古国:在亚洲西部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形成的“新月沃地”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为法典。
3.古代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学习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学习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洲的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埃及国王的陵墓称为是权利的象征。
3.亚洲西部“新月沃地”东部,河和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约从公元前2500年,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人进入古代印度后,产生的等级制度叫,它激化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1、“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3、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4、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三、梳理结构四、巩固训练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D.实行民主政治4、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天文标记C.法老陵墓D.神坛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2.历史概况: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历史概况: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探究:(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价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形像汉字“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答案:C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请你填空(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金字塔、尼罗河和开罗市都与埃及有关,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因此,可首先排除D项。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01知识管理知识点1金字塔的国度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建立国家:约从公元前________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统一:约公元前________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文明的象征:国王陵墓________是权力的象征。
知识点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发源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
文明的产生:公元前________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________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文明象征: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________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知识点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发源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文明的产生:约公元前________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种姓制度:02基础过关知识点1金字塔的国度1.埃及的历史悠久,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于( )A.约公元前3000年B.约公元前3500年C.约公元前4000年D.约公元前2500年2.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4500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间世态的变迁。
如果想去看“金字塔”,应该选择( ) 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埃及D.古巴比伦知识点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4.我想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请你告诉我应选哪个作为素材(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论语》知识点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5.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是( )A.苏美尔人B.日耳曼人C.蒙古人D.雅利安人6.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地位1.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的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1)背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制定者: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3)颁布的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法典内容: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
(5)法典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题1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汉谟拉比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中国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故选B。
例题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A.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C.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D.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古巴比伦文明的摇篮是()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B.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C.阿姆河和锡尔河D.印度河和恒河3.下图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