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考试答题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90.14 KB
- 文档页数:2
医学综合答题技巧医学综合答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问题之前,先通读整个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问题。
2. 确定问题类型:问题可能是要求你解释概念、分析病例、应用原理、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等。
确保你明白题目要求你完成的任务,并据此确定回答的方向。
3. 逐一分析选项:在答题时,逐个分析每个选项,确定其与问题的关联性。
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仔细比较剩下的选项,寻找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4. 利用图表和提示:有些题目会附有图表、数据或提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于解答问题有帮助。
利用这些图表和提示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 培养判断力:在医学综合答题中,有时候你需要根据已学知识和推理能力进行判断。
在进行判断时,注意权衡各种可能性,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尽量预测最可能正确的答案。
6. 巩固基础知识:医学综合答题需要对广泛的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要持续学习和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回答各类问题。
7. 刷题提高:多做一些医学综合题目的练习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思路。
通过刷题,你可以逐渐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并且对常见的知识点和错选点有更好的掌握。
8. 注重实践经验:医学综合答题不仅考察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实践经验。
因此,在解答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实际情况。
通过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综合答题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实践经验来灵活运用。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适合他们。
因此,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答题能力。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6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是什么?答:(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暴露与既往疾病之间的联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2)设立对照:研究设立了单独的、由未患者研究疾病的人群组成的对照组,用来与病例组进行比较。
(3)研究方向由果到因,在研究过程中,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或未患某病再追溯既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
(4)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为回顾性的观察方法,只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且只限于统计学上的关联,尚不能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2、说明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的方法。
答:对照的选择:(1)对照的规定:对照应来自于产生病例的人群,经相同诊断手段确认为非病者,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按规定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如对年龄、性别等因素加以限制,以此控制外部因素的干扰,增强与病例的可比性,还应注意对照须不患与所研究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目的是减少混杂偏倚。
(2)对照的形式包括成组不不配比对照,、成组配比对照和个体配比对照。
(3)对照来源:a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病种以愈复杂愈好;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该对照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c社区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d病例的领导或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友、同学或同事等。
3、说明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1)优点:a特别适用于罕见病和潜伏期长的慢性病研究。
b该方法省人力、物力、省经费、省时间,容易组织实施。
c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明确的众多因素。
(2)局限性:a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所需的样本量大。
b选择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难以避免偏倚和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的影响较难控制。
d从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得出危险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结论。
4、设立对照组时应注意什么?答:(1)试验组与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他能影响结果的条件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应尽可能地相同或相似。
卫生资格考试答题技巧卫生资格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和认证过程,对于从事卫生行业的人员来说,具备卫生资格证书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考试过程并不轻松,许多人可能会因为答题技巧不当而失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卫生资格考试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熟悉考试内容在备考之前,首先要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范围和重点,确定复习的方向。
同时,要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只有对考试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二、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复习是考试成功的关键,而合理安排复习计划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每天都有具体的复习和练习任务。
其次,要注重复习方法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刷题、做笔记、参加模拟考试等。
最后,在复习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查漏补缺,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掌握答题技巧1. 阅读题目要仔细:在答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这对于解答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2. 对比选项:在选择题中,对比选项是一种常用的答题技巧。
通过对比选项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快速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正确选项的准确性。
3. 注意答题顺序:在回答选择题时,通常建议从容易的题目开始,最后再解答难题。
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自己的答题正确率,提高自己的信心。
4. 多做练习题:练习题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多做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增强答题的经验。
5. 注意时间分配:在考试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要合理分配时间,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来安排答题时间,不要一味纠结于某一个题目而耽误了其他题目的解答。
四、养成良好的心态在考试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充分的复习和准备,有能力应对考试。
同时要放松心情,不要因为一道题的失误而影响整个考试的心情。
1、罩牙本质中的胶原()A.属于Ⅲ型胶原B.形成的胶原纤维比较纤细C.所构成的纤维与牙本质小管垂直D.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E.由牙乳头细胞分泌正确答案:D,2、女,30岁,因牙痛拔除后5天出现渐进性张口受限、吞咽困难,检查翼下颌皱襞红肿,除下颌支后缘稍丰满压痛外,其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干槽症B.嚼肌间隙感染C.颞下间隙感染D.翼颌间隙感染E.颌下间隙感染正确答案:C,3、下颌的铰链运动是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姿势位D.前伸颌位E.侧方颌位正确答案:B,4、上颌动脉翼腭段的分支不包括()A.上牙槽后动脉B.眶下动脉C.腭降动脉D.蝶腭动脉E.下牙槽动脉正1确答案:E,5、在牙体纵剖面观察到的组织中。
呈半透明的白色、高度钙化的组织是()A.牙髓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釉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6、下颌的铰链运动是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姿势位D.前伸颌位E.侧方颌位正确答案:B,7、哪个牙发生变异的情况最多()A.中切牙B.上颌尖牙C.第三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C,8、眶耳平面的解剖标志是()A.由眼眶上缘到外耳道上缘构成的平面B.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上缘构成的平面C.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下缘构成的平面D.由眼眶下缘到耳屏上缘构成的平面E.由眼眶上缘到耳屏上缘构成的平面正确答案:B,9、以下哪一组神经属纯感觉神经()A.眼神经、颊神经、下牙槽神经B.耳颞神经、舌神经、鼓索C.上颌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颊神经、舌神经.E.鼻腭神经、面神经、腭前神经正确答案:D,10、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为()A.甲状腺上动脉及舌动脉B.舌动脉及面动脉C.面动脉及上颌动脉D.上颌动脉及颞浅动脉E.颞浅动脉及枕动脉正确答案:D,11、哪个牙又叫六龄牙()A.中切牙B.上颌尖牙C.第三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D,12、釉柱晶体形态为()A.方形B.板状C.针形D.球形E.扁六棱柱形正确答案:E,13、覆颌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颌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B.牙尖交错颌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颌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D.牙尖交错颌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正确答案:C,14、釉质牙本质界是()A.一条直线B.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C.一条弧线,凹面向着牙本质D.许多小弧线,凹面向着牙本质E.许多小弧线,凹面向着牙釉质正确答案:E,15、伸舌运动时舌尖偏向左侧,其损伤可能在()A.左侧舌咽神经B.右侧舌神经C.左侧舌神经D.右侧舌下神经E.左侧舌下神经正确答案:E,16、选用2%利多卡因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时采用()A.局部浸润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B.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C.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D.颊神经+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E.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正确答案:B,17、下列哪一项属于正常咀嚼周期的特征()A.牙咬合接触时,下颌运动无明显的瞬息停止B.咀嚼周期形态不稳定C.咀嚼周期速度变化大D.运动中没有节律E.轨迹面具有似滴泪水的形态正确答案:E,18、二腹肌的主要作用()A.牵拉颏部向后下,参与张口运动B.参于口底的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参与降下颌C.牵拉舌骨向前D.提下颌骨向上,参与下颌侧方和后退运动E.使下颌前伸并下降,参与下颌侧方运动,同时有稳定关节盘的作用正确答案:A,19、腭大孔()A.在上颌骨前面、眶下缘中点下方椭圆形的孔称为B.在上颌骨后面中部有数个小孔,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经此孔通过称为C.在上颌骨内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孔称为D.在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的孔称为E.在上颌骨腭突下面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的孔称为正确答案:D,20、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圆五边形B.两牙尖嵴相交成90°C.牙尖偏近中D.外形高点在颈2/3与中1/3交接处E.发育沟不明显正确答案:D,21、牙位是指哪一个颌位()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姿势位D.前伸颌位E.侧方颌位正确答案:A,22、以下有关咬合高度与颞下颌关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咬合高度正常,咬颌力主要由颞下颌关节承担B.咬合高度正常,咬颌力由牙周和颞下颌关节共同承担C.咬合高度降低,颞下颌关节受力加大D.咬合高度降低,咬颌力由牙周和颞下颌关节各承担一半E.咬合高度不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正确答案:C,23、斜嵴为哪一个牙的重要解剖特征()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C,24、脑膜中动脉入颅的位置是()A.圆孔B.卵圆孔C.棘孔D.眶上裂E.茎乳孔正确答案:C,。
预防医学简答题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下面是关于预防医学的一些简答题。
1. 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2.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发现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包括个体和群体层面的预防;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估预防效果,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
3. 预防医学的分类有哪些?预防医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健康人群,通过改善环境、提供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行为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 二级预防:主要针对早期疾病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阻止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 三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患有疾病的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4. 预防医学的方法有哪些?预防医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疫苗接种: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
- 早期筛查:通过定期体检和特定检查,发现早期疾病和高危因素,及早干预和治疗。
- 环境改善: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作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的发生。
- 政策干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工作。
5. 预防医学的意义是什么?预防医学的意义在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它可以降低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1.预防医学的目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2.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统计学研究,社会学研究3.预防医学的特点: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人;以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关系为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采用的对策产生效应时间多是在疾病(传染病)发生(流行)之前4.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三级预防又称综合预防,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策略,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致病因素、疾病前期及发病期进行的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第三级预防,又称发病期预防6.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或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和转化、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痛痛病:镉水俣病:甲基汞7.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8.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社会心理因素9.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10.远期危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
致癌作用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占80%—85%11.黏液水肿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要表现,包括体格矮小或侏儒、性发育障碍和克汀病形象。
克疝病:缺硒12.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氟斑牙和氟骨症13.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识别;在接触同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可以预防,认真贯彻执行三级预防措施。
中暑是职业病,风湿病不是职业病14.铅中毒:在生产条件下,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汽的形态经呼吸道进去人体,消化道可摄入少量。
面试技巧自我认知答题思路详解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知的水平。
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面试中,自我认知题是必考的常规性题目,而且往往是面试开始的第一个问题。
所以如何做好,做漂亮这部分题,可以说对整个面试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认知题主要分为三类:即对求职者自身的认知、对所求职务的认知、以及自身与所求职务的匹配程度。
下面为详细讲一讲对求职者自身的认知,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
对自我的认知主要包括对考生自身的经历,自我评价,求职的动机,职业的规划等等。
一方面,对考生自身的自我评价,即让考生做的自我介绍。
考官可以自我介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自身正确评价的能力,甚至是对性格的考查。
另一方面,求职的动机也是自我认知题的主要考查形式。
有时直接考查,有时间接考查。
求职动机的目的就是看考生是否真正热爱本职工作,是否具备优良的医德,能否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自我介绍类问题作答方法自我介绍在医疗卫生系统的面试当中出现较频繁,并且问法直接、简单,考生在回答时,可以在立足于报考岗位的基础上,灵活选择表述方式,重在保证作答清晰,内容多方面即可。
考生可采用直接介绍与间接介绍两种表述思路:一、直接介绍直接介绍主要包括你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情况,具体如下:学习经历是对考生医学专业背景(护理、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的介绍,告诉考官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重点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专攻的学科,拿到的成绩与专业资格证书,以及在校期间参与的各项实践,获取的荣誉证书。
这些信息的展示,让考官了解考生的医学专业水平。
有工作经验的考生简单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经历,以及从工作中获取的工作经验,让考官知道自己具备丰富的临床治疗或者护理经验;如果是应届考生的话,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曾经在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或者实践的经历,告诉考官这些工作或者实习经历,自己具备了扎实的临床经验,可以胜任所报考的岗位。
卫生资格考试解题思路在参加卫生资格考试中,解题思路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成绩和通过率。
因此,了解并掌握一些解题思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卫生资格考试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在卫生资格考试中,选择题是占据主要比重的题型。
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和各个选项的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并且排除掉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
2. 利用排除法: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选择题时,可以利用排除法来缩小答案选项范围。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来降低选项数量,然后再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和我们掌握的知识来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3. 注意关键词和细节:选择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关键词和细节,我们在解答时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关键词和细节往往能够给出一些提示和线索,帮助我们正确地选择答案。
4. 不要过分猜测: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分猜测。
如果我们对某个选项不确定,可以先将其暂时放置一边,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其他选项。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和细节分析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填空题的解题思路填空题在卫生资格考试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
解答填空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分析前后语境:在解答填空题时,我们可以仔细分析前后语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有时,前后的信息可以给出一些线索,帮助我们填写正确的内容。
2. 掌握关键词和短语:填空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关键词和短语,我们在解答时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关键词和短语往往能够给出一些提示和线索,帮助我们填写正确的答案。
3. 注意形式和语法:在解答填空题时,我们需要注意所填写内容的形式和语法。
有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要求来选择正确的词性、时态和形态等。
4. 多做练习题:填空题的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预防医学简答题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以下是对预防医学的一些常见问题的简答:1. 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学科,旨在通过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它包括三个层次的预防:一级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防止其发展;三级预防,即减轻疾病的后果,提高生活质量。
2.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疾病的监测和分析,健康教育和促进,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控制,食品安全监管,职业健康管理等。
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3.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
全面性指的是预防措施要覆盖到各个方面,包括个体、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
科学性是指预防措施应该基于科学研究和证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系统性是指预防医学要与其他医学学科和社会各个领域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可行性是指预防措施要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4. 预防医学的策略有哪些?预防医学的策略包括:个体层面的策略和群体层面的策略。
个体层面的策略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宣传,个人行为的改变,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疾病等。
群体层面的策略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控制,食品安全监管,职业健康管理等。
5. 预防医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预防医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来说,预防医学可以匡助他们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对社会来说,预防医学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减轻医疗负担,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化预防,即根据个体的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精准预防,即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预测和干预疾病的发生;社会化预防,即将预防医学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预防体系。
1、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A.LD100B.LD50C.LD0D.LD2、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是(D )A.痛痛病B.布氏杆菌病C.水俣病D.地方性氟中毒3、中毒时导致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的气体是( A )A.COB.Cl2C.SO2D.HCN4、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C )A.药品管理不善B.免疫功能增强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D.体力活动减少5、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为(B )A.血小板减少B.白细胞数减少C.全血细胞减少D.出血倾向6、引起肝损伤型毒蕈中毒的毒素是( D)A.白毒伞B.鹿花素C.毒蝇碱D.毒伞七肽和毒伞十肽7、一般在冬季病房、治疗室的室温为( C)A.16~20℃B.18~22℃C.20~22℃D.20~23℃8、成人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宜超过(A )A.6gB.8gC.10gD.16g9、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在城镇的报告时限最长不应超过(A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15小时10、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C )A.G1B.M1C.B1D.B211、中毒时导致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的气体是( A )A.COB.Cl2C.SO2D.HCN12、苯所致的职业肿瘤为( C )A.肝癌B.肺癌C.白血病D.间皮瘤13、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D )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14、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为( B )A.血小板减少B.白细胞数减少C.全血细胞减少D.出血倾向。
预防医学面试题在预防医学领域中,面试是评估考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下面将针对预防医学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个人介绍1. 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和学术经历。
2. 为什么选择预防医学作为您的专业?答:个人介绍是面试的开场白,需要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经历,以及对预防医学的选择动机。
可以适当提及相关实习、论文或项目经验,突出自己在预防医学领域的热情和能力。
二、预防医学的定义和意义1. 您认为预防医学的定义是什么?2.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预防医学是通过科学方法和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大大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流行病学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怎样判断某个疾病是否为流行病?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群体分布及其与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的学科。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防控策略等。
一个疾病被认为是流行病,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一定人群或地域范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且存在明确的病因。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答: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健康政策制定等。
通过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预防接种1. 请介绍一下预防接种的原理和目的。
2. 目前社会上存在哪些对预防接种的误解和抵制现象?答: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激活人体免疫机制,提高人体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1、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Bennett运动是指()A.下颌的侧方运动B.下颌的前伸运动C.下颌的边缘运动D.下颌的开闭运动E.下颌的功能运动正确答案:A,3、牙周膜中可以转化为其他细胞成分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上皮剩余C.成骨细胞D.成牙骨质细胞E.间充质细胞正确答案:E,4、下列哪项不是覆颌、覆盖的生理意义()A.扩大咀嚼面积B.减少侧方运动时的咬合干扰C.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D.保护唇颊侧软组织E.保护舌的功能正确答案:B,5、面神经出颅的位置是()A.圆孔B.卵圆孔C.棘孔D.眶上裂E.茎乳孔正确答案:E,6、下述关于软腭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黏膜下层中所含黏液腺较少B.腭腱膜位于软腭前1/3,构成软腭的支架C.腭肌位于软腭的后2/3,肌肉细小D.腭腱膜近硬腭部分坚厚,向后则变薄弱E.腭聘裂者软腭肌肉的起始正常,但附着点异常正确答案:A,7、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分成5支,分别是()A.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颊神经、颈神经B.眼神经、耳颞神经、下颌神经、颊神经、颈神经C.眼神经、上颌支、下颌支、下颌缘支、颈支D.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E.颞支、颧支、下颌缘支、颊支、舌下支正确答案:D,8、下颌开颌运动不参与收缩的肌肉是()A.二腹肌B.下颌舌骨肌C.颏舌骨肌D.翼内肌E.翼外肌正确答案:D,9、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分叉后其名称中哪一组是正确的()A.近中颊根、远中根、近中舌根B.远中颊根、近中根、远中舌根C.近中根、远中根D.近中颊根、舌根、远中颊根E.近中舌根、颊根、远中舌根正确答案:D,10、舌根的淋巴管引流至()A.下颌下淋巴结B.颏下淋巴结C.颈浅淋巴结D.颈深上淋巴结E.腮腺淋巴结正确答案:D,11、下颌牙齿的血供来自()A.舌动脉B.下唇动脉C.面动脉D.颞浅动脉E.上颌动脉正确答案:E,12、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圆五边形B.两牙尖嵴相交成90°C.牙尖偏近中D.外形高点在颈2/3与中1/3交接处E.发育沟不明显正确答案:D,13、面总静脉由()A.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前支汇合而成B.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后支汇合而成C.上颌静脉和颞浅静脉汇合而成D.下颌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汇合而成E.上颌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而成正确答案:A,14、哪个牙的颌面发育沟有“H”、“Y”、“U”3种形态()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B,15、翼外肌的起始部位为()A.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的前2/3及颧弓深面B.颚窝及颞深筋膜深面C.翼外板内面,腭骨锥突及上颌结节D.蝶骨大翼的颞下面,颞下嵴及翼外板的外侧面E.上颌骨的眶下缘及额突正确答案:D16、成熟的牙本质中无机物占重量百分比是()A.10%B.20%C.30%D.50%E.70%正确答案:E,17、防止下颌侧方脱位的是()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关节囊D.茎突下颌韧带E.盘锤韧带正确答案:A,。
卫生资格考试解题方法在准备卫生资格考试时,除了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外,合理的解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卫生资格考试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理清题干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干的含义。
在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每个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在解答主观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和限制,并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思考。
二、分析题目类型卫生资格考试中,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论述题等。
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应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选择题需要灵活运用排除法和比较法,填空题需要合理推断和补全,判断题需要辨析真伪,论述题需要系统思考和全面回答。
三、善用辅助材料卫生资格考试中常常配备一些辅助材料,如表格、统计图表、实验数据等。
在解答与这些辅助材料相关的题目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材料提供的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注重重点知识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卫生资格考试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是考试题目的重点。
对于这些重点知识,不仅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熟练掌握其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形成解题思维解题思维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采取逐个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逐步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在解答主观题时,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方法,以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六、刻意练习解题能力是通过刻意练习和反复答题得以提高的。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卫生资格考试的模拟题进行练习,刻意培养解题思维和答题技巧。
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经验,逐渐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七、注意时间管理卫生资格考试常常时间紧迫,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
遇到简单的题目,可以迅速解答;遇到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留到最后处理。
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保证所有题目都有足够时间解答,并减少因时间不足而造成的粗心错误。
八、自信从容在考试中,保持自信和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医学的重点一\概念1\预防医学从人群健康出发,研究外界因素与人群健康相互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生物机体影响的作用规律,提出消除不利环境因素,改善环境质量,优化卫生保健服务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等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2\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提出的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相应措施和策略。
三级预防包括,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为临床预防,其目的是防止并发症。
3\合理膳食4\率与构成比5\发病率与患病率6\总体与样本7\均数与标准差8\调查问卷与问卷调查9\营养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生物学过程10\计量资料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11\\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12\统计图用点、线、面等表达统计资料中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使统计资料更形象、易懂,以直观反映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13\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称为营养素。
是指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14、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15、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含有致病因子(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物)的食物或摄入的食物营养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16、统计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统计资料和指标的表格二\问答题1\请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对病区出院患者进行住院满意度调查/2\请你用流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医院输血病人进行输血后感染的调查.3\请设计一个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三\. 简答题1.简述糖尿病三级预防保健策略。
(一)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1)控制体重(2)’参加体育锻炼与劳动(3)报酬提倡合理膳食(4)避免服用有损糖耐量的药物(5) 预防病毒感染(二) 第二级预防筛选高危人群.(三) 第三级预防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2、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我国推荐每日膳食成年女子铁的供给量是( D )A.10mgB.13mgC.15mgD.18mg2、现代医学模式为( C )A.生物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机械论医学模式3、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A )A.30%以上B.40%以上C.50%以上D.60%以上4、相对数是表示( B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D.动态分析指标5、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A.二巯丙磺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青霉胺6、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为( B )A.血小板减少B.白细胞数减少C.全血细胞减少D.出血倾向7、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C )A.脂肪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8、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B )A.一氧化碳B.有机磷农药C.氰化氢D.硫化氢9、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10、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 B)A.铅B.汞C.铬D.镉11、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包括(A )A.免疫学效果评价和统计分析B.细菌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C.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学分析D.流行病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12、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为( B )A.血小板减少B.白细胞数减少C.全血细胞减少D.出血倾向13、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C )A.药品管理不善B.免疫功能增强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D.体力活动减少。
全面解析医学中的常见题型及应试技巧在医学领域中,考试是评估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对于考生而言,了解不同题型的特点以及掌握相应的应试技巧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全面解析医学中的常见题型,并分享一些应试技巧,帮助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医学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读准题目,理解题意,分析选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应试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第一步是确保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
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案类型。
2. 排除干扰项:仔细分析选项,排除掉明显错误的答案。
如果有困惑或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对比其他选项进一步缩小范围。
3. 注意双重否定:在题目中,有时会使用双重否定的语句,这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考生在解答时要特别留意,将双重否定转化为正确的陈述。
4. 利用联想记忆:有时候,答案可能与其他相关知识点有联系。
考生可以尝试利用联想记忆法,通过联系其他知识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另一种常见的医学考试题型。
对于填空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提示信息,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考察考生的记忆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应试技巧:1. 仔细审题:阅读题目,理解要求,注意空白处前后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填空数量和答案类型。
2. 预先列出备选答案: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尝试列出可能的备选答案。
这样可以更加有目的性地填写答案,提高正确率。
3. 利用同义词和近义词:有时,题目给出的提示可能与考生所学的知识点有所差异或出现同义词。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将同义词或近义词作为填空处的答案。
4. 注意形式变化:在填写答案时,要注意单复数、时态、词性等的变化。
防止因为形式不符导致答案错误。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在医学考试中常见于临床科目部分,这类题目会给出一个实际案例,并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应试技巧:1. 全面理解案例:仔细阅读案例题目,了解案例的背景信息和主要问题。
预防医学简答题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环境健康学、行为科学等。
下面是对预防医学常见问题的简答:1. 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它包括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以避免其发展;三级预防是减轻疾病的后果,防止残疾和死亡。
2.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是什么?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负担,减少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预防医学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医学的策略有哪些?预防医学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 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 疾病筛查:通过定期体检和检测,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 环境卫生控制: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疾病的传播。
- 政策干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4.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危(wei)险因素。
- 生物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 临床试验:通过对不同预防策略的比较研究,评估其效果和安全性。
- 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人们的健康行为和态度。
5. 预防医学的典型案例有哪些?预防医学的典型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疫苗接种:例如乙肝疫苗、水痘疫苗等,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 吸烟控制: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限制,减少吸烟人数,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 饮食健康:通过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合理膳食,预防肥胖和慢性疾病。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解题技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全国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着重掌握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大家顺利应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
1. 理解题干要求在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并对所要求的问题进行准确理解。
通常,这类题目会要求考生分析某种疾病的传播途径、病因或者干预措施。
因此,理解题目的要求对于正确解题非常重要。
2. 查看图表和数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中常常会涉及图表、数据等内容。
在遇到此类题目时,应该仔细查看图表中的信息,了解相关数据的含义,并从中寻找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图表和数据能够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回答问题。
3. 注意关键词在解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提示题目中的重点内容。
例如,题目中出现“主要原因”、“有效控制”等词语时,我们应该关注这些词汇并找到相应的解答部分,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
4. 掌握常见疾病特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中常常会以某种疾病为背景进行提问。
因此,熟悉常见疾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
我们需要掌握各类疾病的基本知识,理解其特点,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5. 结合实际的解题思路在解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题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思考。
通过联系实际情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例如,在解答某种疾病的传播途径问题时,我们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总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执业医师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此类题目,提高我们的答题准确率。
备考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题目要求,学会分析图表和数据,掌握常见疾病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相信大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1、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
D.标化比
2、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
A.LD100
B.LD50
C.LD0
D.LD
3、人体热能最经济、迅速、主要的来源是( B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膳食纤维
4、中毒时导致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的气体是( A )
A.CO
B.Cl2
C.SO2
D.HCN
5、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C )
A.G1
B.M1
C.B1
D.B2
6、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
A.阿托品
B.氯磷定
C.解磷定
D.双复磷
8、相对数是表示( B )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
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
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
D.动态分析指标
9、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D )
A.χ2分布
B.F分布
C.二项分布
D.标准正态分布
10、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A )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
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
11、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
A.二巯丙磺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青霉胺
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
A.阿托品
B.氯磷定
C.解磷定
D.双复磷
13、矽尘作业通常是指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在(C )
A.20%以上的作业
B.15%以上的作业
C.10%以上的作业
D.5%以上的作业
14、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15、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C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16、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A )
A.发病密度
B.累积患病率
C.累积发病率
D.累积死亡率
17、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B )
A.消灭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18、严重中毒时出现"电击型"死亡的毒物是( C)
A.HF
B.Cl2
C.HCN
D.CO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