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2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有详细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 .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______ 。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 。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 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 百草丰茂2. 吹面不寒杨柳风3. 铁马冰河入梦来4. 欲说还休5. 把酒临风6. 阡陌交通【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六个小题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难度不大。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参考答案】7. 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8.迟暮萧瑟,明朗绚丽【详细解析】7小题中的曲描写的是秋景,AD为春景,C为冬景,B为秋景。
所以选B。
8小题只要看原词,共有两句,前句描写的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特点较为明显,萧瑟、凄凉,而后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截然相反。
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从头脑中想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曲中的景物特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005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第一部分阅读(70分)一、文言文(共30分)(一)默写1、⑴忽逢桃花林⑵江山代有才人出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为有源头活水来⑸留取丹心照汗青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⑺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⑻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目光短浅(浅陋无知、鄙陋、没有见识)2、整块(完整)㈢A组4、北宋欧阳修5、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6、熟能生巧B组4、唐朝柳宗元5、(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6、机智勇敢等C组4、唐朝柳宗元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四)7、⑴:移动⑵离开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二、㈠1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1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㈡14、“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或“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5、尽禁16、略17、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写作19、略。
上海市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2003-2012年)附答案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椎鼓径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004年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4分)(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2分)2005年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2012上海中考语文试题2013中考已经开始倒计时,各位考生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中考频道会全程陪伴大家,为大家提供帮助。
本频道搜集了大量的中考试题资源,各位考生可以下载查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调节好心态,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默写:1.树木丛生,________.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4.宠辱偕忘,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5.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6.___________,鸡犬相闻。
古诗词赏析天净沙。
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题目不是问你是哪两组景物的?天净沙秋填空答案:迟暮萧瑟明朗绚丽8、选项中哪一个和天净沙秋所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记不起来,反正是描写冬天的)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古文: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为______(朝代)的文学家,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___》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加着重号)11、选择题,C 表现了陈尧咨自傲,卖油翁自大卖油翁不是自大是成熟稳重课外文言文来自《皇明典故纪闻》,余继登撰——太祖视事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译文: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太祖喜曰:“此言甚善.。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闹卧听凤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19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70分)一、文言文(共30分)(一)默写(10分)1.考生注意:请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2),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问渠那得清如许?。
(5)人生自古谁无死?。
(6)左刻“,”,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2.肉食者鄙()3.全石以为底()(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2012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
(《观沧海》) 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5.宠辱偕忘,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6.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
(4分)天净沙•秋 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2分) 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_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精品】语文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______ 。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 。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 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十三、曹刿论战【巩固检测】一、略二、1、参见,拜见2、浅陋,无知3、明察4、指猪、牛、羊等祭品5、恩惠6、虚报夸大7、参与隔开期间8、信实信用信任相信9、完竭尽10、他的他们的11、为什么什么三、略四、1、(1)肉食者鄙两句(2)请见(3)小大之狱三句(4)彼竭我盈辙乱旗靡2、论述了鲁君“忠”于民事,获得“民从”是最重要的战前准备工作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3、(1)讨论战前准备时,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2)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3)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4、(1)广开言路,让平民曹刿参与论战(对曹刿的刺耳批评能虚怀若谷)(2)不高高在上,亲临战争第一线(3)甘当配角,让曹刿指挥,且不干扰其作战部署(4)战后向曹刿请教,总结经验(任写三点)5、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本文重点在于写曹刿的“论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2)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比,更加突出曹刿的才识五、编年春秋齐师伐我【实战演练】1、左传左丘明2、略3、C(把握战机,取信于民)4、突出曹刿挺身而出,参与国事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检测】一、1、相信2、方圆3、看,观察4、间或、偶尔5、身体形状,样子形状,样子身体6、比得上赶得上到,至7、时时而间进(或“无可进者”)进献8、(1)A (2)F (3)C (4) E (5) E 二、略三、1、对邹忌劝谏肯定(或接受邹忌劝谏)2、(1)有自知之明。
尽管妻、妾、客人夸大其美,他最终对自己仍有清晰地认识(2)善于思考。
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运用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上3、如改成一样句式,就不能表现三个人“私”、“畏”和“欲有求”的不同心理和不同身份4、(1)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四、1、战国策2、门庭若市【实战演练】1、战国策西汉刘向2、略3、D(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4、只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方能使国家达到大治十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巩固检测】一、略二、1、中间2、所以责任3、思想4、灭亡5、推举举起6、进入朝廷,指在国内映入进入注入缴纳收入7、做品行划行漂行军队8、增加好处9、在给予在比10、D 三、略四、1、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4、排比事实精神肉体行动5、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五、儒家亚圣孔孟【实战演练】1、孟子孟子(轲)2、略3、C(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4、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十六、孔孟论学【巩固检测】一、略二、1、懂得2、生长3、前进进献4、一起5、C 6、C 7、相信忌不自信小信未孚三、略四、1、(1)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2)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3)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2、(1)不耻下问(2)功亏一篑(3)一暴十寒(4)专心致志五、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人称“亚圣”《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在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实战演练】1、春秋论语2、略3、B(孟子的“一暴十寒”是比喻君王整天被小人包围,被谗言所蛊惑;每隔十天才好不容易偶尔会见智者,这是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4、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劝人自强不息十七、黄生借书说【巩固检测】一、略二、1、写在一起2、已经3、借假装4、不容易灾难5、塞满堵塞6、专一专有,独占专有,独占7、归来归还8、C 9、B 三、略四、1、书非借不能读也(1)七略、四库......然天子读书者有几(2)汗牛塞屋......然富贵读书者有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2、神态动作借物者既担心主人讨还又非常珍爱借来的东西3、(故)有所览辄省记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以亲身经历进一步有力证明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4、归而形诸梦迫切渴望读书5、(1)借书苦读与藏书不读(2)“我”借书时苦读与当官后不读(3)“我”遇到张氏的不幸与黄生遇到“我”的幸(可参考阅读指南第3点)6、略五、1、随园主人随园诗话2、汗牛充栋(充栋汗牛)书籍极多【实战演练】1、小仓山房文集清袁枚2、B 3、书非借不能读4、为黄生创造条件,并殷切希望他发奋学习十八、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巩固检测】一、1、当作做(行为)写2、深入进入(朝廷)3、穷尽(走)完4、实行行走5、阅读景象6、能够得到(领会)收获二、略三、1、过目成诵应接不暇韦编三绝(或:微言精义生知安行)2、1喻证法2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洒然不倦3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4反驳“无所不诵”,主张选择精华5《史记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四、1、孔子易经(周易)郑燮(板桥)清书画文学2、史记汉司马迁【实战演练】1、板桥家书书法文学郑燮(郑板桥)2、略3、A(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深入研究)4、引导子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十九、黔之驴【巩固检测】一、略二、1、喜欢进入2、当作3、距离远4、(吃)完离开5、知道6、只7、逐渐更加8、能够承担(或:承受)优美的胜利9、D 三、略四、1、庞然大物叫声可怕大骇远遁甚恐无异能觉习蹄技止此耳2、概述“一鸣”、“蹄之”即可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3、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写老虎先“蔽”后“窥”,把它既惊怕又欲摸清底细的思想活动写得活灵活现五、1、柳河东集2、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实战演练】1、柳宗元韩愈2、略3、B(主因是驴“技止此耳”)4、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二十、黠鼠赋【巩固检测】一、1、正2、命令3、逃跑4、用招引5、形状,样子谋求6、在在在被从7、制止停止8、一种文体征收,敛取赋税9、它(老鼠)的万物结构助词,可不译10、D 11、能够如:黄生借书说吾不得而见之矣二、略三、1、刚才还听到老鼠咬袋子声,打开却是只死老鼠,因不明声音来源而惊感慨于老鼠的狡猾2、用自己的话表述“闭于橐中......以形求脱也”即可四、1、东坡全集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实战演练】1、宋苏轼2、略3、B 4、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只有专心做事,才能避免被骗,才能取得成功二十一、狼【巩固检测】一、略二、1、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狼助词,取消主谓词组独立性,无实义的2、看见拜访3、进入缴纳收入映入4、停止制止5、(1)麦场(2)柴堆(3)屠夫(4)狼三、略四、1、如:遇惧御2、A 3、(1)一狼仍从(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两狼之并驱如故4、如:贪得无厌(得寸进尺)5、这句话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热情赞颂。
上海市2004-2012年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专题一、2004年(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螵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2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0.第○1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的观点。
(2分)1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二、2005年(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上海市2012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文言文【答案】1.百草丰茂2.吹面不寒杨柳风3.铁马冰河入梦来4.欲说还休5.把酒临风6.阡陌交通【解析】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六个小题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难度不大。
7.【答案】B(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解析】题中的曲描写的是秋景,AD为春景,C为冬景,B为秋景。
所以选B.8.【答案】迟暮萧瑟,明朗绚丽【解析】只要看原词,共有两句,前句描写的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特点较为明显,萧瑟、凄凉,而后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截然相反。
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从头脑中想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曲中的景物特点。
9.【答案】北宋,醉翁亭记【解析】本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涉及到文学常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重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凭借”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明显,只要用心考虑答案还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10.【答案】(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解析】本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涉及到文学常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重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凭借”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明显,只要用心考虑答案还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11.【答案】C【解析】本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涉及到文学常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重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凭借”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明显,只要用心考虑答案还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12.【答案】(1)好(2)做【解析】本题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涉及到诗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词语的解释课内常规意思。
郑人逃暑①(2005年中考)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
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
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④濡(r):
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秦西巴纵麑(2006年中考)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
孟孙归,
求麑安在。
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
居一
年,取以为子傅。
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
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 ①纵麑(ni):放走小鹿。
麑:小鹿。
②窃:私自。
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
教导的人。
在文中指老师。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9.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10.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3分)
鲍君(2007年中考)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
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暴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
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
乃息.
(注释)①罝(ju)捕兽的网. ②鲍鱼:这里指用盐渍腌的鱼. ③奉:供奉. ④愈:(病)好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
(2)问其故.(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__________
9.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3分)
误认(2008年中考)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府归马()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的品质。
(4分)
(2009年中考)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
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
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
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
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
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白者频来顾视之.
14.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
(3分)
(2010年中考)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
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誉录,略无愠色。
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
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 实.勉我也()
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的态度。
(3分)
(2011年中考)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云.耕者入冢而得.()()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品质。
(3分)
(2012年中考)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