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光
- 格式:doc
- 大小:655.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物理光的性质知识点解析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
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我们来逐一进行解析。
1. 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传递。
这一性质可以用光的透射实验来说明。
当光线穿过不同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它们的传播路径仍然是直线。
2. 光的反射性光线遇到平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有两个基本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这一性质可以用镜面反射来解释,例如我们常见的镜子就是通过光的反射产生的。
3. 光的折射性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折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这一性质可以用透明介质中的光的传播来说明。
4. 光的色散性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介质时发生折射时的偏向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的分散现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七色光谱。
这一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尝试和物体观察来了解。
5. 光速的有限性光速的有限性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10^8米。
这一性质可以通过对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研究来解释。
6. 光的干涉性光的干涉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是构造性干涉或破坏性干涉,取决于光波之间的相位差。
典型的例子是双缝干涉实验。
7. 光的衍射性光的衍射性是指光通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时出现的波动现象。
光的衍射可以使光波传播到障碍物的背后,或使光波从小孔中散开。
这一性质可以用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实验来说明。
8. 光的偏振性光的偏振性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非偏振光波是在所有方向上均匀振动的,而偏振光波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
这一性质可以通过偏振片实验来观察。
通过对以上光的性质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光的本质和行为规律。
这些性质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仪器、通信技术、光纤传输等。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复习口诀:光现象
1.光的传播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3105km/s=3108km/s。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传光声不传。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
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
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
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
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
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5.光的色散
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
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
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
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
所有色光都反射,呈现白色该物体。
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现黑色是物体。
所有色光能透过,无色透明此物体。
6.看不见的光
红光外面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
利用红外夜视仪,常用还有遥控器。
紫光外面紫外线,有助人体合成D(维生素)。
紫外线杀微生物,还使荧光物发光。
中考光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光的概念及特点1. 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不需要介质即可传播。
2. 光的特点:光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可以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光速是运动速度的最大值,约为3.00×10^8m/s。
二、光的传播和反射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从光源向四周做无规则的扩散运动。
2. 光的反射:光线与物体表面碰撞后发生反射,根据反射规律可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光线穿过介质界面时,由于介质光速的差异,会发生偏折现象。
2. 折射率:介质对光的折射性能的指标,与介质密切相关。
四、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这种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2. 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
五、光的成像1. 凹面镜成像规律:物距凸镜焦距外侧时,镜中有实像;物距凸镜焦距内侧时,镜中有虚像。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离凸透镜焦距外侧时,透镜中有虚像;物离凸透镜焦距内侧时,透镜中有实像。
3. 成像方式的比较: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规律的比较,关于成像性质和位置的不同。
六、光的光谱1. 光谱和波长:通过光谱仪可以将光分解为七种颜色,每种颜色对应一种波长。
2. 光谱的应用:光谱在天文观测、化学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七、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两束光波在某个地方叠加形成明暗条纹的现象。
2. 光的衍射:光通过狭缝后的折射、衍射等现象。
3. 干涉和衍射的应用:干涉和衍射在光学仪器、光栅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光在中考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传播、反射、折射、色散、成像、光谱、干涉和衍射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掌握其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在考试中。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3.光现象一、选择(2019福建)3.图1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2019深圳)14.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该选项符合题意;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是镜面反射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光的漫反射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通过后视镜观察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19深圳)15.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原理;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监控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该选项符合题意;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9盐城)6.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C(2019福建)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A.0°B.40°C.50°D.100°(2019鄂州)18.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 50cmB. 1mC. 1.5mD. 2m(2019鄂州)19.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2019武威)3.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2019黄冈)1.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凸透镜成像(2019鄂州)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含解析)1.(2019烟台,2)“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答案】C2.(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3.(2019聊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答案】A4.(2019威海,2)关于光现象与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光的折射B.镜花水月﹣﹣光的漫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5.(2019潍坊,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答案】A6.(2019东营,3)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答案】B7.(2019绥化,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答案】D。
8.(2019黄石,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9.(2019孝感,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答案】A。
考点04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知识回顾】考点一、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
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示意图。
3.由上图,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AO与法线NN′夹角(α)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C与法线NN′的夹角(γ)叫折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
考点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所示。
3.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它是复色光。
4.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
红、绿、蓝也叫光的三原色。
【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重要考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在本章属于重点内容。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折射在中考光现象考题中属于常考内容,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考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光的折射现象判断、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光的折射实验探究几个方面。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光的折射现象常考题型是选择题,出现概率也很高;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难度一般不大;光的折射实验探究也曾出现,主要考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等知识。
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知识总结
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
生偏折的现象。
以下是光的折射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折射定律:光线在通过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之间的关系为:
n1sin(i) = n2sin(r),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传播速度的相对减缓程度的指标。
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即折射率越大,光速越慢。
3. 光的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关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常数,为光速c,而在介质中
的速度为c/n,其中n为介质的折射率。
4.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一个临界角,则光线
将发生全反射,完全留在光密介质内部,不会进入光疏介质。
5. 临界角: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为i =
arcsin(n2/n1),其中n1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n2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
6. 折射现象的原理:光线的折射是由于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受到不同介质的分子和
原子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7. 折射现象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透镜、眼镜、光纤通
信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总结中,并未列举所有的光的折射知识点,仅提供了一些重
要的知识点供参考。
在学习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和习题来进行深入学习和巩固。
2019中考物理考点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在初中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2019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以备借鉴。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白炽灯泡的发明:xxxx
分类:(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条件:均匀介质[均匀介质:同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密度均匀。
]
核心: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
最早记录光直线传播知识的书是我国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
小孔成像
3.光线
定义: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直线叫光线。
理解: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9中考物理考点复习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一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答案解析1.(2018.绥化)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分析】(1)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看能不能看见反射光线;(3)让光线逆着0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4)对于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都有唯一的反射光线与之对应。
【解答】解:(1)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存在,只有在E,F板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则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0射到0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0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4)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有唯一的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不能;(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不能;(3)可逆;(4)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
8.(2018.乌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_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2、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直线传播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108(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2、概念:(1)一点:入射点(2)二角: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3、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三、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
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3、光路是可逆的四、光的色散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混合后为白色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混合后为黑色4、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
(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专题二初中物理光学计算题解题规律与思维方法一、熟练掌握光学的五个基本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 路是可逆的。
即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4.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具体见下表。
物距倒、正像的性质放、缩 虚、实像距 U 与 v 关系应用 对应图u<fU=f正立 放大 虚像 |v|>u光线平行射出,不成像放大镜 12f<u<2fU=2f倒立倒立 放大等大 实像实像 v>2fV=2f u<vu=v 幻灯机 34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 u>v 照相机 5二、光学常数1.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c=3×108m/s ;2.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三、例题解析【例题1】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小华在学习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后,利用如下装置来验证小孔成像的现象.已知一根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光屏在距小孔30cm处,小华测量了蜡烛的火焰高度为2cm,则光屏上火焰所成像的高度为______cm.若物距增大,像距不变,则像的高度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选择专题复习——光现象选择题(二)答案解析1.(2018•常德)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分析】光现象有以下三种情况:(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属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错误;D、景物水中形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018•毕节市)“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3.(2018•临沂)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光的反射现象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雨后的彩虹B. 树荫下的光斑C. 池水看起来“浅”D. 树在水中的倒影2.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的“人影”B.大桥在水中的“倒影”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3.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水中倒影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 水中“弯折”的筷子B.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 天空的彩虹D. 倒映在水中的山5.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6.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极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鸟巢倒影C.水面折枝D.故宫日晷8.如图描述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池水"变"浅C.叉鱼D.古书记载的"潜望镜"9.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小孔成像B.彩虹的形成C.太阳灶聚光D.从岸上看鱼的位置变浅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放大的“金鱼”B.墙上的手影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D.雨后的彩虹12.下列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D.手影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山在水中的倒影B. 影子的形成C. 雨后的彩虹D.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 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 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 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1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B.雨后的彩虹C.水中的倒影D.海市蜃楼16.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B.乙图:从不同角度能看见光屏上的实像——光发生镜面反射C.丙图: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的现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17.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 沙滩上出现的海市蜃楼B. 水画上小树的倒影C.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 树荫下太阳的光斑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海市蜃楼C.路口反光镜D.雨后彩虹19.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D.注水后的游泳池看上去“变浅”20.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平面镜成像C.筷子变弯D.放大镜成像22.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如图甲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B.如图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如图丙所示,雨后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D.如图丁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汇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23.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24.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5.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2019中考物理光的色散
·初中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6、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2)没有黑光的存在,白颜料也不能由其他颜料调配出来。
7、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白色的不透明体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的不透明体吸收各种色光
·初中物理光的色散典型例题
题目
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拓展内容】中考物理必考的100个物理知识点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 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磁现象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磁体和磁极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019中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发光物体叫光源”指出了什么是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说明光线是用来描述光线的传播方向的;“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描述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光的传播速度需要记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还要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实例:“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
常见考法本节知识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来考查:光线的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及具体解释、激光测距的原理。
误区提醒1、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
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10 8 m/s·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典型例题题目夏季晴天时树林中的地面上会出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的像,形成的原因是。
排纵队时“向前看齐”,即:看见自己前面的同学挡住了本队前面的所有人,队伍就排直了,这是根据的原理。
答案解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夏季树林中的树叶之间会有许多的小缝隙,即小孔,当太阳光从小孔中射出时,就会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
排纵队时“向前看齐”,看见自己前面的同学挡住了本队前面的所有人,队伍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答案:太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题目答案本题考点声音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过程A选项,军徽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当军徽上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眼时,就会看到军徽,不符合题意;B选项,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判断队列是否整齐划一,不符合题意;C选项,队列整齐的脚步声是脚步踏击地面使其振动发出的声音,不符合题意;D选项,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符合题意;故选D。
规律方法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光的传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2019届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解析)一、作图题1.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实线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AO为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4.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请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5.如图甲所示,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请在甲图中作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乙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斜射向水面.请作出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7.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8.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9.如图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①过O点的法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画出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1.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
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人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1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的大致方向。
13.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水中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OB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用箭头标出方向.14.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
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6多彩的光(上)一:知识点梳理1、光源: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如:太阳、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火把、萤火虫等2、分类:(1)按光源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2)按发出光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
3、注意点: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光。
有的物体看上去虽然很亮,(如月亮、放电影事的银幕、金星等)但不是他们自身发光,而是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照到这些物体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因而他们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量事实现象及实验说明光不仅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其他均匀介质中也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线: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1、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形成影子。
(如手影,皮影等)2、日食、月食: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时,中见的星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另一个星体的光,于是边发生日食和月食。
当月亮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日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月食。
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形成的,小孔成像手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中缩成的像是由时机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像。
(2)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一定的倒立的。
(3)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
(4)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
4. 光速: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大,其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
中考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光现象是中考物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的颜色等多个方面。
下面对中考光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光的传播是中考物理中的基础知识点。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
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体现。
其次,光的反射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一个典型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正立等。
接着,光的折射现象也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例如,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学生需要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以及斯涅尔定律的应用。
此外,光的颜色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合成与分解。
最后,光的强度和光的传播速度也是中考物理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光的强度与光源的发光能力有关,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对中考光现象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结束语:掌握光现象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培养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