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荷中学校徽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
即墨市丰城中学校徽设计说明
设计者:邢鹏飞2013年10月
1、校徽整体采用圆形,体现办学的和谐理念与团结的氛围。
2、标志上方一轮朝阳,喻意着学校风貌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也喻意着青少年光明远大的理想;下方两条蓝色波浪代表海洋,喻意广博的知识海洋;海上托着一叶帆船,船的形状根据汉字“人”转变而来,代表着茁壮成长、敢于拼搏的青少年,喻意着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里向着理想前行;右侧一座青山,层层向上的山峰,喻意着青少年蓬勃
向上、敢于拼搏、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同时,帆船代表汉字“人”,太阳和下方的海洋形状组合成汉字“文”,寓意着丰城中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
3、校徽各组成元素都取材于丰城当地的自然景观,体现出丰城的山、海、天自然景观及海洋人文的特点,以蓝色作基本色,整体简洁、主题鲜明、风格统一,表现出丰城中学的“蓝色办学”理念。
4、外围用粗细不同的圆圈围住学校的校名及拼音字母,颜色也用蓝色系,简洁端庄,更显统一,便于识记。
衡水市第六中学校徽衡水市第六中学校徽衡水市第六中学凭借其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科学的管理方法,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辉煌的教育教学成绩而成为享誉全市的窗口式学校。
衡水市第六中学校徽衡水市第六中学开展的工作一、健全组织机构,建设以多媒体校园网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创造条件。
为保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衡水市第六中学首先在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其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大硬件建设和网络建设。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保障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全面铺开。
衡水市第六中学成立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主管副校长王国英,网管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永光,成员包括各年级主管领导、信息技术课教师、年级课题组骨干。
网管中心下设:网络管理部、多媒体教学管理部、系统开发部,并制定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包括:主管岗位职责、网络技术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多媒体教学管理主管副主管岗位职责、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系统开发与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师网络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资产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等。
2、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资源建设力度,加快实验校的前进步伐。
2002年9月衡水市第六中学建成了校园网,衡水市第六中学的主要建筑都进行了综合布线,每个办公室,教室都留有信息端口,当年建起教师备课室3座,微机控制中心,装备两个资源库(清华同方、K12),后陆续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36个,03年9月成为全区唯一一所全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衡水市第六中学,为衡水市第六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007年3月衡水市第六中学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衡水市第六中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也跨上新的台阶。
接通了光纤宽带,装备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三栋教学楼和综合楼全部纳入校园网,每间办公室和教室都有信息端口。
教室中全部配备了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音响系统等教学设备,目前共建起多媒体教室84套。
苇中校徽简介一、图案内容主体图案:上方为小船形状的金黄色王冠;下方为一奔跃的人的造型。
背景图案:饰以红色圆环的淡蓝背景的圆盘。
二、象征意义(一)主体图案1、小船状的金黄色王冠:(1)代表“苇元沟中学”中“苇”字的首字母“W”。
(2)王冠代表了追求完美,争创一流,争做王者的苇中精神,而金黄则代表着正气、活力、希望。
①王冠上的三颗宝珠。
代表学生、家长、老师,是一所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②王冠的三个尖。
中间垂直向上的山峰状的尖象征着全校师生勇攀教学高峰,追求无止境。
两边遥相呼应、距离相等的两个尖表示“教”与“学”的拔尖,二者地位平等,象征苇中人对“教学相长”这一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
③两个“V”形(有胜利之意)角表示苇中追求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它们合成的字母“W”则是“赢”的英文单词“win”的首字母,暗含了苇中追求教师、学生双赢的办学目标。
(3)小船表示我校在新课程课改的浪潮中激流勇进、一往无前,也含有“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4)王冠下镶嵌的七颗宝珠表示中考七科,象征只有开全开足课程,各科齐头并进,才能夺取柳林初中教育的王冠。
2、奔跃的人在图中,奔跃的人由红色的头和向前奔跃的身躯两部分组成。
(1)红色的头象征太阳,是希望、目标、热情。
象征着我们目标清晰,热情四射。
(2)奔跃向前的身躯象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永不言弃的苇中精神。
(3)向王冠跃起象征苇中人追求进步,向往完美,而在王冠下向前奔跑则象征苇中人不为名利所累,连续作战,扎根山区,奋力向前。
(二)背景色圆盘与圆环(1)淡蓝色的背景圆盘表示一方蓝天,象征苇元沟中学淡泊、清雅的学校环境;亦有全校团结一致,追求完美之意。
(2)圆环为圆盘外饰,正上方的“苇元沟中学”为学校名称,正下方的WeiYuanGouMiddleSchool象征苇元沟中学立足山区,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
圆环上的红色象征苇中人的开放、热情,苇中时刻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到来,而苇中的明天也必将红红火火。
五华县华城镇湖田小学校徽及设计说明一、校徽:
二、设计说明:
1、小圆内是学校名字“湖田”拼音首字母“H 、T ”的变形组合,代表学校名称。
中间是倒放的笔头,象征学习文化,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整个造型犹如一山峰,象征勇攀科学高峰。
下面的“1930”表示湖田小学创建于1930年。
小圆内图案为蓝色,象征学校的发展历程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蓝色也代表了梦想,象征孩子们将带着梦想奔向未来。
小圆内底色为白色,代表纯洁、干净,象征学校整洁、卫生。
2、外圆环的轮廓是红底黄色的“湖田小学”汉字及大写拼音字母,红色和黄色象征学校师生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3、内外两圆用绿色线条构成。
绿色表代和平、安全、环保,象征“与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同时也象征学校安全对师生的重要性。
设计:钟德华
2014年4月29日。
1、花都区新华街三华小学校徽图案2、花都区新华街三华小学校徽含义校徽以庄重典雅的正圆形为轮廓,设计有英文校名全称,使得校徽与国际化接轨。
中间由两个篆字体的"三华"组成,“”字形像一位翩翩的舞者,寓意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培育21世纪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学生有健强的体魄才能展翅高飞;“”字下半部分形像人生路,有曲折,中间部分形像两把大伞,一把代表着老师、一把代表着家长,孩子在家校的共同教育下茁壮成长。
上半部分,两座山峰,寓意三华学子勇登高峰,学业有成,在各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校徽上数字“1952”为创建年代,反映了学校的悠久历史。
整个校徽简洁而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味道,校徽以深黑色为主色调,体现了古朴、理性、厚重、深邃、宽容的文化品格,彰显出“重智、扬德、强体”的办学理念,隐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气息。
4、花都区新华街三华小学校训注释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它所提倡的思维方向和行为规范,是磨砺师生品行的利器,是传承优良校风的基石,是引领学校前行的旗帜。
提出“明德、博学、格致、笃行”新校训,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体现我校教育的深厚底蕴和现实要求;二是与其他学校的校训尚未发现雷同;三是对我校端正校风,养成良好学习风气、科研风气、立德树人风气有现实针对性和良好促进作用。
这八个字新校训既立足现在,也考虑到发展。
既符合时代理念和时代精神,又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既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现代思想内涵,其传统性不仅体现为语出《礼记》等古代典籍,文化底蕴深厚,思想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朴实易懂,它所体现的求实、求是、求真的科学思想,都贴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明德: 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明”即为明白、清楚,懂得了解。
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徽创作理念校徽以艺术字“化”字和翻开的书本作为基本元素,有机地融入了同心圆,璀璨的红星,发展之路等元素。
一、构图设计1、校徽的整体图案为一个同心圆与一个动感的半弧。
同心圆象征着我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和谐发展,勇闯一流的坚定信念。
圆形犹如一个转动的车轮,下面则是一道动感的弧,犹如一个跑道,象征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趋势。
2、校徽的中心图案为汉字“化”字,它把“d”、“1”、“C”、“中”等元素通过艺术变形处理有机地融合在“化”中,简洁明了地将“化州第一初级中学”校名表达出来。
整个“化”字的艺术造型形似一个有力的脚印,象征着我校师生的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这又与蓝色代表的志存高远的精神相辉映,表达了我校师生不但志存高远,还脚踏实地。
3、在“化”字图案之央闪烁着的是一颗璀璨的红星。
在深邃的蓝和洁净的白间点缀上一颗充满活力的红星,是那么的耀眼夺目,这象征我校立足化州争创粤西一流名校的决心,也寓意我校的学生是化州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是化州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4、中心图案下方是一本翻开的书本,象征着我校是传道授业的圣殿,是知识的海洋,朝气蓬勃的化州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二、色彩设计校徽采用了深邃的蓝色,洁白的白色和富有活力的红色为基本色调。
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是那么的宁静、深远,令人对未来充满遐想,象征着我校的师生志存高远,胸怀广阔。
白色,代表着纯洁、正义,在外圆蓝色的底色基础上用洁净的白色书写出我校的中英文校名,这样的表达不但简洁明了,还透露出我校培养的是品学兼优学生教学理念。
以红色作为明日之星的颜色,象征着学校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充满着活力。
整个色彩设计将冷暖中间三个色系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整个图案设计饱满而充满张力,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整体效果整个构图简洁而又极富深度,昭示着我校秉承着“品学兼优,志存高远”的教育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努力打造一所团结、奋进、和谐的粤西名校,塑造顶天立地的化州未来之星。
运动会解说词国旗方队:迈着时代的步伐,和着鼓号的节拍,在四名旗手的护卫下,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进入会场。
鲜艳的五星红旗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为国旗添彩是我们的使命,为国歌壮威是我们的光荣,为学校辉煌是我们的责任。
火红的国旗时刻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学习!校旗方队: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校旗方阵,衡实人一直秉承勤奋善思,敏而好学,严于律己,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挑战新高峰,用一次次辉煌的战果实力证明,我们就是一群追求卓越的有志青年。
校徽:我校校徽以“本”字为基础,寓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校秉承着这种思想,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会徽: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本次艺术节的会徽方队。
会徽构图简约,色彩明朗,洋溢着生命与激情。
充满时代气息与勃勃生机。
圆形有着和谐圆满之意,和谐共进,追求卓越。
校训:云南衡水实验中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勇于超越”。
寓意不断探索,勇于进取。
这是新世纪接班人的基本素养,我们也有信心相信,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这种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鼓号队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的是鼓号队方阵。
他们英姿飒爽,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生命如火,誓言如歌,体育是人类文明的灯火,让我们舞动青春的旋律,装点运动的无限风采。
鲜花方队:团团花束洋溢着衡实人的活力,绚丽的鲜花映衬着灿烂的笑脸。
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鲜花队方阵。
看,那自信的笑脸,演绎着生命的律动,那醉人的芬芳,弥漫着祝福的情思,比阳光更温暖。
彩旗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呈飒爽英姿,试比天高。
现在走向主席台的是由48名朝气蓬勃的同学组成的彩旗队,他们满怀自信,他们身姿矫健。
青春在跃动中勃发,团结在拼搏中彰显!它象征着我校的莘莘学子们展翅飞翔,拥抱阳光,奔向明天的辉煌。
裁判方队: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本届运动会的公平使者——裁判员方队,这是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将成为运动会上最忙碌的身影。
他们精神饱满,作风严谨,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教学争一流,工作勇担当,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裁判规则。
浓厚的育人文化一、经典的治校理念办学思想: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办学宗旨:成人第一、成才第二,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特色引领、质量立校培养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校训:励志、博识、尚礼、笃行校风: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教风: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善教乐学、灵活高效学风:笃学勤思、格物致知、勤谦协和、静明独远迎送语:“沐晨风试问欲何求”、“浴夕阳三省有何得”校园格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校徽:(见图)校旗:(见图)校徽校旗校服:现行校服图案款式校牌:校本教材:《美丽的七中》、《经典诵读》校园广播:“时政要闻”、“音乐天地”、“美文品读”、“弘扬风范”。
校刊:《北斗星》校报:《七中教研》管理制度:《榆林市第七中学规章制度汇编》班级文化:制定和实施《榆林市第七中学文明班级考核办法》校志铭:驼城榆林,古韵悠长,文脉流淌,重教兴学之风久矣。
适逢盛世,科技腾飞,人文蔚起,遂有七中。
丁亥仲春始建,戊子孟冬告竣。
师焉,传道授业,厚德载物。
教学生明辨美丑善恶,育桃李正视利禄功名。
启以愤悱之端,功于砥砺之间,抓特色以扬个性,倚教研而强素质。
理念新,教艺精,知情意,全面行。
学哉,格物致知,成思毁随。
磨砺鸿鹄志,等闲燕雀争,俯仰千秋事,纵横万卷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惩忿窒欲,急公好义。
言忠信,行笃敬,忧家国,建功名。
校歌:《太阳从这里升起》迎着温暖的美韶华,带着浓厚的金色梦我来到美丽的榆林七中,校园的雨露把我青春绿化我是一朵吐蕊的花朵,我是一幅七彩的图画沐浴着校园的日月精华,我的青春活力得以焕发“励志、博识”,让我青春的剑锋无比锐利“尚礼、笃行”,让我人生的帆船无限风光啊!七中,我求知的殿堂,我成长的摇篮,我精神的故乡你用丹心红烛,点燃了我希望的火焰你用白色粉笔,描绘了我远航的征程万千只雏鹰,将从这里飞向蓝天万千只小船,将从这里航向远方啊!七中,我求知的殿堂,我成长的摇篮,我精神的故乡我将用不懈的努力,为你谱写精彩的华章二、明确的校园文化目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始于2009年夏季,校园文化依循学校建筑布局的特点,本着“一目的、两突出、三表现、四服务、五达到”的宗旨,高标准、高配臵、全面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郑师附中校徽、校旗、三风一训一、校徽作品说明校徽图案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环为学校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图形。
基本图形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S、F、Z),经巧妙的变形组合而成郑师附中,下有似海鸥的书本,右上角有一圆球形。
整体形象似两人乘飞船奔向太空,昭示我校以人为本,拾阶而上的办学理念,展示出郑师附中师生热爱科学、奋发向上、奔向未来、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似海鸥的书本代表着知识改变命运。
2009是校名更改为郑师附中的纪念。
红色的圆球似太阳,象征着光明,寓意奋斗目标。
校徽内核为基本色:红、黄、蓝。
外环的颜色采用代表生命的绿色,寓意着生机、活力和良好的环境。
整体图案寓意为:在良好的环境下,莘莘学子汲取养分、放飞梦想及师生拾阶而上,奔向未来,拼搏进取。
二、校旗作品说明1、校旗长宽尺寸采用黄金分割比。
2、用向上、创新、激情的红色作为底色,体现学校追求卓越,永远向上的精神;图案标志及学校名称用字采用金黄色,寓意中学生学习时代阳光快乐、朝气蓬勃的金色年华。
3、整体构成采用学校全名称和校徽基本图形,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S、F、Z)经巧妙变形组合而成郑师附中,使旗帜和谐美观,有代表性,便于识别。
整体形象似飞船从大地奔向太空,寓意热情向上的郑师附中师生汲取养分,肩负起祖国的重托,团结一致、拼搏进取、奔向未来。
三、三风一训三风:校风:团结求实高效创新教风:精研善教明德爱生学风:尊师乐学刻苦砺志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作品说明校风:团结求实高效创新释义:团结:团结,就是要有和谐精神,就是要有团队精神;团结,就是要有大局意识,责任共担,危难共当,围绕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倡导团体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集体荣誉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根本的保证。
因此学校把团结的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智慧的源泉。
求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
学校校徽介绍:
校徽设计者:丁绍键校长。
丁校长把对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寄予在新的校徽中,希望弘文向着旭日,一帆风顺,带领着“弘文人”走向美好,走向辉煌。
校徽中,两艘帆船向着阳光,在海面上平稳的航行,寓意弘文已经冲破一切障碍,走完坎坷,正向着光明的未来,平稳航行。
帆船形似弘文学校中“弘”的字母H,波浪形状似弘文学校中的“文”的字母W。
波浪下面的“2001”是学校的创建时间,帆船右侧三只海鸥,分别代表学校的幼儿部、小学部、中学部,紧跟帆船,走向成功与辉煌。
校徽中有学校的英文校名:Hongwen School。
学校办学理念与校训介绍:
学校办学理念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与学习是教育最返璞归真的体现,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
“弘扬人文,厚德怀仁”是我们的校训。
弘扬人文精神(核心词:讲道德,讲文明),做一个品德高尚,心怀仁义的人。
这也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切合,是对办学理念的落实,是学校培养什么样学生的方向。
江山市城南中学校徽设计说明
校徽是学校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
我校校徽本着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美观大方,简洁明快的设计理念,注重形式美观和视觉冲击力的统一,凸显我校特色,其涵义如下:
1.校徽整体设计方案为火炬形,简洁大方,生动美满。
火炬形富有动感,寓意学校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又似东升的旭日,象征学校前途一片光明。
2. 图案的主色调以黑、红和橙为主,色彩鲜明,清新艳丽,烘托出庄重热烈祥和的气氛,实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3.图案由上、下两部分构成。
上部分“火焰”由红色过渡到黄色,象征着发展、希望、生机和辉煌,代表一种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力量,又像是一只蓄意待飞的凤凰,预示着我校强大的发展潜力、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师生美好的未来。
4.下部分“火炬柄”用黑、红两色,图案由“南”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为元素构成,充满动感。
字母代表了“城南中学”的缩写,突出了我校的地域特色—城南初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整个校徽灵动、蓬勃,令人喜爱。
校徽设计主要采用鲜明的过渡色和生机蓬勃的自然元素,并将它们转化为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体现学校育人功能。
江山市城南中学
汪珍珍。
马畅初中校徽设计诠释
1、校徽的外部是一个绿色圆环,寓意马畅初中是平安和谐的校园,圆环上使用白色中英文字体标注更加简洁明了,赋有现代感;圆环中央是抽象的骏马图案,含蓄地体现了“马中”的简称。
2、校徽中绿色圆环,象征着生机蓬勃的大地,白色内圆象征着广袤无垠的天宇,园内骏马昂首奔驰,整个图案象征着奔放马畅初中的莘莘学子在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新时代热情意气风发地健康成长;
3、校徽中的骏马图案,包蕴着马畅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风韵,同时也象征着马中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体现了马畅初中创新、协调、人文、向上的教育宗旨。
梦想中的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校徽寓意
校徽为正圆形,寓意
蒸蒸日上的太阳。
象征学
校无形的,永恒的凝聚力。
同时,也寓意教育是太阳
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图案
上方是学校名称,下方是
学校英文全称,1989代表
我校的建校时间(原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3542子弟
学校),内核背景是卧龙
大桥,表明我校的地理位
置在卧龙桥北樊城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卧龙大桥又是通往象征智慧古隆中的大桥,此背景寓意47中带领着受教育者通往智慧的彼岸。
图案颜色主体为绿色,象征我校具有生机与活力,贴近生活,这正与我校生活教育不谋而合。
正中间是由47演变的一颗芽,承载着47中人的希望,橙色代表受教育者探索新知的热情。
校徽庄重大方,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我校的校训:尚德,励志,求是,创新。
同时也体现了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此校徽纯属个人兴趣创造,并非官方采用。
特此申明)
创作人:熊沙杜坤宇朱弟华孙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