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优质课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培养对磁铁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每人一个小盘;纽扣、积木、塑料玩具、铁钉、铁夹、回形针等物品。
2、磁铁每人一块;大磁铁一块。
3、记录卡、蜡笔,每人一份。
小猫图片、卡纸一张。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独立进行操作后并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演示cat跳舞,让幼儿观看,“为什么cat会跳舞);教师再出示磁铁,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它的本领可大了,你们想知道吗?”(想)二、教师用磁铁示范吸物品。
教师:“现在这里有一些物品,老师用磁铁靠近它们,你们看会有什么发现?”(磁铁能吸住铁钉、回形针、铁夹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铁做的。
)“有哪些东西是磁铁不能吸住的?(纸、木头、胶罐等)”“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没有铁)请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原来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没有铁做的东西,小朋友记住了吗?三、幼儿进行操作实验。
(与家长共同探讨)师:“现在,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也用磁铁玩一玩,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并把它记录下来,好吗?记录卡上有回形针、积木、玩具、铁钉、铁夹,把能吸起的东西打“√”,知道吗?”1、教师引导幼儿把磁铁吸出来的东西记录在卡上。
2、小结:你们刚才发现了什么?请把记录卡的内容告诉大家。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原来磁铁能吸起铁夹、铁钉、回形针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铁做的,但磁铁不能吸起胶玩具、积木、纽扣,因为这些东西没有铁。
”四、总结:请幼儿回家或在课室里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呢?以后告诉大家,好吗?《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5一、教学内容有趣的磁铁二、教材分析磁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对磁铁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对磁铁的一些性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本课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磁铁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探究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性等性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教学难点:(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师出示一支笔)今天我就让大家观看一段关于“笔”的魔术。
认真看,认真想:你看到了什么?这支笔和我们平时用的笔有什么不同?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学生积极地猜秘密所在。
学生猜测----磁铁(师:板书:磁铁)3、关于磁铁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讲授新课(一)、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磁铁的资料,请充分展现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果。
(出示课件)师:刚刚同学们说了磁铁可以吸引想小铁钉、回形针、铁片、弹簧等,不吸引小布片,铜片等。
同学们总结一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汇报结论,教师板书:磁铁能吸引铁制成的物体。
师:科学家就把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一: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1、学生猜测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教师出示课件:纸片、塑料片、布片、铜片。
学生猜测。
① 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猜测。
教科版科学三下4.2《磁铁有磁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掌握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对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对磁铁有过一些接触,对磁铁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磁铁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掌握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磁铁的两极。
2.磁性的传递。
3.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交流,让学生主动探索磁铁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
2.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实验桌、实验架等实验器材。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对磁铁的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两极,并用实验器材演示磁性的传递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性质,验证磁性的传递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总结磁铁的性质,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磁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铁片、铜片、铝片、小铁钉、回形针、塑料盒等物品,学生自备橡皮擦、钢笔、塑料尺等。
2.磁铁、玻璃杯、水槽、水、抹布、圆珠笔。
3.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出示谜语,猜谜语:一物脾气怪,专把铁钉吸,遇到就粘上,不扯分不开板书:磁铁(二)、大胆猜测探究验证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那你觉得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呢(指名答)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呢(做实验)对,做实验可以获得确切的证据。
(2)、认识材料、预测请打开1号袋,认识一下我们的实验材料和记录单。
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块条形磁铁和11种被测试的材料,大家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不认识的师说明一下),你们觉得这些材料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呢猜猜看,记录时能吸的打对号,不能吸的打错号,好,开始。
(3)、汇报(4)、到底谁猜的对呢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请同学说一说。
(5)、在实验前老师给大家几点提示:(1)、活动中,明确分工,观察要仔细、认真。
(2)、对实验结果和发现做好记录。
(3)、铁钉和铝片比较锋利,注意安全。
(4)、必要时可重复实验一次。
(6)、学生实验。
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2)、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3)、你们的预测和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原来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4)、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8)、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有磁性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个概念:磁铁能吸引铁类的物质,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这两个概念。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能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知道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课。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首先,通过对有结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测,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可以吸引铁类的物体,不能吸引非铁类的物体。
进而,让学生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
分辨出哪些是用铁材料制作的,哪些不是用铁材料制作的。
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活动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
这是因为铁材料具有导磁性,可以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由于铁材料厚薄和形状不同,有时表现为把磁力“传递”到原来达不到的地方,有时表现为把磁力“阻挡”住了(磁屏蔽),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活动只对非铁质物体进行研究。
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相信学生对磁铁有磁性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磁铁能吸引铁类的物体,这种材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二)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五、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神奇的磁铁可以吸引物体,那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物体,不可以吸引哪些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有关磁铁方面的知识。
《磁铁有磁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磁铁能吸引铁制物体的性质叫磁性;b知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a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是否能吸铁;b用磁铁识别多种物体,寻找铁制材料的物体;c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物体吸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大胆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b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2、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
教学难点:设计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
教学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大头针、铝片、铜棍、木片、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记录表,铅笔盒。
2.杯子、钉子和水。
3.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硬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磁铁的知识,你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2.学生自由谈3.讲述:你们说得对不对,一会儿你就会知道。
二、磁铁能吸铁1.谈话:老师在小盘里准备一些材料,请看(教师指,让学生认)。
猜一猜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将猜想的情况记录在记录表中。
2.学生猜想记录。
3.汇报猜想情况。
(实物投影上汇报)4.谈话:谁能被磁铁吸引让我们实际操作看一看。
5.学生操作并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
7.小结:(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8.辨认铁制品:(1)在你的铅笔盒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在教室里,还有哪些铁制的物体(2)这些硬币,他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猜猜看。
怎样证实呢实物投影,出示多种硬币。
(3)学生辨认铁制硬币。
(用磁铁)(4)提问: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体更可靠呢(5)小结: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三、磁铁隔物吸铁:1.激趣实验(1)谈话:在杯子里有一根钉子,你能让手不湿,让水不洒,将钉子取出吗(2)学生想办法。
(3)汇报实验的方法。
磁铁有磁性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纸片、布片、木片、塑料片等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是有一定认识的,磁铁吸铁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玩过。
2、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磁性”一词,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磁性。
3、三年级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磁铁有磁性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你们看,老师能让这个小兔子自己停在我的木板上,并且让它自己走起来。
师表演魔术。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3、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4、大家都想亲自玩一玩磁铁找朋友的游戏,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磁铁找朋友。
活动2磁铁的朋友有哪些朋友1.老师先来介绍一下。
(实物投影:回形针、铁钉、纸片、布片、玻璃珠、铜片、铁片……)2.学生设计实验后出示实验要求:(1)先猜猜这些物体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把你们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边。
(2)请记录员及时记录附:实验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表(按顺序做实验,并将编号填入表格里)1. 玻璃片、2. 布片、3. 订书钉、4. 玻璃珠、5. 书夹、6.回形针、7.螺丝钉、8.铝片、9.木片、10.塑料片、11.碳棒、12.铁钉、13.铁片、14.铜片、15.纸片我发现:3.小组汇报。
4.我们的猜测正确吗,那到底谁说的对?为了检验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做实验)5.对,像科学家一样去做实验。
磁铁有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
(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
(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
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
(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磁铁有磁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磁铁能吸引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
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实验探究课。
三年级孩子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为此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习基础创设情景,提出具有价值的核心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达成共识,强化了正确的认识,修正了错误的看法。
3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的性质。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新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老师将盒中的回形针挂在我的魔杖上。
2、谁能说说其中奥秘?我们拆开看看,哇!同学们真厉害,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磁铁能吸引什么
1、你们在生活中能吸引什么呢?不能吸引什么?
2、你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怎样证明呢?
3、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它们能不能被磁铁吸起来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吧!(展示各种材料)请各小组讨论,把预测的结果填在表上。
4、哪个小组把你们的预测结果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移动材料名称。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微课说明一、教学背景本微课所选取的题材是新编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中的第二课《磁铁有磁性》的第二个活动——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通过第一个活动的铺垫,学生已经认识到磁铁有磁性,可以吸引铁质的物体。
那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特别是能隔着水吸铁吗?能隔着空气吸铁吗?实验器材又需要什么呢?学生在理解上和实验的设计上都是模糊的。
本微课,将以小魔术为切入口,让学习者对学习充满兴趣,并以此从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过渡到磁铁是否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学习者通过实验,直观地了解磁铁隔着一些固体吸铁的过程,为磁铁是否能隔着水吸铁打下伏笔。
随后在微课的指引下辨别并完善磁铁隔水吸铁的方案,让学生真正地、直观地观察到磁铁能够隔着水吸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磁铁是否能隔着空气吸铁的欲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策划设计(1)内容分析本微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磁铁是否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特别是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磁铁能够隔水吸铁,学会实验的操作过程,了解科学的严谨性。
本微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及了解实验过程。
难点是让学生修正自己的实验方案,最终真正地、直观地观察到磁铁能够隔着水吸铁。
(2)适用对象本微课适用对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3)类型选择选择表现形式:微影式采用的技术手段:DV式、软件生成式(4)组织构思流程图:小魔术→磁铁隔着一些固体吸铁实验→在磁铁隔着水吸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实验过程,完成实验知识点:磁铁能够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5)技术实现1、将需要实物拍摄的内容用DV拍摄,一共有几个短小视频2、利用PPT制作精美内容3、利用软件Camtasia Studio将ppt转换成视频4、用录音笔给视频配音5、利用合成软件,将视频与配音结合起来,制成完整有声有色的视频。
(6)制作环境制作中需注意一下几点:1、DV拍摄注意防止抖动2、配音需结合ppt 3、配音与视频的切合要好。
《磁铁有磁性》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能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1、条形磁铁和被测试物品:回形针、小石头、橡皮筋、塑料片、铝片、小木片、螺帽、铁钉、铁片、泡沫、布片、纸片、铜片。
2、铁盒、易拉罐、茶叶筒、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水槽。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4.2 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制的物品用磁铁辨认铁制物品更可靠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教学反思:达标测试班级姓名一、我会填空(24分)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
2、当我们辨认铁制物体时,用辨认最可靠。
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吸住铁制物品。
二、我会判断(28分)1、磁铁能够吸引用铁做成的物品。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棉花、纸张、塑料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的。
()4、即使隔着一张纸,磁铁也能吸住铁块。
磁铁的磁性隔着任何物品都不会受到影响。
()三、我会选择(28分)1、任何一块磁铁都有()A、磁场B、磁化C、磁性2、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剪刀B铁钉C、塑料D、曲3、磁铁能吸引()一类材料做出的物品。
4、磁铁的磁性强弱与距离相关,离得越近,磁性()A 、越强B、越弱C、不变四、请你想个办法从装有水的细口瓶中取出一根针,并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注意:水不能倒出来)(20分)。
答:。
【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中的第2课。
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知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本课有三个活动。
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而且只能吸铁的性质,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活动二是让学生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哪些是用铁材料制成的,哪些不是用铁材料制作的。
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活动三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活动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很多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
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
【设计思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
因此在“磁铁有磁性”教学中设计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磁铁有磁性”教学,首先通过解决铁针调入凹槽拿不起来的生活小难题,了解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的原有认识程度。
同时引出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的探究活动。
接着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最后,将探究活动延伸,培养学生继续独立探究的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以小组为单位:磁铁、橡皮筋、锌粒、铁螺帽、小铁片、回形针、铜导线、一角银币、小木棒、塑料块、玻璃球、橡皮塞、小纸片等实验材料。
一、导入1、出示装有磁铁的盒子。
师:这里躲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神秘嘉宾,不要着急,只要它给我们露一手,我们一定能猜出它是谁。
2、教师演示,用盒子靠近回形针盒,从里面吸出一堆回形针。
(预设:生回答磁铁)板书课题“磁铁”。
3、师:在生活中你玩过磁铁吗?用它吸过哪些东西?学生回答后师追问:所有的物体都能被磁铁吸引吗?(预设:学生根据经验,会回答不会,有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而有的物体不会。
)板书“能吸引”、“不能吸引”。
二、研究磁铁的磁性活动一:分一分1、师: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跟着王老师的PPT,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这些材料,并给这些材料分分类,猜测一下它们到底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2、学生跟教师从制备中一件一件取出材料,观察材质并判断该材料能否被磁铁吸引,教师根据学生的预测将材料的名片贴在板书“能吸引”、“不能吸引”下面。
3、预设:在猜测铜丝、硬币等金属材料的时候,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验一验1、师:我们在预测某些物体是否会被磁铁吸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小分歧,我们该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实验,可能会说用磁铁吸一吸。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做成的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知道如何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并通过实验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
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到,只要睁大观察的火眼金睛,就能探究科学的无穷魅力。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第二个活动是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第三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非铁质物体吸铁。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1.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物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磁铁每组二块。
木头、泡沫塑料、棉线、纸片、铁钉、橡皮筋、螺丝钉、铜丝、铝丝、橡胶气球、回形针、弹簧。
2、教师准备的材料:硬币、磁铁、实验的各种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五、教学方法:“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六、教学手段:1、动画激趣法;2、合作探究法;3、实验探究法;4、讨论教学法;5、对比分析法。
七、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形式八、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磁铁吸引铁、辨别铁制品、磁铁隔物吸引铁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体现学习的乐趣。
九、设计理念:(1)这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念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在设计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动魔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铁有磁性》一课,主要内容包括:1.磁铁有磁性的基础概念2.探究磁铁对小铁片的吸引和排斥3.了解磁铁对钢片、铝片等金属的吸附情况4.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道“磁铁有磁性”的基本概念2.能通过小铁片的实验探究磁铁的磁性3.知道磁铁对钢片、铝片等金属的吸附情况4.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A. 预习环节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是磁铁?它们能做什么?B. 导入环节1.利用教学图片展示磁铁、小铁片、钢片、铝片等物品,并初步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通过一组实验,探究磁铁对小铁片的吸引和排斥;C. 讲解环节1.介绍磁铁的基本概念以及磁铁的磁场、磁极等基本知识;2.讲解磁铁对其他金属物品的吸的附情况;3.分享磁铁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D. 拓展环节通过图书、视频、展板等方式介绍磁铁的更多应用场景,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探究磁铁的更多玩法。
四、教学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同时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感受磁铁的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探究。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的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可能需要在课后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磁铁吸附其他金属物品时,可以适当加入生活中的例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在拓展环节,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玩具和工具,让学生在玩耍中深入探究磁铁的知识,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相关内容。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初步了解了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吸附原理,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实验的兴趣与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热情。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磁铁》应用创新点传统的纸质实验单变成电子实验单,既节省分发,上交记录单的时间,也能及时反馈汇总学生的实验单。
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一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中的第二课。
本课有两个实验活动,第一个实验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12种材料进行预测、记录,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修正有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进而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去辨别一些铁质物体,比如生活中常用到的硬币,分辨出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哪些不是铁材料做的,最后让学生用磁铁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铁材料做的。
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概念。
第二个实验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学情分析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而且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磁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有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
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品,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能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吸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测推测的重要性。
2、磁铁有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
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
(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
(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
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
(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
三、隔物吸铁:
1、引入研究。
(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
(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
(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注:教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要清楚: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
学生如果知道磁铁还能吸镍、钻等,教师要给予肯定。
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
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一些种类的不锈钢,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
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
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
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板书设计:
磁铁能吸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