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
- 格式:docx
- 大小:22.37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多彩植物世界”,具体内容为“秋天的菊花”。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菊花的特征、分类及生长环境,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分类及生长环境,知道菊花是秋天的代表性花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菊花的特征、分类及生长环境。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分类菊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花盆、土壤、种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关注菊花,让幼儿初步感受菊花的美丽。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菊花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特征。
(2)通过PPT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分类和生长环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朵菊花为例,讲解菊花的组成部分,如花瓣、花蕊、花茎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菊花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2)教师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菊花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特征:花瓣、花蕊、花茎等分类:单瓣、重瓣、球形等生长环境:阳光、土壤、水分等2. 观察与描述3. 动手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菊花,并描述它的特征。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菊花是金黄色的,它的花瓣很多,像一个小太阳,花蕊是绿色的,花茎很细长。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种植菊花,观察并记录菊花的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菊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开展“秋天的菊花”主题活动,如参观菊花园、制作菊花手工作品、举办菊花摄影展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菊花,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自然》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种类、颜色和形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秋天是菊花开放的季节,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菊花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菊花的种类、颜色和形状。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PPT、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秋天。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3)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秋天的菊花。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3. 实践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菊花,让幼儿亲身感受。
(2)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描绘菊花。
4.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其特点。
5.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菊花。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菊花的哪些特点?你们最喜欢的菊花是什么?”(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种类:多头菊、单头菊、切花菊等颜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等形状:圆形、扁形、管状等2.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菊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秋天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美丽四季》中“秋天菊花”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菊花外观特征、生长习性、品种分类;解菊花与秋天关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观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菊花特征、分类及生长习性,知道菊花是秋天代表性花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事物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幼儿对美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菊花品种分类及生长习性理解。
2. 教学重点:菊花特征、与秋天关系以及观察、描述、表达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景色,引导幼儿关注菊花,让幼儿初步感受秋天氛围。
2. 讲解菊花知识(10分钟)(1)展示菊花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菊花特征,如花瓣、花蕊、颜色等。
(2)通过PPT、视频介绍菊花生长习性、品种分类。
(3)讲解菊花与秋天关系,让幼儿解菊花是秋天代表性花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不同品种菊花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描述菊花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用彩笔、画纸进行菊花绘画。
(2)让幼儿用剪刀、胶水制作菊花手工作品。
(2)评价幼儿绘画和手工作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观点。
六、板书设计1. 秋天菊花特征:花瓣、花蕊、颜色生长习性:喜阳光、耐寒品种分类:单瓣、重瓣、多头、悬崖等2. 菊花与秋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菊花,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菊花认识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植物园实地观察菊花,让幼儿深入解菊花生长环境,提高幼儿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菊花的基本结构,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培养幼儿对菊花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认识菊花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菊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小铲子、花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秋天,观察菊花,引发幼儿对菊花的兴趣。
2. 讲解菊花的基本结构(1)教师展示菊花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认识菊花的基本结构。
(2)通过PPT讲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例题讲解(1)菊花有几种颜色?(2)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3)菊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4. 随堂练习(1)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画出菊花的结构。
(2)幼儿用彩笔给菊花涂色,巩固对菊花颜色的认识。
5. 体验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种植菊花,让幼儿亲身感受菊花的生长过程。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种植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生长过程(2)菊花的特点(3)菊花的基本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菊花2. 答案要求:要求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菊花的结构,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其他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开展“我是小园丁”活动,让幼儿参与校园绿化,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菊花的基本结构的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体验活动的组织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户外环境,确保菊花种类丰富、生长状态良好,便于幼儿观察和体验。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秋天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多彩植物世界》中第二节《秋天菊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菊花外形、颜色及特点,解菊花生长过程,以及探讨菊花在秋季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菊花种类、外形、颜色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菊花生长过程及在秋季重要性。
2. 教学重点:认识菊花种类、外形、颜色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菊花,引导学生关注秋天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菊花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菊花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菊花种类、外形、颜色及特点。
(2)讲解菊花生长过程,强调菊花在秋季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菊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表达。
(2)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菊花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让学生动手绘制菊花。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作品。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秋天菊花》2. 内容:(1)菊花种类、外形、颜色及特点(2)菊花生长过程(3)菊花在秋季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植物,选择一种你喜欢秋季花卉,解它特点并绘制出来。
(2)思考菊花在秋季重要性,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学生可根据自己观察和喜好,选择合适秋季花卉进行绘制。
(2)菊花在秋季重要性: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药用价值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菊花,对菊花认识有直观感受。
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动手绘制菊花,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种类及生长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名称、特征、种类及生长环境,认识秋天的代表性花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事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种类及生长环境的认识。
教学重点:菊花的特征及其在秋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关注到盛开的菊花,引发幼儿对菊花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菊花实物,让幼儿观察菊花的特征,如花瓣、花蕊、颜色等。
(2)教师讲解菊花的种类及生长环境,让幼儿了解菊花在秋天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菊花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描述。
(2)幼儿动手操作,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菊花手工作品。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菊花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特征:花瓣、花蕊、颜色种类:多头菊、单头菊、切花菊等生长环境:阳光、土壤、水分2. 大自然的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菊花,并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菊花是多头菊,它的花瓣很多,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等,非常漂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菊花的特征、种类及生长环境,培养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秋天的花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的特征、种类和用途;通过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菊花,知道菊花的特征、种类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种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菊花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放大镜、花瓶、剪刀、彩纸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花?你们在哪里见过它?”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菊花的图片,讲解菊花的特征、种类和用途。
(2)教师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引导幼儿说出菊花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菊花的特征。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的游戏,巩固菊花的特征。
4.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菊花手工作品。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特征:花瓣、花蕊、颜色等。
(2)菊花的种类:波斯菊、金盏菊、翠菊等。
(3)菊花的用途:观赏、药用、食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菊花,记录其特征和用途。
2. 答案:(1)菊花的特征: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菊花特征。
(2)菊花的用途:根据观察和了解,写出菊花的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秋天的菊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培养其观察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通过观察、探索、体验,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认识不同种类的菊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菊花,知道菊花是秋天的代表性花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珍惜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菊花的生长过程及不同种类菊花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放大镜、教学PPT、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现在是哪个季节吗?你们发现秋天有哪些变化?”(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关注秋天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种花吗?它是什么季节开放的呢?”(2)教师简要介绍菊花的生长过程和不同种类的菊花,让幼儿对菊花有初步的认识。
3. 探索与体验(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引导幼儿注意菊花的细节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菊花,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生长过程(2)不同种类的菊花(3)菊花的代表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并注明菊花的种类。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秋天的菊花”。
通过观察、探索、体验,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菊花的名称,了解菊花的特征,认识到菊花是秋季的一种花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特征及其与其他花卉的区别。
教学重点: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PPT、放大镜、标本盒。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或附近的花园寻找秋天,观察各种花卉,引导幼儿关注菊花。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菊花的特征。
(2)讲解菊花的名称、颜色、形状等,让幼儿对菊花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PPT,展示菊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种菊花的特征。
(2)通过比较,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多样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
(2)鼓励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找出菊花的细节特征。
5. 小结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名称、颜色、形状(2)菊花的特征(3)菊花的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菊花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菊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了解更多秋季花卉。
(2)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菊花,进行观察和记录。
中班科学秋天的菊花教案7篇中班科学秋天的菊花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菊花课件。
2.两盆菊花。
活动重点: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活动难点: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1. 谈话导入让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都有些什么呢?2.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给幼儿展示各种菊花的图片。
教师: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3. 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图片,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教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交流之后,请1-2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教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教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教师搬出两盆菊花的实物,请幼儿上来闻一闻,并告诉其他幼儿。
教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教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请幼儿上来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并给幼儿提出思考的问题:这边只有两盆菊花,刚刚我们看到菊花有各种各样的,所以不同颜色的菊花,它们的茎和叶子是一样的吗?5.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可以用菊花泡茶喝。
有没有谁喝过菊花茶,它是什么味道的呢?6.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植物世界》的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菊花的形态结构、了解菊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探索菊花在秋天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菊花的形态结构,知道菊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形态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菊花的生长环境和在秋天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菊花实物或图片、放大镜、教学PPT、观察记录表。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秋天里的变化。
然后出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菊花。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并记录菊花的形态结构。
(2)教师讲解菊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菊花,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菊花的拼贴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PPT,讲解例题:“请你说一说,菊花在秋天的变化。
”(3)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形态结构:花瓣、花蕊、叶子生长环境:阳光、土壤、水分特点:耐寒、多彩、花期长2. 菊花在秋天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菊花,记录其形态结构和在秋天的变化。
2.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的菊花是黄色的,有5片花瓣,花蕊是绿色的。
在秋天,菊花开得更加鲜艳,花瓣也更加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练习,使幼儿对秋天的菊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菊花,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菊花的美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反思《秋天的菊花》(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反思《秋天的菊花》一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反思各种各样的夹子二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大大的馒头从哪里来三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反思《秋天的菊花》一【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重点)2、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难点)【活动准备】1、菊花课件。
2、每组一盆菊花。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变黄、掉下来、有好多水果)师:秋天里还有漂亮的花。
二、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师出示PPT课件这是什么花?(菊花)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三、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1、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菊花,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盆景,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2、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让幼儿交流之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四、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1、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2、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3、教师请幼儿闻一闻。
4、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5、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6、请幼儿观察叶子的( )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7、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
五、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
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什么用呢?可以用菊花泡茶喝。
清明节黄菊花和白菊花祭祀亲人、菊花茶饮料……六、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具体内容为《秋天的菊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种类及作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菊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作用,了解菊花是秋季的代表性花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菊花的生长特点、种类及作用。
难点:菊花的生长过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菊花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菊花的特征,激发幼儿对菊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菊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作用。
(2)通过PPT展示菊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菊花。
3. 实践操作(10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菊花,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菊花。
(2)让幼儿动手制作菊花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例题: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菊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练习题:请小朋友们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生长过程(2)菊花的种类及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家附近的菊花,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PPT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菊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菊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秋天的菊花”。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菊花的名称,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和种类。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种类和生长特点。
重点: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认识菊花,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PPT、放大镜、花盆、土壤、种子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
接着展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菊花,激发他们对菊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5分钟)出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种类和生长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放大镜观察菊花为例,讲解观察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细节部分,如花瓣、花蕊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并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分享,让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菊花特点。
5. 体验活动(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种植菊花的体验活动,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菊花的认识,鼓励他们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对菊花的喜爱。
7.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菊花的种类菊花的生长特点菊花的观察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菊花让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菊花,并标注出菊花的名称和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绘画,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体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植物》,具体内容为第三章《秋天的花》中的第二节《秋天的菊花》。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菊花的特征、分类及生长环境;观察菊花在秋季的变化,探索菊花与季节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菊花,了解其特征、分类及生长环境,知道菊花是秋季开放的花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探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分类及生长环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菊花的特征、秋季变化以及与季节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观察记录表。
学具:彩笔、画纸、放大镜、小盆栽。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菊花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菊花的分类,讲解各种菊花的特征。
(2)介绍菊花的生长环境,引导幼儿了解菊花与季节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观察身边的菊花,记录其特征。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特征:花瓣、颜色、形状等。
(2)菊花的分类:按照花瓣形状、颜色等分类。
(3)菊花的生长环境:土壤、气候、光照等。
(4)菊花与季节的关系:秋季盛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菊花,画一幅菊花的画。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PPT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分类、生长环境及与季节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表达、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菊花,了解菊花的生长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秋天的菊花”。
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种类及与秋天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种类,了解菊花与秋天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爱护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种类和生长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菊花与秋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菊花,让幼儿亲身感受秋天的氛围。
(2)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菊花的特点和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菊花,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讲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和与秋天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菊花,记录菊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菊花信息。
(2)引导幼儿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天的菊花2. 板书内容:(1)菊花的生长过程(2)菊花的种类(3)菊花与秋天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菊花2. 答案要求:要求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菊花的形状、颜色,并标注菊花的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菊花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菊花园实地观察,加深对菊花的了解。
(2)让幼儿收集有关菊花的图片、图书等资料,开展“菊花知识我知道”的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菊花的种类和生长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通过直观的实物观察、图片展示和详细的讲解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秋天的菊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中班阶段,针对孩子的认知发展,科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自然现象、认知生活中的事物,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教学活动主题为“秋天的菊花”,结合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通过观察、实践、探究、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菊花的生长变化、外形特征和中国文化中菊花的意义,以此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爱国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菊花的生长变化。
2.能够初步认知菊花的外形特征:菊花的花瓣、花盘和叶子等。
3.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中菊花的意义,并初步理解“菊花诗词”的含义。
4.能够了解秋天的特点:气候、天气、植物等变化。
5.能够增强自我认知、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以下物品:•菊花盆栽(如条件限制,可用菊花图片代替)。
•菊花有关的图书、电子文献以及菊花图片。
•教学课件、幻灯片等辅助工具。
•笔记本、水彩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具。
•小朋友自己带的花瓶。
•观察表格。
2. 教学启动由于幼儿受到环境刺激较少,因此教师需要将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音乐、童谣、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进入活动状态,引导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唱唱跳跳,打开大家的好奇心和好玩心。
以“唱菊花歌、跳菊花舞”为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菊花的外形和特点。
3. 教学探究在教学探究环节,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菊花盆栽,告诉孩子们菊花如何生长、开花、凋谢等基本知识,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感官体验等方式来了解菊花的外形和花朵开放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以借助课件或幻灯片向孩子们重点展示菊花的形态特征、花瓣、花盘和叶子等部位。
然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观察菊花的讨论活动,可以提问如下问题:“这是什么植物?”“菊花上的花瓣数量有哪些?”“菊花颜色有哪些?”等等,以此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多彩植物世界》第三节《秋天的菊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菊花的基本特征、了解菊花的生长环境和分类、学习菊花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菊花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分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菊花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分类。
难点:菊花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图片、PPT、视频。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校园里的菊花。
(2)引导学生描述看到的菊花,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菊花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菊花的基本特征。
(2)讲解菊花的生长环境和分类,帮助学生了解菊花的生活习性和多样性。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观察菊花,填写观察记录表。
4. 知识拓展(1)教师讲解菊花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菊花故事,激发对菊花的兴趣。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基本特征:花瓣、花蕊、颜色、形状等。
(2)菊花的生长环境:阳光、土壤、水分等。
(3)菊花的分类:单瓣、重瓣、大花、小花等。
(4)菊花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菊花,画一幅菊花的画。
(2)了解菊花的文化意义,写一篇关于菊花的短文。
2. 答案:(1)菊花画:要求形象生动,颜色鲜艳。
(2)菊花短文:内容丰富,语言通顺,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菊花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观赏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菊花这种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2.培养幼儿对菊花的兴趣和喜爱;3.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准备1.菊花图片或实物;2.彩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3.硬纸板、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4.集合活动区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问询幼儿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花?为什么喜欢它们?”(提醒幼儿注意花朵的外观特征和颜色);2.通过观察真实的菊花实物或图片,介绍菊花的特点、成长环境及生命表现。
2. 听讲和观察环节1.回顾已学习内容:“上次我们学习了什么?菊花有什么特点?”;2.逐个展示不同类型的菊花图片,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并听取教师的介绍;3.通过复习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菊花的特点、形态和颜色。
3. 实践活动环节1.教师将准备好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发放给每个幼儿;2.提供菊花实物或图片让幼儿们进行绘画或模仿制作;3.鼓励幼儿们多用彩色笔或颜料来描绘菊花的花瓣、中心和叶片;4.考虑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菊花手工创作,如剪纸、折纸等。
4. 交流分享环节1.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论;2.让几位幼儿进行拓展分享:“你认为菊花适合在什么场合种植?你认为哪些人对菊花情有独钟?”等等。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作品来评价他们对菊花特征和形态的理解和表现;2.幼儿在交流分享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观念深度和思维敏捷度等综合评判。
五、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中,对于幼儿提问的答案,可能会出现与花朵本身无关的回答,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更加关注花朵的外观特征;2.在实践活动中,某些幼儿难以把描绘的菊花图案放在纸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3.在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强化问题的针对性,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发挥自身思考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天的菊花》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
们的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季节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菊花的图片、一年四季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
括出它们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看看,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花、茎、叶观察菊花特征,如花开在茎顶端,花的形状,颜色、叶子边缘有钜齿等。
现在我们来看看菊花还有什么
颜色或者形状呢?
教师:让幼儿先进行观察比较,而且仔细的说说菊
花的特征和组成部分是什么,从这些出发,加深幼儿对
菊花的认识和理解。
2、菊花石一种鲜艳、美丽的花、花有大有小,花瓣
有的窄有的宽。
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扁有的呈现圆管形,颜色有紫红色、浅红、黄、浅、黄、白、多种多样颜色
和形状的菊花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花。
教师:让幼儿不止理解了菊花的的外形和组成,而
且还让幼儿明白了各有什么颜色,而且是人们喜欢的花
朵呢,让幼儿产生喜欢的心态。
二、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季节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教师:菊花是什么时候开的?秋天你可以在哪里看到菊花?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美化环境、菊花还可以做清凉的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疼,)你们喜欢菊花吗?为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花也是秋天开的?这些花儿都非常漂亮,人们种许多的花。
让花把我们的
生活的地方打扮的更漂亮、更美丽,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
教师:从学习的这篇课文中让幼儿明白菊花不仅是
有什么组成,有什么颜色,有什么作用。
而且还要让幼
儿明白、理解这些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要好好的去爱护,去保护。
让我们的世
界更加的漂亮,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