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代数部分知识复习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667.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与代数。
(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例如:3是正整数, - 5是负整数,0.25(可化为(1)/(4))是有限小数属于分数,0.3̇(可化为(1)/(3))是无限循环小数属于分数。
2. 有理数的运算。
-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例如:3 + 5=8;-3+(-5)= - 8;3+(-5)= - 2;5+(-5)=0。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b)。
- 例如:5 - 3 = 5+(-3)=2;3 - 5=3+(-5)= - 2。
- 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 例如:3×5 = 15;-3×(-5)=15;3×(-5)= - 15;0×5 = 0;(-2)×(-3)×(-4)= - 24(3个负因数,积为负)。
- 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b=a×(1)/(b)(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 例如:15÷3 = 5;-15÷(-3)=5;15÷(-3)= - 5;0÷5 = 0。
-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 例如:2^3 = 2×2×2 = 8;(-2)^3=-2× - 2× - 2=-8。
中考复习代数式化简的常见方法代数式化简是中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的一个部分。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代数式化简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帮助中考学生提高代数式化简的能力。
一、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是代数式化简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代数式分解成多个因式的乘积,从而简化表达式。
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包括公因式提取法、提公因式法和配方法。
1. 公因式提取法公因式提取法适用于含有多个项的代数式。
首先观察各项之间是否有公因式,然后将公因式提取出来。
例如,对于代数式3x + 6y,它的公因式为3,可以提取出来得到3(x + 2y)。
2. 提公因式法提公因式法适用于含有多个项的代数式中,每一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子。
首先找出各项之间的公共因子,将其提取出来,然后用括号括起来。
例如,对于代数式2x^2y + 4xy^2,它的公共因子为2xy,可以提取出来得到2xy(x + 2y)。
3. 配方法配方法适用于含有多个项的代数式,其中每一项均含有不同的因子。
通过合理配对,可以将代数式化简成更简洁的形式。
例如,对于代数式x^2 - y^2,可以使用公式 (a + b)(a - b) = a^2 - b^2,其中 a = x,b = y,将代数式化简成 (x + y)(x - y)。
二、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是代数式化简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指数运算的性质,将指数相同的底数进行运算。
常用的同底数幂运算法则包括乘幂法则和除幂法则。
1. 乘幂法则乘幂法则适用于指数相同,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运算。
按照乘幂法则,如果底数相同,那么指数相同的幂相乘时,可以将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如,化简表达式x^3 * x^4,按照乘幂法则,可以将底数x保持不变,指数3和4相加,结果为x^7。
2. 除幂法则除幂法则适用于指数相同,底数相同的幂的除法运算。
按照除幂法则,如果底数相同,那么指数相同的幂相除时,可以将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数与代数知识点是初中学习数学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初中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
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相关概念②负数的乘方,加减及混合运算。
突破方法:①牢固掌握有关有理数的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特别是绝对值的意义,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多方面理解概念。
②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特别是负数参与的运算。
在混合运算中特别注意符号和运算顺序,这个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掌握其中的运算技巧,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初中数学代数式知识点总结:代数式:中考试题中的分值约为5-6分,主要以选择,填空题为主,也常出现探寻规律的题目。
难易度属于中档。
近几年考察的以下两个方面:①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等。
②根据数表,图表,算式寻找规律建立代数式模型。
突破方法:掌握好列代数式的要求,技巧,学会观察,猜想验证,用熟悉语言正确表达等解题。
考前多做些寻找规律的题目,真正掌握规律探索的要点。
初中数学整式知识点总结:整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近几年主要考察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司的几何意义③利用提公因式发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突破方法:①要准确理解和辨认单项式的次数,系数,同类项。
② 在运用公式或法则进行运算式,首先要判断式子的结构特征,确定解题思路,以便使解题更加方便,快捷。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总结:分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6-8分,主要以填空,简答计算题型出现,难易度属于中。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代数式 (5大知识点+例题) 新人教版基础知识点:一、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代数式的分类:⎪⎪⎩⎪⎪⎨⎧⎪⎩⎪⎨⎧⎩⎨⎧无理式分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有理式代数式 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概念(1)单项式:像x 、7、y x 22,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运算(1)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法则: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n m n m a a a +=⋅;同底数幂相除:n m n m a a a -=÷;幂的乘方:mn n m a a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中考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代数运算1. 加减乘除加减乘除是代数运算的基本内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在加减乘除的运算中,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它们在运算中的应用。
2. 整式的加减乘除整式是由字母和数字及其运算符号组成的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乘除是中考代数题中的必考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法则,例如同类项相加、互化成法等方法。
3. 代数式的计算在代数式的计算中,学生需要掌握二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乘除法则,以及含有方程式的复合运算等内容。
二、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见的代数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以及应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整式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得到等价方程、方程变形、化简、合并同类项、移项、通分、求解等步骤。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并求解出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推广,学生需要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解法。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包括整式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得到等价不等式、不等式变形、化简、合并同类项、移项、通分、求解等步骤。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关于同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成的代数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用到方程相加消元的方法。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代入法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解法,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方程组进行求解。
五、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多项式的零点集合,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公式法、求判别式、根的关系、三种情况等。
第二章代数式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3分)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11分)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 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 计算出结果, 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 (1)求代数式的值, 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 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 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 需要利用技巧, “整体”代入。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 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 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 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 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法: (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 n n =22))((b a b a b a -=-+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整式的除法:注意: (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结果是一个多项式, 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
(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 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盘点一、代数部分1 .科学记数法:设N>0,则N=aX10"(比中lWa<10, n 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仃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仃效数 字。
格确度的形式1两种:⑴精确到那字:(2)保印几个有效数字,3、代数式的分类:无理式4、整式的乘除:系的运算法则: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州相乘:代数式有理式整代分式单项式多项式 席的乘方: ST =L 积的乘力:5、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a + b)(a -b) = a 2 -b 2:完全平方公式:(a + b)2=a 2+2ab+b\ (a-b)2 =a 2-2ab + b 26,因式分解的股步骤:(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号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卜字相乘法:7、分式定义:形呜的式门叫分式,其中A 、B 是脍式,II.R 中含勺字明<1)分式无意义:B=”时,分式无意义:BWO 时,分式仃意义. (2)分式的值为0: A=0, BWO 时,分式的值等「00 X 、分式的基本性质:<1)人=土也也是W (购整式):(2)B B • M从二次根式的性质:13(M 是关。
的箱式)(1) (4a)2 =a(a>0);(3) 7ab = & , b ya2O, b 》O); 10、二次根式的运算:(1) .次根式的加减: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2)二次根式的乘法:yjTi - \ib = 4ab (a^O, b>0)o(3):次根式的除法:二产= 4h二次根式运算的最终结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坡简二次根式”11、一元一次方程(1)•儿,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O (其中x)未知数,a、b是已知数,aWO)(2)•元•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 (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壬0)12、一元二次方程(3)•几二次方程的般形式:ax2 + bx + c = 0 ( 11:中x是未知数,a、b、c是已知数,a^O)(4)•元.次力程的解法:■按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5)一元(次方界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如没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
中考总复习二:代数式一、单元知识网络:二、考试目标要求:1.代数式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2.整式与分式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③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3.二次根式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三、知识考点梳理1.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把它们称为代数式.单个的数字或字母也可以看作代数式.(2)列代数式就是把问题中的表示数量关系的语言用代数式表示出来.(3)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2.整式(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是代数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对字母来说只含有乘法的运算,不含有加减运算.在含有除法运算时,除数(分母)只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可以看成分数因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叫做多项式.也就是说,多项式是由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组成的.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5)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其实是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综合运用.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6)整式的乘除①幂的运算性质:②单项式相乘:两个单项式相乘,把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式子表达: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般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式子表达: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在运用乘法公式计算时,有时要在式子中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⑤单项式相除:两个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7)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3.分式(1)分式的意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其中分式无意义;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0A=0且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最简分式: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那么这样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也叫既约分式).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那么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去除分子和分母,将分式化成最简分式,或者化成整式,这就是约分.(3)分式的基本性质:(4)分式的运算:①分式的加减:,.②分式的乘除:,.③分式的乘方:.4.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是一个非负数.(2)二次根式的性质:(3)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4)二次根式的运算:①二次根式的乘除:②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四、规律方法指导对于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内容,中考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热点是化简、求值与分情况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旨在让我们探索灵活、简捷的解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掌握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同类项1.若单项式是同类项,则的值是( )A、-3B、-1C、D、3考点:同类项定义结合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思路点拨:同类项的概念为: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解:由题意单项式是同类项,所以,解得,,应选C.总结升华:判断两个单项式是否同类项或已知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需满足:(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2.整式的运算及整式乘法公式的运用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a2·a3=a6 C.(-3a2)3=-9a6 D.a5+a3=a8考点:整数指数幂运算.分析:选项B为同底数幂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2·a3=a5,所以B错;选项C 为积的乘方,应把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3a2)3=-27a6,所以C错;选项D为两个单项式的和,此两项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D错;选项A为负指数幂运算,一个数的负指数幂等于它的正指数幂的倒数,A正确.答案选A.3.计算:(a2+3)(a-2)-a(a2-2a-2)解:(a2+3)(a-2)-a(a2-2a-2)=a3-2a2+3a-6-a3+2a2+2a=5a-64.利用乘法公式计算:(1)(a+b+c)2 (2)(2a2-3b2+2)(2-2a2+3b2)思路点拨:利用乘法公式去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公式的形式及符号特点,灵活地进行各种变形.解:(1)(a+b+c)2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a+b看成一项,则(a+b+c)2=[(a+b)2+2(a+b)c+c2]=a2+2ab+b2+2ac+2bc+c2=a2+b2+c2+2ab+2ac+2bc.(2)(2a2-3b2+2)(2-2a2+3b2)两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只有符号的区别,所以,我们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将符号相同的看作公式中的a,将符号相反的项,看成公式中的b,原式=[2+(2a2-3b2)][2-(2a2-3b2)]=4-(2a2-3b2)2=4-4a4+12a2b2-9b4.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a2+ma+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______.解析:解法一:利用完全平方公式:(a±3)2=a2±6a+9.解法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若a2+ma+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a2+ma+9=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即m2-36=0,m=±6.解法三:利用配方法,a2+ma+9=a2+ma,∵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2=36,m=±6.【变式2】设,则=__________.思路点拨:本题利用乘法公式恒等变形,及互为倒数的运算性质.解:∵,两边平方得,,∴,【变式3】用相同的方法可以求,等的值.总结升华:此题是反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变形为关于的代数式,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利用条件求值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变式4】若a2+3a+1=0,求的值.思路点拨:有上题做铺垫,我们可以想到将a2+3a+1=0变形为的形式,∵a≠0,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得,∴,∴.类型二、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1) 3a3-6a2+12a;(2)(a+b)2-1;(3) x2-12x+36;(4)(a2+b2)2-4a2b2考点: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思路点拨: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首先要看多项式是否有公因式,有公因式就要先提取公因式,再看是否还可以继续进行分解,是否可以利用公式法进行分解,直到不能进行分解为止.解:(1) 3a3-6a2+12a=3a(a2-2a+4)(2)(a+b)2-1=(a+b)2-12=[(a+b)+1][(a+b)-1]=(a+b+1)(a+b-1)(3)x2-12x+36=(x-6)2(4)思路点拨:4a2b2可写成(2ab)2,可先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为(a2+b2+2ab)(a2+b2-2ab),两个括号里又符合完全平方公式,还应继续分解直到不能分解为止.(a2+b2)2-4a2b2=(a2+b2-2ab)(a2+b2+2ab)=(a-b)2(a+b)2举一反三【变式1】因式分解:(1);(2);(3).解:(1)(2)(3)总结升华:在解题前应先观察题目特征,灵活选取分解方法,往往一题有几种解法或一题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分解因式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类型三、分式的意义及运算1.分式的意义及分式值为零6.当x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等于零?思路点拨: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此外分式都有意义;当分子等于零时,并且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的值等于零.解:当分母,即且时,分式有意义.根据题意,得由<1>解得:x=1或x=2由<2>解得且所以,当x=2时,分式的值等于零.总结升华:(1)讨论分式有无意义时,一定对原分式进行讨论,而不能先化简,再对化简后的分式讨论;(2)讨论分式的值何时为零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3)在解分式的有关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隐含条件.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x=-2时,分式无意义;当x=4时,分式值为0,则a+b= .考点:分式无意义及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当x=-2时,分式为;分式无意义,可得:-2+a=0,即a=2.当x=4时,分式为;分式值为0,可得:,即b=4.所以a+b=6.2.分式的运算7.计算.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思路点拨:此题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两种运算顺序,其一是规定顺序,先将括号内的两分式通分相减得:,再将分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与之相乘.其二是按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先把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减数,减数相乘,再相减.两种顺序哪一种简单,要看题目中式子特点确定.解题过程如下:解法1:原式;解法2:原式.举一反三【变式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满足.解:=或当时,分式无意义.原式的值为2.总结升华:此题需注意所求得的x值需满足分式有意义,此处经常会被同学们忽视,要引起注意.【变式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005解:原式=·=当x=2005时,原式=.【变式3】有这样一道题:“计算:的值,其中.”甲同学把“”错抄成“”,但他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解:∵===0结果恒为0,与的取值无关.∴错抄成不影响结果.【变式4】已知x、y是方程组的解,求代数式的值.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组解法、分式的化简求值.思路点拨:一般地,在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中,可以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也可以先代入,直接进行数的计算求值.两种方法哪一种简单要看代数式化简及数的计算的繁简程度而定.具体计算时,要选择简捷方法.此题所给分式运算,化简难度较大,应该求出方程组的解,直接把解代入,进行数的运算.解题过程如下:解:解方程组:得∴原式.类型四、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8.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思路点拨:依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来判别.最简二次根式所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二者缺一不可.解:对于选项B,,不满足条件(2);选项C,中被开方数含有分母,且分母中含有字母,不是整式,不满足条件(1);选项D,,也不满足条件(2);只有选项A满足条件(1)(2),故选A.9.化简:(1);(2);(3).思路点拨: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要注意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在允许的取值范围内进行化简.(1)解:∵b>0,,∴a≤0.∴.(2)解法一:∵0<x<1,∴x>0,x-1<0,解法二:∵0<x<1,∴,,(3)解:化简二次根式的隐含条件是,且a≠0.∵a2>0,∴-(a+1)≥0,∴a≤-1,∴或. 举一反三【变式1】化简:,其中. 解:因为所以,原式.总结升华:化简二次根式,往往把被开方数化为完全平方式,根据二次根式性质化去根号,转化为绝对值问题,然后再根据绝对值定义化去绝对值符号.类型五、代数式的综合应用10.若代数式2x2+3x+7的值为8,则代数式4x2+6x-9的值是( )A.2B.-17C.-7D.7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整体代换的思想.解:∵4x2+6x=2(2x2+3x),∴由已知2x2+3x+7=8,得2x2+3x=1,∴4x2+6x-9=2(2x2+3x)-9=2×1-9=-7,选C.11.已知:a,b为实数,下列各式中一定为正值的是( )A.a2-2a+2B.C.a2+b2D.(a-1)2+|b+2|解析:此小题四个选项虽然都是非负数,但B、C、D三个都有可能得0,不能保证一定为正数,只有A选项a2-2a+2=(a-1)2+1,∵(a-1)2≥0,∴(a-1)2+1>0,无论a取何值,a2-2a+2的值都为正数,所以选A.12.现规定一种运算:,其中、为实数,则等于( )A. B. C. D.解析:选B.探索规律13.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9×1+2=119×2+3=219×3+4=319×4+5=41……猜想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应为_______.分析:此题观察规律并不难,但要注意n的取值,n为正整数,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象以下写法:第1行9×0+1=1第2行9×1+2=11第3行9×2+3=21第4行9×3+4=31第5行9×4+5=41……第n行9×(n-1)+n=10(n-1)+1=10n-9.综合应用14.已知一个凸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的长顺次是a,b,c,d,且a2+ab-ac-bc=0,b2+bc-bd-cd=0,那么四边形ABCD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解析:由a2+ab-ac-bc=0,可以得到a(a+b)-c(a+b)=0,(a+b)(a-c)=0,∵a,b,c,d是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长,∴a>0,b>0,c>0,d>0,∴a+b≠0,∴a=c,同理由b2+bc-bd-cd=0,可推出b=d,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选A.举一反三【变式1】用4块相同的地砖可拼成上图,每块地砖的长、宽分别为a、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结果要求化简)考点:乘法公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解析:从图形可知阴影部分图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a-b,所以其面积为(a-b)2=a2-2ab+b2.15. (扬州)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某市教育局拿出了b 元资金建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其中一部分作为奖金发给了n所民办学校.奖金分配方案如下:首先将n所民办学校按去年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假设工作业绩均不相同)从高到低,由1到n排序,第1所民办学校得奖金元,然后再将余额除以n发给第2所民办学校,按此方法将奖金逐一发给了n所民办学校.(1)请用n、b分别表示第2所、第3所民办学校得到的奖金;(2)设第k所民办学校所得到的奖金为元(1),试用k、n和b表示(不必证明);(3)比较和的大小(k=1,2 ,……,),并解释此结果.解:第二所学校的奖金为;第三所学校的奖金为由此可以推断:.∵>0,∴,说明排序靠前的奖金多于后者.或者按下列比较说明:∵,∴.即奖金分配原则从排序高到低逐渐按的比例递减,符合奖优实际.。
第一章 有理数1、有理数(1) 有理数的定义: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
(2) 有理数的分类: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0的相反数还是0;(2) 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3) 数a 的相反数是-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4、绝对值(1)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
5、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6、有理数比大小(1) 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 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7、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 加法的交换律:a+b=b+a ;(2)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考点1:代数式的概念与求值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具体数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运算顺序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分两步:第一步,代数;第二步,计算.要充分利用“整体”思想求代数式的值。
【例1】(2021·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某种商品m 千克的售价为n 元,那么这种商品8千克的售价为( )A .8nm (元) B .8nm(元) C .8mn(元) D .8mn(元) 【答案】A【分析】先求出1千克售价,再计算8千克售价即可; 【详解】∵m 千克的售价为n 元, ∴1千克商品售价为n m, ∴8千克商品的售价为8nm(元); 故选A .【例2】(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若1x =,则代数式222x x -+的值为( )A .7B .4C .3D .3-【答案】C【分析】先将代数式222x x -+变形为()211x -+,再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22222=111113x x x -+-+=+-+=.故选:C【例3】(2021·贵州铜仁市·中考真题)观察下列各项:112,124,138,1416,…,则第n 项是______________.专题02 代数式【答案】12nn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规律:第一项:1111122=+,第二项:2112242=+,第三项:3113382=+…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 第一项:1111122=+, 第二项:2112242=+, 第三项:3113382=+, 第四项:41144162=+, …则第n 项是12n n +; 故答案为:12n n +.有关代数式的常见题型为用代数式表示数字或图形的变化规律. 数与图形的规律探索问题,关键要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联想与归纳找出数或图形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1.(2021·浙江金华市·中考真题)某超市出售一商品,有如下四种在原标价基础上调价的方案,其中调价后售价最低的是( )A .先打九五折,再打九五折B .先提价50%,再打六折C .先提价30%,再降价30%D .先提价25%,再降价25%【答案】B【分析】设原件为x 元,根据调价方案逐一计算后,比较大小判断即可. 【详解】设原件为x 元,∵先打九五折,再打九五折,∴调价后的价格为0.95x ×0.95=0.9025x 元, ∵先提价50%,再打六折,∴调价后的价格为1.5x ×0.6=0.90x 元, ∵先提价30%,再降价30%, ∴调价后的价格为1.3x ×0.7=0.91x 元, ∵先提价25%,再降价25%,∴调价后的价格为1.25x ×0.75=0.9375x 元, ∵0.90x <0.9025x <0.91x <0.9375x 故选B2.(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3,则输出y 值为__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运算程序的要求,将x=3代入计算可求解. 【详解】 解:∵x =3<4∴把x =3代入1(4)y x x =-≤, 解得:312y =-=, ∴y 值为2, 故答案为:2.3.(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如图中的三个图形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其中第一个图形有11⨯个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4,第二个图形有22⨯个小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12,第三个图形有33⨯个小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24,按此规律,则第n 个网格所有线段的和为__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n 2+2n【分析】本题要通过第1、2、3和4个图案找出普遍规律,进而得出第n 个图案的规律为S n =4n +2n ×(n -1),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案由1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141221,S =⨯=⨯⨯ 第2个图案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262232,S =⨯=⨯⨯ 第3个图案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383243,S =⨯=⨯⨯ 第4个图案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4104254,S =⨯=⨯⨯ …由此发现规律是:第n 个图案由n 2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22122,n S n n n n =+=+故答案为:2n 2+2n .考点2:整式相关概念1.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例4】(2021·青海中考真题)已知单项式4272m a b -+与223m n a b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 【答案】3【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求出m ,n 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单项式4272m a b -+与223m n a b +是同类项, ∴2m =4,n +2=-2m +7, 解得:m =2,n =1, 则m +n =2+1=3.故答案是:3.【例5】(2021·云南中考真题)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23456,4,9,16,25a a a a a ,……,第n 个单项式是( ) A .21n n a + B .21n n a -C .1n n n a +D .()21n n a +【答案】A【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单项式可以发现数字因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的平方,字母的指数从1开始依次加1,然后即可写出第n 个单项式,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一列单项式:23456,4,9,16,25a a a a a ,..., ∴第n 个单项式为21n n a +, 故选:A .【例6】已知(m ﹣3)x 3y |m |+1是关于x ,y 的七次单项式,求m 2﹣2m +2= . 【答案】17【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确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解:∵(m ﹣3)x 3y |m |+1是关于x ,y 的七次单项式, ∴3+|m |+1=7且m ﹣3≠0, 解得:m =﹣3,∴m 2﹣2m +2=9+6+2=17. 故答案为:17.1.①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系数;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 次数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1.(2021·上海中考真题)下列单项式中,23ab 的同类项是( ) A .32a b B .232a bC .2a bD .3ab【答案】B【分析】比较对应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就是同类项 【详解】∵a 的指数是3,b 的指数是2,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 ∴32a 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一致, ∴232a b 是23a b 的同类项,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1,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 ∴2a 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1,b 的指数是3,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 ∴3a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2.关于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次项系数为3B .常数项是﹣2C .多项式的项是5x 4y ,3x 2y ,4xy ,﹣2D .这个多项式是四次四项式【答案】B【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次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三次项的系数为﹣3,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常数项是﹣2,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项为5x 4y ,﹣3x 2y ,4xy ,﹣2,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是5次四项式,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若单项式﹣x 3y n +5的系数是m ,次数是9,则m +n 的值为 . 【答案】0【分析】先依据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确定出m 、n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 =﹣1,3+n +5=9, 解得:m =﹣1,n =1, 则m +n =﹣1+1=0. 故答案为:0.考点3:整式的运算 1.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m ·a n =a m +n (m ,n 都是整数).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 m )n =a mn (m ,n 都是整数).(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ab )n =a n b n (n 为整数).(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a m ÷a n =a m -n (a ≠0,m,n 都为整数). (5)a 0=1(a ≠0), a -n =a1(a ≠0). 2.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 (a +b +c )=ma +mb +mc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 +n )(a +b )=ma +mb +na +nb .(3)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3.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3)常用恒等变换:a 2+b 2=(a +b )2-2ab=(a -b )2+2ab ;(a -b )2=(a +b )2-4ab.【例7】(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a a -=-B .2222a a -=C .23a a a ⋅=D .22(1)1a a -=-【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幂的运算性质和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解:A 、22()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 、2222a 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 、23a a a ⋅=,正确,符合题意;D 、22(1)21a 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8】(2021·福建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a a -=B .()2211a a -=- C .632a a a ÷=D .326(2)4a a =【答案】D【分析】根据不同的运算法则或公式逐项加以计算,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解:A :()221a a a a -=-=,故 A 错误; B :()22121a a a -=-+,故 B 错误; C :63633a a a a -÷==,故C 错误; D :()()2232332622·44a a a a ⨯===.故选:D【例9】(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25a b ab +=B .22523a b -=C .277a a a +=D .()22112x x x -+-=【答案】D【分析】根据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全完平方差公式的展开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 ,3a 与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25a 与2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得到常数值,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合并同类项后2787a a a a +=≠,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完全平方公式:()22211221x x x x x =-++-=-,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021·浙江丽水市·中考真题)计算:()24a a -⋅的结果是( ) A .8a B .6aC .8a -D .6a -【答案】B【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消去负号,然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24246a a a a +=⋅==. 故选B .2.(2021·四川宜宾市·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 B .()32622a a =C .623a a a ÷=D .325a a a ⋅=【答案】D【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乘积的幂等于各部分幂的乘积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选项A :a 与2a 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故选项A 错误; 选项B :()32628aa =,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62624a a a a -÷==,故选项C 错误; 选项D :33522a a a a +⋅==,故选项D 正确; 故选:D .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根据平方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及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分别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 、,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错误,故该选项不合题意;C 、,错误,故该选项不合题意;D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考点4:整式化简求值【例10】(2021·湖南永州市·中考真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分析】先计算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再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然后将代入求值即可得. 【详解】解:原式,,将代入得:原式.1.(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化简,再代入求值,即可求解.4=±()2234636m n m n =24833a a a ⋅=33xy x y -=4=±()2234639m n m n =24633a a a ⋅=3xy 3x ()()212(2)x x x +++-1x =1x =22214x x x =+++-25x =+1x =2157=⨯+=2(21)(21)(23)x x x +---1x =-【详解】解:原式= = =,当x =-1时,原式==-22.2.(2020•凉山州)化简求值:(2x +3)(2x ﹣3)﹣(x +2)2+4(x +3),其中x =2. 【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展开,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化简原式,继而将x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原式=4x 2﹣9﹣(x 2+4x +4)+4x +12 =4x 2﹣9﹣x 2﹣4x ﹣4+4x +12 =3x 2﹣1, 当x =2时, 原式=3×(2)2﹣1 =3×2﹣1 =6﹣1 =5. 考点5: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概括为“一提,二套,三检查”) (1)先运用提公因式法:ma +mb +mc =m (a +b +c ).(2)再套公式:a 2-b 2=(a +b )(a -b ),a 2±2ab +b 2=(a ±b )2(乘法公式的逆运算).(3)最后检查:分解因式是否彻底,要求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例11】(2021·广西贺州市·中考真题)多项式32242x x x -+因式分解为( )A .()221x x - B .()221x x +C .()221x x -D .()221x x +【答案】A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x ,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括号里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32242x x x -+()()2222121x x x x x =-+=-故答案选:A .【例12】(2021·浙江杭州市·中考真题)因式分解:214y -=( )A .()()1212y y -+B .()()22y y -+2241(4129)x x x ---+22414129x x x --+-1210x -()12110⨯--C .()()122y y -+D .()()212y y -+【答案】A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214y -=()()1212y y -+,故选:A .【例13】(2020•成都)已知a =7﹣3b ,则代数式a 2+6ab +9b 2的值为 . 【答案】49【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a =7﹣3b , ∴a +3b =7, ∴a 2+6ab +9b 2 =(a +3b )2 =72 =49, 故答案为:49.本考点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其题型一般为填空题,难度中等。
中考数学代数知识点归纳代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了解并掌握代数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代数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1. 代数基础知识代数的基础知识包括符号、代数式、等式、方程以及等式和方程的运算等内容。
其中,符号是代数表达式中的元素,如x、y等。
代数式由符号及其系数和指数进行组合而成,可用来表示数与字母的关系。
等式是代数式之间相等的关系,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等式和方程可以进行基本的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形如ax + b = 0,其中a、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逆运算法、等式的性质、系数法和图像法等。
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注意对解答结果的验证。
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也是中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了满足不等式条件的数的范围。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主要有逆运算法、图像法和区间法等。
解题时,需注意不等式符号的方向,以及对解集的表示形式。
4.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成,常见形式为:a₁x + b₁y = c₁a₂x + b₂y = c₂其中a₁、b₁、c₁、a₂、b₂、c₂为已知数。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和图像法等。
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对解答结果的验证。
5.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是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求平方差的结果。
常见的平方差公式有两种形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和多项式乘法中有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6. 四则运算与多项式四则运算与多项式是代数中的基本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中考数学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数与代数的知识点Ⅰ、数与式1.有理数的加法、乘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5.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6.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乘两数差,等于两数平方差;积化和差变两项,完全平方不是它。
7.完全平方公式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和的平方加再加,先减后加差平方。
8.因式分解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也上数;四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重组无望试求根,换元或者算余数;多种方法灵活选,连乘结果是基础;同式相乘若出现,乘方表示要记住。
注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公式)9.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先想完全平方式,十字相乘是其次;两种方法行不通,求根分解去尝试。
10.比和比例两数相除也叫比,两比相等叫比例;基本性质第一条,外项积等内项积;前后项和比后项,组成比例叫合比;前后项差比后项,组成比例是分比;两项和比两项差,比值相等合分比;前项和比后项和,比值不变叫等比;商定变量成正比,积定变量成反比;判断四数成比例,两端积等中间积。
11.根式和无理式表示方根代数式,都可称其为根式;根式异于无理式,被开方式无限制;无理式都是根式,区分它们有标志;被开方式有字母,才能称为无理式。
12.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第2讲 代数式及整式的运算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1 代数式定义及列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考点2 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 m )n =a mn (m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 )n =a n b n (n 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 m ÷a n =a m ﹣n (a ≠0,m ,n 是正整数,m >n ) 【考点3 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考点4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 +b)=am +bm多项式乘以多项式(a +b)(m +n)=am +an +bm +bn 二、考点分析【考点1 代数式定义及列代数式】【解题技巧】(1)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时,常需先把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也就是列出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文字语言(和、差、积、商、乘以、除以等)在数学语言中的含义;(3)注意书写规则:a×b 通常写作a·b 或ab ;1÷a 通常写作1a;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如a×3通常写作3a ;带分数一般写成假分数,如115a 通常写作65a.【例1】(2019.海南中考)当m =﹣1时,代数式2m +3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答案】C .【分析】将m =﹣1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值;【解答】解:将m =﹣1代入2m +3=2×(﹣1)+3=1; 故选:C .【一领三通1-1】(2019.云南中考)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 3,﹣x 5,x 7,﹣x 9,x 11,……,第n 个单项式是( ) A .(﹣1)n ﹣1x 2n ﹣1 B .(﹣1)n x 2n ﹣1 C .(﹣1)n ﹣1x 2n +1 D .(﹣1)n x 2n +1【答案】C .【分析】观察指数规律与符号规律,进行解答便可. 【解答】解:∵x 3=(﹣1)1﹣1x 2×1+1, ﹣x 5=(﹣1)2﹣1x 2×2+1, x 7=(﹣1)3﹣1x 2×3+1, ﹣x 9=(﹣1)4﹣1x 2×4+1, x 11=(﹣1)5﹣1x 2×5+1, ……由上可知,第n 个单项式是:(﹣1)n ﹣1x 2n +1, 故选:C .【一领三通1-2】(2019•台湾)图1的直角柱由2个正三角形底面和3个矩形侧面组成,其中正三角形面积为a ,矩形面积为b .若将4个图1的直角柱紧密堆叠成图2的直角柱,则图2中直角柱的表面积为何?( )A .4a +2bB .4a +4bC .8a +6bD .8a +12b【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正三角形面积为a,矩形面积为b,∴图2中直角柱的表面积=2×4a+6b=8a+6b,故选:C.【一领三通1-3】(2019•台湾)小宜跟同学在某餐厅吃饭,如图为此餐厅的菜单.若他们所点的餐点总共为10份意大利面,x杯饮料,y份沙拉,则他们点了几份A餐?()A.10﹣x B.10﹣y C.10﹣x+y D.10﹣x﹣y【答案】A.【分析】根据点的饮料能确定在B和C餐中点了x份意大利面,由题意可得点A餐10﹣x;【解答】解:x杯饮料则在B和C餐中点了x份意大利面,y份沙拉则在C餐中点了y份意大利面,∴点A餐为10﹣x;故选:A.【考点2 幂的运算】【解题技巧】1.在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应注意:①底数必须相同,如23与25,(a2b2)3与(a2b2)4,(x﹣y)2与(x﹣y)3等;②a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③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概括整合: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习整式乘除运算的基础,是学好整式运算的关键.在运用时要抓住“同底数”这一关键点,同时注意,有的底数可能并不相同,这时可以适当变形为同底数幂.3.注意:①因式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积的乘方,法则仍适用;②运用时数字因数的乘方应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例2】(2019•广东中考)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6+b3=b2B.b3•b3=b9C.a2+a2=2a2D.(a3)3=a6【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A、b6+b3,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b3•b3=b6,故此选项错误;C、a2+a2=2a2,正确;D、(a3)3=a9,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一领三通2-1】(2019•甘肃中考)计算(﹣2a)2•a4的结果是()A.﹣4a6B.4a6C.﹣2a6D.﹣4a8【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2a)2•a4=4a2•a4=4a6.故选:B.【一领三通2-2】(2019•海南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a3B.a6÷a2=a3C.2a2﹣a2=2 D.(3a2)2=6a4【答案】A.【分析】根据同底数幂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即可求解;【解答】解:a•a2=a1+2=a3,A准确;a6÷a2=a6﹣2=a4,B错误;2a2﹣a2=a2,C错误;(3a2)2=9a4,D错误;故选:A.【一领三通2-3】(2019•江苏南京中考)计算(a2b)3的结果是()A.a2b3B.a5b3C.a6b D.a6b3【答案】D.【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解答即可.【解答】解:(a2b)3=(a2)3b3=a6b3.故选:D.【一领三通2-4】(2019•山东济南中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a,b),B(c,d),定义一种运算:A*B=[(3﹣c),],若A(9,﹣1),且A*B=(12,﹣2),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答案】(﹣1,8).【分析】根据新运算公式列出关于c、d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c、d的值;进一步得到点B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点B的坐标为(﹣1,8).故答案为:(﹣1,8).【考点3 合并同类项】【解题技巧】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并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带有相同系数的代数项;字母和字母指数;(2)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达到化简多项式的目的;(3)“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并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例3】(2019•吉林长春中考)先化简,再求值:(2a+1)2﹣4a(a﹣1),其中a=.【答案】2.【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a2+4a+1﹣4a2+4a=8a+1,当a=时,原式=8a+1=2.【一领三通3-1】(2019•山东威海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3=a5B.3a2+a=3a3C.a5÷a2=a3(a≠0)D.a(a+1)=a2+1【答案】C.【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的性质,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2)3=a6,故本选项错误;B、3a2+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a5÷a2=a3(a≠0),正确;D、a(a+1)=a2+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一领三通3-2】(2019•辽宁沈阳中考)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m3+3m2=5m5B.m3÷m2=mC.m•(m2)3=m6D.(m﹣n)(n﹣m)=n2﹣m2【答案】B.【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法除法、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计算即可.【解答】解:A.2m3+3m2=5m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B.m3÷m2=m,正确;C.m•(m2)3=m7,故错误;D.(m﹣n)(n﹣m)=﹣(m﹣n)2=﹣n2﹣m2+2mn,故错误.故选:B.【一领三通3-3】(2019•河北石家庄中考模拟)先化简,再求值:(5a2+2a+1)﹣4(3﹣8a+2a2)+(3a2﹣a),其中.【分析】首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两代数式化简,然后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解答】解:∵(5a2+2a+1)﹣4(3﹣8a+2a2)+(3a2﹣a)=5a2+2a+1﹣12+32a﹣8a2+3a2﹣a=33a﹣11,∴当a=时,原式=33a﹣11=33×﹣11=0;【一领三通3-4】(2019•山东青岛中考模拟)化简求值:已知整式2x2+ax﹣y+6与整式2bx2﹣3x+5y﹣1的差不含x和x2项,试求4(a2+2b3﹣a2b)+3a2﹣2(4b3+2a2b)的值.【分析】根据两整式的差不含x和x2项,可得差式中x与x2的系数为0,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将代数式化简再代值计算.【解答】解:2x2+ax﹣y+6﹣(2bx2﹣3x+5y﹣1)=2x2+ax﹣y+6﹣2bx2+3x﹣5y+1=(2﹣2b)x2+(a+3)x﹣6y+7,∵两个整式的差不含x和x2项,∴2﹣2b=0,a+3=0,解得a=﹣3,b=1,4(a2+2b3﹣a2b)+3a2﹣2(4b3+2a2b)=4a2+8b3﹣4a2b+3a2﹣8b3﹣4a2b=7a2﹣8a2b,当a=﹣3,b=1时,原式=7a2﹣8a2b=7×(﹣3)2﹣8×(﹣3)2×1=7×9﹣8×9×1=63﹣72=﹣9.【考点4 整式的乘法】【解题技巧】多项式的乘法要注意多项式中每一项不要漏乘,还要注意运算符号,遵循去括号的法则。
代数部分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πφ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 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 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设N >0,则N= a ×n 10(其中1≤a <10,n 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例题:例1、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b a φ。
化简:a b b a a --+-分析:从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可以看到:a <0,b >0且b a φ所以可得:解:a a b b a a =+-++-=原式例2、若333)43(,)43(,)43(--=-=-=c b a ,比较a 、b 、c 的大小。
分析:1)34(3--=πa ;01433πφb b 且-⎪⎭⎫ ⎝⎛-=;c >0;所以容易得出: a <b <c 。
解:略例3、若22+-b a 与互为相反数,求a+b 的值分析:由绝对值非负特性,可知02,02≥+≥-b a ,又由题意可知:022=++-b a 所以只能是:a –2=0,b+2=0,即a=2,b= –2 ,所以a+b=0 解:略例4、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1,求2m cd mb a +-+的值。
解:原式=0110=+- 例5、计算:(1)199********.08⨯ (2)222121⎪⎪⎪⎪⎭⎫ ⎝⎛--⎪⎪⎪⎪⎭⎫ ⎝⎛+e e e e 解:(1)原式=11)125.08(19941994==⨯(2)原式=⎪⎪⎪⎪⎭⎫ ⎝⎛--+⋅⎪⎪⎪⎪⎭⎫ ⎝⎛-++21212121e e e e e e e e =11=⋅e e 代数部分第二章:代数式一、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代数式的分类:⎪⎪⎩⎪⎪⎨⎧⎪⎩⎪⎨⎧⎩⎨⎧无理式分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有理式代数式 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概念(1)单项式:像x 、7、y x 22,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运算(1)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法则: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n m n m a a a +=⋅;同底数幂相除:n m n m a a a -=÷;幂的乘方:mn n m a a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1)提取公因式法:)(c b a m mc mb ma ++=++(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3)十字相乘法:))(()(2b x a x ab x b a x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是1x 、2x ,则有: ))((212x x x x a c bx ax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四、分式1、分式定义:形如BA 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
(1)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 B ≠0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值为0:A=0,B ≠0时,分式的值等于0。
(3)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
(6)最简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7)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1))0(的整式是≠⋅⋅=M M B M A B A ;(2))0(的整式是≠÷÷=M MB M A B A (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1)加、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
(2)乘:先对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
(3)除: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数式。
(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五、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之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4)有理化因式:把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a 与a ;d c b a +与d c b a -)2、二次根式的性质:(1) )0()(2≥=a a a ;(2)⎩⎨⎧<-≥==)0()0(2a a a aa a ;(3)b a ab ⋅=(a≥0,b ≥0);(4))0,0(≥≥=b a ba b a 3、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