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李庆丰-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理论与实务
李庆丰-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理论与实务
格式:ppt
大小:3.64 MB
文档页数:107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107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 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无序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与困扰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感的建立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培养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习惯的内涵及特点
习惯是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 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外显的+内隐的两种表现形式) 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已经自动化,无须再用意识去控制 这种行为反复出现 这种行为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专著:《中学生的15个好习惯》(普 及版),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理论与实务
第一讲: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第二讲:中学阶段还能培养良好习惯吗? 第三讲:中学阶段如何来培养良好习惯?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良好习惯培养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良好习惯培养助力公民社会的建设
从内在方面来看,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 养青少年学生反省的习惯。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培养助力公民社会的构建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培养助力公民社会的构建
习惯培养与个体发展、成功的关系 习惯培养与家庭养育、家庭幸福的关系 习惯培养与学校教育、学风和校风的关系 习惯培养与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
和谐/公民社会建设:无序走向有序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 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流动畅通 的开放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应该是一 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陆学艺于2009年《人民论坛》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统摄在人格教育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把做人这 一“根本”放在大于习惯问题的位置上,让它 统摄习惯的形成。
从外在方面来看,就是全社会(包括家庭、学 校和社区)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整 体社会环境。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无序面面观
食品安全:毒奶粉、地沟油
无序竞争
环境污染:矿山开采、河流污染等
无序开采 无序排放
混乱交通:上学路上、日常交通
无序行走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中国传统的秩序:“礼”:社会、个人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大有所为 和谐教育?
形式上:公平、公正…… 结构上:不同层次的不同教育重点 内容上: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
发展矛盾而确定的教育内容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人格的内涵及构成
麦克雷可斯塔等的“大五人格模型”:开放性、 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
少年儿童“小五人格”模型:
外倾性:由快乐、健谈等词来标定; 随和性(宜人性):由为他人着想、嫉妒、粗鲁等词标定 谨慎性(责任心):由仔细、有计划等词标定 情绪性:神经质、紧张等词来标定 开放性:有想像力、好奇等词标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无序社会形成的原因 道路不宽 交通不智:2010年,智能交通产业整体市场规
模接近800亿元;2012年,智能交通产业整体市场 规模或超1000亿元,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无序习惯:无序“已”成为一种习惯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理论与实务
李庆丰 2012年10月21日
本次交流研讨参考资料: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 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
参著:《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研究报告》,北 京出版社,2001
专著:《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学术版),科学出版社,2008
——无序至有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无序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与困扰
中国大陆已连续十余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世界第一
1998——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 数就高达1079927人,11年间死了将近108万人。这个数字 意味着,在过去的11年间,我国平均每小时,因交通事故 死亡11.3人。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习惯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许多对人格内涵的界定,就是以习惯作 为基础来定义人格这一概念
行为习惯是人格特质的基本构成要素,若干种 习惯可以构成某一种人格特质
通常情况下,在无意识时,或者在一种环境中 潜移默化而养成的习惯更容易内化为个体的人 格,成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培养助力公民社会的构建
习惯培养与个体发展、成功的关系
良好习惯培养助力公民社会的构建
——习惯培养与个体发展、成功的关系
个体发展与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一讲 世纪工程:良好习惯与公民社会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习惯与人格不能划等号
习惯与人格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习惯与人格均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形成 物,两者处于健康心理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
习惯和人格之间的正相关比较大。习惯培养的 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格培养的过程;人格 的培养是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实现的。
文档推荐
最新文档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第一章 人的由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毕业生会计实习日记篇
当代中国科学史地图
汽车修理厂培训制度概要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
永州哪有产后康复师培训班
2003年减免税普查软件企业版操作说明
相亲小品剧本《千里挑一》
人生思考与现代意识——2010年高考作文题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