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考试书目大纲 中国语言资源网
- 格式:wp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1...(一)考试对象 (1)(二)考试用途 (1)(三)报考条件 (1)(四)考试时间和报名 (1)(五)考试内容和方式 (2)(六)成绩与证书 (2)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3..(一)考试范围 (3)(二)考试结构 (6)三、考试样题...............................................................................7.......(一)笔试 (7)(二)面试 (11)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包含以下内容:
1. 词汇量:根据不同等级的考试,大纲列出了每个等级需要掌握的词汇量。
词汇量涵盖基本生活用语、常见词汇及相关主题词汇。
2. 语法知识:大纲详细列出了每个等级所要求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
这包括词语搭配、动词短语、从句结构等。
3. 听力理解:大纲描述了每个等级对听力理解的要求,包括听取简单对话、问答、口头指令等。
4. 阅读理解:大纲指出了每个等级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包括阅读文章、段落、句子、填空等。
5. 写作:大纲描述了每个等级对写作的要求,包括书写汉字、造句、写作文等。
6. 口语交际:大纲列出了每个等级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包括日常对话、描述图片、演讲等。
7. 评分标准:大纲还提供了评分标准,用于评估考试中学生的表现。
这包括词汇准确性、语法运用、信息理解等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覆盖了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考生在各个领域都有全面的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2.面试面试是对笔试达到要求的考生进行的考官小组面试。
面试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沟通交际、心理素质、教姿教态等基本职业素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 (1)(一)考试对象 (1)(二)考试用途 (1)(三)报考条件 (1)(四)考试时间和报名 (1)(五)考试内容和方式 (2)(六)成绩与证书 (2)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 (3)(一)考试范围 (3)(二)考试结构 (6)三、考试样题 (7)(一)笔试 (7)(二)面试 (11)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中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参考书目第一篇:中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参考书目1、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A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A3、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A4、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A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二册)A6、陆庆和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B2、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三本)B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三本)B6、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B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文化C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3、章培恒等:《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C4、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
C5、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C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辅导用书系列》(5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参考用书》(4本)华语教学出版社第二篇: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试卷(部分)一、填空(1*25)1.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文,也叫钟鼎文。
3.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
4.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为重,”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测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学能力。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水平。
3.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考生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才能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
4. 考试难度:考试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较高的教学能力。
5. 考试大纲详细内容:
汉语教学基础:要求考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基本知识,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教学法等基本理论。
汉语教学方法:要求考生掌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要求考生掌握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纪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技能。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要求考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要求考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掌握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教学反思、教育科研等方面。
6. 考试时间与地点:考试时间通常在每年的5月和12月,具体时间与地点以官方通知为准。
7. 备考建议: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多参加模拟教学活动,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同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和资源。
总之,《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备考和参加考试的重要文件,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其内容,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通过考试。
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导言:2024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是根据当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发展和需求,经过专家团队论证和审定制定的。
该大纲旨在提供学科设置、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为考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一、学科背景和目标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为目标,是为满足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增长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学科。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熟悉教学原理与教学方法,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能力。
二、学科设置和内容1.语言学(1)语音学:音节和声调的学习与教学。
(2)词汇学:词语的学习与教学,词汇的归纳总结。
(3)句法学:句子结构的学习与教学,句法分析与句法教学。
(4)语义学:词义的学习与教学,情景语义的教学。
(5)语用学:语境的学习与教学,交际策略的教学。
2.教育学(1)教育心理学: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研究与应用。
(2)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技巧。
(3)测评与评估:学习者测评与教学效果评估。
3.汉语学习与教学(1)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教材的开发与评估,课程设计与实施。
(2)教学实践与评价: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3)汉字学习与教学:汉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4.跨文化交际(1)中国概况与文化导入:中国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的介绍。
(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沟通策略。
(3)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实际教学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三、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满分为100分。
其中,笔试占70分,口试占30分。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
结语:2024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专业综合》:(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全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2)王兆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四卷),武汉出版社,2004年8月第2次印刷;(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0次印刷。
一、非外语类专业《大学英语》考试大纲(总分100)(一)考核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专科大学英语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本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
(二)考核内容1、词汇要求学生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2、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阅读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
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5、写作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爱华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2009年对外汉语教师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大纲说明为保障并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优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适应世界各地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联合国际汉语教育学会组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开发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
考试依据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从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一、报名条件1、参加过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各或指定考试单位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但尚未参加考试者。
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在读学生),且有志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者;考试同时要求考生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无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甲等(含)以上)者需要加试普通话;无外语水平证书者(见第十五条)需加试外语口语。
二、考试用途考试通过者可获得由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及国际汉语教育学会颁发的《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
证书表明持证人全面学习并掌握了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课程的内容,能说标准普通话,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广阔的人文视野,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对外汉语教师研修合格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是:1、高等院校、中小学、语言教育机构聘用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2、相关机构选拔出国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3、考生在其他行业求职的能力证明。
三、考试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分为三部分。
1、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考察科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
2、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考察科目:语音及语音教学、词汇及词汇教学、语法及语法教学、汉字及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考试均为闭卷笔试。
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教学大纲1. 引言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教学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规范和总结的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准备和教授相关课程。
2. 考试概述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估候选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候选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1 笔试部分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候选人在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汉语听力、口语和阅读理解能力•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对外汉语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能力2.2 口试部分口试部分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演示和教学设计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性•教学演示和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估能力3.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别进行了划分。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下面列举了每个级别和类别的主要教学内容:3.1 初级级别初级级别适合母语非汉语的人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础汉语发音和听力训练•基本汉字和词汇的学习•日常用语和交际技能的提高•简单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培养3.2 中级级别中级级别适合已经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人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级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中级汉字的学习和拓展•中级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中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提高3.3 高级级别高级级别适合具备较高汉语水平的人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高级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高级汉字的学习和拓展•高级听力和口语的训练•高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提高4. 教学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熟练运用•能够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提供及时的反馈5. 结语本文档为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教学大纲,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统一的教学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教育学基础2.心理学基础3.语言教学基础(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 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是面向全球汉语教师的权威考试大纲,它不仅涵盖了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还突出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具体来说,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汉语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技能和方法。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比较:包括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
5. 语言教学与评估:包括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语言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6. 汉语教学与实践:包括汉语教学实践的基本方法、汉语教学案
例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多参考官方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以便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汉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关注与学习。
为了保证教授汉语的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简称IC)于2007年在中国正式设立。
本文将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大纲内容。
一、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汉办主办,旨在考核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汉语教师的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语言知识等方面。
通过该考试,学生可以获取国际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竞争力。
二、考试内容1.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学原理、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解与应用。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年龄、不同汉语水平学生的教学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考试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考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评估方法等。
3.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考核考生将教学方案付诸实践的部分。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授课。
评委将通过观察考生的教学过程,评估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4.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汉语语法知识、词汇量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考生需熟练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准确、流利地运用。
三、考试要求1. 知识储备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策略。
2. 实践经验考生需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熟悉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需求,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3. 评估与反思考生需要具备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估和反思能力,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他们应该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 国家汉办2014年10 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 1... (一)考试对象 (1)(二)考试用途 (1)(三)报考条件 (1)(四)考试时间和报名 (1)(五)考试内容和方式 (2)(六)成绩与证书 (2)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 ............................... 3.. (一)考试范围 (3)(二)考试结构 (6)三、考试样题 (7)(一)笔试 (7)(二)面试 (11)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 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 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是指用于组织和规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文件,其中包含了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等相关信息。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制定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是该考试的权威指南。
根据该大纲,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科目:1. 语言知识与能力测试:包括汉语水平测试和教学素养测试,以评估考生的语言掌握能力和专业素养。
2. 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能力。
3. 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会根据不同级别(如初级、中级、高级)和不同职称(如助教、讲师、教授)有所区别。
因此,如果你对某个具体级别或职称的考试大纲感兴趣,建议你查阅《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主要考察学生在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水平考试,并不以某种教材或参考书为依据。
考试范围为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中外文化知识。
2. 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评价的能力。
3. 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分为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考生在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教学案例的综合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与写作。
I.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理清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较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了解古今历史地理、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教育科举、科技发明、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中外文化交流及中外著名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重要概念及常识,特别是其中仍然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观念,并对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
在此基础上,希望考生能较好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较准确地对中国国情进行解释。
2. 题型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A1、xx、xx主编:
《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A3、xx主编:
《现代汉语通论》,xx教育出版社
A4、刘月华等: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A5、xx主编:
《古代汉语》(第一、二册)
A6、xx和著: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
B2、xx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三本)
B3、xx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三本)B6、xx:
《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B8、xx蜚声、xx锵: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xx文化
C1、xx:
《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3、xx恒等:
《xx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C4、xx等:
《xx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
C5、xx:
《xx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C6、xxxxxx: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辅导用书系列》(5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参考用书》(4本)华语教学出版社。
考试教材用书共4套:《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1册),《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上下2册),《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大纲(1册)。
针对本考试系统的教材用书共4套:《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1册),《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上下2册),《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大纲(1册)。
其中《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包括语音及语音教学、词汇及词汇教学、汉字及汉字教学、语法及语法教学阅读课教学、写作课教学、听说课教学、综合课教学等。
如参加北京班课程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员还会学习到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教案设计、教材体系与教材选用、教学环境与汉语教材等实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知识,还为学员安排了实际的微格教学课堂实践环节,此环节会由有专业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授经验的教师评课。
艾老师12:04:18
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考试分为三个部分。
1)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考察科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
2)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理论
考察科目: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词汇及词汇教学、语法及语法教学、汉字及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考试均为闭卷笔试。
3)模拟课堂教学
考察内容:教师综合素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录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