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概论》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体育概论考研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体育的概念?A.身体活动B.竞技运动C.身体锻炼D.体育教育2、以下哪一项不是体育的目的?A.增强体质B.提高竞技水平C.促进社交D.增加经济效益3、以下哪一项不是体育的分类?A.竞技体育B.群众体育C.学校体育D.职业体育二、简答题1、请简述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2、请阐述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3、请简述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4、请简述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1、请论述体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2、请分析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请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健康。
体育概论考研复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A.体育的性质与功能B.体育的历史与发展C.体育的组织与管理D.体育的哲学与艺术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的基本特征?A.身体活动性B.社会规范性C.科技含量高D.文化内涵丰富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哪一年举办的?A. 1894年B. 1896年C. 1900年D. 1908年二、简答题1、请简述体育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请阐述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3、请说明体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三、论述题1、请论述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挑战。
2、请从文化角度阐述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举例说明。
3、请分析未来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1、请分析中国足球改革的现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建议。
2、请以某一新兴运动项目为例,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发展前景。
3、请以某一项体育赛事为例,分析其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并评价其成功因素。
五、思考题1、请思考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请反思自己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题库社会体育概论题库及答案全集“题库社会体育概论题库及答案全集”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它为学习社会体育概论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指导和考试准备。
沈阳体育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6*5)
1.运动训练学
2.技术风格
3.运动技术
4.训练课
5.循环训练法
6.反应速度
二、简答题(6*10)
1.竞技运动等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2.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3.诗意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要点
4.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5.周训练计划的分类和主要任务
6.战术方案制定的规律
三、论述题(2*10)三选二
1.结合你的专项谈谈竞技特点
2.结合一个专项从训练任务、训练对象、训练负荷写一个训练计划
3.写一个赛前训练周的力量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课余训练计划
3.教学方法
4.课时教学计划
5.体育课程设计
6.口头汇报
7.示范法
8.口令
9.体育教学目标
二、简答题
1.学校体育的功能
2.说明15种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条件
3.体育教育类内容的基本要求
4.课外体育活动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1.写一个投掷铅球的教案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试题(150分)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75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运动成绩2. 区别对待原则3. 持续训练法4. 快速力量5. 运动技术二、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在比赛战术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2. 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如何确定训练的负荷量度?三、综合分析题(共1题,每题25分,共25分)1. 项群训练理论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作电位2. 红细胞比容3. 心动周期4. 运动性心脏肥大5. 最大摄氧量6. 基础代谢率7. 运动技能8. 极点9. 积极性休息 10. 连续心音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肌肉具有以下物理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心肌收缩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范围为___________次/分,每博输出量约为______________毫升。
5. 肺泡通气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人体各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的分解。
7. 感受弱光的是_________细胞,感受强光的是_________细胞并具有分辨______的能力。
8. 产生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__。
9. 决定动作速度的生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题:快肌纤维收缩快而耐久X2、判断题:“站立飞鸟”方法可以锻炼肱二头肌 X3、判断题:所谓的“人文奥运”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4、判断题:田赛场地要考虑布局合理,在一个投掷区内允许同时进行几种投掷运动,但不允许同时面对面相向投掷X5、判断题:维生素A的摄入要适量,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6、判断题:一般情况下,经常从事运动和训练水平较高者脉率较缓√7、判断题:羽毛球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比赛项目 X8、判断题: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是射击运动员栾菊杰 X9、判断题:游泳是在水中这一特定环境下进行的体育项目,安全是游泳课的首要任务 X10、判断题:有氧运动可降低体内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这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11、单选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运动员是(1分)A.李宁B. 姚明C. 刘翔D. 许海峰12、单选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没有设立以下哪个项目(1分)A.7人制足球B.盲人跳水C.轮椅网球D. 盲人门球13、单选题:爆发力是(1分)A. 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B. 长时间克服小阻力的能力C. 最短时间内克服小阻力的能力D. 长时间克服大阻力的能力14、单选题:北京奥运会境内火炬传递倒数第二站是哪个省份(直辖市)(1分)A. 北京B. 天津C. 河北D. 四川15、单选题: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奖牌多少枚(1分)A. 128枚B. 129枚C. 101枚D. 100枚17、单选题:田径项目计量成绩时,铅球以()为最小单位(1分)A. 1 毫米B. 1 厘米C. 1分米D. 1米18、单选题:为了准确测量相对安静心率,一般情况下,受试者于测量前应静坐休息(1分)A 5分钟 B. 3分钟C. 10分钟D. 8分钟19、单选题:我国大学生测定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时,通常选用反映心肺功能的耐力跑项目是(1分)A.男生1500米跑、女生1000米跑B. 12分钟定时跑C. 男女生1500米跑D. 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20、单选题:武术起源于()。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是()。
A.社会科学B.管理科学C.自然科学D.人文科学2【单选题】(2分)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是()。
A.体育的发展规律B.体育文化现象C.人们的体育行为D.体育的运动技术3【单选题】(2分)《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A.谭嗣同B.毛泽东C.蔡元培D.张伯苓4【多选题】(2分)体育概论的特点()。
A.具体性B.概括性C.知识性D.民族性E.全面性5【多选题】(2分)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先后对我国体育理论发展产生影响的理论包括()A.前苏联的教育思想B.实用主义教育思想C.军国民教育思想D.中国古代教育思想E.自然主义教育思想6【判断题】(2分)看待体育现象只有具象的运动项目一种视角。
()A.错B.对7【判断题】(2分)以抽象的视角看待体育,我们将看到跑步、跳远、游泳等运动项目。
()A.对B.错8【判断题】(2分)用具象的视角看待体育,体育是一种独特的身体运动现象。
()A.对B.错9【判断题】(2分)以抽象的视角看待体育,体育是一种关于身体运动的社会文化现象。
()A.错B.对。
体育概论考研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代?A. 石器时代B. 青铜时代C. 铁器时代D. 工业时代答案:A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谁?A. 皮埃尔·德·顾拜旦B. 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萨莫索诺夫C. 约翰·阿莫斯·康米尼斯D. 约瑟夫·皮尔金顿答案:A3. 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的三大功能?A. 娱乐B. 竞技C. 教育D. 军事答案:D4. 体育教学中,哪种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A. 传统教学法B. 任务驱动教学法C. 讲授法D. 演示法答案:B5. 体育科学研究的哪个阶段是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的阶段?A. 研究设计B. 数据收集C. 数据分析D. 研究准备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体育在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答案: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同时,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对个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7. 描述体育赛事组织的基本流程。
答案:体育赛事组织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赛事目标和规模、制定赛事计划、场地和设施准备、参赛队伍和裁判员的选拔与邀请、赛事宣传与市场推广、赛事实施与现场管理、赛事总结与评估。
8. 阐述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它能够提高国民体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
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体育还具有教育功能,能够培养人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
沈阳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概论》试题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将出现以下特征
国际体育的意义
国际体育
动作的节奏:动作的力量动作速度动作轨迹
身体姿势:
构成动作的要素一般有七个要素
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结构:
身体练习的技术
身体练习:
体育手段的分类
体育手段的一般特点
体育手段
我国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
体育制度
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经和基本要求
体质的好坏受
适应能力/ 体能机能体格体质
我国体育的任务
体育目的任务提出的三点依据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和原理和表现形式
娱乐功能和原理和表现形式
健身功能和原理和表现形式: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
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我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
体育科学体
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体育与体育科学关系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点: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
身体娱乐
身体锻炼
竞技运动
体育(狭义
体育(广义)
体育概论研究对象
、国际体育的意义
对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
体育手段的一般特点
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体育概论考研题目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体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希腊C. 埃及D. 罗马答案:B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城市?A. 雅典B. 罗马C. 巴黎D. 伦敦答案:A3. 体育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体育管理B. 体育教育C. 体育训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A. 传授体育知识B. 培养运动技能C. 增强身体素质D. 提高学习成绩答案:D5.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原理C. 运动竞赛的心理因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体育的功能。
答案:体育的功能主要包括强身健体、娱乐休闲、教育培养、社会交往、经济促进等。
2. 阐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答案: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3. 描述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案: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安全第一等。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
答案: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化、体育科技化、体育全球化、体育多元化等方面。
2. 分析体育竞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答案:体育竞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影响,包括提高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体育课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
问题:作为体育教师,你将如何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答案:作为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进体育教学:引入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竞赛元素,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定期组织体育活动等。
五、材料分析题材料:某项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在赛事筹备过程中,忽视了安全措施的落实,导致比赛中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问题:分析该事件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体育概论考研复习题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竞技体育: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体育的本质健身体育: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休闲体育: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的功能: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自然质功能: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8、家庭体育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9、社区体育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0、体育手段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1、体育运动技术 12、体育科学、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1.体育概论2.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3.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观点)4. 体育(广义、狭义)及竞技运动;(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2.狭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3.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5.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1)古代体育(养生为主)(2)近代体育(引进西方体育)(3)现代体育(1)初建基业阶段(49年—56年)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年—66年)(3)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年—76年)(4)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6. 体育的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a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b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d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b竞技运动迅速进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c体育在我国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运动员的精神。
7. 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机会、电气化减少了体力劳动、食物改变,热量越来越多。
(2)现代社会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体育经费的保证2)随着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很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3)经济发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了(3)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考研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D. 铁器时代答案:A2. 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体育运动的规律B. 体育教育的方法C. 体育器材的制造D. 体育赛事的组织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体育的功能?A. 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治疗功能答案:D4.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是什么?A.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B. 更快、更高、更强C. 公平竞争D. 团结、友谊、进步答案:B5. 现代体育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任务驱动法答案:D6.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答案:B7. 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确保比赛公平进行B. 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C. 记录比赛成绩D. 组织观众秩序答案:A8.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运动技能的学习C. 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D. 体育器材的设计与使用答案:A9. 体育教学中,哪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A. 翻转课堂B. 任务型教学C. 讲授-接受模式D. 合作学习答案:C10. 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违反体育道德?A. 技术犯规B. 故意伤害对手C. 未按时到场D. 比赛中的抗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体育活动可以带来哪些积极影响?A. 提高身体素质B. 增强社交能力C. 促进心理健康D. 提升学术成绩答案:A, B, C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参与度C. 教学设施的完善度D. 教学内容的难度答案:A, B, C, D13. 体育赛事中,哪些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A. 使用兴奋剂B. 比赛中的合理战术C. 故意伤害对手D. 比赛中的挑衅行为答案:A, C, D14.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B. 调查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 B, C, D15. 体育教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A. 教师的专业水平B. 学生的个人兴趣C. 教学环境的舒适度D.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打“√”或“×”)1、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日本按照“完善人体”的体育目标设计了健身运动处方。
(√)2、1762年法国出版了教育家卢梭的名著《李弥王》。
(×)3、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自身的良好影响。
(×)4、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
(√)5、身体运动是体育手段的核心手段。
(√)6、北欧国家在1938年成立了国际性的体育学会。
(×)7、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
(√)8、体育体制由机制、制度构成。
(×)9、终身化是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10、人们的体育需求是确定体育目的依据之一。
(√)11、英国利兹大学的摩根和亚当逊在1957年创设了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巡回锻炼。
(√)12、德国顾兹姆茨于1793年出版了《青年的体操》。
(√)13、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自身具有的良好作用。
(×)14、体育目的是一种客观结果。
(×)15、运动技术的综合性特征是运动节奏。
(√)16、德国在1912年成立了运动医学学会。
(√)17、体育文化具有历史连续性。
(√)18、体育体制的构成包括制度、机构、机制。
(×)19、社会化是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20、社会发展水平是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之一。
(√)21、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体联秘书长安德鲁斯进一步阐明了体育与运动竞技、身体娱乐之间的关系。
(√)22、在中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美国引进的。
(×)23、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自身的效能。
(×)24、体育目的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5、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
(√)26、法国于1941年成立了运动医学协会。
(×)27、体育文化具有时代性。
(√)28、体育体制由机构、职能、制度构成。
(√)29、全球化是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体育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A. 娱乐B. 健身C. 竞技D. 教育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A. 希腊雅典B. 英国伦敦C. 中国北京D. 美国纽约3. 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A. 专业化B. 娱乐化C. 市场化D. 普及化4.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随机应变原则5.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A. 文献资料法B. 实验法C. 观察法D. 猜测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体育的功能包括()A. 健身B. 竞技C. 娱乐D. 教育E. 商业7.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A. 技能培养B. 兴趣激发C. 个性发展D. 安全保护E. 知识传授8. 以下属于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有()A. 体育史研究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体育管理学E. 体育经济学9.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A. 提升城市形象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加就业机会D. 改善基础设施E. 扩大国际交流10. 体育道德规范包括()A. 公平竞争B. 尊重对手C. 遵守规则D. 追求胜利E. 尊重裁判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12. 阐述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分析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概论考研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健身2. A. 希腊雅典3. C. 市场化4. D. 随机应变原则5. D. 猜测法二、多项选择题6. A. 健身 B. 竞技 C. 娱乐 D. 教育7. A. 技能培养 B. 兴趣激发 C. 个性发展 D. 安全保护8. A. 体育史研究 B. 运动生理学 C. 运动心理学 D. 体育管理学9. A. 提升城市形象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增加就业机会 D. 改善基础设施 E. 扩大国际交流10. A. 公平竞争 B. 尊重对手 C. 遵守规则 D. 尊重裁判三、简答题1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密切的。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围及重点《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概论》运动生理绪论1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2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
3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为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有兴奋性。
.4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5负反馈:如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活动,这样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在人体正常体温、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负反馈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6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概念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肌小节。
肌肉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2.0~~2.2微米。
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夸膜电位、膜电位)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4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
5阈刺激: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
6肌肉收缩时,长度缩度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又称为等张收缩。
7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8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9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运动单位募集。
二.判断,选择1、肌细胞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体育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D. 惩罚性原则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A. 促进身体发育B. 提高学习效率C. 增强自我意识D. 导致运动伤害答案:D3. 现代体育的三大支柱是什么?A.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B.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C. 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产业D. 群众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产业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体育的功能?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军事功能答案:D5. 体育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体育活动B. 体育设施C. 体育政策D. 体育理论答案:A6.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生体育成绩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答案:C7. 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公平竞争B. 团队协作C. 个人荣誉D. 胜利至上答案:A8. 体育赛事中,裁判员的作用是什么?A. 确保比赛公平B. 组织比赛C. 记录比赛成绩D. 指导运动员答案:A9.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观众的心理状态C. 教练员的心理状态D. 所有参与者的心理状态答案:D10. 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组织体育赛事B. 提供体育服务C. 制定体育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体育的基本特征?A. 竞技性B. 娱乐性C. 教育性D. 观赏性答案:A、B、C、D2.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哪些?A. 讲解法B. 示范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答案:A、B、C、D3. 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A. 体育用品制造B. 体育赛事组织C. 体育培训服务D. 体育媒体传播答案:A、B、C、D4.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数理统计法答案:A、B、C、D5. 体育赛事的组织要素包括哪些?A. 场地B. 设备C. 人员D. 规则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概论》复习题
体育概论
2.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3.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观点)
4. 体育(广义、狭义)及竞技运动;(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狭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
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2.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
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5.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1)古代体育(养生为主)
(2)近代体育(引进西方体育)
(3)现代体育(1)初建基业阶段(49年—56年)
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
(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年—66年)(3)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年—76年)(4)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
6. 体育的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a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b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d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b竞技运动迅速进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c体育在我国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运动员的精神。
7. 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
机会、电气化减少了体力劳动、食物改变,热量越来越多。
(2)现代社会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体育经费的保证2)随着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很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3)经济发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了(3)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8. 体育功能的七个方面:1健身功能、2娱乐功能、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5、4社会感情功能、教育功能、6政治功能、7经济功能。
:娱乐功能:在体育运动当中体验自由感,因体育本质是游戏2在体育运动当中感受生命的活力3在体育运动当中体验自我实现感4在体育运动当中获得美的享受
9. 健身功能的具体表现及作用;1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3能促进人们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4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5能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6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10. 个体社会化功能的作用(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基本途径。
(2)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
(3)传授科学文化知识(4)提供角色体验的机会和场所及提供体验角色扮演的机会和场所。
11. 体育概论研究对象;(1)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学院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2)从整体上揭示体育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
12. 体质的好坏受(遗传变异)(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13.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
14. 体育的目的;现阶段我国体育目的应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体育的任务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有四个方面a促进体格健壮b全民发展体能c提高适应能力d促使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
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5. 体育制度:指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他们制定和实施的各
种体育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
16. 我国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政府领导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统一领导体制
17. 判断我国体育的政府机构是我国体育行政组织。
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它的团体会员包括(各行业体协)(各系统体育协会)(各项全国性运动协会)
18. 体育手段一般特点:1)具有历史性特点,(传承性积累)。
(2)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文化烙印),(3)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共享),(4)体育手段地域性(自然环境)(5)体育手段是开放性发展的(推陈出新)。
体育手段的分类:1健身类手段2健美类3竞技类4娱乐类5冒险类
19. 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不同点: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1)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3)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有的,如篮球既是竞技运动也常常作为体育、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的手段。
不同点: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其形式方法是体育教学和锻炼。
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优异成绩;其形式方法是运动训练与竞赛。
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其形式方法是玩和锻炼。
.
20. 国际体育:国际体育的意义
21. 体力劳动与体育游戏的异同点:不同点:(1)前者直接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具有生产性;后者直接目的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非生产性。
(2)前者活动直接与改造自然相联系;后者只是学习控制和征服环境,与改造自然无直接联系。
(3)前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受生产条件所制约,有时会不利于人体健康;后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可以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可以控制到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程度。
(4)前者活动比较单调、机械并有强制性,易引起机体的疲劳;后者活动有情节性、趣味性、娱乐性,对参加者的身心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5)前者人民在劳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有现实意义;后者人民在游戏中所担任的角色无现实意义。
相同点:(1)都是人类自觉积极的活动(2)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都有健身作用。
22. 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23. 动作质量的综合评价1动作的准确性2动作的协调性3动作的力量性4动作的经济性: 5动作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