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736.23 KB
- 文档页数:6
受贿罪立案标准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因此对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也非常严格。
一、受贿数额标准。
受贿数额是指受贿行为中所收受的财物的数量。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数额标准是指受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构成受贿罪。
具体来说,受贿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属于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受贿数额的标准是根据受贿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的,对于受贿数额较大的情况,应当依法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二、受贿情节标准。
受贿情节是指受贿行为中所涉及的具体情节和行为方式。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情节标准包括多种情节,例如受贿数额巨大、多次受贿、利用职务上的影响等情节。
在具体立案时,要综合考虑受贿行为的情节,对于情节严重的受贿行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三、受贿主体标准。
受贿主体是指受贿行为中的具体主体身份。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主体标准是指受贿行为中的主体身份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
具体来说,受贿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职人员等。
对于不同身份的受贿主体,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受贿证据标准。
受贿证据是指证明受贿行为的相关证据。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证据标准是指受贿行为所涉及的证据必须充分、确凿。
在受贿罪的立案过程中,应当依法收集、保全、审查受贿行为的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应当依法进行进一步调查,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
总之,受贿罪立案标准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应当严格依法执行,确保受贿罪案件的查处和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只有严格依法执行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务员受贿量刑一、行贿罪(一)、个人对个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立案标准为:1、1万元以上;2、虽不满1万但有下列情形的;3、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4、向三人以上行贿的;5、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6、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二)、对单位行贿立案标准为:1、个人行贿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20万以下;2、个人行贿不满10万,单位行贿10万以上不满20万,但有下列情形的:(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2)向三人以上行贿的;(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三)、单位行贿处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个人行贿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量刑标准:根据第390条规定,对行贿罪的处罚有以下情形:1、对一般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恃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关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
刑法第390条第2款同时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立案标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量刑标准:对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等非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私企员⼯受贿算犯罪吗【私企员⼯受贿算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国家⼯作⼈员利⽤⾃⼰的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贿他⼈的财物,并为他⼈谋取利益的⾏为可构成受贿罪。
那么,私企员⼯受贿算犯罪吗?⾸先先让我们来了解⼀下受贿罪的⽴案标准,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解释⼀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个⼈受贿罪⽴案标准受贿罪⽴案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的,应予⽴案:1、个⼈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的:(1)因受贿⾏为⽽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索取财物的。
个⼈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受贿罪的量刑问题与贪污罪基本相同。
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为⼈的刑罚。
1、个⼈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2、个⼈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个⼈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4、个⼈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政处分;个⼈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政处分。
5、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情节较重,是指犯罪⼿段狡猾恶劣;⾏为⼈既贪赃⼜枉法;受贿⾏为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是累犯、共犯中的主犯;受贿后⼜参与、⽀持其他犯罪活动:订⽴攻守同盟,销毁罪证,拒不坦⽩退赃;在对外活动中,向外商索贿受贿等。
情节较轻,⼀般是指为他⼈谋取的利益没有违反有关规定;⾏为没有给国家或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案发后坦⽩交待事实经过,并退了赃款;或者有⾃⾸、⽴功表现等。
2016年受贿罪量刑标准和⽴案标准法;受贿⾏为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是累犯、共犯中的主犯;受贿后⼜参与、⽀持其他犯罪活动:订⽴攻守同盟,销毁罪证,拒不坦⽩退赃;在对外活动中,向外商索贿受贿等。
情节较轻,⼀般是指为他⼈谋取的利益没有违反有关规定;⾏为没有给国家或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案发后坦⽩交待事实经过,并退了赃款;或者有⾃⾸、⽴功表现等。
【个⼈受贿⽴案标准】受贿罪⽴案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的,应予⽴案:1.个⼈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的:(1)因受贿⾏为⽽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索取财物的。
⼆、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为,单位犯罪⾃⾸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
单位犯罪之区别于个⼈犯罪,不仅仅是⼀个主体的问题,⽽且在整个犯罪构成上,都具有不同于个⼈犯罪的特征,因⽽单位犯罪是⼀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对单位犯罪的定罪,主要应当从罪体和罪责两个⽅⾯加以认定:1、罪名主体(1)公司: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以营利为⽬的的法⼈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企业:企业是指依法成⽴并具备⼀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的独⽴从事商品⽣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
(3)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政命令成⽴、从事各种社会职能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种:[1].国家事业单位[2].集体事业单位[3].私营事业单位(4)机关:这⾥的机关包括国家⾏政机关、⽴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党等有关机关。
(5)团体:⼜称为社会团体,是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例如⼈民群众团体(⼯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化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2、处罚原则(1)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
受贿罪立案标准受贿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利用职权地位或者影响力,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受贿罪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因此其立案标准也应该明确严格。
一般来说,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钱或者财物的数额达到一定数额。
一般来说,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收受的金钱或者财物数额达到一定数额,具体标准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这是因为低额受贿一般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较小,处理起来相对容易,而高额受贿则涉及更多利益关系,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较大。
2.收受财物与职权有关。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要求受贿行为与公职人员的职权有关。
这是因为公职人员是担负着特殊职责和权力的人,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利用职权地位或者影响力谋取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严重违背了公职人员应有的职责。
3.存在故意行为。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要求存在故意行为,即公职人员具有明知和明显意识,明知自己是公职人员且在履行公务过程中利用职权地位或者影响力,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意图明确、具体,不能是一时冲动或者错误认识所致。
4.有明确的证据证明。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公职人员确实存在受贿行为,可以是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
证据必须充分、确凿,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和辩解余地。
综上所述,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金钱或者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收受财物与职权有关、存在故意行为以及有明确的证据证明。
这些立案标准的明确规定,有利于对受贿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同时,也给公职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底线,使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杜绝受贿行为的发生。
受贿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受贿罪是指国家⼯作⼈员利⽤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财物,或者⾮法收受他⼈财物,为他⼈谋取利益的⾏为。
那么,受贿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下⾯请看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了解!受贿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作⼈员职务⾏为的廉洁性。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
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具体物品,⽽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
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
因此,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财物,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切财物。
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商品等,另外,对受贿⼈⽽⾔,其所追逐的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价值。
所以,受贿罪中的贿赂—财物,从⼀定意义上说,属于商品范畴。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为⾏为⼈具有利⽤职务上的便利,向他⼈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财物并为他⼈谋取利益的⾏为。
利⽤职务之便是受贿罪客观⽅⾯的⼀个重要构成要件,利⽤职务之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利⽤职务上的便利。
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员依法作出⼀定⾏为的资格,是权⼒的特殊表现形式。
具体是指利⽤本⼈职务范围内的权⼒,也即利⽤本⼈在职务上直接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利。
利⽤职权为他⼈谋取利益⽽收受他⼈财物,是典型的受贿⾏为。
在司法实践中,⼤量受贿罪是利⽤职权的便利条件构成的。
例如,负责掌管物资调拨、分配、销售、采购的⼈,利⽤其调拨权、分配权、销售采购权,满⾜⾏贿⼈的愿望,⽽收受财物。
2、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即不是直接利⽤职权,⽽是利⽤本⼈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本⼈从中向请托⼈索取或存⾮法收受财物的⾏为。
实践中,利⽤第三者职务上的便利,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是亲属关系,⼆是私⼈关系,三是职务关系。
⾄于前两种情况,利⽤的主要是⾎缘与感情的关系,与本⼈职务⽆关。
The greatest gift we receive from nature is lif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行贿受贿罪定罪认定标准是什么?导读:1、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目的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2、客观上实施了以金钱、贵重物品、满足各种私欲等贿赂收买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行为。
行贿是指当事人为了谋求某些利益而给予国家公职人员财物的行为,受贿是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钱财的行为,那么行贿受贿罪定罪认定标准是什么?网将在文中为您解答。
一、认定行贿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行贿罪与馈赠礼物的界限其关键还是看行为人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礼物时,主观上是否有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
2.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
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
(2)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
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二、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的认定本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因此,这一规定包含了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主体的内容。
理由是:一是地位的形成,通常是职权孕育的结果,两者互相依存;二是地位形成,往往与行为人拥有职权时间的长短、高低成正比;三是在一般情况下,职位的丧失并不直接影响行为人地位便利条件的消失。
所以说,当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后,虽职权丧失了,但因原有职权而形成的地位便利条件,不会即刻消失。
受贿追诉标准如果⾏为⼈有收受贿赂的⾏为的,并且是国家⼯作⼈员的,达到法定的犯罪数额的,是需要以受贿罪⽴案追诉的,受贿罪是由⼈民检察院⽴案的,需要达到追诉标准。
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受贿追诉标准是怎样的呢?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根据最⾼⼈民检察院《关于⼈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侦查案件⽴案标准的规定(试⾏)》的有关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的,应予⽴案:1.个⼈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注:这是⼀个具体的数额标准,只要⾏为⼈个⼈受贿的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应当⽴案侦查。
)2.个⼈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的:(1)因受贿⾏为⽽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索取财物的。
受贿罪怎么构成受贿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作⼈员职务⾏为的廉洁性。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
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具体物品,⽽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
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
因此,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财物,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切财物。
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商品等,另外,对受贿⼈⽽⾔,其所追逐的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价值。
所以,受贿罪中的贿赂:财物,从⼀定意义上说,属于商品范畴。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为⾏为⼈具有利⽤职务上的便利,向他⼈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财物并为他⼈谋取利益的⾏为。
利⽤职务之便是受贿罪客观⽅⾯的⼀个重要构成要件,利⽤职务之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利⽤职务上的便利。
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员依法作出⼀定⾏为的资格,是权⼒的特殊表现形式。
具体是指利⽤本⼈职务范围内的权⼒,也即利⽤本⼈在职务上直接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利。
利⽤职权为他⼈谋取利益⽽收受他⼈财物,是典型的受贿⾏为。
The flowers are not to bloom, but to bloom more brilliant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受贿一般会被判刑吗受贿10万元怎么判刑导读: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受贿行为不仅会损害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洁性,同时还会给国家、集体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
而我国《刑法》中也是将受贿行为规定为犯罪的,那实践中,受贿一般会被判刑吗?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具体了解。
一、受贿一般会被判刑吗涉嫌受贿是否会被判刑要看是否构成受贿罪。
可以从以下几点认定是否构成受贿罪:1、行为人受贿的数额是否达到5干元。
受贿的数额达到5千元的,构成受贿罪;而对于受贿的数额尚未达到5千元,情节较轻,一般应视为一般违法行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的,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罪。
我国《刑法》规定,索贿的,从重处罚。
3、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同时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才能构成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
4、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5、在一定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而无论该亲属本身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二、受贿10万元怎么判刑涉嫌犯罪,具有从轻情节,具体判什么刑,要根据案情综合考虑。
《刑法》第386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典第383条的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具体量刑标准大致如下:1、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编辑:张智勇律师(赵红霞辩护律师)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一、基本定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属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二、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三、刑法条文: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You have to do things t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 havetomorrow.(页眉可删)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导读:贪污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或不够5000元,但贪污的款项来自于扶贫救灾款,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不够5000元但主动索贿的或故意刁难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也构成犯罪。
一、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一)贪污罪的立案标准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二)贿赂罪的立案标准:《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
二、受贿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6条的规定,对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4、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受贿6万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导读:受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行贿受贿肯定是一种严重违法的现象,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对当事人进行量刑的时候,是根据收费的具体金额来分别进行对待的。
受贿金额如果过大的话,目前我国社会最严重的刑法很有可能会面临死刑。
但是这并不代表有些人收回金额小就可以逃过法律的制裁。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受贿6万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受贿6万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受贿6万元属于数额较大,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二、个人犯受贿罪(一)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受贿罪的量刑问题与贪污罪基本相同。
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罚。
(一)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其他较重情节”,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1.多次索贿的;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二)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受贿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职务侵占罪:5000元~2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5000~1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单位受贿罪:10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2)强行索取财物的;(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0万元以上;隐瞒境外存款罪:30万元以上;私分国有资产罪:10万元以上;私分罚没财物罪:10万元以上。
2、职务犯罪数额多大可以判死刑?贪污罪:十万元以上;受贿罪:十万元以上;贪污、受贿达到以上数额的就可能判死刑,但不是必然判死刑,现在司法实践中贪污、受贿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判死刑的可能性比较大。
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罚。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l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矛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受贿罪立案标准最新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受贿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公正执行职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对受贿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依法追究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贿数额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受贿数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罪。
这一标准是对受贿数额的明确规定,也是依法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
受贿数额标准的设定,有利于对受贿行为进行量化和界定,保障了受贿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其次,受贿情节标准。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受贿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
具体来说,受贿行为如果是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实施的,或者是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是多次受贿、数额巨大的,都应当认定为受贿罪。
这一标准是对受贿行为情节的具体规定,有利于对不同情形下受贿行为的界定和认定,保障了受贿案件的处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及时性。
再次,受贿主体标准。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受贿行为的主体范围。
根据《刑法》的规定,受贿罪的主体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这一标准是对受贿行为主体的具体规定,有利于对受贿行为主体的界定和认定,保障了受贿案件的处理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最后,受贿证据标准。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受贿行为的证据确凿程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受贿罪的立案,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
这一标准是对受贿行为证据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对受贿案件的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总体来看,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我国依法打击受贿行为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依法办案,加大对受贿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受贿罪立案标准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对其进行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贿数额达到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规定,受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应当认定为受贿犯罪。
具体来说,受贿数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犯罪。
对于受贿数额不足三千元的,不予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受贿数额是受贿罪立案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安机关在接到受贿举报或者发现受贿线索时,需要对受贿数额进行认真核实,确保达到立案标准。
其次,受贿行为构成犯罪的证据充分。
受贿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公安机关在受理受贿案件后,需要依法开展侦查工作,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确保证据充分、确凿,为后续立案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受贿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事实。
受贿罪是一种主观上的故意犯罪,必须证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相结合,构成了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在侦查受贿案件时,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受贿动机和目的,同时结合客观证据,证明其受贿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事实。
最后,受贿行为已经达到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
受贿罪是一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在侦查受贿案件后,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进行认真审查和决定。
综上所述,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公安机关需要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受贿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确保依法打击受贿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提醒广大国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本文主要介绍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
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受贿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职务侵占罪:5000元~2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5000~1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单位受贿罪:10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2)强行索取财物的;(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0万元以上;隐瞒境外存款罪:30万元以上;私分国有资产罪:10万元以上;私分罚没财物罪:10万元以上。
职务犯罪相关知识链接:释义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
腐败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起着破坏作用,使国家和人民身受其害。
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的今天,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严峻斗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日期:1999-9-16执行日期:1999-9-161999年8月6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9月16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一贪污案(第382条、第383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是指因承包、租赁、聘用等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
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