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3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化学反应发生时,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发生重新组合。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初首次提出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一根蜡烛,当蜡烛燃烧完毕时,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氧气减少了,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尽管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燃烧前氧气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大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发生变化,那就说明这个反应并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原料的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它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发生。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如下: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O₂→2H₂O在这个方程式中,2H₂表示2个氢气分子,O₂表示一个氧气分子,2H₂O表示2个水分子。
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提出的,他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参与反应并发生变化的物质,生成物是在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保持不变。
为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为例。
假设有一根铁丝被燃烧成氧化铁(铁锈)的反应。
Fe+O2->Fe2O3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是铁(Fe)和氧气(O2),生成物是氧化铁(Fe2O3)。
假设我们有100克的铁丝。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1 mol Fe = 55.85 g1 mol O2 = 32 g1 mol Fe2O3 = 159.69 g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配比,可以计算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
在这个反应中,铁和氧气的摩尔比是1:1,即1 mol Fe需要1 mol O2首先,我们需要将100克的铁转换为摩尔数:100 g F e * (1 mol Fe / 55.85 g Fe) ≈ 1.79 mol Fe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我们可以得知氧气的摩尔数也是1.79 mol。
进一步,我们可以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2 mol Fe2O3 / 4 mol Fe):1.79 mol Fe * (2 mol Fe2O3 / 4 mol Fe) = 0.895 mol Fe2O3最后,将生成物的摩尔数转换为质量:0.895 mol Fe2O3 * (159.69 g Fe2O3 / 1 mol Fe2O3) ≈ 142.94 g Fe2O3可以看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100克Fe)等于生成物的质量(142.94克Fe2O3)。
这个例子展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最简明且通用的表示方法,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对于从“量”的方面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标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规律方法指导一、质量守恒定律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为了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将化学反应的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化学反应过程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化学式,反应物、生成物若多种,则用“+”相连,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左右两边的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后把“-”改为“=”。
③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
化学反应发生往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要在化学方程式“=”上方或下方写明。
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通常用“Δ”表示加热。
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专题姓名_______【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涵义:参加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守恒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都不改变.4、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五不变,二改变,一可能变①不改变:从宏观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以及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来看有三不变,即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②改变:从宏观来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来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③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5、应用: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对象是物质质量6、注意:①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之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试题归类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原因【例】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为什么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2.推断物质的组成【例】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 水,则该化合物中()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例2】4。
6克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8.8克、水5.4克,则该有机物含有元素,它们的质量比是。
3.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例】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 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CO B.CO2C. O2 D. C4。
配平化学方程式【例】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 1 B.2 C. 3 D .45。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A.c-(a+b) B.a+b-c C.a-c D.a+b+c例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 C.SO2D.S例3.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例5.在反应A+3B==2C+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______。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例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 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基础演练】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3.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是H2和CO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素 B.氢元素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巩固提高】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7.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 B.N2O C.N2D.NO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3 D.N2O59.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二、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变化过程的式子,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
2.书写⑴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两边的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A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式子的左边写反应物,反应物和反应物之间用“+”相连,右边写生成物,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中间画一短线。
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B .配平化学方程式:所谓配平就是使化学方程式两边的每一种原子的总个数是相等的。
让我们来把这两个方程式配平:C .注明反应条件:有一些生成物需要加状态符号,并把单横线改成等号。
条件为加热的用“△”表示。
注:这里的状态符号添加有一定的规则: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在该项气体后加上一个表示气体的状态符号“↑”,同样,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生成物中有固体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如沉淀)出现的时候就应该加上一个状态符号“↓”3.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点:关注解题格式举例说明(2010北京中考34题)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解:设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x。
答: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6g【例1】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的考察⑴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固体质量小;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应生成10g水;⑥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⑦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⑧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⑨1.2g碳与3.2g氧气反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0讲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保持不变。
3、化学反应中:六不变、两变、量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方应的式子。
2、信息:(1)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物质质量比;(3)微粒个数比。
1、在下列发生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时,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B.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质量逐渐变大C.水在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D.在加热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氢元素的含量在不断增大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③⑤⑥3、镁带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其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总总总总质质质质量量量量时间ADBC4、将31.6g的高锰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冷却,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8.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28.4 gB、3.2gC、0.8 gD、1g5、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学式为A.H2B.CH4C.C2H8ND.C2H8N26、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6O26CO2+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D、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7、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8、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9、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人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不会改变。
这是因为物质是不可创造和不可消灭的,只能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
化学方程式是将化学反应过程用化学符号符号、化学式和电荷表示的简洁方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通过反应箭头“→”相互连接,反应物位于箭头左侧,而生成物位于箭头右侧。
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很简单,但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重要的信息。
首先,它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比。
例如,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告诉我们2个氢气分子(H2)和1个氧气分子(O2)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H2O)。
其次,化学方程式还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性质,例如反应物之间的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或酸碱中和反应)和生成物的物理状态(如气态、液态或固态)等。
化学反应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和分析的。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和数量总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数量总量。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质量比和体积比等。
这些比例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都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如果化学方程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它就是不正确的。
在编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正确地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数量总量等于。
总之,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都是化学基础知识中重要的内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计算。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推荐文章初中化学的必背知识点热度: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总结热度: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热度: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热度: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热度: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解释⑴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⑵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⑴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4 32 36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③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⑶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①写: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③标:标出反应条件已经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注意的问题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⑴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⑵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⑶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⑷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2.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⑴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