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空气2.1空气的存在1、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质量。
2、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保护的作用。
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非常大。
4、大气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水泵、塑料吸盘、挂衣钩、吸管、抽水机等。
5、大气压过低,人呼吸的时候氧气摄入会减少,使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大气压过高,空气相对干燥,容易诱发哮喘等疾病。
6、空调一般安装在上部,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底部,是为了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7、空气的水平运动主要是地球上不同地区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的,也和地球自转、地形、空气和地面的摩擦有关。
2.2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2、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中,当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被吸入了集气瓶,白烟消失,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
3、烟一般是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是液体小液滴,烟雾是2者混合。
4、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氮气大约78%,氧气大约21%,二氧化碳大约0.03%。
5、像空气一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6、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隋性气体,但是也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
氦气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7、法国的拉瓦锡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实验的材料是氧化汞。
8、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和氧气,这是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
这种方法叫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9、人们将液氮和液氧分别装入钢瓶中,提供给各机构使用,盛液氮的钢瓶被漆成黑色,盛液氧的钢瓶被漆成蓝色。
液氮可以用来降温,医院以前用氧气瓶,然后逐渐被中央氧气替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物质与我们生活
- 介绍物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 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空气
- 研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探讨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 探索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第三章:水
- 探索水的性质和循环
- 讨论水的净化和节约
- 引导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第四章:燃烧与灭火
- 讲解燃烧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 引导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探讨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
第五章: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 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研究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浮沉现象- 讨论密度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光
- 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 探讨光的颜色和光的重要性
第七章:电
- 讲解电的产生和传导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 探索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八章:声音
- 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 研究声音的特点和声音的传播速度
- 讨论声音在通讯中的应用
这些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指混合物的体积百分比,即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一般用于混合气体。
质量分数: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一般用于混合溶液及固体混合物。
空气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等。
空气中各成分含量比较固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的不同时间,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也可能有所不同。
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组成不固定。
符号:无固定符号。
性质:无固定的物理性质,混合物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举例:空气,海水,合金,自然界的矿石等。
纯净物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组成固定。
符号:用专门符号表示,如氮气(N2)。
性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举例:氧气(O2),二氧化碳(CO2)。
联系:混合物分离后可以得到纯净物,纯净物混合后可以得到混合物。
判断一种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关键是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氧气的用途有益: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有害:食物腐烂,金属生锈。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保护空气空气污染:原因,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飞机汽车尾气排放等;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使土壤酸化,破环建筑物等;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
空气污染物及来源污染物:烟尘指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指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污染源:工厂废气(多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氮-酸雨);煤等化石(烟尘);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酸雨)。
防止措施:加强大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空气污染指数: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又称飘尘)-臭氧等。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成分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空气中各成分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及其他占0.03%。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指的是体积分数,而非质量分数。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中压强减小。
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P +O 2――→点燃P 2O 52.实验装置:常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3.装置内压强变化:刚开始时由于红磷燃烧放热,压强增大,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水倒吸后压强增大至与大气压相平。
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看到烧杯中的水沿着玻璃管流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红磷过量(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2)装置气密性要好(3)实验前弹簧夹要夹紧(4)引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速度要快(5)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7.错误操作引起的实验误差:错误操作测定结果红磷量不足偏小装置气密性差偏小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偏大引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偏大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偏小8.实验药品选择标准:只消耗氧气且燃烧后不会产生其他气体的物质。
不能用镁条、木炭代替红磷:镁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集气瓶中水面高度不会有明显变化,使测量结果偏小。
第2课时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混合物和纯净物一、氮气和稀有气体1.氮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为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液氮的沸点为-196.6 ℃——用作冷冻剂...。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⒈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⒉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⒊实验中小于1/5原因:⑴装置漏气;⑵红磷量不足;⑶未等白烟完全消失就打开弹簧夹。
⒋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考点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⒈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⒉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考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2.5⒉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⒊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6 ★氧气的化学性质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考点7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⒈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MnO 2 △MnO 2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⒋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教师:宋亚涛学生:时间年月日时段:第二章空气【概念和规律】一、空气的存在1、空气(air)有质量。
2、大气层会对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产生大气压(atmosphere)的作用。
3、气体和液体都能形成对流。
一般说来,液体或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它们就向上运动;液体或气体受冷时体积会缩小,它们就向下运动。
这样就形成了对流。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由氮气(nitrogen)、氧气(oxygen)、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稀有气体(noble gases)、臭氧(ozone)、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的。
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如下表:物质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体积百分比 78% 21% 0.94% 0.03% 0.03%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2、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很少,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六种。
它们的性质不活泼,但用途较广,如氦气可用来填充飞艇和气球;氩气等可以填充灯管,发出特别颜色的光,制成霓虹灯。
3、空气在很低的温度下或很高的压强下,会变成液态空气。
由于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是不同的,因此,用液化空气的办法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三、氧气1、催化剂(catalyst):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
工业上又叫触媒。
2、氧气①实验室里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可使这个反应的速率加快。
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过氧化氢→氧气+水条件(催化剂)高锰酸钾→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条件:加热)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条件:加热、催化剂)③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丝、木炭、蜡烛、硫磺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说明氧气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空气新课导入在很久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我们曾经学习过一个小故事:小狐狸卖空气。
当时小狐狸去到了城里,却因为空气污染患上了病,但是小狐狸回到山里之后却因祸得福发现了一个大大的商机,去城里卖空气!随后小狐狸果然生意兴隆,很多人因此收益,但是之后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里的环境也变的越来越好,小狐狸终于“关门”了。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爱护环境。
讲解课本里面提到了:拉瓦锡对于空气成分的实验。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我们想一想: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2.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N2:除了保护气体还有在硝酸和氮肥。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通常很不活泼。
我们来看红磷燃烧试验问题:右边的是装置图,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实验各个装置的名称2.实验装置止水夹的作用3.怎么判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大致含量(标准)这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化学方程式:问题:①如果在课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②如果打开止水夹之后,液面小于集气瓶的五分之一或者大于五分之一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答:①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插入燃烧匙太慢或者没加紧弹簧夹,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④开始的时候没有夹或者没有夹紧止水夹1、空气的污染源污染物有害物质大致分成两大类:粉尘和有害气体。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一、空气成分的发现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拉瓦锡是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3.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4.为什么不能用木炭、硫磺、铁、镁条等物质代替红磷燃烧?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1)木炭、硫磺等物质燃烧后有气体生成.钟罩内气压不会下降到相应值,水就不会上升到约占1/5体积的液面(注:碳、硫等燃烧生成气体能部分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2)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3)镁条在空气中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发生反应:Mg+O2点燃MgO Mg+N2----Mg3N25. 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二0一0学年第一学期目标检测题
九年级化学(二)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班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兰,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
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2.“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3.有关空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⑴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⑵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⑶空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⑷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A.⑶⑷B.⑴⑵C.⑵⑷D.⑵⑶
4.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O2B.N2C.C02D.空气
5.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2个氢原子
6.与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无关的是()
A B C D
7.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8.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0.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 因足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 A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B .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 .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11.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 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 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
12.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
A.用天然气作燃料主要产生CO 2
B.焚烧垃圾产生有毒气体
C.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氮的氧化物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产生含硫的化合物
A.水分子本身变大 大气 大气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1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Ar
15.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B.C.D.
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空气的净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每组气体中,各种成分均属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SO2、N2、O 2B.CO2、HCl(氯化氢)、N 2
C.CH4(甲烷)、CO、H2((氢气) D SO2、CO、NO2
17.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下列标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回收循环利用D.禁止燃放鞭炮18..环境问题是2009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9.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干净的果汁C.冰水混合物D.矿泉水
20.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46
二、填空题(共24分)
21.(每空2分,共8分) 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将物质名称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空气可以用作制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
22.(6分
):
23.(10分)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
请根据右图回答: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2)试用化学式填空:制取氮肥和做食品包装保护 气的是 ;人类呼吸作用要消耗的气体是 , 并生成 气体。
(3)充入霓虹灯通电发出紫蓝色光的气体是 。
三、简答题(12分)
24. (6分)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
25.(6分)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主要气体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12分)
26.计算空气中氮气、氧气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氮气的密度为1.25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 )假定成人每分钟呼吸15次,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为1L ,则每分钟吸入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空气
氧气
氮气
氩气
水蒸气
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