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中心产业集聚与辐射能力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53.50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企业和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S51利雅得金融中心阿拉伯的金融首都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利雅得排名第57;利雅得不仅辐射沙特约4000万人口,对科威特、叙利亚、卡塔尔、也门都有相当影响力,辐射的人口估计超过6000万人。
利雅得是波斯湾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420万,也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在阿拉伯世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地区影响力。
一、金融中心特色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经济、金融中心,是全国很多大型企业的总部聚集地,还集中了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华。
利雅德金融中心不仅在银行、证券、保险、财务管理等各类金融子行业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国际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利雅得在全球十大发展最快的金融中心中居首位。
二、城市及产业集聚概况城市概况:利雅得是亚洲西部国家沙特阿拉伯的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哈尼法谷地的平原。
是一个典型的绿洲城市,国际大都市,阿拉伯半岛第二大城市,沙特第一大城市。
人口超过420万。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产业集聚:利雅得是沙特全国商业、文教和交通中心,随石油资源开发而迅速发展,已建成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绿洲农业区出产椰枣、小麦和蔬菜,工业有炼油、石油化工、水泥、纺织等;是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中转点,农牧业产品集散中心;由于滚滚的石油资源,沙特阿拉伯可称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其国民收入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
三、辐射能力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是政治中心,其政治决策可以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
又是经济和金融中心,全国大企业有很大部分在利雅得设立总部,金融市场层次丰富、部门齐全,是金融机构的总部集中地,但是在金融特色方面稍微逊色,属于重要的综合性区域金融中心。
利雅得不仅辐射沙特约4000万人口,对科威特、叙利亚、卡塔尔、也门都有相当影响力,辐射的人口估计超过6000万人。
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区域概况【罗家胜负责】(⼀)地理区位和交通1、概况深圳市,⼜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珠江三⾓洲东岸,处于⼴东省沿海,南邻⾹港的新界、北接东莞、东部和惠州隔着⼤亚湾、西部和珠海澳门隔着珠江⼝。
是中国第⼀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26⽇正式设⽴。
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个昔⽇的边陲⼩镇发展成为具有⼀定国际影响⼒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的“深圳速度”。
深圳与⾹港⼭⽔相连。
在短短的30年⾥,深圳从⼀个南疆边陲⼩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是中国⼝岸最多和惟⼀拥有海陆空⼝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有着强劲的经济⽀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位列内地城市第⼀。
⾄今。
深圳已经建设成为中国⾼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融中⼼、信息中⼼、商贸中⼼、运输中⼼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深圳经济发展很快,除了改⾰开放后被设为经济特区的政策原因外,其位置条件也是重要因素。
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在中国改⾰开放的进程中所起的作⽤愈加重要:窗户改⾰开放的“试验⽥”排头兵/doc/5ffeb110a2161479171128c7.html /programs/view/_Oh4H6m8W-M/——专家观点2、政策优势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
深圳具有特区和开放区的区域倾斜政策, 是我国⼤陆对外开放程度最⾼, 市场经济休制相对最发育的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因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 深圳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相当数量的⼈才群体。
深圳属移民城市, 居民的素质较⾼, 观念开放, 对外来⽂化的吸纳能⼒较强, 城市国际化的软环境条件在我国⼤陆名列前茅。
政策优势的变化随着我国改⾰开放⼒度的加⼤, 全⽅位开放及区域优惠政策趋同化将使深圳的政策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削弱。
经济辐射知识点总结一、辐射经济的定义辐射经济指的是以一个中心地区或城市为核心,通过特定产业、企业或活动的发展而对周边地区产生经济影响的过程。
这种影响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就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变化。
二、辐射经济的特点1. 资源整合:辐射经济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集中于核心地区,从而形成更为高效的生产要素配置。
2. 经济带动:核心地区的发展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辐射效应,进而实现经济整体的提升。
3. 产业集聚:核心地区的产业发展往往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也会随之发展。
4. 人口流动:辐射经济往往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动,从而形成人口大规模的外迁。
5. 区域协调:辐射经济会形成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格局,促进了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辐射经济的作用1. 增加地区经济总量:辐射经济的核心地区往往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增加。
2. 促进就业:核心地区的发展会吸引外来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减轻了周边地区的就业压力。
3.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辐射经济往往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4. 提升地区形象:辐射经济会提升核心地区的品牌形象,增加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 优化资源配置:辐射经济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利用,提升资源的效率利用率,提高了地区整体的生产效率。
四、辐射经济的案例分析1. 纽约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纽约作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吸引了大批金融、商贸、服务业等从业人员,形成了庞大的辐射效应。
纽约金融中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美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2. 中国珠三角地区的辐射效应中国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为核心,形成了庞大的工业集聚效应。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S35阿姆斯特丹金融中心欧洲最大的门户港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阿姆斯特丹排名第36;阿姆斯特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商贸金融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在欧洲更是赫赫有名,辐射人口超过3000万人。
在一些专业领域,如航运,具有世界性影响。
荷兰港口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第一大城市,也是全球5个重要港口之一。
作为殖民者,荷兰曾经拥有南北美洲大片国土和亚洲不少殖民城市,工商业极为发达。
一、金融业集聚概况1、金融中心特色阿姆斯特丹在全球金融中心中属于“综合类国际金融中心”,即在银行、证券、保险、财务管理等各类金融子行业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国际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综合实力与伦敦、纽约等优秀金融中心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与苏黎世、卢森堡等专业金融中心相比,金融中心的特色不足。
2、金融中心现状银行业:阿姆斯特丹银行业历史悠久,世界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就诞生于此。
如今阿姆斯特丹的银行业仍然十分发达,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业务中占有庞大的比例。
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凭借丰富的电子商务经验,形成了网上交易的专业技能,并成为网上银行领域的领先者和领导者。
阿姆斯特丹的主要商业银行有荷兰银行、荷兰合作银行、邮政银行、SNS银行等,其中荷兰银行是全球重要的商业银行,拥有较好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证券业: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现代化股票交易的城市,世界第一家公开交易的股份公司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诞生于此。
2000年9月,巴黎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交所、布鲁塞尔证交所合并成为欧洲交易所,成为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世界第二大衍生产品交易所。
2007年4月,欧洲交易所集团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了NYSE—Euronext集团,共拥有来自33个国家的4000多家上市公司。
财富管理:阿姆斯特丹养老基金历史较长,荷兰最早的养老基金1881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虽然荷兰国土面积较小,人口也只有1600万人,但如今荷兰养老基金总计已达到7000亿欧元,在欧洲排第二,其中约五分之二投资在荷兰国外。
研究企业和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S50马尼拉金融中心世界水稻之都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马尼拉排名第55;马尼拉被称作是太平洋的航母,除辐射本国9000万人口外,马尼拉金融中心还对印度尼西亚与鲁古群岛1000多万人口具有一定辐射能力。
马尼拉是印度洋人口大国之一,但因位置重要,气候适宜,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机构亦设于此。
作为金融中心,它对东南亚一带有一定影响力。
一、金融中心特色马尼拉是菲律宾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全国重要大型企业总部所在地,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较为完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总部和菲律宾证券交易所设在马尼拉。
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位于马尼拉,截至2013年3月,共有253家上市公司;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报告显示,菲律宾证券市场近年来表现上佳,在市值总额、交易额等方面增长较快,在亚洲的增长率排名靠前,另外,近年吸引的外国投资增加。
二、城市及产业集聚概况城市概况:马尼拉是菲律宾首都,是全国经济、文化、教育和工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
马尼拉位于菲律宾的最大岛吕宋岛的西岸,马尼拉湾的东岸,面积38.55平方千米,人口166万,现为“马尼拉大都会”的发展核心。
马尼拉大都会区面积达626.58平方公里,由17座城市和直辖市所组成,人口超过1000万,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称之为“亚洲的纽约”。
产业集聚:马尼拉是菲律宾的经济中心,它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纺织、榨油、碾米、制糖、烟草、麻绳、冶金企业等,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马尼拉是菲律宾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全国出口货物的1/3和进口货物的4/5集中在这里。
三、辐射能力全球金融城市指数排名中将马尼拉定位为本土性专业金融中心,马尼拉作为金融中心的国际辐射能力比较弱,但依然是菲律宾的经济发动机。
其金融部门齐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比较发达,但是金融特色和国际化均不强。
城市的辐射功能(答案在最后)0102知识网图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知识点0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城市: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2)区域: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功能(1)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承相的职能和所起的作用。
(2)类型: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特点:①功能较单一: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如格尔木市集散功能突出,是青藏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福建省武夷山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突出。
②多种功能:有些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如省会城市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4)几个概念:①共同功能: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城市的共性,区分城市与乡村。
②特殊功能:是某一个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决定该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
③综合功能: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如首都、省会。
④主导功能: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城市的辐射功能(1)概念: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城市的功能。
(3)衡量标准: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①城市的发展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②城市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发展为中心城市“卧城”。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以大连㊁青岛㊁上海㊁宁波㊁厦门㊁深圳为例∗狄乾斌㊀周㊀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9)摘㊀要:打造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途径,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陆续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论文通过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㊁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含海洋综合实力㊁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子系统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目前已经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大连㊁青岛㊁上海㊁宁波㊁厦门㊁深圳六个沿海城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物元模型对样本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耦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六个城市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排序中相对稳定,上海㊁深圳位于前两位,城市间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差异性比较显著;(2)除上海外,其他五个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够高,多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状态;(3)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关键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优化;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P 7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G335X (2022)03G0009G11D O I :10.16497/j.c n k i .1672G335X.202203002㊀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十三五 规划»提出要 推进深圳㊁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投融资㊁服务贸易㊁商务旅游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打造成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1]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中心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地域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 海洋强国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面向 十四五 ,很多沿海城市陆续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与规划,大连㊁青岛㊁上海㊁宁波㊁厦门和深圳六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已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㊁关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研究现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一词最早来源于D N V G L 与M e n o nE c o n o m i c s 在2012年发布的«T H E9∗收稿日期:2021G12G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陆海统筹视角下典型海岛发展的综合承载机制㊁效应及路径优化 以大连长海县为例 (42076222)作者简介:狄乾斌(1977G㊀),男,山东滕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地理研究.2022年第3期狄乾斌㊀周㊀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L E A D I N G MA R I T I M EC A P I T A L SO FT H E WO R L D»报告,张春宇学者及其团队结合国内外实际,将 T H EL E A D I N G MA R I T I M EC A P I T A L SO FT H E WO R L D 译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基于航运㊁海事金融与法律㊁海事科技㊁港口与物流㊁吸引力与竞争力五大维度的主客观评价体系.[3]国内关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研究比较分散,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既有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和内涵的探讨,[2][4][5][6]又有对中国或单个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究.[7][8][9][10][11][12][13][14][15][16]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的定量研究则较少.张帅在参考上述报告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湛江建设北部湾区域海洋中心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17]周乐萍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出发,构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沿海地区海洋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4]阙权鸿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深圳与香港㊁广州的竞合关系,探索了深圳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竞合策略与发展路径.[18]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表1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文献来源评价方法评价因素D N V G L与M e n o nE c o n o m i c s(2019)几何平均法㊁专家访谈法航运㊁海事金融与法律㊁海事科技㊁港口与物流㊁吸引力与竞争力张帅(2018)熵值法海洋经济竞争力㊁海洋城市吸引力㊁海洋城市发展力周乐萍(2019)层次分析法区域经济中心㊁区域海洋中心㊁区域创新中心㊁区域服务中心㊁区域文化中心㊁区域开放中心阙权鸿等(2021)生态位模型港口资源维度㊁社会经济维度㊁生态环境维度㊀㊀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认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学者基于自身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去评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却鲜有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特征入手去构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基于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化的评价标准,结合我国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际情况,依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对国内六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比较分析,为未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方向提供参考.探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把握其塑造规律;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哪个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础与潜力,各自又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与短板,将为国内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城市提供建设指引.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关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不同学者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张春宇指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超越了传统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它不仅具备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㊁贸易㊁物流以及航运相关服务业方面的优势,还必须是海洋金融㊁法律等高端海洋服务业的领导者㊁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发展体系的创新者和引领者.[2]周乐萍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既具有全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度㊁中心城市的区域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力,又具有海滨城市的特有属性,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界定为具有全球城市地位㊁拥有一定海洋特色的城市,且海洋特色对区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4]钮钦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括为具有雄厚的航运发展基础,在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㊁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专业化服务中处于决定领先地位,凭借自身强大的城市综合实力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强大集聚度㊁辐射力和主导性的城市.[6]这些定义虽各有侧重,但都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是01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月国际航运中心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却并不仅限于此,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以看成是海洋城市㊁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的结合体,既具备海洋城市的特征,又具备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特征的角度来界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以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以港口和腹地为依托,各项海洋事业比较发达,海洋综合实力领先,集聚整合能力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区域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海洋性㊁中心性和全球性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其海洋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该城市在区位上是滨海或沿海,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以港口为依托,航运和物流业发达,海洋经济实力雄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领先,海洋专业化服务功能完善,海洋文化特色明显,海洋生态环境优良;其中心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该城市以腹地为支撑,在其所在区域或城市群内具备较强的集聚扩散㊁创新引领和服务功能,在经济发展㊁科技创新㊁生态宜居等领域有着强大中心竞争力,海洋及相关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其全球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该城市是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和海洋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功能节点,在海洋资源配置和和促进资源双向流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对外开放水平高,营商环境优良,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门户和枢纽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参考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㊁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际情况,来重新构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海洋城市评价体系海洋城市在汉语词汇里一般指沿海城市,滨海城市或海滨城市㊁港口城市等这种坐落㊁布局在港口海岸带和岛屿地区的城市.[19]基于对海洋城市属性㊁特征的理解,国内外学者对上述城市开展了一系列评价研究.本文列举了现有一些关于海洋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情况(见表2),[20][21][22][23]发现海洋城市的评价指标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海洋经济㊁海洋科技与文化㊁海洋资源与生态㊁海洋综合管理.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基本上能够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沿海城市的海洋实力.表2㊀海洋城市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文献来源评价体系名称评价因素刘恒等(2012)魅力海洋城市海洋经济㊁海洋生态㊁海洋文化㊁滨海城市景观狄乾斌等(2016)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海洋自然地理条件㊁海洋经济㊁海洋文化㊁海洋科教㊁海洋资源与环保于春艳等(2018)海洋强市海洋经济实力㊁海洋科技竞争力㊁海洋环境保护能力㊁海洋综合管理能力㊁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孙剑锋等(2018)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资源禀赋㊁海洋生态环境㊁海洋经济发展㊁海洋文化建设㊁海洋制度管理㊀㊀(二)中心城市评价体系国内外有关中心城市的研究由来已久,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心城市的基础理论很丰富,包括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㊁美国学者杰斐逊城市首位度概念㊁赫希曼等人的增长极理论和弗里德曼等人的中心 外围理论等.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梳理发现,可以将中心城市根据尺度划分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两部分(见表3).[24][25][26][27]综合来看,无论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评价体系,两者的指标选取都比较全面,包含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12022年第3期狄乾斌㊀周㊀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表3㊀中心城市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文献来源评价体系名称评价因素冯德显(2006)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经济综合实力辐射力㊁产业辐射力㊁企业辐射力㊁开放辐射力㊁科技辐射力㊁基础设施辐射力㊁人力资源辐射力田美玲(2014)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经济集聚竞争力㊁空间辐射竞争力㊁对外开放竞争力㊁文化创新竞争力㊁管理服务竞争力㊁生态保护竞争力郑州师范学院(2019)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指数综合服务功能㊁网络枢纽功能㊁科技创新功能㊁开放交流功能㊁人文集聚功能㊁生态宜居功能中国社科院与«华夏时报»(2020)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政治㊁金融㊁贸易㊁科技㊁文化㊁教育㊁医疗㊁交通㊁信息㊁对外交往㊀㊀(三)全球城市评价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一些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㊁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指挥和控制作用的世界性城市,一般称之为世界城市(W o r l dC i t y)或者全球城市(G l o b a l C i t y ).[28]本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关于全球性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见表4),[29][30][31][32][33][34][35]一些研究机构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对全球城市进行评价,如日本森纪念基金会城市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主要从经济㊁研究与开发㊁文化与交流㊁居住㊁环境和交通六个方面来测度全球城市实力指数.[3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除了关注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对于某些单项竞争力的全球排名研究,如在航运㊁金融㊁创新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单项排名等,如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波罗的海交易所发布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32]表4㊀全球城市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文献来源评价体系名称评价因素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2012)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经济竞争力㊁人力资源㊁金融产业成熟度㊁机构效率㊁硬件建设㊁国际吸引力㊁社会与文化特质㊁环境与自然危害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人居署(2019)全球城市竞争力经济竞争力㊁可持续竞争力日本森纪念基金会城市战略研究所(2020)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经济㊁研究与开发㊁文化与交流㊁居住㊁环境㊁交通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波罗的海交易所(2020)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港口条件㊁航运服务㊁综合环境英国伦敦Z /Y e n 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2020)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营商环境㊁人力资本㊁基础设施㊁金融业发展水平㊁声誉康奈尔大学㊁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全球创新指数制度㊁人力资本和研究㊁基础设施㊁市场成熟度㊁商业成熟度㊁知识与技术支出㊁创意产出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2019)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商业活力㊁创新潜力㊁居民幸福感㊁行政治理㊀㊀(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运行机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㊁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借鉴,本文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解为海洋综合实力㊁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子系统,遵循科学性㊁科比性㊁资料的可获得性等原则,立足于现有公开数据,构建了包含26个具体指标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体系(见表5).海洋综合实力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海洋经济㊁海洋科技与文化和海洋资源与环保.海洋生产总值占G D P 比重这一指标能够直观地体现海洋经济在城市整体经济中的地位,港口货物吞吐量㊁集装箱吞吐量和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万吨级)泊位可以反映沿海城市港口的规模和发展程度;海洋科研机构㊁海洋文化景观数量可以有效地反映城市的海洋科技与文化实力;海岸线长度㊁管辖海域面积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海洋自然地理条件,而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㊁二类)比例则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21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月表5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海洋综合实力A1A2A3海洋经济海洋科技与文化海洋资源与环保a1a2a3a4a5a6a7a8a9a10海洋生产总值占G D P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万吨级)泊位海洋科研机构(中科院㊁自然资源部㊁生态环境部下设海洋科研院所及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海洋文化景观(国家级滨海5A景区㊁风景名胜区㊁海洋公园及主要海水浴场)海岸线长度行政管辖海域面积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㊁二类)比例B中心竞争力B1B2B3经济基础文化与创新生态宜居b1b2b3b4b5b6b7b8b9b10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指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C国际影响力C1对外经济C2开放交流C3营商环境c1c2c3c4c5c6外贸进出口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承接的大型国际会议数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财富世界500强总部数㊀㊀注:科技创新能力=SˑG,S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G为年度专利数;文化指数=3BˑMˑI,B为图书馆藏书量,M为影剧院个数,I为互联网用户数.[36]㊀㊀中心竞争力系统采用地区生产总值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城市的经济中心性;用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指数指标来反映城市科技与文化的软实力,体现城市在文化与创新方面的中心性;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公共预算医疗卫生支出指标来反映城市在社会民生方面的发展状况,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体现城市在生态宜居方面的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系统包括体现城市全球性的三个方面的六个具体指标,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能够直观地反映城市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承接的大型国际会议数量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和财富世界500强总部数量则用来反映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312022年第3期狄乾斌㊀周㊀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图1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在运行机理㊀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城市海洋综合实力㊁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体现.耦合协调理论用来探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耦合作用和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情况,也反映出系统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发现系统的主要矛盾所在.[37]通过评估系统内部的协调水平,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尽力解决主要矛盾,从而提高系统的协调能力,使整体得到优化.因此,基于耦合协调理论的视角探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部运行机理,可以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看成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影响着整体建设水平和综合发展状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理想的发展状态应是海洋综合实力㊁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水平同步发展并达到整体效果最优,见图1.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首先利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采用熵值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38]再通过模糊物元模型测算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贴近度数值越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越高.[39]在测度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模型,构建反映系统之间演进同步性的耦合度模型,为更好地评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准确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40]研究认为,海洋综合实力㊁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以均赋值为1/3.为便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状态的识别和分析,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本文将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为10种类型(见表6).[41]表6㊀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耦合协调度D 值区间协调等级耦合协调程度(0.0~0.1)1极度失调[0.1~0.2)2严重失调[0.2~0.3)3中度失调[0.3~0.4)4轻度失调[0.4~0.5)5濒临失调[0.5~0.6)6勉强协调[0.6~0.7)7初级协调[0.7~0.8)8中级协调[0.8~0.9)9良好协调[0.9~1.0)10优质协调(二)数据来源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六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 大连㊁青岛㊁上海㊁宁波㊁厦门和深圳,这些城市都是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具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潜力.«T H E L E A D I N G MA R I T I M E C A P I GT A L SO FT H E WO R L D »报告从2012年首次发布至2019年共4期,上海一直稳居前列,根据可比性原则,本文选取的数据时间节点为2012年和2019年.由于城市层面的数据较难获得,数据来源较为分散,本文所涉及的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2013年㊁2020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㊁中国港口年鉴㊁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级政府部门网站公布信息及相关报道等,个别缺失数据由相邻年份数据插补所得.41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月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比较分析(一)评价结果分析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物元模型测算出2012年和2019年大连㊁青岛㊁上海㊁宁波㊁厦门和深圳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得分和排名,具体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表7㊀2012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得分城市海洋综合实力排名中心竞争力排名国际影响力排名综合得分排名大连0.412210.135450.087430.21073青岛0.341330.161340.059250.18415上海0.1571950.74310.805510.4471宁波0.34320.239430.059740.20384厦门0.242340.063460.03760.11786深圳0.047760.431120.357620.23652表8㊀2019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得分城市海洋综合实力排名中心竞争力排名国际影响力排名综合得分排名大连0.720210.042360.035850.22784青岛0.362820.238630.126740.23863上海0.314530.849310.839810.55571宁波0.264940.199340.029560.15586厦门0.256250.067250.212530.19055深圳0.097760.657120.501220.33942㊀㊀对六个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见图2),2012年,所选的六个样本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排名依次为上海㊁深圳㊁大连㊁宁波㊁青岛和厦门.2019年,深圳㊁青岛和厦门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相比于2012年有明显提高,大连㊁宁波的排名则有所下降,宁波的变化较大.整体而言,六个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差距较大.其中,上海和深圳稳居前两位,上海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五市,深圳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正处于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国家层面同时获得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的上海和深圳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图2㊀综合评价结果图3㊀海洋综合实力水平51。
S34里约热内卢金融中心南美洲文化中心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里约热内卢排名第35;金融中心对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国家有相当影响力,辐射人口5000万左右。
作为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海滨特色突出,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商业、文化与旅游中心。
由于海滩美丽,海岸线达200公里,全球海洋狂欢节时人山人海、美丽诱人,吸引了全球众多目光。
一、金融业集聚概况1、金融中心特色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第二金融中心,在金融机构集聚和证券交易两个方面都被圣保罗抢了彩头,依托于发达的矿产开采业,其大宗商品交易在巴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金融中心现状里约热内卢证券交易所,是巴西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仅次于圣保罗证券交易所之后,也是巴西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里约热内卢证券交易所主要是交易政府债券和货币。
二、城市及产业集聚概况城市概况: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东南濒临大西洋,是里约热内卢州首府,是巴西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城市。
面积1182平方公里,人口630万,在巴西有“狂欢节之都”之称。
城市地位: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被称为是巴西的第二首都;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
产业集聚:里约热内卢州的工业和服务业发达,服务业占就业人口约37%和收入的一半,工业以钢铁、纺织、食品、印刷、石油化工为主。
有石油、铝土、铁、煤、大理石等矿产。
工业中,矿业开采加工最为发达,巴西石油公司列居巴西100家大公司之首,巴西最大的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公司、Valesul铝业公司等大型采矿企业在里约州设有企业。
服务业:里约州以旅游、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著称,有七百多家银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巴西银行、联邦储备银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巴西和世界著名金融机构在里约都设有机构;里约证券交易所年成交量10亿美元;里约州通讯发达,IT产业发展迅速,软件产品在巴西软件业位居首位,其产品占巴西市场的40%。
S23深圳金融中心世界创意之都
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8显示,深圳排名第23;深圳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组成部分,至2020年,可以辐射的经济估计在5万亿美元(与香港),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全球金融首都。
深圳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2014年,企业申请获证的国际专利占全国的1/2强。
深圳的股权投资,创投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高新科技、文化创意已进入全球20强。
一、金融业集聚概况
1、金融中心特色
风投金融:深圳集聚了全国40%的风投企业,为高新科技发展提供了蓄水池。
当高科技企业在深圳有落户欲望,风投如树上望哨人,可瞭望或顺树干溜下与你握手。
创新金融:IPO市场虽不及上海,但因新三板和创业板的锣鼓声四季不断,中小企业在深圳的注目成为全国性的敬慕平台,也造就了深圳金融业的创客、创新、创业引领新纪元的到来。
2、金融中心现状
整体概况:深圳金融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国股票成交额深圳占全国近一半,税前利润突破千亿元,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突破万亿元。
2014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225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截至2014年末,全市金融业总资产约7.15万亿元;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总资产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与北京、上海一并继续稳居内地金融业第一梯队。
产业规模:至2014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38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
截至2014年末,深圳市银行、证券、保险业资产总额7.2万亿元,2014 年实现税前利润总额1167.6 亿元。
银行业:截至2014 年末,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658 个,从业人数达到6.7万人,银行业总资产6.0 万亿元。
截至2014 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7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43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499.0 亿美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外币贷款余额699.0 亿美元。
证券业:截至2014年末,深圳本地法人证券类公司共17家,总资产9762.4亿元;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2123.7亿元、1380.7亿元。
2014年末,17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规模1.86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作为通道方的定向理财产品(主要来源于银行理财产品)仍是主体,相关资金规模达1.67万亿元,占全部受托资产规模的89.8%。
基金业:截至2104年末,深圳22家基金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209.2亿元、150.6亿元,22家基金公司中17家实现盈利(去年同期20家基金公司中有16家实现盈利),全
年净利润累计为26.6亿元。
期货业:2014年,深圳13家期货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454.3亿元、87.4亿元、68.2亿元,13家期货公司交易保证金规模358.4亿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3亿元。
保险业:截至2014 年末,深圳法人保险机构资产总额达2.3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市共有分公司级各类保险经营主体共69 家。
截至12 月末,深圳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548.7亿元,其中,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15.7亿元,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为332.9亿元。
资本市场:截至12 月底,深交所上市公司共1618 家,总股本9710 亿股、总市值12.9 万亿元,2014 年,深交所证券总成交额44.5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815 亿元。
黄金市场:2014 年,金交所深圳会员全部交易量92060吨,其中,深圳会员黄金交易量3747吨,深圳地区金融类会员黄金交易量2861 吨,深圳地区金融类会员黄金交易量占金交所全部金融类会员黄金交易量的22.4%。
3、深圳金融业重点发展区域
福田区:金融业是深圳福田区重要支柱产业。
福田中心区不仅是深圳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珠三角最具资源集群价值的金融服务中心。
目前,福田中心区聚集了全市80%的创投机构,300多家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着全国30%以上的基金资本。
全市40%的银行、65%的证券、94%的基金公司都选择在中心区办公。
除中国平安、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深圳本土金融机构外,太平保险、中国保险、太平人寿保险、民安保险、鼎和财产保险等外来机构,也纷纷进驻于此。
罗湖区:金融业作为罗湖辖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长年的发展与积累,罗湖已汇集众多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和经营机构,金融服务业在深圳产业结构中举足轻重,全市45%的中资银行、84%的外资银行、33%的保险机构、22%的证券机构总部和地区总部集中在罗湖。
罗湖的金融企业及机构主要集中在深圳世界金融中心和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广场两大金融集聚地。
重要监管机构包括人民银行、保监局和深交所、外汇交易中心等均设于罗湖。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合作区位于深圳西部蛇口半岛的西侧,珠江口东岸,地处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轴和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汇处,毗邻香港、澳门,由双界河、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宝安大道和西部岸线合围而成,占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
作为创新深港合作的典范,前海将着力打造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及其他专业服务四大产业。
其中,金融业尤为引人注目,前海将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具体包括允许前海探索拓宽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探索跨境贷款方式;支持前海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等。
二、城市及产业集聚情况
城市地位:深圳,别称鹏城,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产业集聚: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深圳高新技术的三大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金融业:深圳是中国大陆金融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深圳金融产业的总体布局是“一主两副一基地”,其中以福田中心区为主中心区,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区,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
物流产业:依托港口、机场、铁路、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深圳市建设了5
类9个物流园区,分别是盐田港、前海湾、大铲湾、机场、平湖、龙华、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和宝安、龙岗配送中心。
文化产业: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创意设计、高端工艺美术、动漫游戏、体育休闲旅游和现代印刷等几个产业。
结合自身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各区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
三、辐射能力
1、区域辐射能力
中小企辐射:深圳已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尤其高新科技企业须臾难离之地。
腾讯微信的诞生就是个例子。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是广州宜家公司的科技人员,早在2000家,foxmail 2.0版就饮誉市场,金山软件雷军1998年即看上,但认为自己公司也能做,后同意15万元购买,张小龙也同意,并派人去谈,没被看中,2005年马化腾购买后,张小龙团队一直在广州工作,不断研发完善,借助QQ资源优势,所以“后来居上”,米聊的市场则不断萎缩,金山与之擦肩而过。
前海金融:作为自贸区,前海在3年内已有约20万家企业注册,几乎都是冲着深圳金融市场和金融平台来的,深圳正在影响着每年700万大学生的目光,1000万中小企业老板的注目礼。
2、政治影响力
区域政治:北上广深,深圳已进入中国第一梯队都市,金融对GDP的贡献达15%,深圳已成为珠三角经济中心,2015年GDP更成为连续3年第一,税收过5000万元。
全国影响:深圳正成为全国创新金融的晴雨表,尤其影响着青年人、科技人,深圳是最有望在2020年进入全球十大金融创新城市的,对东南亚、中东的影响力正在上升。
3、经济影响力
区域经济:深圳作为珠三角金融双轴城市,正与香港分享产业金融,接受香港辐射,与香港一道,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区,即亚洲真正的金融中心。
辐射分析:深圳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组成部分,至2020年,可以辐射的经济估计在5万亿美元(与香港),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全球金融首都。